一種超細超薄觸屏手套加工工藝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主要公開了一種超細超薄觸屏手套加工工藝,步驟一、手套底料編織,采用普通紗線編織手套底料,在編織拇指、食指、中指部位時,采用換紗裝置將普通紗線換成導電紗進行編織;步驟二,配膠,丁腈膠和天然乳膠采用共混技術共混后,硫化熟成,待用;步驟三,發泡,熟成后添加發泡劑發泡;步驟四,浸涂,將步驟一編織而成的手套底料套在手模上,浸涂步驟三得到的膠液;步驟五,浸涂后經后處理,最后烘干定型脫模。本發明工藝制作簡單,所得到的產品兼具導電耐磨功能。
【專利說明】 一種超細超薄觸屏手套加工工藝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手套制作領域,特別是關于一種超細超薄觸屏手套加工工藝。
【背景技術】
[0002]觸摸屏手套目前市面上種類比較多,多數是在手套某些特定的部位編入導電紗,使得手套在與觸摸屏接觸時,實現了導電功能,從而可以在屏幕上自由操作。
[0003]但是由于現有的觸摸屏手套在使用過程中,導電紗都外露在表面,使用過程中與屏幕具有一定摩擦,同時收集包裝過程中,也容易與外界其他部位接觸,會出現不小心鉤破受損,長期如此最終影響使用效果。因此本發明人設計出一種超細超薄觸屏手套加工工藝,本案由此產生。
【發明內容】
[0004]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超細超薄觸屏手套加工工藝,工藝制作簡單,所得到的產品兼具導電耐磨功能。
[0005]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的技術解決方案是:
一種超細超薄觸屏手套加工工藝,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手套底料編織,采用普通紗線編織手套底料,在編織拇指、食指、中指部位時,采用換紗裝置將普通紗線換成導電紗進行編織;
步驟二,配膠,丁腈膠和天然乳膠采用共混技術共混后,硫化熟成,待用;
步驟三,發泡,熟成后添加發泡劑發泡;
步驟四,浸涂,將步驟一編織而成的手套底料套在手模上,浸涂步驟三得到的膠液; 步驟五,浸涂后經后處理,最后烘干定型脫模。
[0006]所述的步驟一中,天然乳膠占丁腈膠和天然乳膠混合總質量不超過10%。
[0007]所述的步驟三中,乳膠發泡的倍率是1.15以上。
[0008]所述的步驟四中,浸涂次數為一次。
[0009]所述的步驟五中,后處理為過水處理,烘干溫度在100°C以上,時間為90分鐘以上。
[0010]本發明與已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和積極效果:
本發明中在手套底料中編織入導電紗,然后再手套表面浸涂丁腈膠進行手套表層的充分保護,而且浸涂層薄,具有很強的透氣性,完全不影響導電性能,而且可有效防止重要部位的磨損。經過試驗本發明技術指標達到歐盟EN388標準耐磨4級,導電系數橫107Ω、豎
【具體實施方式】
[0011]對本發明較佳實施例做進一步詳細說明。
[0012]一種超細超薄觸屏手套加工工藝,首先進行手套底料的編織,采用普通紗線編織手套底料,比如滌綸絲、尼龍絲等。當手套底料在編織到拇指、食指、中指部位時,采用換紗裝置將普通紗線換成導電紗進行編織。
[0013]同時,進行配膠工序,將丁腈膠和天然乳膠采用共混技術共混,天然乳膠的比例不超過兩者混合總質量的10%。然后硫化熟成,待用。熟成時間不小于24小時。
[0014]熟化完成后,添加發泡劑進行發泡。發泡劑采用目前市面上已有的化學發泡劑即可。乳膠發泡倍率為1.15倍以上。發泡完成后待用。
[0015]編織完成的手套底料套在手模上,浸涂發泡后的膠液一次,然后經水液處理,然后在100°C以上的烘干90分鐘以上,最后定型脫模自然冷卻。
[0016]上述實施例僅用于解釋說明本發明的發明構思,而非對本發明權利保護的限定,凡利用此構思對本發明進行非實質性的改動,均應落入本發明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超細超薄觸屏手套加工工藝,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手套底料編織,采用普通紗線編織手套底料,在編織拇指、食指、中指部位時,采用換紗裝置將普通紗線換成導電紗進行編織; 步驟二,配膠,丁腈膠和天然乳膠采用共混技術共混后,硫化熟成,待用; 步驟三,發泡,熟成后添加發泡劑發泡; 步驟四,浸涂,將步驟一編織而成的手套底料套在手模上,浸涂步驟三得到的膠液; 步驟五,浸涂后經后處理,最后烘干定型脫模。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超細超薄觸屏手套加工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驟一中,天然乳膠占丁腈膠和天然乳膠混合總質量不超過10%。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超細超薄觸屏手套加工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驟三中,乳膠發泡的倍率是1.15以上。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超細超薄觸屏手套加工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驟四中,浸涂次數為一次。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超細超薄觸屏手套加工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驟五中,后處理為過水處理,烘干溫度在100°C以上,時間為90分鐘以上。
【文檔編號】A41D19/04GK103519440SQ201310388737
【公開日】2014年1月22日 申請日期:2013年9月2日 優先權日:2013年9月2日
【發明者】張間芳, 謝小強, 鄭華軍, 沈洪斌, 陳建培, 熊建軍, 蘆建根, 龔文瀾 申請人:浙江康隆達特種防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