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帶粘連鞋墊的涼、拖鞋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721733閱讀:466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帶粘連鞋墊的涼、拖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帶粘連鞋墊的涼、拖鞋技術領域[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帶粘連鞋墊的涼、拖鞋,特別適合腳底易出汗的人穿,能輕松更換鞋墊的涼、拖鞋。
背景技術
[0002]現有的涼、拖鞋,包括鞋底和鞋面,鞋面安裝在鞋底上,是人們居家生活品,人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早期的鞋只是保護腳不受傷害,穿著涼快。隨著時代的變化,出現了各種各樣的涼、拖鞋,涼、拖鞋的功能用途也變的多種多樣。有的鞋穿著美觀,有的涼、拖鞋穿著方便,有的涼、拖鞋更是居家的最佳選擇,但是目前市場上的涼、拖鞋大多由塑料或皮質等材質制成,人們穿著涼、拖鞋腳底容易出汗,其鞋底的吸濕和透氣性能不佳,在夏天穿著時,腳汗散發不出而滯留鞋內,造成鞋底潮濕、悶熱、沾灰,甚至打滑,容易滋生細菌誘發腳氣等腳部疾病,而由吸汗材料或竹質等透氣材料好的材質制成的涼、拖鞋,臟了要連整只鞋一起洗,不方便清潔和晾干。發明內容[0003]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帶鞋墊的涼、拖鞋,鞋墊易拆卸和易清潔,保證鞋內衛生,還能根據喜好輕松更換各種鞋墊。[0004]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技術解決方案是:一種帶粘連鞋墊的涼、拖鞋,包括鞋底、鞋墊和鞋面,所述鞋底和鞋墊可分離,所述鞋墊與鞋底設有用于彼此連接配合的魔術貼,所述鞋墊魔術貼占鞋墊總面積的1/10至2/3,鞋底魔術貼占鞋底總面積的1/10 至 2/3。[0005]本實用新型帶粘連鞋墊的涼、拖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鞋底和鞋墊可分離,鞋底和鞋墊之間通過魔術貼彼此連接,這樣當腳底出汗,使鞋墊不干凈需要清潔時,可以很方便的拆下鞋墊,把鞋墊洗干凈曬干換上,或者直接換上干凈備用的鞋墊,鞋墊魔術貼占鞋墊總面積的1/10至2/3,鞋底魔術貼占鞋底總面積的1/10至2/3,在拆卸鞋墊的時候不會因為魔術貼過大,導致安裝和拆卸鞋墊時很吃力拿不下來,也不會因為魔術貼過小,導致安裝和拆卸鞋墊粘力不足,鞋墊意外脫離鞋底,從而讓使用者容易清潔掉臟東西、穿著舒服、健康。[0006]本實用新型提供改進的帶粘連鞋墊的涼、拖鞋,所述鞋墊具有以其寬度方向的中線為分界的鞋墊前部和鞋墊后部,鞋墊前部具有位于前腳掌處的第一前部魔術貼,鞋墊后部具有位于后腳跟處的第一后部魔術貼,鞋底具有以其寬度方向的中線為分界的鞋底前部和鞋底后部,鞋底前部具有位于前腳掌處第二前部魔術貼,鞋底后部位于后腳跟處的第二后部魔術貼,第一前部魔術貼和第二前部魔術貼彼此連接配合,第一后部魔術貼和第二后部魔術貼彼此連接配合,這種在鞋墊上設置第一前部魔術貼與第一后部魔術貼和在鞋底上設置第二前部魔術貼與第二后部魔術貼,能使鞋墊牢牢的粘在鞋底上,不會發生位移并保持腳感的舒適性,又能節省材料,降低生產成本。[0007]本實用新型提供進一步改進的帶粘連鞋墊的涼、拖鞋,所述第一前部魔術貼面積占鞋墊前部面積的1/9至1/4,第一后部魔術貼面積占鞋墊后部面積的1/9至1/4,第二前部魔術貼面積占鞋底前部面積的1/9至1/4,第二后部魔術貼面積占鞋底后部面積的1/9至1/4,這種魔術貼的大小進一步的節省了材料,降低了生產成本。[0008]本實用新型提供更進一步改進的帶粘連鞋墊的涼、拖鞋,所述鞋底上設有用于安裝鞋底魔術貼的鞋底凹部,鞋墊上設有用于安裝鞋墊魔術貼的鞋墊凹部,鞋底魔術貼安裝在鞋底凹部內與鞋底齊平,鞋墊魔術貼安裝在鞋墊凹部內與鞋墊齊平,由于魔術貼具有一定的厚度,加裝魔術貼后會使鞋墊和鞋底有凸起部分,穿著不舒適,通過在鞋底和鞋墊上設置具有與鞋底魔術貼厚度一樣深度的鞋底凹部,鞋墊魔術貼厚度一樣深度的鞋墊凹部,使鞋底魔術貼安裝好后與鞋底齊平,鞋墊魔術貼安裝好后與鞋墊齊平,有效的解決了魔術貼的厚度問題,從而讓鞋墊與鞋底配合后穿著的時候不會有凸起的感覺,保持良好的舒適性。[0009]本實用新型提供再進一步改進的帶粘連鞋墊的涼、拖鞋,所述鞋底上設有用于安裝鞋底魔術貼的鞋底凹部,鞋墊與鞋底配合時鞋墊魔術貼進入鞋底凹部內與鞋底魔術貼彼此連接配合,通過在鞋底上設置鞋墊魔術貼和鞋底魔術貼相加厚度一樣深度的鞋底凹部,在鞋墊與鞋底配合時鞋墊魔術貼進入鞋底凹部內與鞋底魔術貼彼此連接配合,同樣可以有效解決魔術貼的厚度問題,從而讓鞋墊與鞋底配合后穿著的時候不會有凸起的感覺,保持良好的舒適性。[0010]本實用新型提供再進一步改進的帶粘連鞋墊的涼、拖鞋,所述鞋墊上設有用于安裝鞋墊魔術貼的鞋墊凹部,鞋墊與鞋底配合時鞋底魔術貼進入鞋墊凹部內與鞋墊魔術貼彼此連接配合,通過在鞋墊上設置鞋墊魔術貼和鞋底魔術貼相加厚度一樣深度的鞋墊凹部,在鞋墊與鞋底配合時鞋底魔術貼進入鞋墊凹部內與鞋墊魔術貼彼此連接配合,同樣可以有效解決魔術貼的厚度問題,從而讓鞋墊與鞋底配合后穿著的時候不會有凸起的感覺,保持良好的舒適性。[0011]本實用新型提供再進一步改進的帶粘連鞋墊的涼、拖鞋,所述鞋底設有與鞋面相連接的夾趾柱,鞋墊具有安裝用的開口縫以及與夾趾柱配合的通孔,所述開口縫與通孔相貫通,當鞋底上設有與鞋面相連接的夾趾柱時,在鞋墊上開設一條穿過夾趾柱的開口縫和與夾趾柱配合的通孔,就可以很方便的把鞋墊安裝鞋底上。[0012]本實用新型提供再進一步改進的帶粘連鞋墊的涼、拖鞋,所述鞋面為兩根呈“人”字型帶狀鞋面,夾趾柱位于所述兩根帶狀鞋面交匯處,開口縫從鞋墊側邊邊緣延伸經過第一前部魔術貼至與通孔相貫通,以及開口縫與其中一根帶狀鞋面的縱向投影相重合,由于拖鞋為人字拖,因此鞋面為兩根呈“人”字型帶狀鞋面,讓鞋墊上的開口縫從鞋墊側邊邊緣沿著其中一個根人”字型帶狀鞋面的軌跡走,使從“人”字型帶狀鞋面上方看下去“人”字型帶狀鞋面與開口縫重合,看不出有開口縫,從而讓人字拖更加的美觀,以及開口縫經過第一前部魔術貼至與通孔相貫通,使第一前部魔術貼一分為二,從而讓開口縫兩邊都有魔術貼,即使鞋墊有了開口縫也能很牢固的安裝在鞋底上,不讓鞋墊的開口縫處發生位移,不影響使用者穿著人字拖的舒適感。[0013]本實用新型提供再進一步改進的帶粘連鞋墊的涼、拖鞋,所述所述鞋底具有圍邊,鞋墊設置在所述圍邊內,由于鞋墊安裝在鞋底的圍邊內,無法看出鞋墊與鞋底可分離,從而看上去使整體更加美觀。[0014]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0015]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帶粘連鞋墊的涼、拖鞋的實施例一的鞋底結構示意圖。[0016]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帶粘連鞋墊的涼、拖鞋的實施例一的鞋墊結構示意圖。[0017]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帶粘連鞋墊的涼、拖鞋的實施例二的鞋底結構示意圖。[0018]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帶粘連鞋墊的涼、拖鞋的實施例二的鞋墊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9]如圖1、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帶粘連鞋墊的涼、拖鞋的實施例一,包括鞋底1、鞋墊2和鞋面3,鞋底I和鞋墊2可分離,鞋面3與鞋底I固定在一起,鞋墊2與鞋底I設有用于彼此連接配合的魔術貼,鞋墊魔術貼占鞋墊總面積的1/10至2/3,鞋底魔術貼占鞋底總面積的1/10至2/3,本實施例中的鞋墊魔術貼為公面是細小柔軟的纖維,鞋底魔術貼為母面較硬的像小毛抓的東西。[0020]如圖2所示,鞋墊2具有以其寬度方向的中線為分界的鞋墊前部21和鞋墊后部22,該鞋墊2的中線是人為定義的虛擬的參考線,旨在表明將鞋墊2整體劃分為兩個面積差不多相等的上下區域,鞋墊前部21具有位于前腳掌處的第一前部魔術貼211,鞋墊后部22具有位于后腳跟處的第一后部魔術貼221。如圖1所示,鞋底I具有以其寬度方向的中線為分界的鞋底前部11和鞋底后部12,該鞋墊I的中線是人為定義的虛擬的參考線,旨在表明將鞋底I整體劃分為兩個面積差不多相等的上下區域,鞋底前部11具有位于前腳掌處第二前部魔術貼111,鞋底后部12位于后腳跟處的第二后部魔術貼121,第一前部魔術貼211和第二前部魔術貼111彼此連接配合,第一后部魔術貼221和第二后部魔術貼121彼此連接配合,本實施例中第一前部魔術貼211、第一后部魔術貼221、第二前部魔術貼111和第二后部魔術貼121均為圓形狀,使魔術貼更加美觀、容易制造。[0021]如圖1、圖2所示,第一前部魔術貼211面積占鞋墊前部21面積的1/9至1/4,第一后部魔術貼221面積占鞋墊后部22面積的1/9至1/4,第二前部魔術貼111面積占鞋底前部11面積的1/9至1/4,第二后部魔術貼121面積占鞋底后部12面積的1/9至1/4,本實施例特別優選第一前部魔術貼211面積占鞋墊前部21面積的1/8,第一后部魔術貼221面積占鞋墊后部22面積的1/8,第二前部魔術貼111面積占鞋底前部11面積的1/8,第二后部魔術貼121面積占占鞋底后部12面積的1/8,這樣可以更加的節省材料,又不失舒適性,在保證足夠粘力的前提下方便安裝拆卸。[0022]另外,在本實施例中還特別在鞋底I上設有用于安裝鞋底魔術貼的鞋底凹部(圖中未標示),鞋底凹部輪廓與鞋底魔術貼相吻合,只是該鞋底凹部是低于周邊的鞋底1,本實施例中鞋底凹部深度等于鞋底魔術貼厚度,使得鞋底魔術貼安裝在鞋底凹部內與鞋底I齊平,而鞋墊2上同樣設有用于安裝鞋墊魔術貼的鞋墊凹部(圖中未標示),鞋墊凹部輪廓與鞋墊魔術貼相吻合,只是該鞋墊凹部是低于周邊的鞋墊2,本實施例中鞋墊凹部深度等于鞋墊魔術貼厚度,使得鞋墊魔術貼安裝在鞋墊凹部內與鞋墊2齊平。[0023]如圖1所示,實施例一的鞋底I具有圍邊7,圍邊7高出里面的鞋底I大約數毫米,鞋墊2設置在所述圍邊7內。[0024]如圖3、圖4所示,本實用新型帶粘連鞋墊的涼、拖鞋的實施例二,其與實施例一不同之處在于鞋底I設有與鞋面3相連接的夾趾柱4,鞋面3為兩根呈“人”字型帶狀鞋面,夾趾柱4位于所述兩根帶狀鞋面交匯處,即是說該實施例二為市場上常見的人字拖鞋,相應地鞋墊2具有安裝用的開口縫5以及與夾趾柱4配合的通孔6,本實施例中開口縫5為從鞋墊邊沿剪開的一條裂縫,一種剪至通孔6處使開口縫5與通孔6相貫通,方便鞋墊2的安裝與拆卸,安裝方式是夾趾柱4經過開口縫5進入通孔6。這樣開口縫5與其中一根帶狀鞋面的縱向投影相重合,從上方看下去帶狀鞋面會遮擋開口縫5,還有實施例二的鞋底I邊沿沒有設置圍邊7,其余結構與實施例一相同。[0025]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限于上述實施例,比如可以在鞋底I上設有用于安裝鞋底魔術貼的鞋底凹部,鞋墊2與鞋底I配合時鞋墊魔術貼進入鞋底凹部內與鞋底魔術貼彼此連接配合,本實施例中鞋底I凹部深度等于鞋墊魔術貼與鞋底魔術貼相加的厚度,又或者鞋墊2上設有用于安裝鞋墊魔術貼的鞋墊凹部,鞋墊2與鞋底I配合時鞋底魔術貼進入鞋墊凹部內與鞋墊魔術貼彼此連接配合,鞋墊2凹部深度等于鞋墊魔術貼與鞋底魔術貼相加的厚度,都可以使得鞋墊2和鞋底I配合時不產生額外的高度從而影響足底舒適感。還可以針對魔術貼的形狀和分布做出各種變化,如可將魔術貼變更為正方形或長方形,或者將鞋墊上的兩片魔術貼以及鞋底上的兩片魔術貼均相連成一片,因此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是由權利要求所界定的。
權利要求1.一種帶粘連鞋墊的涼、拖鞋,包括鞋底(I)、鞋墊(2)和鞋面(3),所述鞋底(I)和鞋墊(2 )可分離,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墊(2 )與鞋底(I)設有用于彼此連接配合的魔術貼,所述鞋墊魔術貼占鞋墊(2)總面積的1/10至2/3,鞋底魔術貼占鞋底(I)總面積的1/10至2/3。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帶粘連鞋墊的涼、拖鞋,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墊(2)具有以其寬度方向的中線為分界的鞋墊前部(21)和鞋墊后部(22),鞋墊前部(21)具有位于前腳掌處的第一前部魔術貼(211),鞋墊后部(22)具有位于后腳跟處的第一后部魔術貼(221),鞋底(I)具有以其寬度方向的中線為分界的鞋底前部(11)和鞋底后部(12),鞋底前部(11)具有位于前腳掌處第二前部魔術貼(111),鞋底后部(12)具有位于后腳跟處的第二后部魔術貼(121),第一前部魔術貼(211)和第二前部魔術貼(111)彼此連接配合,第一后部魔術貼(221)和第二后部魔術貼(121)彼此連接配合。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帶粘連鞋墊的涼、拖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前部魔術貼(211)面積占鞋墊前部(21)面積的1/9至1/4,第一后部魔術貼(221)面積占鞋墊后部(22)面積的1/9至1/4,第二前部魔術貼(111)面積占鞋底前部(11)面積的1/9至1/4,第二后部魔術貼面積(121)占鞋底后部(12)面積的1/9至1/4。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帶粘連鞋墊的涼、拖鞋,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底(I)上設有用于安裝鞋底魔術貼的鞋底凹部,鞋墊(2)上設有用于安裝鞋墊魔術貼的鞋墊凹部,鞋底魔術貼安裝在鞋底凹部內與鞋底齊平,鞋墊魔術貼安裝在鞋墊凹部內與鞋墊齊平。
5.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帶粘連鞋墊的涼、拖鞋,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底(I)上設有用于安裝鞋底魔術貼的鞋底凹部,鞋墊(2)與鞋底(I)配合時鞋墊魔術貼進入鞋底凹部內與鞋底魔術貼彼此連接配合。
6.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帶粘連鞋墊的涼、拖鞋,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墊(2)上設有用于安裝鞋墊魔術貼的鞋墊凹部,鞋墊(2)與鞋底(I)配合時鞋底魔術貼進入鞋墊凹部內與鞋墊魔術貼彼此連接配合。
7.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帶粘連鞋墊的涼、拖鞋,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底(I)設有與鞋面(3)相連接的夾趾柱(4),鞋墊(2)具有安裝用的開口縫(5)以及與夾趾柱(4)配合的通孔(6),所述開口縫(5)與通孔(6)相貫通。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帶粘連鞋墊的涼、拖鞋,其特征在于:所述鞋面(3)為兩根呈“人”字型帶狀鞋面,夾趾柱(4)位于所述兩根帶狀鞋面交匯處,開口縫(5 )從鞋墊(2 )側邊邊緣延伸經過第一前部魔術貼(211)至與通孔(6)相貫通,以及開口縫(5)與其中一根帶狀鞋面的縱向投影相重合。
9.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帶粘連鞋墊的涼、拖鞋,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底(I)具有圍邊(7),鞋墊(2)設置在所述圍邊(7)內。
10.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帶粘連鞋墊的涼、拖鞋,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底(I)具有圍邊(7),鞋墊(2)設置在所述圍邊(7)內。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帶粘連鞋墊的涼、拖鞋,特別適合腳底易出汗的人穿,能輕松更換鞋墊的涼、拖鞋,包括鞋底、鞋墊和鞋面,所述鞋底和鞋墊可分離,所述鞋墊與鞋底設有用于彼此連接配合的魔術貼,所述鞋墊魔術貼占鞋墊總面積的1/10至2/3,鞋底魔術貼占鞋底總面積的1/10至2/3,從而讓使用者容易清潔掉臟東西、穿著舒服、健康。
文檔編號A43B17/00GK203058539SQ201320065139
公開日2013年7月17日 申請日期2013年2月5日 優先權日2013年2月5日
發明者池文年 申請人:池文年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扶沟县| 定襄县| 三都| 临猗县| 乐东| 昌乐县| 宝坻区| 万年县| 班玛县| 宜州市| 大宁县| 上高县| 镇康县| 托克托县| 兴和县| 仁化县| 安多县| 盐山县| 密山市| 武夷山市| 社旗县| 广南县| 西充县| 上林县| 威信县| 特克斯县| 密云县| 朝阳区| 容城县| 左云县| 鹤岗市| 方山县| 江都市| 巴彦县| 天祝| 黄大仙区| 行唐县| 三穗县| 水城县| 荆州市| 仙游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