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拉桿箱的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新型拉桿箱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術:
拉桿箱是具有拉桿和滾輪的行李箱,可以攜帶衣物等用品,在人們的日常旅游和出行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傳統的拉桿箱往往有一個較大的箱蓋,無論是存取大件物品還是小件物品時都需要打開主箱蓋才能拿到,這樣,在頻繁的存取過程中使用非常不便;同時,傳統的拉桿箱功能單一,在人們應用中無法發揮更大的作用。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點,而提出的一種新型拉桿箱及其使用方法。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了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新型拉桿箱,包括拉桿箱本體,所述拉桿箱本體為中空結構,拉桿箱本體包括主箱蓋、箱壁板和箱底板,所述主箱蓋的敞口的一端連接有箱壁板,主箱蓋與箱壁板相互靠近的側邊之間均安裝有第二拉鏈環,且主箱蓋與箱壁板通過第二拉鏈環連接,第二拉鏈環的末端安裝有第二密碼鎖,箱壁板遠離主箱蓋的一端連接有箱底板的敞口的一端,主箱蓋與箱底板相互靠近的側邊均設有安裝孔,所述安裝孔內設有第一套桿,所述第一套桿為中空結構,第一套桿的側邊設有第一調節孔,第一套桿的內部安裝有第二套桿,所述第二套桿的側壁上設有第二調節孔,主箱蓋遠離箱壁板的一側設有取物孔,所述取物孔的側邊設有第一輔助箱蓋,所述第一輔助箱蓋的外圈與取物孔的內圈均安裝有第一拉鏈環,且第一輔助箱蓋與取物孔通過第一拉鏈環連接,第一拉鏈環的末端安裝有第一密碼鎖,所述箱壁板包括拼接布和矩形框架,所述矩形框架平行布置,矩形框架之間連接有環形的拼接布,箱底板遠離箱壁板的一側設有凹槽,所述凹槽內安裝有折疊椅,凹槽的側邊設有第二輔助箱蓋,所述第二輔助箱蓋的外圈與凹槽的內圈均安裝有第三拉鏈環,且第二輔助箱蓋與凹槽通過第三拉鏈環連接,箱底板的上方設有提手和拉桿。
優選的,所述主箱蓋與箱底板的底部均設有滾輪,箱底板與箱壁板縫制連接。
優選的,所述折疊椅包括牛津布和鋼管支架。
優選的,所述矩形框架由鋼制材料制成,且矩形框架為薄片狀結構。
本發明還提出了一種新型拉桿箱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S1、打開第二拉鏈環,將物品放入拉桿箱本體的內部,根據物品的體積,調節第二套桿插入第一套桿的深度,使得拉桿箱本體的容積與物品的體積相匹配,第二密碼鎖鎖住第二拉鏈環;
S2、取小件物品時,打開第一密碼鎖從而打開第一輔助箱蓋,從取物孔內取出小件物品,關閉第一輔助箱蓋并鎖上第一密碼鎖;
S3、取折疊椅時,打開第三拉鏈環從而打開第二輔助箱蓋,將折疊椅從凹槽內取出并展開在地面上,坐下休息;
S4、休息結束時,將折疊椅折疊并放入凹槽的內部,蓋上第二輔助箱蓋,將第三拉鏈環拉上;
S5、根據用戶身高和臂長,調節拉桿的拉伸長度,手握住拉桿走動,滾輪旋轉,拉桿箱本體在地面移動。
S6、當物品被取空需要將拉桿箱本體存放時,將第二套桿完全插入第一套桿,并將拉桿箱本體存放。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發明中,通過設置第一輔助箱蓋,可以很方便的存取小物品,同時不需要每次都打開主箱蓋,方便客戶使用;通過設置可調節的第一套桿和第二套桿,可以很方便的根據物品的體積調節拉桿箱的體積,有效的減少了拉桿箱本體的體積,便于攜帶,同時,存放時也節約空間;通過設置第二輔助箱蓋和折疊椅,可以很方便客戶在休息時使用,具有很好的實用性。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提出的一種新型拉桿箱及其使用方法的拉桿箱本體的側視圖;
圖2為本發明提出的一種新型拉桿箱及其使用方法的拉桿箱本體的主視圖;
圖3為本發明提出的一種新型拉桿箱及其使用方法的矩形框架的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提出的一種新型拉桿箱及其使用方法的折疊椅的示意圖。
圖中:1滾輪、2第一拉鏈環、3第一輔助箱蓋、4主箱蓋、5第二拉鏈環、6第二密碼鎖、7拼接布、8矩形框架、9提手、10拉桿、11箱底板、12第二輔助箱蓋、13第三拉鏈環、14折疊椅、15第一套桿、16第二套桿、17第一密碼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
參照圖1-4,一種新型拉桿箱,包括拉桿箱本體,拉桿箱本體為中空結構,拉桿箱本體包括主箱蓋4、箱壁板和箱底板11,主箱蓋4的敞口的一端連接有箱壁板,主箱蓋4與箱壁板相互靠近的側邊之間均安裝有第二拉鏈環5,且主箱蓋4與箱壁板通過第二拉鏈環5連接,第二拉鏈環5的末端安裝有第二密碼鎖6,箱壁板遠離主箱蓋4的一端連接有箱底板11的敞口的一端,主箱蓋4與箱底板11相互靠近的側邊均設有安裝孔,安裝孔內設有第一套桿15,第一套桿15為中空結構,第一套桿15的側邊設有第一調節孔,第一套桿15的內部安裝有第二套桿16,第二套桿16的側壁上設有第二調節孔,主箱蓋4遠離箱壁板的一側設有取物孔,取物孔的側邊設有第一輔助箱蓋3,第一輔助箱蓋3的外圈與取物孔的內圈均安裝有第一拉鏈環2,且第一輔助箱蓋3與取物孔通過第一拉鏈環2連接,第一拉鏈環2的末端安裝有第一密碼鎖17,箱壁板包括拼接布7和矩形框架8,矩形框架8平行布置,矩形框架8之間連接有環形的拼接布7,箱底板11遠離箱壁板的一側設有凹槽,凹槽內安裝有折疊椅14,凹槽的側邊設有第二輔助箱蓋12,第二輔助箱蓋12的外圈與凹槽的內圈均安裝有第三拉鏈環13,且第二輔助箱蓋12與凹槽通過第三拉鏈環13連接,箱底板11的上方設有提手9和拉桿10,主箱蓋4與箱底板11的底部均設有滾輪1,箱底板11與箱壁板縫制連接,折疊椅14包括牛津布和鋼管支架,矩形框架8由鋼制材料制成,且矩形框架8為薄片狀結構。
本發明還提出了一種新型拉桿箱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S1、打開第二拉鏈環5,將物品放入拉桿箱本體的內部,根據物品的體積,調節第二套桿16插入第一套桿15的深度,使得拉桿箱本體的容積與物品的體積相匹配,第二密碼鎖6鎖住第二拉鏈環13;
S2、取小件物品時,打開第一密碼鎖17從而打開第一輔助箱蓋3,從取物孔內取出小件物品,關閉第一輔助箱蓋3并鎖上第一密碼鎖17;
S3、取折疊椅14時,打開第三拉鏈環13從而打開第二輔助箱蓋12,將折疊椅14從凹槽內取出并展開在地面上,坐下休息;
S4、休息結束時,將折疊椅14折疊并放入凹槽的內部,蓋上第二輔助箱蓋12,將第三拉鏈環13拉上;
S5、根據用戶身高和臂長,調節拉桿10的拉伸長度,手握住拉桿10走動,滾輪1旋轉,拉桿箱本體在地面移動。
S6、當物品被取空需要將拉桿箱本體存放時,將第二套桿16完全插入第一套桿15,并將拉桿箱本體存放。
工作原理:打開第二拉鏈環5,將物品放入拉桿箱本體的內部,根據物品的體積,調節第二套桿16插入第一套桿15的深度,使得拉桿箱本體的容積與物品的體積相匹配,第二密碼鎖6鎖住第二拉鏈環13;取小件物品時,打開第一密碼鎖17從而打開第一輔助箱蓋3,從取物孔內取出小件物品,關閉第一輔助箱蓋3并鎖上第一密碼鎖17;取折疊椅14時,打開第三拉鏈環13從而打開第二輔助箱蓋12,將折疊椅14從凹槽內取出并展開在地面上,坐下休息;休息結束時,將折疊椅14折疊并放入凹槽的內部,蓋上第二輔助箱蓋12,將第三拉鏈環13拉上;根據用戶身高和臂長,調節拉桿10的拉伸長度,手握住拉桿10走動,滾輪1旋轉,拉桿箱本體在地面移動;當物品被取空需要將拉桿箱本體存放時,將第二套桿16完全插入第一套桿15,并將拉桿箱本體存放。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較佳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發明揭露的技術范圍內,根據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及其發明構思加以等同替換或改變,都應涵蓋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