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帶包改進結構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編帶包改進結構,包含一襯袋及一設置于該襯袋內表面處的置物袋所構成的編帶包;其中該襯袋具有一袋層,由多條帶體以X軸及Y軸交互交叉方式編織而成,且該袋層兩側端處各設有一環袋以及多個呈相對應的扣合部;以及一內襯夾套,樞設于該袋層內表面處;并于該內襯夾套兩側面處設有多個置物夾層與多個環套;及該置物袋,由多條帶體以X軸及Y軸交互交叉方式編織而成,致使該置物袋界定出一收納空間,并樞設于該袋層內表面處且相鄰于該內襯夾套處,借此,達到多元使用及物品收納的實用性。
【專利說明】編帶包改進結構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是有關于一種編帶包改進結構,尤指一種是由多條帶體以X軸及Y軸交互交叉方式編織而成的襯袋及置物袋,并于該襯袋內表面處設有一內襯夾套及該置物袋具有一收納空間,達到多元使用及物品收納的編帶包。
【背景技術】
[0002]由于外出時貯放隨身攜帶物件使用的需要,通常人們會準備較大的提包袋或手提包,尤其是女仕們,對于隨身小型物件諸如皮包、手機、鑰匙或隨身化妝品配件的攜帶上,通常會直接將欲攜帶的物品,直接置入到大的提包袋中做集中的收納。
[0003]而一般在市面上所見的各式提包袋,不外是強調美觀及容裝的實用性為多,當然也有訴求是可以水洗、干洗的方便性;雖然以目前的提包袋設計是已經達到視覺美感與多重分裝的實用目的,但對于在使用當中可能會遇到竊賊利用刀具將使用者的提包袋割破后偷取財物情形,且通常都是事后才察覺或發現,雖然也有少數在當場即發現制止,但無論財物是否有損失,可以確定的是該提包袋表面已受到割傷損壞了。
[0004]因此,有相關業者針對此缺點進行研究改進,如中國臺灣99年05月01日所公告第M 379361號「以安全帶編織制成的提袋」的新型專利,主要是以各種手提、肩背在制成袋體3后,如圖6所示,利用原先用在車輛安全帶的帶體31所經由編織機以交叉方式的排列順序而制成以手提、肩背的各式提袋四周表面上,之后再由邊體32將之固定住,并再由兩邊的單一帶體31在車縫后作為手提或肩背的提帶33,如此在完成后的整個袋體3外表面上由于交叉袋面并不是完全的密貼在袋體3內里表上的設計,以致呈現上、下及左、右起伏的波浪曲線變化,進而使整個袋體3表面突顯出「會動」的立體感效果,同時也強化了提袋的耐用性及提升阻止被破壞的防護性功效。
[0005]依上述結構而言,具有下述的問題點:
[0006]1、此結構雖強化了提袋的耐用性及提升阻止被破壞的防護性功效,但該袋體3型式,其兩邊的單一帶體31處所車縫后作為手提或肩背的提帶33,但由于手提或肩背時,二提帶33并無法縮小該袋體3的開口,致造成袋體3中的物品易向外掉落,且容易遭竊賊的手經由開口處伸入袋體3中竊取,致造成財物的損失。
[0007]2、此結構雖強化了提袋的耐用性及提升阻止被破壞的防護性功效,但該袋體3型式,只具有一個較大的容納空間,使用者皆會將皮包、手機、鑰匙或隨身化妝品配件等各項物品全部放置其中,并無法呈隔層分類的定位,而導致于該袋體3內部的收納、整理的困擾。
【發明內容】
[0008]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種由多條帶體以X軸及Y軸交互交叉方式編織而成的襯袋及置物袋,并于該襯袋內表面處設有一內襯夾套及該置物袋具有一收納空間,達到多元使用及物品收納的編帶包。[0009]為達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一種編帶包改進結構,包含一襯袋及一設置于該襯袋內表面處的置物袋所構成的編帶包,其特征在于:
[0010]該襯袋,具有一袋層,是由多條帶體以X軸及Y軸交互交叉方式編織而成,且該袋層兩側端處各設有一環袋以及多個呈相對應的扣合部,又該袋層表面處設有多個穿設孔,且該多個穿設孔供多個樞接元件穿設結合;以及一內襯夾套,其表面處設有多個穿設于該袋層的樞接元件處的套設孔,致使該內襯夾套樞設于該袋層內表面處;并于該內襯夾套兩側面處設有多個置物夾層與多個環套;及
[0011]該置物袋,是由多條帶體以X軸及Y軸交互交叉方式編織而成,致使該置物袋界定出一收納空間,該置物袋底面處設有多個穿設于該袋層的樞接元件處套設孔,致使該置物袋樞設于該襯袋的袋層內表面處且相鄰于該內襯夾套處;并于該置物袋左、右兩側面處設有一扣具組。與權I一致即可
[0012]由于本實用新型的編帶包改進結構,包含一襯袋及一設置于該襯袋內表面處的置物袋所構成的編帶包,該襯袋具有一袋層,是由多條帶體以X軸及Y軸交互交叉方式編織而成,且該袋層兩側端處各設有一環袋以及多個呈相對應的扣合部;以及一內襯夾套,樞設于該袋層內表面處;并于該內襯夾套兩側面處設有多個置物夾層與多個環套;及該置物袋,是由多條帶體以X軸及Y軸交互交叉方式編織而成,致使該置物袋界定出一收納空間,并樞設于該襯袋的袋層內表面處且相鄰于該內襯夾套處,借由該襯袋內表面處設有一內襯夾套及該置物袋具有一收納空間,達到多元使用及物品收納的實用性。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3]圖1是本實用新型編帶包的立體示意圖。
[0014]圖2是本實用新型編帶包的分解示意圖。
[0015]圖3是本實用新型編帶包的襯袋及置物袋組裝示意圖。
[0016]圖4是本實用新型編帶包的使用狀態示意圖。
[0017]圖5是本實用新型編帶包另一結構的襯袋及置物袋組裝示意圖。
[0018]圖6是中國臺灣公告第M 379361號「以安全帶編織制成的提袋」的新型專利的立體結構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9]首先,請參閱圖1至圖2所示,是本實用新型的編帶包改進結構;包含一襯袋I及一設置于該襯袋I內表面處的置物袋2所構成的編帶包A ;其中:
[0020]一襯袋1,具有一袋層11,是由多條帶體111以X軸及Y軸交互交叉方式編織而成,且該袋層11兩側端處各設有一環袋112以及多個呈相對應的扣合部113 ;又該袋層11表面處設有多個穿設孔114,且該多個穿設孔114供多個樞接元件115穿設結合;再者,該袋層11外表面處設有至少一裝飾物116 ;以及一內襯夾套12,其表面處設有多個套設孔121,該多個套設孔121與該袋層11所設的各穿設孔114,二者其孔位呈一致,且該內襯夾套12所設的各套設孔121穿設于該袋層11的各穿設孔114處的樞接元件115,致使該內襯夾套12樞設于該袋層11內表面處;并于該內襯夾套12兩側面處設有多個置物夾層122與多個環套123 ;及[0021]一置物袋2,是由多條帶體21以X軸及Y軸交互交叉方式編織而成,致使該置物袋2界定出一收納空間211,該置物袋2底面處設有多個套設孔212,該多個套設孔212與該襯袋I的袋層11所設呈各穿設孔114及內襯夾套12所設的各套設孔121,三者其孔位呈一致,且該置物袋2所設的各套設孔212穿設于該袋層11的各穿設孔114及內襯夾套12所設的各套設孔121處的樞接元件115,致使該置物袋2樞設于該襯袋I的袋層11內表面處且相鄰于該內襯夾套12處;其中該置物袋2外表面處更可增設有至少一置物夾層213 ;且該各置物夾層213更進一步設有至少一釘扣具2131,并于該置物袋2左、右兩側面處設有一扣具組22 ;該各扣具組22為相對應的公扣及母扣所呈現,以便于進行對該置物袋2左、右兩側面進行扣合動作,而增進該置物袋2左、右兩側面呈現外型輪廓的曲線變化型態。
[0022]續請參閱圖3至圖4所示,本實用新型包含一襯袋I及一設置于該襯袋I內表面處的置物袋2所構成的編帶包A ;其中該襯袋I具有一由多條帶體111以X軸及Y軸交互交叉方式編織而成的袋層11,且該袋層11兩側端處各設有一環袋112以及多個呈相對應的扣合部113 ;以及一內襯夾套12,為塑膠材質或布料材質的任一者所制成,并樞設于該袋層11內表面處;該內襯夾套12兩側面處設有多個置物夾層122與多個環套123,其中該各置物夾層122與多個環套123是以車縫方式縫接而成;又該置物袋2是由多條帶體21以X軸及Y軸交互交叉方式編織而成,致使該置物袋2界定出一收納空間211,并樞設于該襯袋I的袋層11內表面處且相鄰于該內襯夾套12處;再者,該襯袋I更包含有一套設件117,該套設件117用以套設于該袋層11的樞接元件115處后,并將該樞接元件115所凸出處進行向下折彎且呈平面狀態,致使該內襯夾套12與該置物袋2呈連結固定于該袋層11處;其中該樞設元件115為可拆式地鉚釘件,再將該襯袋I包覆于該置物袋2表面處,并借由該襯袋I的袋層11兩側端處所設相對應的扣合部113進行扣合動作,令該置物袋2的收納空間211呈蓋合狀態;其中該襯袋I的袋層11所設的各扣合部113為磁扣組件,以便于進行快速開啟與蓋合動作;且搭配該袋層11所設的環帶112具有調整其長度作用,以便于供使用者進行手提或肩背的攜帶,如圖4所示;借此,本實用新型借由該襯袋I內表面處設有一內襯夾套12及該置物袋2具有一收納空間211,達到供使用者多元使用及物品收納的實用性。
[0023]特別一提,本實用新型的襯袋I具有一袋層11及一內襯夾套12,二者更是以一體編織而成;其中該襯袋I的袋層11是由多條帶體111以X軸及Y軸交互交叉方式編織而成,該袋層11兩側端處各設有一環袋112以及多個呈相對應的扣合部113,且該襯袋I的內襯夾套12更是由多條帶體111以X軸及Y軸交互交叉方式而編織于該袋層11內表面處,致使該襯袋I的袋層11及內襯夾套12為一體編織而成,且該內襯夾套12兩側面處設有多個置物夾層122與多個環套123 ;又該置物袋2是由多條帶體21以X軸及Y軸交互交叉方式編織而成,致使該置物袋2界定出一收納空間211,并樞設于該襯袋I的袋層11內表面處且相鄰于該內襯夾套12處;且搭配該襯袋I所設的套設件117是套設于該袋層11的樞接元件115處后,并將該樞接元件115所凸出處進行向下折彎且呈平面狀態,致使該內襯夾套12與該置物袋2呈連結固定于該袋層11處;其中該樞設元件115為可拆式地鉚釘件,再將該襯袋I包覆于該置物袋2表面處,并借由該襯袋I的袋層11兩側端處所設相對應的扣合部113進行扣合動作,令該置物袋2的收納空間211呈蓋合狀態;其中該襯袋I的袋層11所設的各扣合部113為磁扣組件,以便于進行快速開啟與蓋合動作;借此而呈現本實用新型另一結構型態的編帶包A,如圖5所示。[0024]綜合以上所述,一種編帶包改進結構又未曾見于諸書刊或公開使用,誠符合新型專利申請要件。需陳明的,以上所述乃是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及所運用的技術原理,若依本實用新型構想所作的改變,其所產生的功能作用仍未超出說明書及圖式所涵蓋的精神時,均應在本實用新型范圍內,合予陳明。
【權利要求】
1.一種編帶包改進結構,包含一襯袋及一設置于該襯袋內表面處的置物袋所構成的編帶包,其特征在于: 該襯袋,具有一袋層,是由多條帶體以X軸及Y軸交互交叉方式編織而成,且該袋層兩側端處各設有一環袋以及多個呈相對應的扣合部,又該袋層表面處設有多個穿設孔,且該多個穿設孔供多個樞接元件穿設結合;以及一內襯夾套,其表面處設有多個穿設于該袋層的樞接元件處的套設孔,致使該內襯夾套樞設于該袋層內表面處;并于該內襯夾套兩側面處設有多個置物夾層與多個環套;及 該置物袋,是由多條帶體以X軸及Y軸交互交叉方式編織而成,致使該置物袋界定出一收納空間,該置物袋底面處設有多個穿設于該袋層的樞接元件處套設孔,致使該置物袋樞設于該襯袋的袋層內表面處且相鄰于該內襯夾套處;并于該置物袋左、右兩側面處設有一扣具組。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編帶包改進結構,其特征在于:其中該襯袋更包含有一套設件,用以套設于該袋層的樞接元件處,致使該內襯夾套與該置物袋呈連結固定于該袋層處。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編帶包改進結構,其特征在于:其中該襯袋的袋層所設的各扣合部為磁扣組件。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編帶包改進結構,其特征在于:其中該襯袋的內襯夾套所設的各置物夾層與多個環套以車縫方式縫接而成。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編帶包改進結構,其特征在于:其中該襯袋的內襯夾套為塑膠材質或布料材質的任一者所制成。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編帶包改進結構,其特征在于:其中該置物袋左、右兩側面處所設的扣具組為相對應的公扣及母扣所呈現。
7.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編帶包改進結構,其特征在于:其中該襯袋的袋層及內襯夾套,二者更為一體編織而成。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編帶包改進結構,其特征在于:其中該襯袋的內襯夾套由多條帶體以X軸及Y軸交互交叉方式而編織于該袋層內表面處。
9.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編帶包改進結構,其特征在于:其中該襯袋的袋層外表面處設有至少一裝飾物。
10.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編帶包改進結構,其特征在于:其中該置物袋外表面處設有至少一置物夾層。
【文檔編號】A45C3/00GK203735624SQ201420040145
【公開日】2014年7月30日 申請日期:2014年1月22日 優先權日:2014年1月22日
【發明者】林子齡 申請人:林子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