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口口罩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開口口罩,包括用透氣布制作的本體,本體上設有若干條橫向褶皺,本體中部橫向開有開口,本體上半部中間底邊設有由縱向兩條斜向褶皺形成的容納鼻子的拱起立體腔體;本體下半部上邊沿設有由縱向兩條斜向褶皺形成的容納嘴唇的拱起立體腔體;本體下半部底邊設有由縱向兩條斜向褶皺形成的容納下巴的拱起立體腔體,開口處閉合時,本體的上半部下邊沿與下半部上邊緣相疊加。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說話的時候可以將中間的口打開,非常方便,這樣上面容納鼻腔的拱起立體腔體這樣可以遮住鼻子。
【專利說明】
【技術領域】
[0001]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口罩,特別涉及一種中間橫向開口的口罩。 開口口罩
【背景技術】
[0002] 普通口罩是平面的,一般都需要摘下口罩說話就無法隔絕污濁空氣;如果不摘下, 話音會模糊。一般的長17cm、寬14cm,無拱起狀態;需要將口鼻徹底包住,沒有伸縮空間,用 料不會省。
[0003] 由于吹口哨必須摘下口罩,講話時影響說話等限制,無法在許多特別需要口罩的 場合普及開來。
[0004] 人們會因為佩戴口罩不方便而忘記戴或無法戴。事實上,在當今霧霾經常來臨的 現代生活中,天天都不能忘了帶口罩,以防止污染空氣進入體內而導致生病。 實用新型內容
[0005] 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多用途的開口 口罩。
[0006]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
[0007] 開口口罩,包括用透氣布制作的本體,本體上設有若干條橫向裙皺,本體中部橫向 開有開口,本體上半部中間底邊設有由縱向兩條斜向褶皺形成的容納鼻子的拱起立體腔 體;本體下半部上邊沿設有由縱向兩條斜向褶皺形成的容納嘴唇的拱起立體腔體;本體下 半部底邊設有由縱向兩條斜向褶皺形成的容納下巴的拱起立體腔體,開口處閉合時,本體 的上半部下邊沿與下半部上邊緣相疊加。
[0008] 本體兩側邊設有繩子。
[0009]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說話的時候可以將中間的口打開,非常方便,這樣上面容 納鼻腔的拱起立體腔體這樣可以遮住鼻子;底部容納下巴的腔體,下巴有容納的空間;中 間的容納嘴唇的腔體,在說話的時候,可以有容納嘴唇的地方;需要說話的時候,不要脫下 口罩,只需要將開口部位撐開。不說話的時候,只需要將口部封住。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0]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1] 開口口罩采用醫用一次性材料,包括用透氣布制作的本體,布或者其它透氣性的 材料制作都可以。
[0012] 開口口罩,包括用透氣布制作的本體,本體上設有若干條橫向褶皺11,本體中部橫 向開有開口 14,本體上半部中間底邊設有由縱向兩條斜向褶皺121形成的容納鼻子的拱起 立體腔體;本體下半部上邊沿設有由縱向兩條斜向褶皺122形成的容納嘴唇的拱起立體腔 體;本體下半部底邊設有由縱向兩條斜向褶皺123形成的容納下巴的拱起立體腔體,開口 處閉合時,本體的上半部下邊沿與下半部上邊緣相疊加.。本體中間的開口可以通過子母 扣、粘扣帶或者拉鏈連接,開口的兩邊設有吸灰絨毛,這樣可以將開口邊的灰塵吸掉,減少 進入嘴巴內的灰塵。另外,口罩內層還可以設有活性炭過濾層,凈化空氣,吸收霧霾。口罩 的表面還可以設有灰塵探測器,灰塵探測器通過開關和電池連接,通過灰塵探測器探測口 罩表面的灰塵含量,以及分析灰塵中有害物質的成分。
[0013] 本體兩側邊設有繩子13。
[0014]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教室帶上它也不影響上課說話朗讀,同時能防止粉筆 灰進入呼吸道。交警指揮、說話、吹哨,都不影響呼吸道,能達到防霧霾和汽車尾氣的效果。 會議室作報告不影響說話。家禽養殖場,防止肺部受到影響。家里主婦燒飯防止油煙吸入 肺部。免去流行感冒傳染整個家庭。防止二手煙。防止有工廠廢氣和有空氣污染的地方。 接觸寵物時毛發的吸入。防止花粉過敏。
【權利要求】
1.開口口罩,包括用透氣布制作的本體,本體上設有若干條橫向褶皺(11),其特征在 于,本體中部橫向開有開口(14),本體上半部中間底邊設有由縱向兩條斜向褶皺(121)形 成的容納鼻子的拱起立體腔體;本體下半部上邊沿設有由縱向兩條斜向褶皺(122)形成的 容納嘴唇的拱起立體腔體;本體下半部底邊設有由縱向兩條斜向褶皺(123)形成的容納下 巴的拱起立體腔體,開口處閉合時,本體的上半部下邊沿與下半部上邊緣相疊加,本體兩側 邊設有繩子(13),開口口罩采用醫用一次性材料,包括用透氣布制作的本體,本體中間的開 口通過子母扣、粘扣帶或者拉鏈連接,開口的兩邊設有吸灰絨毛,口罩內層還設有活性炭過 濾層,口罩的表面還設有灰塵探測器,灰塵探測器通過開關和電池連接。
【文檔編號】A41D13/11GK203873048SQ201320797839
【公開日】2014年10月15日 申請日期:2013年12月5日 優先權日:2013年12月5日
【發明者】陸永敏, 劉霆 申請人:陸永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