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水杯設計領域,特別涉及一種自加熱便攜保溫杯。
背景技術:
水杯是一種大多數情況下用來盛載液體的器皿。通常用塑膠、玻璃、瓷或不銹鋼制造。
隨著時代的發展,水杯逐漸從家用生活器皿擴展成戶外生活器皿,越來越多的人們加入戶外運動的行列。而出于環保和衛生的目的,戶外運動者常常配備有自用的水杯,部分用戶有需要飲用熱水時,只能使用熱水壺倒出熱水,現有的保溫杯不具有自加熱功能,同時在摔落易損壞其真空,導致保溫功能失效。在平時的使用中,保溫杯的保溫功能會隨著時間推移減弱,最終令熱水變成冷水,這些都不便捷,不夠人性化。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實施例發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自加熱便攜保溫杯,應用該技術方案可以使得水杯可隨時加熱,并且保溫功能不易被破壞,更加便捷,更加人性化。
為了實現上述發明目的,本發明的完整技術方案是:
一種自加熱便攜保溫杯,包括杯蓋、杯體、加熱座、電源座;所述杯蓋蓋合在所述杯體的頂端,所述加熱座固定在所述杯體的底端;所述杯體具有內膽,所述內膽的底端具有半球形面;所述加熱座內設置有弧形加熱線圈,所述弧形加熱線圈與所述半球形面接觸;在所述內膽的外側面包裹有泡沫隔熱層;所述電源座安裝在所述加熱座的底部,用于為所述弧形加熱線圈供電。
可選的,在所述電源座內設置有電池盒。
可選的,在所述杯蓋上設置有透氣活塞。
由上可見,應用本實施例技術方案,通過杯蓋、杯體、加熱座、電源座組成水杯整體,杯體內部設計內膽,并同時在加熱座內設置弧形加熱線圈,令弧形加熱線圈與內膽接觸,此時當弧形加熱線圈發熱時,可以持續為內膽供熱,在內膽的外側面設置泡沫隔熱層,在加熱后可以起到防止熱量散失有益效果,更節約能源,同時泡沫隔熱層不易受到破壞,保溫性能更穩定,電源座主要作用是為弧形加熱線圈供電,太陽能電池板可以隨時將太陽能轉化成電能,隨時保持電源座的電量,使得本實施例更適宜在戶外使用。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性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1提供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
實施例1:
本實施例提供
如圖1,一種自加熱便攜保溫杯,包括杯蓋110、杯體120、加熱座130、電源座140;杯蓋110蓋合在杯體120的頂端,加熱座130固定在杯體120的底端;杯體120具有內膽121,內膽121的底端具有半球形面;加熱座130內設置有弧形加熱線圈131,弧形加熱線圈131與內膽121底端的半球形面接觸;在內膽121的外側面包裹有隔熱層122;電源座140安裝在加熱座130的底部,用于為弧形加熱線圈131供電。
具體的,在電源座140內設置有電池盒141,在杯蓋110上設置有透氣活塞111。
以上所述的實施方式,并不構成對該技術方案保護范圍的限定。任何在上述實施方式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該技術方案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