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一款三用首飾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首飾【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一款變三款的首飾。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一款三用首飾,包括戒圈、鑲件二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鑲件包括連接件和裝飾件,連接件和裝飾件相固定連接,連接件部分開設有孔位,戒圈穿過連接件的孔位活動連接于鑲件上;所述的鑲件轉動到與戒圈平面成垂直狀態時可做為戒指佩戴;所述的鑲件轉動到與戒圈平面成平行狀態時可做為吊墜佩戴。本實用新型將三種不同款式的首飾一體化,在美觀的基礎上,更加的具有實用性和趣味性。
【專利說明】一種一款三用首飾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首飾【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一款三用首飾。
【背景技術】
[0002]隨著九十年代的改革開放,我國的經濟有了極大的發展,人們的物質生活條件提高了,相應地已不滿足一般的日常消費。首飾作為一種特殊的商品,越來越受到人們的喜愛,同時,人們對首飾品種與款式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作為首飾設計人員,要看到這些變化,要同時考慮首飾設計的商業性和藝術性,才能設計出更多的符合大眾審美又有個性的首飾,以滿足市場的需求。
[0003]目前市場上的大部分首飾只具備單一的款式、種類,缺乏個性和趣味性,對于注重實用性和經濟性的人們在選擇上也受到了一定的限制。若能有一款多用的首飾即可滿足人們購買多種款式的要求,又不至于太增加經濟負擔,同時又具個性的趣味性,這樣的首飾應該較有吸引力。
【發明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為了解決上述市場的需求,提供了一種一款可變三款,即能作戒指又能作吊墜的首飾。
[0005]其具體技術方案是:一種一款三用首飾,包括戒圈、鑲件二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鑲件包括連接件和裝飾件,連接件和裝飾件相固定連接,連接件部分開設有孔位,戒圈穿過連接件的孔位活動連接于鑲件上;所述的鑲件轉動到與戒圈平面成垂直狀態時可做為戒指佩戴;所述的鑲件轉動到與戒圈平面成平行狀態時可做為吊墜佩戴。
[0006]優選為,所述的戒圈、鑲件的材料為金或銀或銅。
[0007]優選為,所述的裝飾件上開設有鑲嵌槽,所述的鑲嵌槽中鑲嵌有寶石。
[0008]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首飾在當作戒指使用時,只要轉動戒圈,使得鑲件與戒圈平面成垂直狀態時就可以變成戒指佩戴。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首飾在當作吊墜使用時,所述的戒圈向下轉動90度,使得鑲件與戒圈位于同一平面內,變成一款吊墜,使用細鏈穿過鑲件孔位,即可變為一款吊墜佩戴;所述的戒圈向上轉動90度,使得鑲件與戒圈位于同一平面內,變成另一款吊墜,使用細鏈穿過戒圈,即可變為另一款吊墜佩戴。所述的戒圈通過孔位轉動,使得鑲件和戒圈所處的位置不同,就使得首飾的款式不同,將三種不同款式的首飾一體化,在美觀的基礎上,更加的具有實用性和趣味性。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9]圖1為本實用新型為戒指佩戴時的結構示意圖。
[0010]圖2為本實用新型為吊墜之一佩戴時的結構示意圖。
[0011]圖3為本實用新型為吊墜之二佩戴時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2]下面結合圖1至圖3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作進一步詳細描述:
[0013]如圖1所示,一種一款三用首飾,包括戒圈1、鑲件2 二部分,所述的鑲件2包括連接件21和裝飾件22,連接件21和裝飾件22相固定連接,連接件21部分開設有孔位211,戒圈I穿過連接件21的孔位211活動連接于鑲件2上;所述的鑲件2轉動到與戒圈I平面成垂直狀態時可做為戒指佩戴;所述的鑲件2轉動到與戒圈I平面成平行狀態時可做為吊墜佩戴。所述的戒圈1、鑲件2的材料為金或銀或銅。所述的裝飾件22上開設有鑲嵌槽221,所述的鑲嵌槽221中鑲嵌有寶石222。
[0014]如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首飾在當作吊墜使用時,只要把戒圈I向下轉動90度,使得鑲件2與戒圈I位于同一平面內,變成一款吊墜,使用細鏈穿過鑲件孔位,即可變為一款吊墜佩戴。
[0015]如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首飾在當作吊墜使用時,只要把戒圈I向上轉動90度,使得鑲件2與戒圈I位于同一平面內,變成另一款吊墜,使用細鏈穿過戒圈,即可變為另一款吊墜佩戴。
【權利要求】
1.一種一款三用首飾,包括戒圈、鑲件二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鑲件包括連接件和裝飾件,連接件和裝飾件相固定連接,連接件部分開設有孔位,戒圈穿過連接件的孔位活動連接于鑲件上;所述的鑲件轉動到與戒圈平面成垂直狀態時可做為戒指佩戴;所述的鑲件轉動到與戒圈平面成平行狀態時可做為吊墜佩戴。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款三用首飾,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戒圈、鑲件的材料為金或銀或銅。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款三用首飾,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裝飾件上開設有鑲嵌槽,所述的鑲嵌槽中鑲嵌有寶石。
【文檔編號】A44C11/00GK203986450SQ201420405923
【公開日】2014年12月10日 申請日期:2014年7月17日 優先權日:2014年7月17日
【發明者】邵敏 申請人:深圳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