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醫用口罩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醫用口罩,包括口罩本體以及設在口罩本體相對兩側邊上的掛耳線,所述口罩本體由內向外依次包括相互連接的紗布層、吸濕層、抗菌纖維布層、過濾層和棉布層,口罩本體中部的上沿穿設有軟質鐵絲,所述每根掛耳線上均套設有棉布條。本實用新型的口罩本體包括五層結構,其透氣性和吸濕性好,還能夠過濾空氣中的灰塵和細菌;在佩戴時較為舒適,不會造成對人體皮膚或耳朵軟組織的傷害,而且與人的面部貼合無縫隙,可有效防止空氣中的有害物質被吸入人體;軟質鐵絲可被折合成與鼻梁相吻合的形狀,能夠避免人呼出的氣體向上噴出到眼鏡片,造成眼鏡片模糊不清的問題。
【專利說明】—種醫用口罩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口罩,具體的說是一種醫用口罩。
【背景技術】
[0002]醫護人員在進行護理操作時都要佩戴口罩,在較長時間佩戴后,耳后部位會因口罩系帶的壓迫而對其皮膚或耳朵軟骨產生損害;同時,在佩戴口罩時,經常存在口罩封閉不嚴的問題,呼吸時氣體從口罩的上沿呼出,容易模糊影像視線,模糊醫護人員所佩戴的眼鏡片,特別是在做手術時,帶來諸多不便。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技術中,因醫護人員長時間佩戴口罩對耳朵軟組織造成傷害以及存在呼出的氣體易模糊眼鏡片的問題,提供一種醫藥行業理想衛生的醫用口罩。
[0004]本實用新型為解決上述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醫用口罩,包括口罩本體以及設在口罩本體相對兩側邊上的掛耳線,所述口罩本體由內向外依次包括相互連接的紗布層、吸濕層、抗菌纖維布層、過濾層和棉布層,口罩本體中部的上沿穿設有軟質鐵絲,所述每根掛耳線上均套設有棉布條。
[0005]所述口罩本體上對應于軟質鐵絲兩端的的部分為對稱設置的斜面。
[0006]所述的掛耳線為彈性線。
[0007]本實用新型中,棉布條可在掛耳線上移動,便于使用者根據自身情況調整棉布條的位置;棉布條的設置,能夠克服現有的口罩在長時間使用時會傷害皮膚的問題。
[0008]本實用新型中,口罩本體中部的上沿穿設有軟質鐵絲,使用者在使用該口罩時,可以將軟質鐵絲折疊成與鼻梁相吻合的形狀,使口罩本體貼合在人的面部,口罩本體上對應于軟質鐵絲兩端的的部分為對稱設置的斜面,能夠配合軟質鐵絲使口罩本體與人的面部壓緊無縫隙,防止灰塵及細菌等被吸入人體,還能夠避免人呼出的氣體向上噴出到眼鏡片,造成眼鏡片模糊不清的問題。
[0009]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的口罩本體包括五層結構,其透氣性和吸濕性好,還能夠過濾空氣中的灰塵和細菌;在佩戴時較為舒適,不會造成對人體皮膚或耳朵軟組織的傷害,而且與人的面部貼合無縫隙,可有效防止空氣中的有害物質被吸入人體;軟質鐵絲可被折合成與鼻梁相吻合的形狀,能夠避免人呼出的氣體向上噴出到眼鏡片,造成眼鏡片模糊不清的問題。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0]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11]圖2為圖1中A-A向的視圖。
[0012]附圖標記:1、掛耳線,2、口罩本體,201、紗布層,202、吸濕層,203、抗菌纖維布層, 204、過濾層,205、棉布層,3、軟質鐵絲,4、棉布條。
【具體實施方式】
[0013]如圖1和圖2所示,一種醫用口罩,包括口罩本體2以及設在口罩本體2相對兩側邊上的掛耳線1,掛耳線I可以設置為彈性線,所述口罩本體2由內向外依次包括相互連接的紗布層201、吸濕層202、抗菌纖維布層203、過濾層204和棉布層205,口罩本體2中部的上沿穿設有軟質鐵絲3,所述每根掛耳線上均套設有棉布條4。
[0014]上述口罩本體2上沿對應于軟質鐵絲3兩端的部分為對稱設置的斜面。
[0015]在使用時,佩戴好口罩后,調整棉布條4的位置,使其處于人耳后,然后將軟質鐵絲3折合成與鼻梁相吻合的形狀,使口罩本體2貼合與人的面部。本實用新型的口罩,軟質鐵絲3穿設在口罩本體2中,且由于棉布條4的設置,即使在經過長時間的使用后,也不會對人的皮膚或耳朵軟組織造成傷害。
[0016]以上僅是對本實用新型進行的進一步說明,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保護范圍的限制,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上述內容作出的一些非本質的改進和調整均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醫用口罩,包括口罩本體(2)以及設在口罩本體(2)相對兩側邊上的掛耳線(1),其特征在于:所述口罩本體(2)由內向外依次包括相互連接的紗布層(201)、吸濕層(202)、抗菌纖維布層(203)、過濾層(204)和棉布層(205),口罩本體(2)中部的上沿穿設有軟質鐵絲(3 ),所述每根掛耳線上均套設有棉布條(4 )。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醫用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口罩本體(2)上沿對應于軟質鐵絲(3)兩端的部分為對稱設置的斜面。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醫用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掛耳線(I)為彈性線。
【文檔編號】A41D13/11GK203388306SQ201320460060
【公開日】2014年1月15日 申請日期:2013年7月31日 優先權日:2013年7月31日
【發明者】張廣平, 寧玉環, 孫佳春 申請人:河南科技大學第一附屬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