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中底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中底機,尤其涉及一種中底機。
背景技術:
目前現階段鞋子的制作程序中,主要是先將鞋中底用釘子加以釘固在鞋楦頭上,再把已固定在鞋楦頭上的鞋中底移至機械上做各種鞋面的結幫工作。這種做法在實際操作上存在許多問題:其一是,鞋中底用釘子固定,造成人力、物力資源的浪費,造成制造成本的提高。如此裝配容易遺漏包括釘子在內的組件,鞋子存在安全隱患。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專利號為95244055.5的中國專利“中底機”公開了一種熱熔膠貼中底機,取代傳統的手工裝訂,免除安全隱患,達到良好的熱膠貼中底效果,可使黏膠平均的涂布在鞋楦上,使鞋中底與鞋楦在粘合時候使用黏膠的分量得到適當的調整,達到節約成本的功效,但是此種結構的中底機達不到完全自動化控制的要求,進出??刂撇荒苤悄芑瘜崿F,結構設計沒有合理布局,浪費空間,且不便于維修保養。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針對上述技缺陷,提供一種中底機,實現自動進出模控制并增加反沖功能,增加預熱功能并促進抽真空功能,雙回路加熱板單實現雙進雙出。為有效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采取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中底機,包括組合機架,該機架由上部工作臺及下部箱體組成,所述箱體包括油箱和總電箱,所述工作臺包括控制臺及執行機構;所述控制臺包括控制器、顯示裝置及控制窗口,所述執行機構包括分配管及執行終端,所述分配管分別包括與之相連的冷水管、蒸汽管及風管;所述執行終端包括加熱板及傳輸裝置,該加熱板為雙回路結構實現雙進雙出,所述執行終端下方靠近所述箱體一側包括一固定平臺,所述固定平臺上分別設有冷水回收管及蒸汽回收管實現供水循環使用。特別的,所述箱體由前門、后門及安裝板組成,所述油箱及總電箱設置在箱體內。特別的,所述油箱包括相互連接的驅動馬達、油泵、調節閥及真空泵。特別的,所述總電箱包括供電模塊及連接電路。特別的,所述控制臺一側包括一防護板,該防護板下端包括一燈源,所述燈源為日光燈燈頭。特別的,所述加熱板上端面包括一底板,該底板與所述加熱板平行設置。特別的,所述冷水管固定在所述分配管上,且該冷水管可為一組或多組同時存在。特別的,所述風管不少于兩組,且至少有一組與所述分配管固定。特別的,所述分配管一側靠近機架上部位置還包括一真空管。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中底機,實現自動進出模控制并增加反沖功能,增加預熱功能并促進抽真空功能,雙回路加熱板單實現雙進雙出。結構設計將進出模油缸隱藏安裝于層壓中板內,主油缸體采用球墨鑄鐵球形底部,更耐撞擊;主油缸柱塞采用冷硬鑄鐵,表面更硬更耐磨,同一工位上可完成加熱冷卻,縮短了程序時間,后面的控制部分水可循環利用并實現自動加熱冷卻。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所述中底機結構正面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所述中底機結構左視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所述中底機結構右視圖。附圖標記:001油箱,002加熱板,003底板,004蒸汽管,005冷水管,006分配管,007風管,008真空管,009防護板,010燈源,011機架,012控制臺,013安裝板,014前門,015后門,016蒸汽回收管,017冷水回收管,018總電箱。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如圖1、圖2及圖3所示,本實施例公開的中底機具體組成結構如下:一種中底機,包括組合機架011,該機架011由上部工作臺及下部箱體組成,所述箱體包括油箱001和總電箱018,所述工作臺包括控制臺012及執行機構;所述控制臺012包括控制器、顯示裝置及控制窗口,所述執行機構包括分配管006及執行終端,所述分配管006分別包括與之相連的冷水管005、蒸汽管004及風管007 ;所述執行終端包括加熱板002及傳輸裝置,該加熱板002為雙回路結構實現雙進雙出,所述執行終端下方靠近所述箱體一側包括一固定平臺,所述固定平臺上分別設有冷水回收管017及蒸汽回收管016實現供水循環使用。所述箱體由前門014、后門015及安裝板013組成,所述油箱001及總電箱018設置在箱體內。所述油箱001包括相互連接的驅動馬達、油泵、調節閥及真空泵。所述總電箱018包括供電模塊及連接電路。所述控制臺012 —側包括一防護板009,該防護板009下端包括一燈源010,所述燈源010為日光燈燈頭。所述加熱板002上端面包括一底板003,該底板003與所述加熱板002平行設置。所述冷水管005固定在所述分配管006上,且該冷水管005可為一組或多組同時存在。所述風管007不少于兩組,且至少有一組與所述分配管006固定。所述分配管006 —側靠近機架011上部位置還包括一真空管008。本實施例的工作原理為:控制裝置的內部控制器控制自動進出??刂撇⒃黾臃礇_功能,增加預熱功能并促進抽真空功能,雙回路加熱板002單實現雙進雙出。結構設計將進出模油缸隱藏安裝于層壓中板內,主油缸體米用球墨鑄鐵球形底部,更耐撞擊;主油缸柱塞采用冷硬鑄鐵,表面更硬更耐磨,同一工位上可完成加熱冷卻,縮短了程序時間,可調控時間范圍在150秒左右,而傳統的中底機時間需要500秒完成,增加回收管結構結合后面的控制部分水可循環利用并實現自動加熱冷卻。驅動馬達與油泵、真空泵一體化設計,電控箱于總店想一體化設計,多結構箱體內部集成,精簡了結構布局,空間規劃更加合理,滿足多臺中底機的組合應用。本實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實施方式,凡采用和本實用新型相似結構實現本實用新型目的的所有 方式,均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1.一種中底機,其特征在于,包括組合機架,該機架由上部工作臺及下部箱體組成,所述箱體包括油箱和總電箱,所述工作臺包括控制臺及執行機構;所述控制臺包括控制器、顯示裝置及控制窗口,所述執行機構包括分配管及執行終端,所述分配管分別包括與之相連的冷水管、蒸汽管及風管;所述執行終端包括加熱板及傳輸裝置,該加熱板為雙回路結構實現雙進雙出,所述執行終端下方靠近所述箱體一側包括一固定平臺,所述固定平臺上分別設有冷水回收管及蒸汽回收管實現供水循環使用。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中底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箱體由前門、后門及安裝板組成,所述油箱及總電箱設置在箱體內。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中底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箱包括相互連接的驅動馬達、油泵、調節閥及真空泵。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中底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總電箱包括供電模塊及連接電路。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中底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臺一側包括一防護板,該防護板下端包括一燈源,所述燈源為日光燈燈頭。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中底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熱板上端面包括一底板,該底板與所述加熱板平行設置。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中底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水管固定在所述分配管上,且該冷水管可為一組或多組同時存在。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中底機,其特征在于,所述風管不少于兩組,且至少有一組與所述分配管固定。
9.根據權利要求1所 述中底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配管一側靠近機架上部位置還包括一真空管。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中底機,包括組合機架,該機架由上部工作臺及下部箱體組成,箱體包括油箱和總電箱,工作臺包括控制臺及執行機構;控制臺包括控制器、顯示裝置及控制窗口,執行機構包括分配管及執行終端,分配管分別包括與之相連的冷水管、蒸汽管及風管;執行終端包括加熱板及傳輸裝置,固定平臺上設有冷水回收管及蒸汽回收管。實現自動進出模控制并增加反沖功能,增加預熱功能并促進抽真空功能,雙回路加熱板單實現雙進雙出。將進出模油缸隱藏安裝于層壓中板內,主油缸體采用球墨鑄鐵球形底部,更耐撞擊;主油缸柱塞采用冷硬鑄鐵,表面更硬更耐磨,同一工位上可完成加熱冷卻,縮短了程序時間,后面的控制部分水可循環利用并實現自動加熱冷卻。
文檔編號A43D25/00GK203105845SQ20132005407
公開日2013年8月7日 申請日期2013年1月30日 優先權日2013年1月30日
發明者楊斌 申請人:東莞市唯嘉鞋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