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吹型毛發吹風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上吹型毛發吹風機。所述上吹型毛發吹風機包括:吹風機主體(110),配置于用戶的脖頸周圍以使風從頭發的下側向上側吹過,且內部形成有能夠使風流動的通道,并通過上部吹送風;風機(130),設置于所述吹風機主體(110)的一端部,并用于向所述吹風機主體(110)內部的通道強制送風;加熱器(140),用于對由所述風機(130)排送的風進行加熱,其中,所述吹風機主體(110)被構成為“U”字形以圍繞所述用戶的脖頸周圍。如果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上吹型毛發吹風機,則可以在將吹風機主體設置于用戶的脖頸周圍的狀態下通過使風從頭發的下側向上側吹過而方便有效地對頭發進行干燥。
【專利說明】上吹型毛發吹風機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上吹型毛發吹風機,尤其涉及一種將吹風機主體設置于用戶的脖頸周圍的狀態下可通過使風從頭發的下側向上側吹過而對頭發進行干燥的上吹型毛發吹風機。
[0002]并且,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與人體的頭部形狀相適應地從各個方向均勻地排風,且進行干燥時將遠紅外線與風一起提供,還可以調整高度和方向的上吹型毛發吹風機。
【背景技術】
[0003]在理發店里,通常在理發前或理發后給顧客洗頭發并吹干,而對于具有特別長的頭發的顧客,由于頭發干得慢,因此要由一名或兩名理發師拿著便攜式毛發吹風機(電吹風機)長時間吹干頭發。
[0004]因此,要雇用更多的從事毛發吹干作業的理發師,而理發師們不得不從事因長時間的作業而引起胳膊酸痛之類的艱辛的工作,而別的顧客卻因吹干毛發的期間內無法進行理發而要等待很久,這一等待時間直接關系到理發店的收益減少。
[0005]對此,如圖1所示,韓國授權專利第838560號等提供了一種具有從頭上噴射空氣的結構的自動式毛發吹風機,從而無需由理發師親自吹干頭發,而只要在頭部靠近毛發吹風機的狀態下等待即可自動地弄干頭發。
[0006]然而,如果根據如上所述的現有技術,則由于采用了從頭部的上方只對頭發的表面噴射干燥的風的結構,從而使得風無法達到仍保持濕氣的濕潤的頭發根部,因此不僅干得很慢,而且風的壓力導致頭發被壓,于是存在頭發所占有的空間減少的問題。
[0007]并且,通常在利用風來吹干頭發的過程中同時進行由理發師進行梳理而改善發質的作業,而如果根據如上所述的現有技術中的毛發吹風機,則由于圍繞著大部分頭部的裝置的存在而幾乎無法進行梳理或者用手抖動頭發。
[0008]而且,作為吹干頭發的過程中施加的風通常使用被加熱器加熱過的暖風,然而如果將這種風長時間吹向頭發,則會損傷毛發并導致發質干枯。
實用新型內容
[0009]本實用新型是為了解決如上所述的技術問題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將吹風機主體設置于用戶的脖頸周圍的狀態下可通過使風從頭發的下側向上側吹過而對頭發進行干燥的上吹型毛發吹風機。
[0010]并且,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與人體的頭部形狀相適應地從各個方向均勻地排風,且進行干燥時將遠紅外線與風一起提供,還可以調整高度和方向的上吹型毛發吹風機。
[0011]為此,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種上吹型毛發吹風機,其特征在于,包括:吹風機主體,配置于用戶的脖頸(neck)周圍以使風從頭發的下側向上側吹過,且內部形成有能夠使風流動的通道,并通過上部吹送風;風機,設置于所述吹風機主體的一端部,并用于向所述吹風機主體內部的通道強制送風;加熱器,用于對由所述風機排送的風進行加熱,其中,所述吹風機主體被構成為“U”字形以圍繞所述用戶的脖頸周圍。
[0012]此時,優選地,還包括:多個吹風口(orifice)120,沿著所述吹風機主體110配置,且分別形成有用于向所述頭發所在的上側排風的風孔123。
[0013]并且,優選地,所述吹風機主體110的上表面形成有線條狀風孔120',該線條狀風孔120'由沿著所述吹風機主體110的上表面配置的多個列(row)構成,且分別貫通形成以朝所述頭發所在的上側排風。
[0014]而且,優選地,所述吹風機主體的下部形成為越接近所述吹風機主體的后端部則縱截面面積越大的流線形。
[0015]并且,所述吹風口包括:中軸吹風口群,由位于所述“U”字形的所述吹風機主體后端部中心的多個吹風口一字排列而形成;側翼吹風口群,分別配備于所述中軸吹風口群兩偵牝且分別由多個吹風口一字排列而形成;前方吹風口群,分別由多個吹風口一字排列于所述吹風機主體的兩側前端部而形成,其中,所述中軸吹風口群和側翼吹風口群分別以被“U”字形的所述吹風機主體所圍繞的用戶脖頸所處位置為中心而排列為放射狀。
[0016]而且,優選地,還包括用于罩住所述吹風機主體的上部的帽部。
[0017]并且,優選地,能夠使風流動的所述吹風機主體內部設置有多個用于發射遠紅外線的遠紅外線輻射體。
[0018]如果根據如上所述的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上吹型毛發吹風機,則可以在將吹風機主體設置于用戶的脖頸周圍的狀態下通過使風從頭發的下側向上側吹過而對頭發進行干燥。
[0019]于是,由于頭發在向上側飄動的同時得到吹干,故不僅能迅速地吹干全部頭發,而且由于裝置不用圍繞頭部,因此在吹干的過程中理發師可以自由地進行梳理或者用手抖動頭發。
[0020]并且,使理發師站在用戶的前后左右各方位中的任意方位均可方便地整理頭發。
[0021]而且,由于與頭部形狀相適應地從各個方位吹送風,因此可將全部頭發均勻地弄干,且由于通過玉或鍺等遠紅外線輻射體提供遠紅外線,因此具有防止頭發損傷及保濕的效果,并由于可以調整高度和方向,從而提高了使用方便性。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2]圖1為表示根據現有技術的自動毛發吹風機(電吹風機)的圖。
[0023]圖2a為表示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上吹型毛發吹風機的立體圖。
[0024]圖2b為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上吹型毛發吹風機的使用狀態圖。
[0025]圖3為表示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上吹型毛發吹風機的吹風口的立體圖。
[0026]圖4為表示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上吹型毛發吹風機的平面圖。
[0027]圖5為表示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上吹型毛發吹風機的正剖面圖。
[0028]圖6為表示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上吹型毛發吹風機的遠紅外線輻射體設置狀態的圖。
[0029]圖7為表示根據本實用新型另一實施例的上吹型毛發吹風機的圖。
[0030]圖8a至圖8d為表示根據本實用新型又一實施例的上吹型毛發吹風機的圖。
[0031]符號說明:[0032]110:吹風機主體111:主體蓋
[0033]112:主體基底120:吹風口(orifice)
[0034]130:風機130a:吸入口
[0035]140:加熱器150:支撐體
[0036]160:帽部161:開口
[0037]162:換氣孔W:作業空間
[0038]P:控制面板B:外箱
【具體實施方式】
[0039]以下,參照附圖詳細說明根據本實用新型優選實施例的上吹型毛發吹風機。
[0040]如圖2a所示,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上吹型毛發吹風機100包括:吹風機主體110,內部用于流動用于吹干毛發的風;吹風口(orifice) 120,具有用于向上側排出風的風孔123 ;風機130,用于向吹風機主體110內部強制送風;加熱器140,用于加熱送風中的風;支撐體150,為移動或使用提供方便。
[0041]因此,如圖2b所示,如果待用戶的脖頸(neck)處于吹風機主體110的作業空間(W, work space)之后,通過操作控制面板P來啟動,則由于通過吹風口 120向上側送出的風從頭發的下側向上側吹過,因此使所有頭發在漂浮于空中自然飄動的過程中得到干燥。
[0042]而且,如果根據如上所述的構成,則可以除梳理之外通過自由地用手抖動用戶的頭發而弄干,從而提供 一種如同將洗滌物晾于晾衣繩的情況下借助于從下側吹向上側的風而使洗滌物在飄動的過程中得到充分干燥一樣的效果,并使理發師站在用戶的前后左右各方位中的任意方位均可方便地整理頭發。
[0043]因此,不僅可以將包括根側頭發(尤其是頭發較多的后腦)的全部頭發迅速地弄干,而且由于頭部周圍不存在任何用于干燥的裝置,故不會限制拿著梳子的理發師的行動,因此可以使理發師在吹干頭發的期間內自由地進行梳理。
[0044]為此,可將吹風機主體110構成為可放在脖頸周圍的形狀,以便風從頭發的下側向上側吹過,且所述吹風機主體110內部形成有使風能夠流動的通道,作為一例,在上表面設置有用于設置吹風口 120的裝配孔Illa (參照圖5)。
[0045]如圖所示,適于放在用戶的脖頸周圍的吹風機主體110的代表性形狀為“U”字形,如果使用“U”字形的吹風機主體110,則可以使用戶的脖頸通過“U”字形主體前方(將順著吹風機主體內風的總體流向的方向(參照圖6)定義為前方,相反的方向則為后方,下同)開口而處于“U”字形主體內側的作業空間W內。當然,除此之外也可以使用包括“匚”字形狀在內的多種形狀。
[0046]另外,這種吹風機主體110由主體蓋111和主體基底112所構成,通過在具有能夠使風流動的通道的主體基底112上可拆卸地裝配主體蓋111而構成所述吹風機主體110。因此,可在發生故障時打開主體蓋111而進行維修。
[0047]并且,吹風機主體110的一側設置有控制面板P,用于控制配置于風機130內部的風機130的馬達或加熱器140的絕緣箱。控制面板P上具有用于調節風量及溫度的按鈕和用于顯示當前狀態的顯示屏。
[0048]而且,如果將吹風機主體110的下部(即,主體基底112)構成為越接近吹風機主體110的后端部時縱截面面積越大的流線形,則越遠離風機130時縱截面面積越小(參照圖5),從而使風速如伯努利定律所揭示般隨之增大。因此,可以在整個吹風機主體110上供應排量均勻的風。
[0049]而且,由于吹風機主體110內部的底面具有沿著風的流向朝上側彎曲的形狀,因此可將風順利地引向上側,從而使風的排出順利進行,并可借助于在縱截面最小的吹風機主體110前端部產生的渦流而進一步增強風和遠紅外線輻射體113的接觸。
[0050]沿著吹風機主體110裝配多個吹風口 120,所述多個吹風口 120分別具有朝頭發所在的上側排風的風孔123。使沿著吹風機主體110內部流動的風通過吹風口 120之后通過形成于該吹風口 120上部的風孔123而向上側排出。
[0051]如圖3所示,吹風口 120包括:插入部121,插入于吹風機主體110的上表面(SP,主體蓋111)的裝配孔111a,并具有中腔;風孔123,貫通所述插入部121的上緣部122而形成;卡接臺122a,從上緣部122向外側突出。
[0052]因此,如果將插入部121插入到抵達至吹風機主體110內部,則被卡接臺122a卡接而使插入受到限制,在這種固定的狀態下如果有風吹,便將通過吹風口 120的插入部121及風孔123而向上側排風。
[0053]然而,在能夠向上側排風的前提下,對吹風口 120的形狀或設置位置并無特別的限制。因此,也可以將吹風口 120設置于吹風機主體110的側面并改用朝上側彎曲的形狀,或者在不設置插入部121而只設置上緣部122的條件下套在裝配孔Illa上。
[0054]并且,優選地,盡量使風孔123形成為向“U”字形主體內側的作業空間W傾斜,以使通過該風孔123排出的風朝用戶的頭發所在的作業空間W吹去。
[0055]另外,如圖4所示,吹風口 120分為排列于“U”字形吹風機主體110的后端部中心的中軸吹風口群120_C、分別排列于所述中軸吹風口群120_C兩側的側翼吹風口群120_S、以及排列于吹風機主體110的兩側前端部的前方吹風口群120_F。
[0056]由于吹風口群表示多個吹風口 120整齊地排成一列的集合,因此作為一個實施例可以使中軸吹風口群120_C由3個吹風口 120構成,側翼吹風口群120_S由2個吹風口 120構成,而前方吹風口群120_F由3個吹風口 120構成。
[0057]尤其,中軸吹風口群120_(:和側翼吹風口群120_3被排列為分別以“U”字形吹風機主體110所圍繞的用戶脖頸所處位置為中心O的放射狀(radial s hape)。
[0058]因此,在整體上朝著球狀的頭部前方排風的同時,頭發較多的后腦部分還可以借助于具有3個吹風口 120的中軸吹風口群120_C而得到充足的風量供應。
[0059]風機130被設置于吹風機主體110的一端部,用于向吹風機主體110內部的風流動空間強制送風,優選地,將風機130設置于連接在吹風機主體110后方的外箱B的內部以防止向外部露出。以此防止由風機130引起的各種安全事故。
[0060]作為風機130通常使用多翼式風扇(Sirocco fan)。眾所周知,多翼式風扇由構成為圓形帶狀的側板、沿所述側板的圓周方向設置的多個扇片、以及鼓風馬達等構成。
[0061]并且,通過按動配備于控制面板P上的按鈕而操縱鼓風馬達,以便能夠將風量調成強風、弱風等,當扇片據此而旋轉時,將借助扇片(未圖示)而將通過配備于外箱B的吸入口(未圖示)從外部吸入的風強制排送。
[0062]將加熱器140設置于風機130與吹風機主體110內部的入風口之間,從而使得被風機130吸入并強制排送的風得到該加熱器140的加熱。從而可以用暖風吹干頭發。
[0063]優選地,這種加熱器140為通過操縱控制面板P的按鈕而能夠調節溫度(例如80°C或60°C)的傳熱式加熱線圈。因此,如果將控制面板P的按鈕設置為4個檔,便可以區分為80 V強風、60 V弱風、冷風、停止等而運行。
[0064]如果根據本實用新型而構成為還能供應冷風,則可以在防止用戶的頭發損傷的同時弄干頭發。
[0065]如圖4所示,作為傳熱式加熱線圈代表性的是通常使用的在圓筒狀主體141上纏繞著發熱線圈142的卷線軸(bobbin)。
[0066]尤其,如圖5和圖6所示,在本實用新型中流動有風的吹風機主體110內部設置有多個遠紅外線輻射體113,當暖風以“之”字形繞過遠紅外線輻射體113時,將會發射遠紅外線。
[0067]因此,通過與向上側排出的風一起被向上側射出的遠紅外線而防止頭發的損傷,并產生高保濕效果,從而不僅可以保護頭發,甚至連頭皮也一起保護。
[0068]用于發射遠紅外線的遠紅外線輻射體113可以選用多種材料,然而如果使用玉(jade)或鍺(germanium)則可以給頭發帶來特別有益的效果。
[0069]尤其,玉不僅發射適于人體的8?12 μ m波長帶的自然遠紅外線,而且在遠紅外線之外還發射陰離子,從而促進新陳代謝而除去有害于人體的物質,并具有保護頭皮、防止及改善頭屑、防止發梢分岔、水療效果、緩解壓力、治療頑疾等效果,還可以促進血液循環。
[0070]另外,再看圖1所示,在上面省略說明的支撐體150用于提高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上吹型毛發吹風機100的移動性或使用方便性,構成為從吹風機主體110的下部可轉動地支撐吹風機主體110,并具有高度可調的結構。
[0071]作為可轉動地支撐吹風機主體110的結構的一例,可以采用在支撐體150的上端部設置球體(sphere),并向該球體相適應地套上連接于吹風機主體110的外箱B的構成,從而不僅可以實現左右方向上的移動,還可以實現在上下反向上移動。
[0072]當然也可以采用其他各種公知的結構,例如利用支架和軸承實現左右方向上的移動,并利用通過貫通支架(bracket)而設置的固定螺絲予以左右移動而調整角度之后限制繼續運動的結構。
[0073]并且,關于高度可調的結構,既可以使用利用了空壓氣缸的半自動式升降裝置,也可以如圖所示使用沿著嵌套在主機架151而做升降運動的嵌套機架152的高度方向形成選擇孔152a,并在調整高度之后使貫通主機架的選擇螺栓153插入選擇孔152a的手動式裝置。
[0074]主機架151的下部配置有放射狀的支撐腳154,從而能夠實現穩定的支撐,優選地,各支撐腳154上設置腳輪(castor) 155之類的移動輪。
[0075]如果根據這種支撐體150,則由于吹風機主體110可以轉動,因此可以根據用戶的發型或體型等而調整為最適角度,且由于高度可調,因此可根據用戶的個子適應性地調整,并由于可以移動,因此可以移動至所需場所而使用。
[0076]以下,參照附圖對根據本實用新型另一實施例的上吹型毛發吹風機進行說明。只是以下將盡量省略重復說明。
[0077]如圖7所示,根據本實用新型另一實施例的上吹型毛發吹風機100包括:吹風機主體110,內部用于流動用于吹干毛發的風;線條狀風孔120',用于向上側排出風;風機130,用于向吹風機主體110內部強制送風;加熱器140,用于加熱送風中的風;支撐體150,為移動或使用提供方便。
[0078]其中,吹風機主體110、風機130、加熱器140、以及支撐體150與上面已經說明的相同。然而在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實施例中以線條狀風孔120'取代所述吹風口 120而使用。
[0079]如果使用吹風口 120,則存在無法通過未設置該吹風口 120的部分供應風的缺點,而如果使用線條狀風孔120',則可以克服這種缺點而在整個面上連續地供應風。
[0080]為此,線條狀風孔120'形成于吹風機主體110的上表面,且被設置為沿著吹風機主體110的上表面布置的多個列(row)(例如3列),并分別予以貫通形成,以分別向頭發所在的上側排出風。
[0081]以下,對根據本實用新型又一實施例的上吹型毛發吹風機進行說明。
[0082]如圖8a?8d所示,根據本實用新型又一實施例的上吹型毛發吹風機100包括:吹風機主體110 ;線條狀風孔120',用于向上側排出風;風機130,用于向吹風機主體110內部強制送風;加熱器140,用于加熱送風中的風;以及支撐體150。當然,也可以選用如圖2a等中圖示的吹風口 120取代線條狀風孔120'。
[0083]這一點與上面已經說明的相同。然而,根據本實用新型又一實施例的上吹型毛發吹風機100還包括用于罩住吹風機主體110的上部的帽部160。這種帽部160在使用中罩住吹風機主體110的上部,此時,用戶的頭部將被帽部160所包圍。
[0084]用戶可使用帽部160將頭發在風下吹干約3?5分鐘,待到理發師要使用手指邊撫弄頭發邊弄干或者要對頭發進行梳理時,則可以在除去帽部160的狀態下使用。為此,帽部160被構成為可利用設置于該帽部160上部的把手163而方便地裝配或進行分離。
[0085]通過使用這種帽部160,使得用于干燥的風并不直接被排送出去,而是被收留于帽部160的內部而停留較長時間之后通過前方開口逸出,因此在使用熱風時不僅使帽部160的內部溫度上升,而且使更多的風和熱量傳遞至用戶的頭發,因此具有很高的吹干效率。
[0086]只是要在帽部160形成多個換氣孔162,以使水分得以蒸發而逸出,從而防止被帽部160所包圍的空間內充滿濕氣。
[0087]另外,對所述帽部160的材料并不特別加以限制,然而優選由熱導率良好的鋁材料來構成,以將帽部的內部溫度維持在較高水平。
[0088]以上,已對本實用新型的特定實施例進行了說明。然而本實用新型的思想和范圍并不局限于這些特定實施例,只要是本實用新型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普通知識的人員即可理解能夠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主旨的范圍內進行多種多樣的修改和變形。
[0089]因此,以上記載的實施例是為了有助于將本實用新型的范圍說明給本實用新型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普通知識的人員而提供的,因此在所有方面都不是為了限定而是用于舉例的,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范圍只能由權利要求書確定。
【權利要求】
1.一種上吹型毛發吹風機,其特征在于,包括: 吹風機主體(110),配置于用戶的脖頸周圍以使風從頭發的下側向上側吹過,且內部形成有能夠使風流動的通道,并通過上部吹送風; 風機(130),設置于所述吹風機主體(110)的一端部,并用于向所述吹風機主體(110)內部的通道強制送風; 加熱器(140),用于對由所述風機(130)排送的風進行加熱, 其中,所述吹風機主體(110)被構成為“U”字形以圍繞所述用戶的脖頸周圍。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上吹型毛發吹風機,其特征在于,還包括: 多個吹風口( 120),沿著所述吹風機主體(110)配置,且分別形成有用于向所述頭發所在的上側排風的風孔(123)。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上吹型毛發吹風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吹風機主體(110)的上表面形成有線條狀風孔(120'),該線條狀風孔(120')由沿著所述吹風機主體(110)的上表面配置的多個列構成,且分別貫通形成以朝所述頭發所在的上側排風。
4.如權利要求1至3中的任意一項所述的上吹型毛發吹風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吹風機主體(110)的下部形成為越接近所述吹風機主體(110)的后端部則縱截面面積越大的流線形。
5.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上吹型毛發吹風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吹風口(120)包括: 中軸吹風口群(120_C),由位于所述“U”字形的所述吹風機主體(110)后端部中心的多個吹風口(120) —字排列而形成; 側翼吹風口群(120_S),分別配備于所述中軸吹風口群(120_C)兩側,且分別由多個吹風口(120) —字排列而形成; 前方吹風口群(120_F),分別由多個吹風口( 120) —字排列于所述吹風機主體(110)的兩側前端部而形成, 其中,所述中軸吹風口群(120_C)和側翼吹風口群(120_S)分別以被“U”字形的所述吹風機主體(110)所圍繞的用戶脖頸所處位置為中心而排列為放射狀。
6.如權利要求1至3中的任意一項所述的上吹型毛發吹風機,其特征在于,還包括用于罩住所述吹風機主體(110)的上部的帽部(160)。
7.如權利要求1至3中的任意一項所述的上吹型毛發吹風機,其特征在于,能夠使風流動的所述吹風機主體(110)內部設置有多個用于發射遠紅外線的遠紅外線輻射體(113)。
【文檔編號】A45D20/14GK203555300SQ201320477528
【公開日】2014年4月23日 申請日期:2013年8月6日 優先權日:2012年9月13日
【發明者】金裕穆 申請人:馬克森知識產權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