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全自動樹脂插口拉鏈拼合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于在拉鏈被注塑了方塊和插銷后一對拉鏈的鏈瓣進行拼合的全自動樹脂插口拉鏈拼合機。
背景技術:
拉鏈中的方塊和插銷有兩種材料制作,一種為金屬材料,用金屬材料作為方塊和插銷的拉鏈,由于方塊和插鎖是在拉鏈合起時組裝運行的,用機構直接鉚接,因此,以金屬為方塊和插銷的拉鏈實現全自動生產也不成問題。但是,拉鏈中的方塊和插銷用塑料制作的拉鏈,由于其塑料是注塑機注上去的,其生產工藝有別于以金屬材料為方塊和插銷的拉鏈,這種以塑料為方塊和插銷的拉鏈,在注塑方塊和插銷之前需要將一對拉鏈鏈瓣分開成兩瓣,然后,在兩瓣拉鏈的相應位置注上方塊或插銷。注塑完方塊和插銷后,又需將兩瓣分形的拉鏈再拼合起來,才成為商品拉鏈。到目前為止,這種在注塑完方塊和插銷后拼合拉鏈的方法是完全手工操作,這種手工操作費工費時,大大增加了拉鏈的生產成本。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上述問題,向社會提供一種在注塑完方塊和插銷后,無需由手工操作拼合拉鏈,以減輕工人勞動強度,并且明顯提高效率的全自動樹脂插口拉鏈拼合機。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設計一種全自動樹脂插口拉鏈拼合機,包括前拖帶機構和后拖帶機構,在所述前拖帶機構和后拖帶機構之間,從前至后依次設有拉頭定位機構和導向壓緊機構,在所述拉頭定位機構的拉頭上模和下模一側設有鉤針機構和插銷導向機構;所述前拖帶機構帶動拉鏈向前運行,當位于所述拉頭定位機構前側的拉頭探測器感應到拉頭時,所述拉頭探測器給控制電路一個感應信號,所述控制電路根據所述感應信號產生第一控制信號,所述第一控制信號分別控制所述前拖帶機構停止動作,并控制拉頭定位機構的合模氣缸驅動拉頭定位機構的上模和下模相對合攏到預定位置;所述上模和下模相對合攏到位后,合模位置感應器給所述控制電路一個位置感應信號,所述控制電路根據所述位置感應信號產生第二控制信號,所述第二控制信號控制所述前拖帶機構和后拖帶機構同步帶動拉鏈和拉頭向后運行,當拉頭位置感應器感應到拉頭被拉入上模和下模之間的預定位置后,所述拉頭位置感應器給所述控制電路一個拉頭位置感應信號,所述控制電路根據所述拉頭位置感應信號產生第三控制信號,所述第三控制信號分別控制前拖帶機構和后拖帶機構停止運行,同時控制鉤針機構的鉤針壓緊拉頭的拉片,并將拉頭保險打開;如果位于拉頭前側緊靠所述拉頭的方塊檢測器檢測到拉鏈的方塊存在,則給所述控制電路一個方塊存在的位置感應信號,所述控制電路根據所述方塊存在的位置感應信號產生第四控制信號,所述第四控制信號控制所述導向壓緊機構將帶有方塊和拉頭的一瓣拉鏈壓緊,并同時將帶插銷的另一瓣拉鏈向上彎曲,使插銷退回到與拉頭的拼合口平行位置;如果位于拉頭前側緊靠所述拉頭的方塊檢測器沒有檢測到拉鏈的方塊存在,則 給所述控制電路一個方塊不存在的位置感應信號,所述控制電路根據所述方塊不存在位置感應信號產生第五控制信號,所述第五控制信號控制前拖帶機構和后拖帶機構繼續向后運行,直至方塊檢測器檢測到拉鏈的方塊存在,方塊檢測器給所述控制電路一個方塊存在的位置感應信號,所述控制電路根據所述方塊存在的位置感應信號產生第四控制信號,控制前拖帶機構和后拖帶機構停止運行,并控制所述導向壓緊機構將帶有方塊和拉頭的一瓣拉鏈壓緊,并同時將帶插銷的另一瓣拉鏈向上彎曲,使插銷退回到與拉頭的拼合口平行位置;此時,所述控制電路控制所述插銷導向機構擺動將插銷拔到正對所述拉頭的拼合口位置;所述前拖帶機構向前拉動拉鏈,使插銷從拼合口完全進入所述拉頭內,插銷位置感應器感到插銷完全進入拉頭內后,給所述控制電路一個插銷位置感應信號,所述控制電路根據插銷位置感應信號產生第六控制信號,所述第六控制信號控制導向壓緊機構松開拉鏈,并控制前拖帶機構向前運行開始拼合;拼合到預設距離后,所述控制電路產生第七控制信號,控制所述鉤針機構松開拉頭的保險,進入下一步重復動作。作為對本實用新的改進,本實用新型還包括輔助合鏈機構,位于前拖帶機構和拉頭定位機構之間,當所述插銷導向機構擺動將插銷拔到正對所述拉頭的拼合口位置時,所述輔助合鏈機構在控制電路的控制下,將帶有插銷的一瓣拉鏈向下彎曲,將所述插銷拉入拼合口內。作為對本實用新的改進,本實用新型還包括導鏈架,所述導鏈架呈“7”字形,在所述導鏈架設有多個導輪。在所述導鏈架還設有用于張緊拉鏈的張力活動輪。作為對本實用新的改進,所述拉頭定位機構包括合模氣缸、上模和下模,所述合模氣缸設置在由設置在主座上、下、前和后面的上蓋板、下蓋板、前蓋板和后蓋板組成的盒體的上蓋板上,在所述盒體內設有齒輪齒條機構,所述齒條的上端與合模氣缸的頂桿相連接,所述上模與齒條連接,所述下模與齒輪連接。作為對本實用新的改進,所述導向壓緊機構包括支撐板,在所述支撐板的下部設有鎖緊氣缸,在所述鎖緊氣缸的頂桿上設有壓緊塊,在所述壓緊塊上設有隨壓緊塊同步上下運動的叉桿,所述叉桿的叉口平面超過所述壓緊塊的上底面,在所述壓緊塊上方設有壓 座。作為對本實用新的改進,所述插銷導向機構包括插銷導向連接件,在所述插銷導向連接件上設有擺桿旋臂,所述擺桿旋臂的一端通過擺桿連接件連接擺桿,所述擺桿旋臂的另一端受控于插銷導向氣缸,在所述擺桿與彈簧支撐件之間設有擺桿彈簧。作為對本實用新的改進,所述鉤針機構包括鉤針主體,在所述鉤針主體的上端設有鉤頭;所述鉤針主體的下端與鉤針氣缸連接,所述鉤針主體通過絞軸與拉頭定位機構的主體連接。作為對本實用新的改進,所述前拖帶機構包括前拖支架,在所述前拖支架上設有前拖電機,所述前拖電機的輸出軸穿過所述前拖支架向前拖支架的另一側伸出,在所述輸出軸設有轉輪,在所述轉輪的上方設有第一張緊輪,第二張緊輪和第三張緊輪,三個所述張緊輪呈三角形排布,在三個所述張緊輪上設有張緊皮帶。作為對本實用新的改進,所述后拖帶機構包括后拖帶連接件,在所述后拖帶連接件的一側設有后拖帶電機,所述后拖帶電機的輸出軸穿過所述后拖帶連接件伸向所述后拖帶連接件的另一側,在所述后拖帶電機的輸出軸上設有導輪,在所述導輪上設有受控的壓輪。本實用新型具有在注塑完方塊和插銷后,無需由手工操作拼合拉鏈,以減輕工人勞動強度,并且明顯提高效率的優點。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種實施例的立體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1中前拖帶機構的立體結構示意圖。圖3是圖1中拉頭定位機構和鉤針機構的立體結構示意圖。圖4是圖3的分解結構示意圖。圖5是圖1中導向壓緊機構的立體結構示意圖。圖6是圖1插銷導向機構的平面結構示意圖。圖7是圖1的輔助合鏈機構平面結構示意圖。圖8是圖1中后拖帶機構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請參見圖1,圖1所揭示的是一種全自動樹脂插口拉鏈拼合機,包括前拖帶機構100、后拖帶機構200和控制電路600,在所述前拖帶機構100和后拖帶機構200之間,從前至后依次設有拉頭定位機構300和導向壓緊機構400,在所述拉頭定位機構300的拉頭上模301和下模302 —側設有鉤針機構800和插銷導向機構500 ;所述控制電路600控制所述前拖帶機構100、拉頭定 位機構300、導向壓緊機構400、鉤針機構800、插銷導向機構500和后拖帶機構200協調動作,完成帶塑料方塊和塑料插銷的拉鏈的拼合。所述前拖帶機構100帶動拉鏈向前運行,當位于所述拉頭定位機構300前側的拉頭探測器(未畫出)感應到拉頭時,所述拉頭探測器給控制電路600 —個感應信號,所述根據所述感應信號產生第一控制信號,所述第一控制信號分別控制所述前拖帶機構100停止動作,并控制拉頭定位機構300的合模氣缸304驅動拉頭定位機構300的上模301和下模302相對合攏到預定位置;所述上模301和下模302相對合攏到位后,合模位置感應器(未畫出)給所述控制電路600 —個位置感應信號,所述控制電路600根據所述位置感應信號產生第二控制信號,所述第二控制信號控制所述前拖帶機構100和后拖帶機構200同步帶動拉鏈和拉頭向后運行,當拉頭位置感應器感應到拉頭被拉入上模301和下模302之間的預定位置后,所述拉頭位置感應器給所述控制電路600 —個拉頭位置感應信號,所述控制電路600根據所述拉頭位置感應信號產生第三控制信號,所述第三控制信號分別控制前拖帶機構100和后拖帶機構200停止運行,同時控制鉤針機構400的鉤針壓緊拉頭的拉片,并將拉頭保險打開;如果位于拉頭前側緊靠所述拉頭的方塊檢測器檢測到拉鏈的方塊存在,則給所述控制電路600 —個方塊存在的位置感應信號,所述控制電路600根據所述方塊存在的位置感應信號產生第四控制信號,所述第四控制信號控制所述導向壓緊機構400將帶有方塊和拉頭的一瓣拉鏈壓緊,并同時將帶插銷的另一瓣拉鏈向上彎曲,使插銷退回到與拉頭的拼合口平行位置;如果位于拉頭前側緊靠所述拉頭的方塊檢測器沒有檢測到拉鏈的方塊存在,則給所述控制電路600 —個方塊不存在的位置感應信號,所述控制電路600根據所述方塊不存在位置感應信號產生第五控制信號,所述第五控制信號控制前拖帶機構100和后拖帶機構200繼續向后運行,直至方塊檢測器檢測到拉鏈的方塊存在,方塊檢測器給所述控制電路600 —個方塊存在的位置感應信號,所述控制電路600根據所述方塊存在的位置感應信號產生第四控制信號,控制前拖帶機構100和后拖帶機構200停止運行,并控制所述導向壓緊機構400將帶有方塊和拉頭的一瓣拉鏈壓緊,并同時將帶插銷的另一瓣拉鏈向上彎曲,使插銷退回到與拉頭的拼合口平行位置;此時,所述控制電路控制所述插銷導向機構500擺動將插銷拔到正對所述拉頭的拼合口位置;所述前拖帶機構100向前拉動拉鏈,使插銷從拼合口完全進入所述拉頭內,插銷位置感應器感到插銷完全進入拉頭內后,給所述控制電路600 —個插銷位置感應信號,所述控制電路600根據插銷位置感應信號產生第六控制信號,所述第六控制信號控制導向壓緊機構400松開拉鏈,并控制前拖帶機構100向前運行開始拼合;拼合到預設距離后,所述控制電路600產生第七控制信號,控制所述鉤針機構400松開拉頭的保險,進入下一步重復動作。本實施例中,還包括導鏈架900,所述導鏈架900呈“7”字形,在所述導鏈架900設有多個導輪901 ;在所述導鏈架900還設有用于張緊拉鏈的張力活動輪902。本實用新型還包括機柜1000,用于安裝上述各種機構;本實用新型中的控制電路600是由PLC實現的,本實用新型的執行指令均是按順序執行的。請參見圖2,圖2是圖1中的前拖帶機構100的立體結構示意圖。從圖可以,所述前拖帶機構100包括前拖支架101,在所述前拖支架101上設有前拖電機102,所述前拖電機102的輸出軸103穿過所述前拖支架101向前拖支架101的另一側伸出,在所述輸出軸103設有轉輪104,在所述轉輪104的上方設有三個張緊輪105、106、107,稱為第一張緊輪105,第二張緊輪106和第三張緊輪107,三個所述張緊輪105、106、107呈三角形排布,在三個所述張緊輪105、106、107上設有張緊皮帶108,用于所述轉輪104配合,將拉鏈向前拖動,本實施例中,拉鏈被壓在所述張緊皮帶108與轉輪104之間,靠所述張緊皮帶108與轉輪104之間的壓力產生的磨擦力將拉鏈向前拖動;優選地,本實用新型中,是將三個張緊輪中的第一張緊輪105固定在連接塊111上,所述連接塊111通過絞軸112與所述前拖支架101絞接,而第二張緊輪106和第三張緊輪107則設置在同一塊弧形連接板110上,所述弧形連接板110可以通過第二張緊輪107的連接軸(不可見)與所述前拖支架101絞接,三個所述張緊輪105、106、107通過張緊皮帶108連為一體;如此設計,當需要所述張緊輪105、106、107上的張緊皮帶108離開或靠緊轉 輪104,只需人工的操起或下按弧形連接板110的前端即可;顯然,這個操起動作除了可以人工操作外,也可以通過專用氣缸(未畫出)來頂起或拉回弧形連接板110,也是可以實現張緊皮帶108離開或靠緊轉輪104的功能的。在所述前拖支架101上還設有用于導出拉鏈的出料斗109。請參見圖3和圖4,圖3和圖4是圖1中拉頭定位機構300和鉤針機構800的立體結構示意圖。從圖可知,所述拉頭定位機構300包括合模氣缸304,上模301和下模302,所述合模氣缸304設置在由設置在主座303上、下、前和后面的上蓋板305、下蓋板306、前蓋板307和后蓋板308組成的盒體的上蓋板305上,在所述盒體內設有齒輪齒條機構309,所述齒條的上端與合模氣缸304的頂桿相連接,所述上模301通過上模連接件310與齒條連接,所述下模302通過下模連接件310與齒輪連接,所述合模氣缸304通過其頂桿驅動所述上模301和下模302沿主座303上的軌道3031相向或遠離運動。實現合模或開模。在所述下蓋板的底部還設有底座312,所述合模氣缸304也可以通過合模氣缸座313與上蓋板305連接。[0026]圖3和圖4中所顯示的鉤針機構800包括鉤針主體801,在所述鉤針主體801的上端設有鉤頭802,所述鉤頭802用于鉤入拉頭的拉片,并將拉頭保險打開;所述鉤針主體801的下端與鉤針氣缸803連接,在鉤針主體801的中部設有通孔,所述鉤針主體801通過絞軸804與拉頭定位機構300的主體連接,本實施例中是與拉頭定位機構300的下蓋板306連接的,通過受控制電路600控制的鉤針氣缸803來實現鉤頭802的鉤入或退出;在所述鉤針主體801的外側還設有鉤針片805,所述鉤針片805可沿著所述鉸軸804旋轉,當拉鏈的插銷進入到拉鏈中時,所述插銷頂著鉤針片的上端806向前移,當拉鏈的插銷完全進入到拉鏈中時,鉤針片的上端806會被插銷位置感應器(未畫出)感應到,這時,插銷位置感應器給所述控制電路600 —個插銷位置感應信號,所述控制電路600根據插銷位置感應信號產生第六控制信號,所述第六控制信號控制導向壓緊機構400松開拉鏈,并控制前拖帶機構100向前運行開始拼合,在所述鉤針片805上設有復位彈簧(未畫出),用于鉤會片805的復位。請參見圖5,圖5是圖1中導向壓緊機構的立體結構示意圖。從圖可知,所述導向壓緊機構400包括支撐板401,在所述支撐板401的下部設有鎖緊氣缸402,在所述鎖緊氣缸402的頂桿上設有壓緊塊403,在所述壓緊塊403上設有隨壓緊塊403同步上下運動的叉桿404,所述叉桿404的叉口平面405超過所述壓緊塊403的上底面406,本實施例中,所述壓緊塊403的上底面406為下凹的弧面,與壓座407的下底面的弧面相配合,用于壓緊拉鏈,在所述支撐板401的兩側通過導輪固定板408設有導鏈輪409、410 ;所述鎖緊氣缸的頂桿向上運動時,壓緊塊403與所述壓座407配合,將帶有方塊和拉頭的一瓣拉鏈壓緊,并同時利用叉桿404將帶有插銷的一瓣拉鏈上舉,使拉鏈的插銷回移,并與拉頭的拼合口處于平行位置。請參見圖6,圖6是圖1插銷導向機構的平面結構示意圖。從圖可知,所述插銷導向機構500包括插銷導向連接件501,在所述插銷導向連接件501的下端設有插銷導向連接座502,在所述插銷導向連接件501上設有擺桿旋臂503,所述擺桿旋臂503的一端通過擺桿連接件504連接擺桿505,所述擺桿旋臂503的另一端受控于插銷導向氣缸506,當不需要拔入拉鏈的插銷時,所述插銷導向氣缸506的插銷導向氣缸頂桿507伸出,推動所述擺桿旋臂503使擺桿505沿第一 箭頭508方向旋轉,保持正常拖帶狀態;當需要拔入拉鏈的插銷時,所述插銷導向氣缸506的插銷導向氣缸頂桿507收回,所述擺桿505在擺桿彈簧509的作用下沿第二箭頭510方向旋轉,將拉鏈的插銷拔到與拉頭的拼合口平行的位置,準備插入;顯然,為了定位擺桿彈簧509,在所述擺桿彈簧509的后端還設有彈簧支撐件511。圖6所示狀態是所述插銷導向氣缸頂桿507伸出,推動所述擺桿旋臂503使擺桿505沿第一箭頭508方向旋轉,保持正常拖帶狀態的示意圖。請參見圖7,圖7是圖1的輔助合鏈機構平面結構示意圖。所述輔助合鏈機構700,所述輔助合鏈機構700位于前拖帶機構100和拉頭定位機構300之間,所述輔助合鏈機構700包括輔助合鏈支撐件701,在所述輔助合鏈支撐件701設有輔助合鏈固定件702,在所述輔助合鏈支撐件701的側面上設有輔助合鏈驅動氣缸703,所述輔助合鏈氣缸703的氣缸頂桿704通過連接塊705設有一鉤形件706 ;當所述插銷導向機構500擺動將插銷拔到正對所述拉頭的拼合口位置時,所述輔助合鏈機構700在控制電路500的控制下,將帶有插銷的一瓣拉鏈向下彎曲,將所述插銷拉入拼合口內。請參見圖8,圖8是圖1中后拖帶機構的立體結構示意圖。從圖可知,所述后拖帶機構200包括后拖帶連接件201,在所述后拖帶連接件201的下端設有后拖帶固定座202,在所述后拖帶連接件201的一側設有后拖帶電機203,所述后拖帶電機203的輸出軸204穿過所述后拖帶連接件201伸向所述后拖帶連接件201的另一側,并在所述后拖帶電機203的輸出軸204上設有導輪205,在所述導輪上設有受控的壓輪206,優選地,所述壓輪206被安裝在一弧形支件207,所述弧形支件207受控于安裝在后拖帶連接件201上端的后拖帶氣缸208,可沿絞接點209旋轉;在所述后拖帶連接件201的前后兩側分別設有導鏈輪210、211,用于給拉鏈導向。本實用新型中,所述前拖帶機構100和后拖帶機構200的結構包括但不限于上述的前拖帶機構100和后拖帶機構200的具體結構,只要是能讓拉前行或后退的機構均可以使用;此外,本實用新型中的前拖帶機構100和后拖帶機構200的結構可以互換,即前拖帶機構100可以作為后拖帶機構200使用,反之亦可。本實用新型在正常拼合拉鏈時,拉鏈(未畫出)從導鏈架900的多個導輪901,依次經過張力活動輪902、后拖帶機構200、導向壓緊機構400,拉頭定位機構300、輔助合鏈機構700和前拖帶機構100,被前拖帶機構100向前拖,在插入拉鏈插銷時,在控制電路600的控制下,各機構相互配合,完成插入插銷動作,及拼合拉鏈動作。本實用新型中未特別指明的 “插銷”是指塑料插銷。
權利要求1.一種全自動樹脂插口拉鏈拼合機,其特征在于,包括前拖帶機構(100)和后拖帶機構(200),在所述前拖帶機構(100)和后拖帶機構(200)之間,從前至后依次設有拉頭定位機構(300)和導向壓緊機構(400),在所述拉頭定位機構(300)的拉頭上模(301)和下模(302) 一側設有鉤針機構(800)和插銷導向機構(500); 所述前拖帶機構(100)帶動拉鏈向前運行,當位于所述拉頭定位機構(300)前側的拉頭探測器感應到拉頭時,所述拉頭探測器給控制電路(600)—個感應信號,所述控制電路(600)根據所述感應信號產生第一控制信號,所述第一控制信號分別控制所述前拖帶機構(100)停止動作,并控制拉頭定位機構(300)的合模氣缸(304)驅動拉頭定位機構(300)的上模(301)和下模(302)相對合攏到預定位置; 所述上模(301)和下模(302 )相對合攏到位后,合模位置感應器給所述控制電路(600 )一個位置感應信號,所述控制電路(600)根據所述位置感應信號產生第二控制信號,所述第二控制信號控制所述前拖帶機構(100)和后拖帶機構(200)同步帶動拉鏈和拉頭向后運行,當拉頭位置感應器感應到拉頭被拉入上模(301)和下模(302)之間的預定位置后,所述拉頭位置感應器給所述控制電路(600) —個拉頭位置感應信號,所述控制電路(600)根據所述拉頭位置感應信號產生第三控制信號,所述第三控制信號分別控制前拖帶機構(100)和后拖帶機構(200)停止運行,同時控制鉤針機構(800)的鉤針壓緊拉頭的拉片,并將拉頭保險打開; 如果位于拉頭前側緊靠所述拉頭的方塊檢測器檢測到拉鏈的方塊存在,則給所述控制電路(600) —個方塊存在的位置感應信號,所述控制電路(600)根據所述方塊存在的位置感應信號產生第四控制信號,所述第四控制信號控制所述導向壓緊機構(400)將帶有方塊和拉頭的一瓣拉鏈壓緊,并同時將帶插銷的另一瓣拉鏈向上彎曲,使插銷退回到與拉頭的拼合口平行位置; 如果位于拉頭前側緊靠所述拉頭的方塊檢測器沒有檢測到拉鏈的方塊存在,則給所述控制電路(600 ) —個方塊不存在的位置感應信號,所述控制電路(600 )根據所述方塊不存在位置感應信號產生第五控制信號,所述第五控制信號控制前拖帶機構(100)和后拖帶機構(200)繼續向后運行,直至方塊檢測器檢測到拉鏈的方塊存在,方塊檢測器給所述控制電路(600) —個方塊存在的位置感應信號,所述控制電路(600)根據所述方塊存在的位置感應信號產生第四控制信號,控制前拖帶機構(100)和后拖帶機構(200)停止運行,并控制所述導向壓緊機構(400)將帶有方塊和拉頭的一瓣拉鏈壓緊,并同時將帶插銷的另一瓣拉鏈向上彎曲,使插銷退回到與拉頭的拼合口平行位置; 所述控制電路控制所述插銷導向機構(500)擺動將插銷拔到正對所述拉頭的拼合口位置;所述前拖帶機構(100)向前拉動拉鏈,使插銷從拼合口完全進入所述拉頭內,插銷位置感應器感到插銷完全進入拉頭內后,給所述控制電路(600 ) 一個插銷位置感應信號,所述控制電路(600)根據插銷位置感應信號產生第六控制信號,所述第六控制信號控制導向壓緊機構(400)松開拉鏈,并控制前拖帶機構(100)向前運行開始拼合; 拼合到預設距離后,所述控制電路(600)產生第七控制信號,控制所述鉤針機構(800)松開拉頭的保險,進入下一步重復動作。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動樹脂插口拉鏈拼合機,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輔助合鏈機構(700 ),位于前拖帶機構(100 )和拉頭定位機構(300 )之間,當所述插銷導向機構(500 )擺動將插銷拔到正對所述拉頭的拼合口位置時,所述輔助合鏈機構(700 )在控制電路(500 )的控制下,將帶有插銷的一瓣拉鏈向下彎曲,將所述插銷拉入拼合口內。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全自動樹脂插口拉鏈拼合機,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導鏈架(900),所述導鏈架(900)呈“7”字形,在所述導鏈架(900)設有多個導輪(901)。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全自動樹脂插口拉鏈拼合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導鏈架(900)還設有用于張緊拉鏈的張力活動輪(902 )。
5.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全自動樹脂插口拉鏈拼合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拉頭定位機構(300)包括合模氣缸(304)、上模(301)和下模(302),所述合模氣缸(304)設置在由設置在主座(303)上、下、前和后面的上蓋板(305)、下蓋板(306)、前蓋板(307)和后蓋板(308)組成的盒體的上蓋板(305)上,在所述盒體內設有齒輪齒條機構(309),所述齒條的上端與合模氣缸(304)的頂桿相連接,所述上模(301)與齒條連接,所述下模(302)與齒輪連接。
6.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全自動樹脂插口拉鏈拼合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導向壓緊機構(400)包括支撐板(401),在所述支撐板(401)的下部設有鎖緊氣缸(402),在所述鎖緊氣缸(402)的頂桿上設有壓緊塊(403),在所述壓緊塊(403)上設有隨壓緊塊(403)同步上下運動的叉桿(404),所述叉桿(404)的叉口平面(405)超過所述壓緊塊(403)的上底面(406),在所述壓緊塊(403)上方設有壓座(407)。
7.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全自動樹脂插口拉鏈拼合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插銷導向機構(500)包括插銷導向連接件(501),在所述插銷導向連接件(501)上設有擺桿旋臂(503),所述擺桿旋臂(503)的一端通過擺桿連接件(504)連接擺桿(505),所述擺桿旋臂(503)的另一端受控于插銷導向氣缸(506),在所述擺桿(505)與彈簧支撐件(511)之間設有擺桿彈簧(509)。
8.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全自動樹脂`插口拉鏈拼合機,其特征在于:所述鉤針機構(800)包括鉤針主體(801),在所述鉤針主體(801)的上端設有鉤頭(802);所述鉤針主體(801)的下端與鉤針氣缸(803)連接,所述鉤針主體(801)通過絞軸(804)與拉頭定位機構(300)的主體連接。
9.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全自動樹脂插口拉鏈拼合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拖帶機構(100)包括前拖支架(101 ),在所述前拖支架(101)上設有前拖電機(102),所述前拖電機(102)的輸出軸(103)穿過所述前拖支架(101)向前拖支架(101)的另一側伸出,在所述輸出軸(103)設有轉輪(104),在所述轉輪(104)的上方設有第一張緊輪(105),第二張緊輪(106)和第三張緊輪(107),三個所述張緊輪(105、106、107)呈三角形排布,在三個所述張緊輪(105、106、107)上設有張緊皮帶(108)。
10.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全自動樹脂插口拉鏈拼合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拖帶機構(200)包括后拖帶連接件(201),在所述后拖帶連接件(201)的一側設有后拖帶電機(203),所述后拖帶電機(203)的輸出軸(204)穿過所述后拖帶連接件(201)伸向所述后拖帶連接件(201)的另一側,在所述后拖帶電機(203)的輸出軸(204)上設有導輪(205),在所述導輪(205)上設有受控的壓輪(206)。
專利摘要一種全自動樹脂插口拉鏈拼合機,包括前拖帶機構(100)和后拖帶機構(200),在所述前拖帶機構(100)和后拖帶機構(200)之間,從前至后依次設有拉頭定位機構(300)和導向壓緊機構(400),在所述拉頭定位機構(300)的拉頭上模(301)和下模(302)一側設有鉤針機構(800)和插銷導向機構(500);本拼合機通過控制電路(600)實現對各機構的自動控制。本實用新型具有在注塑完方塊和插銷后,無需由手工操作拼合拉鏈,以減輕工人勞動強度,并且明顯提高效率的優點。
文檔編號A44B19/42GK203087780SQ20132007519
公開日2013年7月31日 申請日期2013年2月18日 優先權日2013年2月18日
發明者孫歡歡 申請人:孫歡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