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防水鞋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防水鞋,包括鞋底、鞋面、鞋舌和后幫,還包括套設在鞋面和后幫外的防水膜、沿鞋底上邊緣設置的夾邊,夾邊的下邊緣與所述鞋底固定連接,上邊緣上設有第一結合部,在防水膜的邊緣上設有與第一結合部配合活動連接的第二結合部,所述鞋舌內壁上設有收納防水膜的夾層。本實用新型結構利用可拆卸的防水膜防止雨天鞋面打濕,輕便實用,不影響鞋子本身的透氣性和穿戴舒適度,并可在晴天將防水膜收藏在鞋舌的夾層中,攜帶防水膜方便,行走舒適,同時保持了鞋子的外觀美;還能夠將防水膜從腳的兩邊直接蓋至鞋子上,或者將防水膜拆下,使用方便,再配合防水隔層,能最大限度地遮住鞋子,防止雨天鞋子被淋濕。
【專利說明】一種防水鞋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鞋子的【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防水鞋。
【背景技術】
[0002]一般的鞋子由鞋底、鞋面、鞋舌和后幫組成,鞋底通常由防水材料制作,具有一定的防水能力,而設置在鞋底上的鞋面防水能力不高,在下雨天,即使人們打著雨傘出行,也經常會被雨水濺濕鞋面?,F有技術中,有采用防水面料制作的專用雨鞋,但是這種專用雨鞋透氣性差,而且比較笨重,穿戴麻煩、舒適性低,也不美觀,不太符合都市人們的穿鞋習慣。因此,亟需能夠防止鞋面濺濕、透氣性好、穿戴舒適的防水鞋。
【發明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針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
[0004]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下:
[0005]一種防水鞋,包括鞋底、鞋面、鞋舌和后幫,還包括套設在鞋面和后幫外的防水膜、沿鞋底上邊緣設置的夾邊,夾邊的下邊緣與所述鞋底固定連接,上邊緣上設有第一結合部,在防水膜的邊緣上設有與第一結合部配合活動連接的第二結合部,所述鞋舌內壁上設有收納防水膜的夾層。
[0006]在鞋底、鞋面、鞋舌和后幫組成的鞋子上,加設了防水膜、夾邊和夾層,晴天時可將防水膜折疊放置在夾層中,雨天時取出防水膜,將防水膜下方的第二結合部與夾邊上邊緣的第一結合部相結合,使防水膜覆蓋在鞋面和后幫上,從而利用防水膜遮擋雨水,防止鞋子被打濕。在普通鞋子的基礎上,利用可拆卸的防水膜保護鞋面及后幫被雨淋,其結構簡單、輕便,使用方便,不影響鞋子本身的透氣性和穿戴舒適度,并可在晴天將防水膜收藏在鞋舌的夾層中,攜帶防水膜方便,行走舒適,同時保持了鞋子的外觀美。
[0007]所述防水膜包括與所述鞋面形狀相匹配的前端以及套設在后幫外的后端,其中后端呈“兒”字形或“八”字形。能夠將防水膜從腳的兩邊蓋在鞋子上,或者將防水膜拆下,使用方便,并能最大限度地遮住鞋子,防止雨天鞋子被淋濕。
[0008]在所述后幫的外壁上設有防水的后幫隔層。能夠防止后幫被雨水打濕。
[0009]所述第一結合部或第二結合部為卡槽,相應的第二結合部或第一結合部為與卡槽匹配的卡扣。可使第一結合部與第二結合部以卡槽配合的形式扣合,實現配合活動連接,結構簡單合理,操作便捷。
[0010]所述第一結合部或第二結合部為魔術貼的公面,相應的第二結合部或第一結合部為魔術貼的母面??墒沟谝唤Y合部與第二結合部以魔術貼的形式粘接,實現配合活動連接,結構簡單合理,操作便捷。
[0011]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結構簡單、合理,利用可拆卸的防水膜防止雨天鞋面打濕,輕便實用,不影響鞋子本身的透氣性和穿戴舒適度,并可在晴天將防水膜收藏在鞋舌的夾層中,攜帶防水膜方便,行走舒適,同時保持了鞋子的外觀美;還能夠將防水膜從腳的兩邊蓋在鞋子上,或者將防水膜拆下,使用方便,再配合防水隔層,能最大限度地遮住鞋子,防止雨天鞋子被淋濕。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2]圖1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之一;
[0013]圖2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之二 ;
[0014]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防水膜結構示意圖;
[0015]附圖標記說明:1、鞋底;2、鞋面;3、鞋舌;4、后幫;5、防水膜;6、夾邊;7、夾層;8、
第一結合部;9、第二結合部;10、后幫隔層。
【具體實施方式】
[0016]為使本實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優點能夠更加明顯易懂,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0017]如圖1、圖2以及圖3所示,一種防水鞋,包括鞋底1、鞋面2、鞋舌3和后幫4,還包括套設在鞋面2和后幫4外的防水膜5、沿鞋底上邊緣設置的夾邊6,夾邊6的下邊緣與所述鞋底I固定連接,上邊緣上設有第一結合部8,在防水膜5的邊緣上設有與第一結合部8配合活動連接的第二結合部9,所述鞋舌3內壁上設有收納防水膜5的夾層7。
[0018]所述防水膜5包括與所述鞋面2形狀相匹配的前端以及套設在后幫4外的后端,其中后端呈“兒”字形或“八”字形。
[0019]在所述后幫4的外壁上設有防水的后幫隔層10。
[0020]在實際應用中,防水膜5為防水材料制成的輕便、耐用、柔軟的布質或塑料質的隔膜,能夠遮擋雨水,防水膜5可從整體上包住鞋子,其后端呈“兒”字形或“八”字形,兩邊不相連,留出了供腳穿過的空間,從而可讓人們在不脫鞋的情況下使用防水膜5遮雨;為了使防水膜5的后端與后幫4連接更牢固,在防水膜后端的“兒”字形或“八”字形開口上端設有相互配合的扣勾,讓防水膜后端相互扣合。夾邊6固定在鞋底I周側,應具備與鞋底I相當的防水性能,可采用與鞋底I相同的材質制作,并根據實際情況設計夾邊6的大小與規格等,使夾邊6與鞋底1、鞋面2等融合在一起,保持鞋子的外觀美;在鞋舌3內側加設一層,并開口,則形成一個夾層7,用于收藏防水膜5,使攜帶防水膜5非常方便,同時將防水膜5收藏在鞋舌3的夾層7內,不影響人們行走的舒適度,并保持了鞋子原有的外觀美。后幫隔層10與后幫4的形狀相應,貼在后幫4上,正好能夠遮住后幫4,進一步預防行走中濺起雨水而打濕鞋子。
[0021]通過防水膜5、夾邊6和夾層7,在晴天時可將防水膜5折疊放置在夾層7中,而雨天時取出防水膜5,從腳的兩邊罩在鞋子上,并將防水膜5下方的第二結合部9與夾邊6上邊緣的第一結合部8接合,則使防水膜5與夾層7固定,從而利用防水膜5防止鞋面2被雨水打濕。
[0022]所述第一結合部8或第二結合部9為魔術貼的公面,相應的第二結合部9或第一結合部8為魔術貼的母面,即第一結合部8或第二結合部9是細小柔軟的纖維,稱為魔術貼的母面,對應的第二結合部9或第一結合部8則是較硬的帶鉤的刺毛,稱為魔術貼的公面,從而使第一結合部8和第二結合部9 一貼即粘合,一拉即分開,可反復使用,操作非常方便。所述第一結合部8或第二結合部9為卡槽,相應的第二結合部9或第一結合部8為與卡槽匹配的卡扣,即第一結合部8和第二結合部9也可以采用相互配合的卡扣和卡槽接合,這種結構又稱為“凹凸扣”,如第一結合部8為卡槽,則第二結合部9為對應的卡扣,反之亦然,從而實現第一結合部8與第二結合部9之間的配合活動連接。這些利用夾層7固定防水膜5的方式便捷、實用,加工難度低。
[0023]本實用新型在普通鞋子的基礎上,利用可拆卸的防水膜防止雨天鞋面打濕,輕便實用,整個鞋子的零部件獲取容易,造價低,加工裝配簡單,不影響鞋子本身的透氣性和穿戴舒適度,并可在晴天將防水膜收藏在鞋舌的夾層中,攜帶防水膜方便,行走舒適,同時保持了鞋子的外觀美;還能夠將防水膜從腳的兩邊蓋在鞋子上,或者將防水膜拆下,使用方便,再配合后幫隔層,能最大限度地遮住鞋子,防止雨天鞋子被淋濕。
[0024]上列詳細說明是針對本實用新型可行實施例的具體說明,該實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的專利范圍,凡未脫離本實用新型所為的等效實施或變更,均應包含于本案的專利范圍中。
【權利要求】
1.一種防水鞋,包括鞋底、鞋面、鞋舌和后幫,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套設在鞋面和后幫外的防水膜、沿鞋底上邊緣設置的夾邊,夾邊的下邊緣與所述鞋底固定連接,上邊緣上設有第一結合部,在防水膜的邊緣上設有與第一結合部配合活動連接的第二結合部,所述鞋舌內壁上設有收納防水膜的夾層;所述防水膜包括與所述鞋面形狀相匹配的前端以及套設在后幫外的后端,其中后端呈“兒”字形或“八”字形。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防水鞋,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后幫的外壁上設有防水的后幫隔層。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防水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結合部或第二結合部為卡槽,相應的第二結合部或第一結合部為與卡槽匹配的卡扣。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防水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結合部或第二結合部為魔術貼的公面,相應的第二結合部或第一結合部為魔術貼的母面。
【文檔編號】A43B7/12GK204015264SQ201420122562
【公開日】2014年12月17日 申請日期:2014年3月18日 優先權日:2014年3月18日
【發明者】唐曰韜 申請人:唐日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