睫毛夾及睫毛夾用附件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提供一種可使睫毛從根部分開且完美卷曲的睫毛夾。本發明的睫毛夾(1)具備:朝上下方向延伸的一對框架部(12,12)、可沿著框架部(12,12)上下移動的可動構件(60)、固定在可動構件(60)上方的固定構件(50)、及載置于可動構件(60)上的彈性構件(70)。本發明的睫毛夾(1)具備:使可動構件(60)移動至上方并使彈性構件(70)的接觸區域(70A)與固定構件(50)接觸的支臂構件(10,20)、及裝配在可動構件(60)的梳狀構件(80)。梳狀構件(80)具有:裝配在可動構件(60)前面的裝配部(81)、從裝配部(81)延伸到彈性構件(70)的接觸區域(70A)附近的橋部(82)、及從彈性構件(70)的接觸區域(70A)附近的橋部(82)向上方延伸且于水平方向隔著一定間隔設置的復數個齒狀部(83)。
【專利說明】睫毛夾及睫毛夾用附件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關于一種睫毛夾(eyelash curler),尤其是裝配于用以使睫毛卷曲的睫毛夾的附件。
【背景技術】
[0002]以往而來,已知多種用以使睫毛卷曲的睫毛夾。然而,使用以往的睫毛夾來使睫毛卷曲時,有睫毛彼此會相連被卷曲或睫毛成為直立狀態的情況。為了解決此種問題,已揭示一種睫毛夾,其具備在夾住睫毛時進入睫毛之間使睫毛分散梳理的睫毛整列手段(例如參照專利文獻I)。然而,該睫毛夾并非從睫毛根部開始整列,因此有防止睫毛彼此相連的效果不充分的問題。
[0003][先前技術文獻]
[0004][專利文獻]
[0005][專利文獻I]日本專利第4119942號說明書
【發明內容】
[0006](發明欲解決的課題)
[0007]本發明有鑒于該等先前技術的問題點而完成,因此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可使睫毛從根部分開且完美卷曲的睫毛夾及睫毛夾用附件。
[0008](解決課題的手段)
[0009]本發明的第I實施例提供一種可使睫毛從根部分開且完美地卷曲的睫毛夾用附件。該睫毛夾用附件是裝配于具有可上下移動的可動構件的睫毛夾。該睫毛夾用附件具備:可裝配于可動構件的裝配部、從裝配部延伸的橋部、及從橋部朝向上方延伸且于水平方向隔著一定間隔設置的復數個齒狀部。
[0010]本發明的第2實施例提供一種可使睫毛從根部分開且完美地卷曲的睫毛夾。該睫毛夾具備:朝上下方向延伸的一對框架部、可沿著一對框架部上下移動的可動構件、固定在可動構件的上方的固定構件、及載置于可動構件上的彈性構件。可動構件連接一對框架部之間,固定構件連接一對框架部之間。彈性構件具有可接觸固定構件的接觸區域。又,睫毛夾具備:使可動構件移動至上方并使彈性構件的接觸區域與固定構件接觸的操作部、及裝配在可動構件的梳狀構件。該梳狀構件具有:裝配在可動構件的裝配部、從裝配部延伸到彈性構件的接觸區域附近的橋部、及從彈性構件的接觸區域附近的橋部朝向上方延伸且于水平方向隔著一定間隔設置的復數個齒狀部。
[0011]如此,由于復數個齒狀部從橋部朝向上方延伸,使用時該等齒狀部強制地進入睫毛根部之間,故可使睫毛從根部完美地分開。因此,睫毛彼此間不會相連,可使睫毛從根部完美地卷曲。又,齒狀部于水平方向隔著一定間隔而配置,故可使睫毛卷曲成保持一定間隔的完美的扇狀。
[0012]在此,梳狀構件的齒狀部優選分別具有在使彈性構件的接觸區域與固定構件接觸時實質上接觸固定構件的前面的接觸面。在該情況下,梳狀構件的齒狀部以接觸面實質上接觸固定構件的程度配置于固定構件附近,故在將睫毛夾在固定構件與彈性構件之間時,齒狀部的位置會極度接近睫毛的根部。因此,更為顯著地發揮上述的可使睫毛從根部分開的效果。
[0013]又,梳狀構件的齒狀部優選分別具有朝前方彎曲的上端部。通過采取如此使齒狀部的上端部朝前方彎曲的形狀,在使用睫毛夾時,可使齒狀部的先端部進入使用者的眼睛的危險性消失。又,在使可動構件朝上方移動時,通過齒狀部的上端部的彎曲面來引導固定構件,因此固定構件不會卡在齒狀部的先端部。
[0014]再者,亦可將梳狀構件裝配于可動構件的外部。在此情況下,由于能從外部看到梳狀構件,可在視覺上對使用者展現使睫毛完美地分開的效果。
[0015]可以使由鄰接的齒狀部所形成的狹縫朝下方延長的方式,通過沿著鄰接的齒狀部切除梳狀構件的橋部的一部分,來形成從齒狀部延續到下方的齒延長部。又,可于梳狀構件的裝配部,形成使狹縫的延長線上朝向下方延伸的溝。由于可通過如此僅在梳狀構件的一部分形成齒延長部或溝,來部分調整齒狀部的根部部分的高度或梳狀構件的薄度,故可維持梳狀構件的強度及剛性,并可在使用時容易看到彈性構件與固定構件之間(睫毛根部)。
[0016]于梳狀構件的裝配部形成從該裝配部的前面貫穿到后面的貫穿孔,可動構件可具備爪部,該爪部設置成可穿插于貫穿孔,且可鎖定于梳狀構件的裝配部。如此,通過將可動構件的爪部穿插于梳狀構件的裝配部的貫穿孔而鎖定于裝配部,可將梳狀構件堅固且安定地固定于可動構件。因此,使用睫毛夾時,不會有例如梳狀構件搖動而齒狀部等進入使用者眼睛的危險性。
[0017](發明的效果)
[0018]依據本發明,由于復數個齒狀部從橋部朝上方延伸,而在使用時,該等齒狀部會強制進入睫毛的根部之間,因此可使睫毛從根部完美地分開。因此,睫毛彼此不會相連,可使睫毛從根部完美地卷曲。又,齒狀部于水平方向隔著一定間隔而配置,因此可使睫毛卷曲成保持一定間隔的完美的扇狀。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9]圖1是表示本發明的一實施形態的睫毛夾的正面圖。
[0020]圖2是從后方看圖1的睫毛夾的立體圖。
[0021]圖3是表示將圖1的睫毛夾的可動構件移動到上方的狀態的正面圖。
[0022]圖4是從后方看圖3的睫毛夾的立體圖。
[0023]圖5是圖3的睫毛夾的夾卷部的V-V線剖面圖。
[0024]圖6是表示圖1的睫毛夾的梳狀構件的正面圖。
[0025]圖7是圖6的梳狀構件的平面圖。
[0026]圖8是圖6的梳狀構件的VII1-VIII線剖面圖。
[0027]圖9是圖6的梳狀構件的IX-1X線剖面圖。
[0028]主要組件符號說明
[0029]I睫毛夾10 第I支臂構件
[0030]11,21握柄部12 框架部
[0031]20第2支臂構件30 夾卷部
[0032]40轉軸41 連接構件
[0033]50固定構件50A下端
[0034]50B前面60 可動構件
[0035]61穿插孔62 爪部
[0036]62A虛線70 彈性構件
[0037]70A接觸區域
[0038]80梳狀構件(睫毛夾用附件)
[0039]81裝配部 8IA前面
[0040]8IB后面82 橋部
[0041]83齒狀部 83A接觸面
[0042]83B上端部 84 凹部
[0043]85貫穿孔86 齒延長部
[0044]87溝S 狹縫。
【具體實施方式】
[0045]以下,參照圖1至圖9詳細說明本發明的睫毛夾的實施形態。再者,圖1至圖9中,相同或相當的構成要素附以相同符號且省略重復說明。
[0046]圖1是表示本發明的一實施形態的睫毛夾I的正面圖,圖2是從后方看圖1的睫毛夾I的立體圖。如圖1及圖2所示,本實施形態的睫毛夾I具備:具有插入例如拇指的握柄部11的第I支臂構件10、具有插入例如食指的握柄部21的第2支臂構件20、及使睫毛卷曲的夾卷部30。第I支臂構件10與第2支臂構件20通過轉軸40支撐而能自由旋轉。又,第I支臂構件10系包含在轉軸40處分叉并朝上方延伸的一對框架部12,12。
[0047]如圖1及圖2所示,夾卷部30含有:裝配于框架部12,12的上端部的固定構件50、設置于固定構件50的下方的可動構件60、載置于可動構件60上的由橡膠等所形成的彈性構件70、及裝配于可動構件60的前面外部的梳狀構件80 (睫毛夾用附件)。固定構件50將2個框架部12,12之間相互連接,其下端50A具有以其與彈性構件70之間壓住睫毛使其卷曲的功用。
[0048]可動構件60與固定構件50同樣將2個框架部12,12之間相互連接,但該可動構件60是以可沿著框架部12,12上下滑動的方式構成。亦即,可動構件60的兩端形成有穿插孔61,61,該等穿插孔61,61分別穿插有框架部12,12。藉此,可動構件60可沿著框架部12,12上下滑動。
[0049]在此,如圖2所示,可動構件60的下表面裝配有V字狀的連接構件41,該連接構件41穿插于第2支臂構件20的上端部22所形成的貫穿孔22A。因此,若以轉軸40為中心移動第2支臂構件20,則第2支臂構件20的上端部22會上下移動,可動構件60會隨著被推到上方或退到下方。圖1及圖2是表示將可動構件60移動到下方的狀態(打開狀態)。將可動構件60移動到上方的狀態(閉合狀態)表示于圖3及圖4。
[0050]圖5是圖3的睫毛夾I的夾卷部30的V-V線剖面圖。如圖5所示,在將可動構件60移動到上方的狀態(閉合狀態)中,載置于可動構件60上的彈性構件70的上端部70A會與固定構件50的下端50A接觸。亦即,彈性構件70具有通過操作第2支臂構件20將可動構件60移動到上方而可接觸固定構件50的下端50A的接觸區域70A。如此,本實施形態中,通過第2支臂構件20、轉軸40及連接構件41,構成將可動構件60移動到上方且使彈性構件70的接觸區域70A與固定構件50接觸的操作部。使用睫毛夾I時,以該彈性構件70的接觸區域70A與固定構件50之間夾住睫毛使其卷曲。
[0051]圖6是梳狀構件80的正面圖,圖7是平面圖。梳狀構件80由例如樹脂所成形,在圖7的平面圖中呈大致圓弧狀。通過該梳狀構件80,可動構件60的前面及底面的一部分被覆蓋。如圖5至圖7所示,梳狀構件80含有:朝大致垂直方向延伸的裝配部81、從裝配部81的上端朝斜上方延伸的橋部82、及從橋部82的上端朝向上方延伸的復數個齒狀部83(83-1,83-2)。裝配部81裝配于可動構件60的前面。復數個齒狀部83以于水平方向隔著一定間隔(例如約0.5mm至約1.0mm)的方式配置。如圖5所示,橋部82延伸至彈性構件70的接觸區域70A的附近,橋部82的上端位于彈性構件70的接觸區域70A的附近。如此的齒狀部83設置例如約15根至約35根。
[0052]如此,本實施形態中,復數個齒狀部83從彈性構件70的接觸區域70A附近的橋部82朝向上方延伸,因此在使用時,該等齒狀部83會強制進入被夾在彈性構件70的接觸區域70A與固定構件50之間的睫毛的根部之間,可使睫毛從根部完美地分開。因此,睫毛彼此不會相連且可使睫毛從根部完美地卷曲。又,互相平行延伸的復數個齒狀部83以于水平方向隔著一定間隔的方式配置,故齒狀部83容易進入睫毛與睫毛之間,可使睫毛卷曲成完美的扇狀。再者,具有如此的齒狀部83的梳狀構件80裝配于可動構件60的外部,故能從外部看到梳狀構件80,可在視覺上對使用者展現可使睫毛完美分開的效果。
[0053]如圖5及圖6所示,于梳狀構件80的裝配部81的前面81A,在水平方向隔著間隔形成有復數個凹部84 (圖式例為3個凹部84)。又,在各凹部84的上側區域形成有貫穿梳狀構件80直到裝配部81的后面81B為止的貫穿孔85。另一方面,如圖5所示,在可動構件60對應梳狀構件80的凹部84及貫穿孔85設置有爪部62。該爪部62可通過使用工具而折彎,圖5表示將爪部62朝下方折彎的狀態。
[0054]將梳狀構件80裝配于可動構件60時,首先將爪部62穿插于梳狀構件80的貫穿孔85 (以圖5的虛線62A表示的狀態),然后折彎到下方使爪部62收進凹部84內。藉此,可動構件60的爪部62被鎖定在凹部84的壁面,而梳狀構件80被固定在可動構件60。
[0055]如此,使可動構件60的爪部62穿插于梳狀構件80的裝配部81的貫穿孔85而鎖定在裝配部81,故可將梳狀構件80堅固且安定地固定在可動構件60。因此,睫毛夾I使用時不會有例如梳狀構件80搖動而齒狀部83等進入使用者眼睛的危險性。再者,凹部84、貫穿孔85、及爪部62的數量及位置不限于圖示。又,若可不使用爪部62、貫穿孔85而將梳狀構件80裝配于可動構件60,則優選通過該等方法將梳狀構件80裝配于可動構件60。又,亦可使梳狀構件80對可動構件60以自由裝卸的方式裝配。
[0056]如圖5所示,各個齒狀部83具有在使彈性構件70的接觸區域70A與固定構件50接觸時,實質上接觸固定構件50的前面50B的接觸面83A (例如,接觸面83A與固定構件50的前面50B之間無縫隙或即使有縫隙亦在0.3mm以下)。如此,梳狀構件80的齒狀部83以接觸面83A實質上接觸固定構件50的程度配置于固定構件50附近,故在將睫毛夾在固定構件50與彈性構件70之間時,齒狀部83的位置會極度接近睫毛的根部。因此,更為顯著地發揮上述的可使睫毛從根部分開的效果。
[0057]又,如圖5所示,各個齒狀部83的上端部83B從固定構件50的前面50B朝前方彎曲而形成。通過成為使齒狀部83的上端部83B朝前方彎曲的形狀,使用睫毛夾I時,可使齒狀部83的先端部進入使用者的眼睛的危險性消失。又,將可動構件60移動到上方時,通過該齒狀部83的上端部83B的彎曲面來引導固定構件50,因此固定構件50不會卡在齒狀部83的先端部。例如,可使齒狀部83的上端部83B朝前方以相對于接觸面83A為約15度至約20度的角度彎曲。又,可使上端部83B的長度為例如約0.5mm至約1.5mm。
[0058]圖8是圖6的梳狀構件80的VII1-VIII線剖面圖,表示齒狀部83中在較接近凹部84的部分形成的齒狀部83-1 (第I齒狀部)的附近。圖9是圖6的梳狀構件80的IX-1X線剖面圖,表示齒狀部83中在較遠離凹部84的位置形成的齒狀部83-2 (第2齒狀部)的附近。如圖6及圖8所示,較接近凹部84的部分中,為了確保裝配部81的強度及剛性,橋部82整體從裝配部81的上端延伸到第I齒狀部83-1的根部部分為止。
[0059]相對于此,如圖6及圖9所示,較遠離凹部84的位置所形成的第2齒狀部83_2的根部部分中,是以使由鄰接的齒狀部83所形成的狹縫S (參照圖6)朝下方延長的方式,將橋部82的一部分沿著第2齒狀部83-2切除。藉此,形成從第2齒狀部83_2延續到下方的齒延長部86,該部分中,通過第2齒狀部83-2與齒延長部86,整體而言形成比第I齒狀部83-1長的齒狀部。如此,橋部82在齒延長部86的兩側切除,故形成有第2齒狀部83_2的部分比起形成有第I齒狀部83-1的部分可在更低的位置觀察到梳狀構件80的相反側(圖6的紙面的反面側,圖9的左側)。例如,第2齒狀部83-2的長度可為約3mm至5mm。
[0060]又,在裝配部81的前面81A,形成使上述狹縫S的延長線上朝向下方延伸的溝87,形成有第2齒狀部83-2的部分中,比起形成有第I齒狀部83-1的部分,梳狀構件80的厚度有部分變薄(參照圖7)。
[0061]在此,使用睫毛夾I時,優選使用者能看到彈性構件70與固定構件50之間,而可確認睫毛正確地夾在彈性構件70與固定構件50之間,但也要考慮到,若梳狀構件80的厚度厚、或梳狀構件80的齒狀部83的根部部分的高度高,則梳狀構件80會遮住視野。因此,理想而言,優選梳狀構件80的厚度盡可能地薄、齒狀部83的根部部分的高度盡可能地低(即,使齒狀部83的長度長),但另一方面也要考慮到,若梳狀構件80的厚度過薄、齒狀部83的根部部分的高度過低,則梳狀構件80的強度及剛性會不足夠,而有梳狀構件80對可動構件60的裝配及固定變困難、或立即壞掉等缺點。
[0062]從如此觀點來看,本實施形態中,于形成有第I齒狀部83-1的部分中,未切除橋部82,并于裝配部81未形成如溝87的溝,以提高梳狀構件80的強度及剛性,同時于形成有第2齒狀部83-2的部分中,切除橋部82且形成齒延長部86,又,于裝配部81形成溝87,而在使用時變得容易看到彈性構件70與固定構件50之間(睫毛根部)的方式構成。即,由于可通過僅于梳狀構件80的一部分形成齒延長部86、溝87,而部分調整梳狀構件80的高度或薄度,故可維持梳狀構件80的強度及剛性并且提升使用時的容易觀看性。再者,如上所述,若可不使用爪部62、貫穿孔85而將梳狀構件80裝配于可動構件60,則不須在裝配部81形成貫穿孔85,故可使所有的齒狀部83形成為如第2齒狀部83-2般地長。在此情況下,使用睫毛夾I時更容易觀察睫毛。
[0063]再者,上述實施形態中,雖說明將梳狀構件80裝配于可動構件60的前面的例子,但不限于此,亦可將梳狀構件80裝配于可動構件60的后面或內部。
[0064]以上雖說明本發明的優選實施形態,但本發明不限定于上述實施形態,當然可在其技術思想的范圍內以各種相異的形態實施。
[0065](產業上的可利用性)
[0066]本發明適用于使睫毛卷曲用的睫毛夾。
【權利要求】
1.一種睫毛夾用附件,裝配于具有可上下移動的可動構件的睫毛夾的附件,其特征為,具備: 可裝配于前述可動構件的裝配部、 從前述裝配部延伸的橋部、及 從前述橋部朝向上方延伸且于水平方向隔著一定間隔設置的復數個齒狀部。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睫毛夾用附件,其特征在于,前述復數個齒狀部分別具有朝前方彎曲的上端部。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睫毛夾用附件,其特征在于,通過以使由鄰接的前述齒狀部所形成的狹縫朝下方延長的方式,將前述橋部的一部分沿著前述鄰接的齒狀部切除,形成從前述齒狀部延續到下方的齒延長部。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睫毛夾用附件,其特征在于,在前述裝配部形成使前述狹縫的延長線上朝向下方延伸的溝。
5.如權利要求1至4任一項所述的睫毛夾用附件,其特征在于, 于前述裝配部形成有從該裝配部的前面貫穿到后面為止的貫穿孔; 使前述可動構件的爪部穿插于前述裝配部的貫穿孔而可鎖定。
6.—種睦毛夾,其特征在于,具備: 朝上下方向延伸的一對框架部; 連接前述一對框架部之間,可沿著前述一對框架部上下移動的可動構件; 連接前述一對框架部之間,固定在上述可動構件的上方的固定構件; 載置于前述可動構件上,具有可接觸前述固定構件的接觸區域的彈性構件; 將前述可動構件移動到上方并使前述彈性構件的接觸區域接觸前述固定構件的操作部;及 可裝配在前述可動構件的梳狀構件,且 該梳狀構件具有: 裝配在前述可動構件的裝配部、 從前述裝配部延伸到前述彈性構件的接觸區域附近的橋部及從前述彈性構件的接觸區域附近的前述橋部朝向上方延伸且于水平方向隔著一定間隔設置的復數個齒狀部。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睫毛夾,其特征在于,前述梳狀構件的齒狀部分別具有朝前方彎曲的上端部。
8.如權利要求6或7所述的睫毛夾,其特征在于,前述梳狀構件的齒狀部分別具有在使前述彈性構件的接觸區域與前述固定構件接觸時,實質上接觸前述固定構件的前面的接觸面。
9.如權利要求6至8任一項所述的睫毛夾,其特征在于,前述梳狀構件裝配于前述可動構件的外部。
10.如權利要求6至9任一項所述的睫毛夾,其特征在于,通過以使由鄰接的前述齒狀部所形成的狹縫朝下方延長的方式,將前述梳狀構件的橋部的一部分沿著前述鄰接的齒狀部切除,形成從前述齒狀部延續到下方的齒延長部。
11.如權利要求10所述的睫毛夾,其特征在于,在前述梳狀構件的裝配部形成使前述狹縫的延長線上朝向下方延伸的溝。
12.如權利要求6至11任一項所述的睫毛夾,其特征在于, 于前述梳狀構件的裝配部形成有從該裝配部的前面貫穿到后面為止的貫穿孔; 前述可動構件具備爪部,該爪部設置成可穿插于前述貫穿孔,且可鎖定于前述梳狀構件的裝配部。
【文檔編號】A45D2/48GK104302206SQ201380024606
【公開日】2015年1月21日 申請日期:2013年11月6日 優先權日:2012年11月13日
【發明者】堀野桂子 申請人:諾貝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