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是關于一種旅行箱,特別是關于一種旅行箱外蓋結構。
背景技術:
旅行箱于現今社會中已成為人們不可或缺的旅游良伴,為了放置更多的物品及更妥善的收納及分類,一般旅行箱往往是設計為具有復數夾層的結構,因此旅行箱便具有外蓋的設計,一般旅行箱的外蓋與本體系藉由拉鏈結合,然而拉鏈于多次反復使用后便容易損壞、殘缺,于使用上亦較為不便,是以需要一種使用方便,且能夠重復使用的旅行箱外蓋結構。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提供一種旅行箱外蓋結構,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種使用方便,且能夠重復使用的旅行箱外蓋結構。
為達前述目的,本發明旅行箱外蓋結構,供以結合一旅行箱本體,而該旅行箱外蓋結構,包括:
一主殼體,具有一外環框面,該主殼體與該旅行箱本體結合;
一外蓋體,具有一樞轉端,該樞轉端是可樞轉的與該主殼體結合,該外蓋體具有一結合框面,該結合框面是面對該外環框面:
至少一磁性件,設置于該外環框面及該結合框面之間;以及
二樞轉件,包括一樞軸及分別自該樞軸延伸的一第一結合部及一第二結合部,該第一結合部是固定結合于該主殼體,該第二結合部是固定結合于該外蓋體。
由前述可知,本發明主要是藉由于該主殼體的外環框面及該外蓋體的該結合框面之間設置至少一磁性件,使該主殼體的外環框面及該外蓋體的該結合框面因該磁性件的吸引力而能夠常態貼合,而當使用者欲開啟該外蓋體時僅需使予該外蓋體一克服該磁性件磁力的力量,即可開啟該外蓋體,以達到提供一種使用方便,且能夠重復使用的旅行箱外蓋結構。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下面對本發明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的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發明旅行箱外蓋結構閉合的立體圖。
圖2為本發明旅行箱外蓋結構開啟的立體圖。
圖3為本發明旅行箱外蓋結構開啟的立體圖。
圖4為本發明旅行箱外蓋結構的局部俯視圖。
圖5為本發明旅行箱外蓋結構的局部放大圖。
圖6為本發明旅行箱外蓋結構另一實施例的立體圖。
圖7為本發明旅行箱外蓋結構結合旅行箱本體的立體圖。
附圖標記說明
主殼體10外環框面11
結合孔12外階面13
外蓋體20內側面201
外側面202樞轉端21
結合框面22結合插銷221
凹槽23樞轉件30
樞軸31第一結合部32
第二結合部33旅行箱本體b
磁性件m
具體實施方式
使貴審查委員對本發明的目的、特征及功效能夠有更進一步的了解與認識,以下茲請配合圖式簡單說明詳述如后:
本發明提供一種旅行箱外蓋結構,供以結合一旅行箱本體b,如圖1至圖7所示,而該旅行箱外蓋結構,包括:
一主殼體10,具有一外環框面11,該外環框面11具有一結合孔12,該主殼體10另具有一外階面13,該主殼體10是與該旅行箱本體b結合;
一外蓋體20,具有一樞轉端21,該樞轉端21是可樞轉的與該主殼體10結合,該外蓋體20具有一結合框面22,該結合框面22是面對該外環框面11,該結合框面22具有一結合插銷221,該結合插銷221是供以插設于該結合孔12內,該外蓋體20具有相對的一內側面201及一外側面202,該外蓋體20于該外側面202具有一凹槽23,該凹槽23是供以讓使用者將手伸入以對該外蓋體20施力,讓該外蓋體20能夠以該樞轉端21為樞轉中心相對該主殼 體10樞轉:
至少一磁性件m,設置于該外環框面11及該結合框面22之間,該磁性件m可設置于該外環框面11,當該磁性件m設置于該外環框面11時,該結合框面22是由金屬材質制成;該磁性件m可設置于該結合框面22,當該磁性件m設置于該結合框面22時,該外環框面11是由金屬材質制成;該磁性件m的數量大于二時,該些磁性件m亦可同時設置于該外環框面11及該結合框面22,于本發明較佳實施例中,該些磁性件m是間隔排列;
二樞轉件30,包括一樞軸31及分別自該樞軸31延伸的一第一結合部32及一第二結合部33,該第一結合部32是固定結合于該主殼體10,該第二結合部33是固定結合于該外蓋體20,于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中,該第一結合部32是結合于該外環框面11,該第二結合部33是結合于該外蓋體20的樞轉端21的內側面201,于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中,如圖6所示,該第一結合部32是結合于該外階面13,該第二結合部33是結合于該外蓋體20的樞轉端21的外側面202。
由前述可知,本發明主要是藉由于該主殼體10的外環框面11及該外蓋體的該結合框面22的間設置至少一磁性件m,使該主殼體10的外環框面11及該外蓋體20的該結合框面22因該磁性件m的吸引力而能夠常態貼合,進而使該主殼體10及該外蓋體20呈現常態閉合的狀態,而當使用者欲開啟該外蓋體20時僅需使予該外蓋體20一克服該磁性件m磁力的力量,即可開啟該外蓋體20,以達到提供一種使用方便,且能夠重復使用的旅行箱外蓋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