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刺鞋墊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防刺鞋墊,其特征在于:包括由碳纖維棉層(1)、聚氨酯發泡層(2)和防刺尼龍層(3)組成的內鞋墊體,所述碳纖維棉層(1)位于上層,所述聚氨酯發泡層(2)位于碳纖維棉層(1)和防刺尼龍層(3)之間,在內鞋墊體外包裹一層滌麻布層(4)。本實用新型設計合理、結構簡單、實施容易,使用方便、防刺效果好,能起到吸收異味,避免發臭,舒適性好。
【專利說明】防刺鞋墊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鞋墊,特別涉及一種用于保護雙腳避免刺傷的功能鞋墊。
【背景技術】
[0002]目前,一般鞋墊都由布料制成,雖然有吸汗倒汗的作用。但是,當人們為了工作或其他目的進入場地比較復雜的現場,特別是進入冶金、礦山、建筑工地等時,往往會因為場地上的尖利物品刺穿鞋底而傷及腳掌,為了防止此類事故,人們使用防刺穿鞋,這種鞋將防刺穿金屬片安置在鞋底當中,與鞋成為整體而保護腳掌作用的。這種鞋對人體安全起到了良好的作用。當尖利物品觸及鞋底時,因鞋底的防刺穿金屬片的抗刺穿性能,使得一般情況下,尖利物品不能穿過鞋底傷及人體。然而這種鞋也有缺點,制造成本高、金屬片和鞋體任何一種損壞都會造成鞋子報廢,使用成本高,鞋子穿起來舒適性差。另外,工地上的勞動者愛出汗,鞋子里經常產生異味,現有的鞋子不具有排汗導汗的作用。最后,現有的層狀結構的鞋墊都是采用粘合的方式將各層粘合在一起,這樣對膠的要求很高,即使這樣,也容易出現層與層之間脫落的現象。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舒適、排汗、防臭的防刺鞋墊。
[0004]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防刺鞋墊,其特征在于:包括由碳纖維棉層
(I)、聚氨酯發泡層(2)和防刺尼龍層(3)組成的內鞋墊體,所述碳纖維棉層(I)位于上層,所述聚氨酯發泡層(2)位于碳纖維棉層(I)和防刺尼龍層(3)之間,在內鞋墊體外包裹一層滌麻布層(4)。
[0005]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防刺尼龍層起到防刺穿的作用,避免釘子等刺穿鞋底導致腳受傷,聚氨酯發泡層位于防刺尼龍層的上方,較軟,提高鞋墊的舒適性。碳纖維棉層位于聚氨酯發泡層上,可以吸附氣味。在內鞋墊體外包裹一層滌麻布層,可以起到排汗導汗的作用,提高鞋墊的舒適性,同時采用包裹的方式,還可以避免內鞋墊體因粘合不牢而脫落的現象出現。
[0006]作為優選:為了使得防刺效果好,所述防刺尼龍層(3)的厚度為1.5-2.5mm。
[0007]作為優選:為了舒適性好,所述聚氨酯發泡層(2)的厚度為0.1-lmm。
[0008]作為優選:為了提高鞋墊的排汗導汗性能,提高鞋墊的粘合強度,避免脫落。所述滌麻布層(4)的厚度為0.1-lmm。
[0009]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設計合理、結構簡單、實施容易,使用方便、防刺效果好,能起到吸收異味,避免發臭,舒適性好。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0]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
[0011]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0012]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的防刺鞋墊由碳纖維棉層1、聚氨酯發泡層2和防刺尼龍層3以及滌麻布層4組成。所述碳纖維棉層1、聚氨酯發泡層2和防刺尼龍層3組成內鞋墊體,所述碳纖維棉層I位于上層,所述聚氨酯發泡層2位于碳纖維棉層I和防刺尼龍層3之間,所述防刺尼龍層3的厚度為1.5-2.5mm。所述聚氨酯發泡層2的厚度為0.1-lmm。在內鞋墊體外包裹一層滌麻布層4,所述碳纖維棉層I的厚度為0.1-lmm,所述滌麻布層4的厚度為0.1-lmm。所述滌麻布層4包裹在內鞋墊體外,一方面,鞋墊的上下均有滌麻布層4排汗吸汗的功能更好,舒適性更好。另一方面,滌麻布層4包裹后,可以增強內鞋墊體的連接強度,使得鞋墊更耐用。
【權利要求】
1.一種防刺鞋墊,其特征在于:包括由碳纖維棉層(I)、聚氨酯發泡層(2)和防刺尼龍層(3)組成的內鞋墊體,所述碳纖維棉層(I)位于上層,所述聚氨酯發泡層(2)位于碳纖維棉層(I)和防刺尼龍層(3 )之間,在內鞋墊體外包裹一層滌麻布層(4 )。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防刺鞋墊,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刺尼龍層(3)的厚度為1.5-2.5mm。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防刺鞋墊,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氨酯發泡層(2)的厚度為0.1-1mm0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防刺鞋墊,其特征在于:所述滌麻布層(4)的厚度為0.1-lmm。
【文檔編號】A43B17/00GK203482953SQ201320556711
【公開日】2014年3月19日 申請日期:2013年9月9日 優先權日:2013年9月9日
【發明者】楊宗榮 申請人:楊宗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