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動(dòng)式雙向伸縮皮帶扣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shí)用新型涉及一種滑動(dòng)式雙向伸縮皮帶扣,它是由第一夾板、第二夾板、皮帶、扣盒、伸縮板 A 、伸縮板 B 、斜齒 A 、斜齒 B 、空心滑板 A 、空心滑板 B 、斜齒 C 、斜齒 D 、卡板 A 、卡板 B 、壓縮彈簧 A 、壓縮彈簧 B 、帶帽圓柱 A 、帶帽圓柱 B 、卡板 C 、卡板 D 、壓縮彈簧 C 、壓縮彈簧 D 、帶帽圓柱 C 、帶帽圓柱 D 、凹槽及儲(chǔ)物間組成。在儲(chǔ)物間的上面留了一個(gè)凹槽,伸縮板 A 放置在空心滑板 A 左邊的孔洞里面,第一夾板套在第一銷子上,伸縮板 B 放置在空心滑板 B 右邊的孔洞里面,第二夾板套在第二銷子上,當(dāng)皮帶扣需要放松時(shí),只需將帶帽圓柱 A 、帶帽圓柱 B 、帶帽圓柱 C 和帶帽圓柱 D 向上提起即可。本實(shí)用新型主要用于服裝、包包及皮鞋上使用的皮帶扣。
【專利說(shuō)明】 滑動(dòng)式雙向伸縮皮帶扣
【技術(shù)領(lǐng)域】
[0001 ] 本實(shí)用新型涉及一種皮帶扣,特別涉及一種滑動(dòng)式雙向伸縮皮帶扣。
【背景技術(shù)】
[0002]目前,現(xiàn)有的技術(shù)中,皮帶扣主要有三種類型:自動(dòng)扣、平滑扣(板扣)和針扣。自動(dòng)扣在皮帶上配有塑料齒條,可自由調(diào)節(jié)長(zhǎng)短,使用方便,缺點(diǎn)是塑料齒條很容易損壞,且一旦損壞,不易修理,只能將皮帶和皮帶扣一起丟棄,平滑扣又稱板扣,這種皮帶扣件比較耐用,缺點(diǎn)是皮帶扣容易出現(xiàn)松脫、偏移等問(wèn)題,針扣是使用最廣泛的一種皮帶扣件,經(jīng)久耐用、美觀大方,缺點(diǎn)是只能按皮帶上的孔距調(diào)節(jié)松緊,而現(xiàn)有的皮帶孔距較大,所以在使用皮帶時(shí),往往感覺(jué)到非緊即松,覺(jué)得很不方便,除了以上的不足,自動(dòng)扣、平滑扣(板扣)和針扣它們還有一個(gè)共同的缺點(diǎn),那就是皮帶在圍繞腰身一圈后,當(dāng)皮帶穿過(guò)皮帶扣時(shí),它還要多伸出一長(zhǎng)截,而這多伸出的一長(zhǎng)截皮帶大部分是用不上的,這樣就會(huì)造成大量的資源浪費(fèi)。
【發(fā)明內(nèi)容】
[0003]本實(shí)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xiàn)有技術(shù)中的缺點(diǎn)與不足,提供一種滑動(dòng)式雙向伸縮皮帶扣,它既能解決多伸出的這一長(zhǎng)截皮帶難題,又能使皮帶及皮帶扣經(jīng)久耐用,而且操作方便。
[0004]本實(shí)用新型解決其技術(shù)問(wèn)題所采用的技術(shù)方案是:一種滑動(dòng)式雙向伸縮皮帶扣中,扣盒里面上部是儲(chǔ)物間,這個(gè)儲(chǔ)物間是用來(lái)放置電子產(chǎn)品的,在儲(chǔ)物間的上面留了一個(gè)凹槽,這個(gè)凹槽可以用來(lái)放置電子產(chǎn)品的鏡頭,還可以放置珠寶、玉器及黃金等貴重物品,空心滑板A放置在扣盒里面的左邊,斜齒C均勻的排列在空心滑板A的上部,伸縮板A放置在空心滑板A左邊的孔洞里面,斜齒A均勻的排列在伸縮板A的上部,第一銷子固定在伸縮板A的左邊,第一夾板套在第一銷子上,空心滑板B放置在扣盒里面的右邊,斜齒D均勻的排列在空心滑板B的上部,伸縮板B放置在空心滑板B右邊的孔洞里面,斜齒B均勻的排列在伸縮板B的上部,第二銷子固定在伸縮板B的右邊,第二夾板套在第二銷子上,皮帶的一頭放在第一夾板的卡槽里面,并用第一螺絲將皮帶固定住,皮帶的另一頭在圍繞腰身一圈后,量好尺寸并將多余的皮帶剪掉,然后再將它放在第二夾板的卡槽里面,并用第二螺絲將皮帶的另一頭固定住,卡板A的下面卡在斜齒A內(nèi),帶帽圓柱A的下面固定在卡板A的上面,壓縮彈簧A套在帶帽圓柱A的下部,卡板B的下面卡在斜齒B內(nèi),帶帽圓柱B的下面固定在卡板B的上面,壓縮彈簧B套在帶帽圓柱B的下部,卡板C的下面卡在斜齒C內(nèi),帶帽圓柱C的下面固定在卡板C的上面,壓縮彈簧C套在帶帽圓柱C的下部,卡板D的下面卡在斜齒D內(nèi),帶帽圓柱D的下面固定在卡板D的上面,壓縮彈簧D套在帶帽圓柱D的下部,當(dāng)皮帶扣需要放松時(shí),只需將帶帽圓柱A和帶帽圓柱B向上提起,接著把伸縮板A和伸縮板B向外拉動(dòng),如果伸縮板A和伸縮板B向外拉到了盡頭,都還感覺(jué)皮帶緊的話,那么就將帶帽圓柱C和帶帽圓柱D向上提起,接著把空心滑板A和空心滑板B向外拉動(dòng),在皮帶放到長(zhǎng)短合適時(shí),就立即松開(kāi)帶帽圓柱C和帶帽圓柱D,當(dāng)皮帶扣需要收緊時(shí),那么只需將伸縮板A、伸縮板B、空心滑板A和空心滑板B向扣盒里面的中間推動(dòng),直到皮帶長(zhǎng)短合適時(shí)就松手。
[0005]本實(shí)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不論任何身材的人,都能輕松實(shí)現(xiàn)隨意調(diào)節(jié)皮帶松緊,而且又牢固、又耐用,結(jié)構(gòu)簡(jiǎn)單。
[0006]
【專利附圖】
【附圖說(shuō)明】
[0007]下面結(jié)合附圖和實(shí)施例對(duì)本實(shí)用新型進(jìn)一步說(shuō)明。
[0008]圖1是本實(shí)用新型實(shí)施例的主視剖面圖。
[0009]圖2是本實(shí)用新型的俯視剖面圖1。
[0010]圖3是本實(shí)用新型的俯視剖面圖2。
[0011]圖4是本實(shí)用新型的左視剖面圖1。
[0012]圖5是本實(shí)用新型的左視剖面圖2。
[0013]圖6是本實(shí)用新型的仰視剖面圖。
[0014]圖7是本實(shí)用新型的俯視圖。
[0015]圖8是本實(shí)用新型的主視圖。
[0016]圖中1.第一夾板,2.第二夾板,3.第一螺絲,4.第二螺絲,5.皮帶,6.扣盒,7.第一銷子,8.第二銷子,9.伸縮板A,10.伸縮板B,11.斜齒A,12.斜齒B,13.空心滑板A,14.空心滑板B,15.斜齒C,16.斜齒D,17.卡板A,18.卡板B,19.壓縮彈簧A,20.壓縮彈簧B,21.帶帽圓柱A,22.帶帽圓柱B,23.卡板C,24.卡板D,25.壓縮彈簧C,26.壓縮彈簧D,27.帶帽圓柱C,28.帶帽圓柱D,29.凹槽,30.儲(chǔ)物間。
【具體實(shí)施方式】
[0017]在圖1中,扣盒(6)里面上部是儲(chǔ)物間(30),這個(gè)儲(chǔ)物間(30)是用來(lái)放置電子產(chǎn)品的,在儲(chǔ)物間(30 )的上面留了一個(gè)凹槽(29 ),這個(gè)凹槽(29 )可以用來(lái)放置電子產(chǎn)品的鏡頭,還可以放置珠寶、玉器及黃金等貴重物品,空心滑板A (13)放置在扣盒(6)里面的左邊,斜齒C (15)均勻的排列在空心滑板A (13)的上部,伸縮板A (9)放置在空心滑板A (13)左邊的孔洞里面,斜齒A (11)均勻的排列在伸縮板A (9)的上部,第一銷子(7)固定在伸縮板A (9)的左邊,第一夾板(I)套在第一銷子(7)上,空心滑板B (14)放置在扣盒(6)里面的右邊,斜齒D (16)均勻的排列在空心滑板B (14)的上部,伸縮板B (10)放置在空心滑板B (14)右邊的孔洞里面,斜齒B (12)均勻的排列在伸縮板B (10)的上部,第二銷子
(8)固定在伸縮板B (10)的右邊,第二夾板(2)套在第二銷子(8)上,皮帶(5)的一頭放在第一夾板(I)的卡槽里面,并用第一螺絲(3)將皮帶(5)固定住,皮帶(5)的另一頭在圍繞腰身一圈后,量好尺寸并將多余的皮帶剪掉,然后再將它放在第二夾板(2)的卡槽里面,并用第二螺絲(4)將皮帶(5)的另一頭固定住,卡板A (17)的下面卡在斜齒A (11)內(nèi),帶帽圓柱A (21)的下面固定在卡板A (17)的上面,壓縮彈簧A (19)套在帶帽圓柱A (21)的下部,卡板B (18)的下面卡在斜齒B (12)內(nèi),帶帽圓柱B (22)的下面固定在卡板B (18)的上面,壓縮彈簧B (20)套在帶帽圓柱B (22)的下部,卡板C (23)的下面卡在斜齒C (15)內(nèi),帶帽圓柱C (27)的下面固定在卡板C (23)的上面,壓縮彈簧C (25)套在帶帽圓柱C(27)的下部,卡板D (24)的下面卡在斜齒D (16)內(nèi),帶帽圓柱D (28)的下面固定在卡板D (24)的上面,壓縮彈簧D (26)套在帶帽圓柱D (28)的下部。
[0018]在圖2中,空心滑板A (13)放置在扣盒(6)里面的左邊,伸縮板A (9)放置在空心滑板A (13)左邊的孔洞里面,斜齒A (11)均勻的排列在伸縮板A (9)的上部,第一銷子
(7)固定在伸縮板A (9)的左邊,第一夾板(I)套在第一銷子(7)上,空心滑板B (14)放置在扣盒(6)里面的右邊,伸縮板B (10)放置在空心滑板B (14)右邊的孔洞里面,斜齒B
(12)均勻的排列在伸縮板B (10)的上部,第二銷子(8)固定在伸縮板B (10)的右邊,第二夾板(2)套在第二銷子(8)上,皮帶(5)的一頭放在第一夾板(I)的卡槽里面,并用第一螺絲(3)將皮帶(5)固定住,皮帶(5)的另一頭放在第二夾板(2)的卡槽里面,并用第二螺絲
(4)將皮帶(5)的另一頭固定住,卡板A (17)的下面卡在斜齒A (11)內(nèi),卡板B (18)的下面卡在斜齒B (12)內(nèi)。
[0019]在圖3中,空心滑板A (13)放置在扣盒(6)里面的左邊,斜齒C (15)均勻的排列在空心滑板A (13)的上部,伸縮板A (9)放置在空心滑板A (13)左邊的孔洞里面,空心滑板B (14)放置在扣盒(6)里面的右邊,斜齒D (16)均勻的排列在空心滑板B (14)的上部,伸縮板B (10)放置在空心滑板B (14)右邊的孔洞里面,皮帶(5)的一頭放在第一夾板(I)的卡槽里面,皮帶(5)的另一頭放在第二夾板(2)的卡槽里面,帶帽圓柱A (21)的下面固定在卡板A (17)的上面,壓縮彈簧A (19)套在帶帽圓柱A (21)的下部,帶帽圓柱B (22)的下面固定在卡板B (18)的上面,壓縮彈簧B (20)套在帶帽圓柱B (22)的下部,卡板C(23)的下面卡在斜齒C (15)內(nèi),卡板D (24)的下面卡在斜齒D (16)內(nèi)。
[0020]在圖4中,伸縮板A (9)放置在空心滑板A (13)左邊的孔洞里面,斜齒A (11)均勻的排列在伸縮板A (9)的上部,卡板A (17)的下面卡在斜齒A (11)內(nèi),帶帽圓柱A (21)的下面固定在卡板A (17)的上面,壓縮彈簧A (19)套在帶帽圓柱A (21)的下部。
[0021]在圖5中,空心滑板A (13)放置在扣盒(6)里面的左邊,斜齒C (15)均勻的排列在空心滑板A (13)的上部,伸縮板A (9)放置在空心滑板A (13)左邊的孔洞里面,斜齒A
(11)均勻的排列在伸縮板A (9)的上部,卡板C (23)的下面卡在斜齒C (15)內(nèi),帶帽圓柱C (27)的下面固定在卡板C (23)的上面,壓縮彈簧C (25)套在帶帽圓柱C (27)的下部。
[0022]在圖6中,扣盒(6)里面上部是儲(chǔ)物間(30),在儲(chǔ)物間(30)的上面留了一個(gè)凹槽
(29),帶帽圓柱C (27)的下面固定在卡板C (23)的上面,壓縮彈簧C (25)套在帶帽圓柱C (27)的下部,帶帽圓柱D (28)的下面固定在卡板D (24)的上面,壓縮彈簧D (26)套在帶帽圓柱D (28)的下部。
[0023]在圖7中,儲(chǔ)物間的上面留了一個(gè)凹槽(29),空心滑板A (13)放置在扣盒(6)里面的左邊,伸縮板A (9)放置在空心滑板A (13)左邊的孔洞里面,空心滑板B (14)放置在扣盒(6)里面的右邊,伸縮板B (10)放置在空心滑板B (14)右邊的孔洞里面,皮帶(5)的一頭放在第一夾板(I)的卡槽里面,皮帶(5)的另一頭放在第二夾板(2)的卡槽里面,帶帽圓柱A (21)的下面固定在卡板A的上面,帶帽圓柱B (22)的下面固定在卡板B的上面,帶帽圓柱C (27)的下面固定在卡板C的上面,帶帽圓柱D (28)的下面固定在卡板D的上面。
[0024]在圖8中,空心滑板A (13)放置在扣盒(6)里面的左邊,伸縮板A (9)放置在空心滑板A (13)左邊的孔洞里面,空心滑板B (14)放置在扣盒(6)里面的右邊,伸縮板B (10)放置在空心滑板B (14)右邊的孔洞里面,皮帶(5)的一頭放在第一夾板(I)的卡槽里面,并用第一螺絲(3)將皮帶(5)固定住,皮帶(5)的另一頭放在第二夾板(2)的卡槽里面,并用第二螺絲(4)將皮帶(5)的另一頭固定住,帶帽圓柱A (21)的下面固定在卡板A的上面,帶帽圓柱B (22)的下面固定在卡板B的上面,帶帽圓柱C (27)的下面固定在卡板C的上面,帶帽圓柱D (28)的下面固定在卡板D的上面。
【權(quán)利要求】
1.一種滑動(dòng)式雙向伸縮皮帶扣,其特征在于:扣盒里面上部是儲(chǔ)物間,在儲(chǔ)物間的上面留了一個(gè)凹槽,空心滑板A放置在扣盒里面的左邊,斜齒C均勻的排列在空心滑板A的上部,伸縮板A放置在空心滑板A左邊的孔洞里面,斜齒A均勻的排列在伸縮板A的上部,第一銷子固定在伸縮板A的左邊,第一夾板套在第一銷子上,空心滑板B放置在扣盒里面的右邊,斜齒D均勻的排列在空心滑板B的上部,伸縮板B放置在空心滑板B右邊的孔洞里面,斜齒B均勻的排列在伸縮板B的上部,第二銷子固定在伸縮板B的右邊,第二夾板套在第二銷子上,皮帶的一頭放在第一夾板的卡槽里面,用第一螺絲將皮帶固定住,皮帶的另一頭放在第二夾板的卡槽里面,用第二螺絲將皮帶的另一頭固定住,卡板A的下面卡在斜齒A內(nèi),帶帽圓柱A的下面固定在卡板A的上面,壓縮彈簧A套在帶帽圓柱A的下部,卡板B的下面卡在斜齒B內(nèi),帶帽圓柱B的下面固定在卡板B的上面,壓縮彈簧B套在帶帽圓柱B的下部,卡板C的下面卡在斜齒C內(nèi),帶帽圓柱C的下面固定在卡板C的上面,壓縮彈簧C套在帶帽圓柱C的下部,卡板D的下面卡在斜齒D內(nèi),帶帽圓柱D的下面固定在卡板D的上面,壓縮彈簧D套在帶帽圓柱D的下部。
【文檔編號(hào)】A44B11/06GK204218108SQ201420572541
【公開(kāi)日】2015年3月25日 申請(qǐng)日期:2014年10月3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2014年10月3日
【發(fā)明者】周衛(wèi) 申請(qǐng)人:周衛(wè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