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牽手手套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牽手手套,包括手掌部、手指部、手腕部,手腕部、手掌部、手指部依次相連,手腕部的數量為1個,手腕部只有一個入口;手指部的數量為10個。牽手的兩人十指相扣后,從手腕部的入口伸入手套,十指從十個手指部伸出或不伸出或伸出局部,完成即牽手又戴手套的動作。兩人的手掌可以充分接觸,兩人的手指可以根據需要進行接觸,接觸部分的手指位于手掌部,不接觸部分的手指位于手指部,既滿足了人們的牽手需求,又滿足了人們戴手套的需求。
【專利說明】一種牽手手套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日常生活用品【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牽手手套。
【背景技術】
[0002]手套是手部保護用品,可以有效地保護人的手部,尤其是寒冷的冬天,手套更是人們出門的必需品。
[0003]當前市場上的手套都是單手佩戴的,在父母帶兒童外出時,父母需要牽著子女的手,如果戴著手套,力度把握不好,容易傷著孩子,如果不戴手套,又太冷,容易凍傷。冬天,在戀人結伴外出時,由于男女體溫不同,也需要借手傳熱,由于需要佩戴手套,無法實現牽手。
【發明內容】
[0004]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兩人牽手后仍可佩戴的手套。
[0005]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0006]一種牽手手套,包括手掌部、手指部、手腕部,手腕部、手掌部、手指部依次相連,手腕部的數量為I個,手腕部只有一個入口 ;手指部的數量為10個。優選的,手指部相對于手掌部的伸出長度短于人的手指的長度。
[0007]手掌部的長度長于人的手掌長度。
[0008]優選的,手指部相對于手掌部的伸出長度小于50mm。
[0009]其中,手指部包括兩個拇指部;兩個拇指部之間設置第一拉鏈。手指部還包括2個食指部、2個中指部、2個無名指部、2個小指部,8個指部的相鄰手指部之間設置拉鏈。
[0010]手掌部的兩相對內表面分別設置第一換熱片和第二換熱片;第一換熱片與第二換熱片通過微型柔性熱管連接。
[0011]微型柔性熱管的工作介質為純水、氨水、甲醇、丙酮和庚烷的混合液,混合液的蒸發溫度為37±2°C。
[0012]優選的,第一換熱片、第二換熱片由棉和銅絲混織而成。微型柔性熱管的端部由銅材料制作,端部引出銅絲,銅絲與第一換熱片、第二換熱片的棉和銅絲混織在一起。
[0013]微型柔性熱管的內徑為0.5?2mm ;微型柔性熱管的管壁的吸濾芯厚度為0.1?
0.2mm ;吸濾芯材料為納米陶瓷材料。
[0014]本發明的有益效果為:一種牽手手套,包括手掌部、手指部、手腕部,手腕部、手掌部、手指部依次相連,手腕部的數量為I個,手腕部只有一個入口 ;手指部的數量為10個。牽手的兩人十指相扣后,從手腕部的入口伸入手套,十指從十個手指部伸出或不伸出或伸出局部,完成即牽手又戴手套的動作。兩人的手掌可以充分接觸,兩人的手指可以根據需要進行接觸,接觸部分的手指位于手掌部,不接觸部分的手指位于手指部,既滿足了人們的牽手需求,又滿足了人們戴手套的需求。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5]為了更清楚、有效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的技術方案,將實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介紹,不言自明的是,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中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講,無需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做出其它附圖。
[0016]圖1是本發明一種牽手手套的結構示意圖。
[0017]圖中:
[0018]1-手掌部;11_第一換熱片;12_第二換熱片;2_手指部;21_拇指部;3_手腕部;4-第一拉鏈;5_微型柔性熱管。
【具體實施方式】
[0019]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牽手手套,為了使本領域中的技術人員更清楚的理解本發明方案,并使本發明上述的目的、特征、有益效果能夠更加明白、易懂,下面結合附圖1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0020]一種牽手手套,包括手掌部1、手指部2、手腕部3,手腕部3、手掌部1、手指部2依次相連,手腕部3的數量為I個,手腕部3只有一個入口 ;手指部2的數量為10個。
[0021 ] 牽手的兩人十指相扣后,從手腕部3的入口伸入手套,十指從十個手指部I伸出或不伸出或伸出局部,完成即牽手又戴手套的動作。兩人的手掌可以充分接觸,兩人的手指可以根據需要進行接觸,接觸部分的手指位于手掌部1,不接觸部分的手指位于手指部2,既滿足了人們的牽手需求,又滿足了人們戴手套的需求。
[0022]本實施例中,手指部2相對于手掌部I的伸出長度短于人的手指的長度;手掌部I的長度長于人的手掌長度。這種設計,很好地滿足了人們在牽手后,手指一般情況下是局部伸入手指部2,而部分留在手掌部I的需求。
[0023]本實施例中,伸出長度最長的手指部2的伸出長度為49mm,能夠滿足牽手后,手指的伸展需要。當然,根據需要手指部2的伸出長度也可以設置為正常的手套的手指部的長度。
[0024]本實施例中,手指部2包括兩個拇指部21 ;兩個拇指部21之間設置第一拉鏈4。第一拉鏈4根據兩人牽手后,兩拇指的重合程度確定拉開的長度。第一拉鏈4閉合越少,兩個拇指部21分開的程度越小,越有利于兩個拇指的重合。
[0025]手指部2還包括2個食指部、2個中指部、2個無名指部、2個小指部,8個指部的相鄰手指部2之間設置拉鏈。拉鏈的分開程度決定了牽手的兩人的對應手指的重合程度和分開的自由性。拉鏈的設置進一步提高了該手套佩戴的靈活性。
[0026]本實施例中,手掌部I的兩相對內表面分別設置第一換熱片11和第二換熱片12 ;第一換熱片11與第二換熱片12通過微型柔性熱管5連接。
[0027]熱管是一種高效換熱元件,其內部被抽成負壓狀態,充入工作液,這種液體沸點低,容易揮發。管壁設置毛細多孔材料制作的吸液芯。熱管一端為蒸發段,另一端為冷凝段。蒸發段的熱管受熱時,毛細管中的液體迅速蒸發,蒸氣在微小的壓力差下流向冷凝段,釋放出熱量,重新凝結成液體,液體再沿多孔材料靠毛細力的作用流回蒸發段,如此循環,完成換熱。
[0028]由于牽手的兩人體溫不同,在牽手后及時十指相扣還是存在較大的溫差,出于關愛的心理需求,希望自己盡最大的力量來給予對方熱量。微型柔性熱管5有效的滿足了人們的這一關愛需求-傳熱需求,體現了父母對子女的愛護和戀人之間的愛護。
[0029]本實施例中,微型柔性熱管5的工作介質為純水、氨水、甲醇、丙酮和庚烷的混合液,混合液的蒸發溫度為37±2°C,混合液的蒸發溫度接近人體體溫,能夠很好地滿足熱管蒸發和冷凝的需要。
[0030]第一換熱片11、第二換熱片12由棉和銅絲混織而成,既能夠滿足手套的保暖需求,也能夠滿足換熱的需求。
[0031]微型柔性熱管5的端部由銅材料制作,端部引出銅絲,銅絲與第一換熱片11、第二換熱片12的棉和銅絲混織在一起。該種設計,保證了微型柔性熱管5與第一換熱片11、第二換熱片12具有足夠的連接強度和較大的換熱系數。
[0032]微型柔性熱管5的內徑為0.5?2mm ;微型柔性熱管5的管壁的吸濾芯厚度為
0.1?0.2mm ;吸濾芯材料為納米陶瓷材料。該種設計,保證了微型柔性熱管5具有足夠的柔軟性,滿足手套的變形需求;滿足工作介質的流動需求。
[0033]以上結合具體實施例描述了本發明的技術原理。這些描述只是為了解釋本發明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釋為對本發明保護范圍的限制?;诖颂幍慕忉專绢I域的技術人員不需要付出創造性的勞動即可聯想到本發明的其它【具體實施方式】,這些方式都將落入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牽手手套,包括手掌部(I)、手指部(2)、手腕部(3),手腕部(3)、手掌部(I)、手指部(2 )依次相連,其特征在于,所述手腕部(3 )的數量為I個,所述手腕部(3 )只有一個入口 ;所述手指部(2)的數量為10個。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牽手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指部(2)的伸出長度短于人的手指的長度。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牽手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指部(2)相對于手掌部(I)的伸出長度小于50mm。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牽手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指部(2)包括兩個拇指部(21);所述兩個拇指部(21)之間設置第一拉鏈(4 )。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牽手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指部(2)還包括2個食指部、2個中指部、2個無名指部、2個小指部,所述8個指部的相鄰手指部(2)之間設置拉鏈。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牽手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掌部(I)的兩相對內表面分別設置第一換熱片(11)和第二換熱片(12);所述第一換熱片(11)與第二換熱片(12)通過微型柔性熱管(5)連接。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牽手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型柔性熱管(5)的工作介質為純水、氨水、甲醇、丙酮和庚烷的混合液,所述混合液的蒸發溫度為37±2°C。
8.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牽手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換熱片(11)、第二換熱片(12)由棉和銅絲混織而成。
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牽手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型柔性熱管(5)的端部由銅材料制作,所述端部引出銅絲,所述銅絲與第一換熱片(11)、第二換熱片(12)的棉和銅絲混織在一起。
10.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牽手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型柔性熱管(5)的內徑為.0.5?2mm ;所述微型柔性熱管(5)的管壁的吸濾芯厚度為0.1?0.2mm ;所述吸濾芯材料為納米陶瓷材料。
【文檔編號】A41D19/00GK104413678SQ201310400577
【公開日】2015年3月18日 申請日期:2013年9月5日 優先權日:2013年9月5日
【發明者】李建東 申請人:無錫新亞安全用品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