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防取卸表帶及穿戴設備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2044394閱讀:260來源:國知局
防取卸表帶及穿戴設備的制作方法與工藝

本發明涉及手表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防取卸表帶及穿戴設備。



背景技術:

目前,隨著技術的發展,智能穿戴設備的功能越來越齊全,尤其以能夠對兒童及老人起到監控其位置及狀態功能的智能穿戴設備受到更多的關注。然而,對于目前智能穿戴設備,雖然可以起到隨時監控其位置和狀態的功能,但是由于該智能穿戴設備能夠隨意進行取卸,因此,當兒童或老人將智能穿戴設備取下不佩戴時,則容易導致監護人無法及時進行監控的風險。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實施例公開了一種防取卸表帶及穿戴設備,以解決兒童或老人對智能穿戴設備進行隨意取卸而導致監護人無法及時監控的問題。

本發明實施例第一方面公開了一種防取卸表帶,包括:

表帶本體,所述表帶本體包括第一部分及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設有容納腔,所述容納腔包括一開口,所述第二部分上開設有至少一個卡孔,至少一個卡孔與所述容納腔連通設置,且所述至少一個卡孔與所述開口對準設置;

緊固件,所述緊固件穿過所述容納腔的開口并卡合于所述卡孔內;以及

保持機構,所述保持機構設于所述容納腔內,且所述保持機構與所述緊固件固定連接,所述保持機構用以在所述緊固件卡合于所述卡孔內時,保持所述緊固件卡合于所述卡孔內的卡緊狀態。

作為一種可選的實施方式,在本發明實施例的第一方面中,所述保持機構為具有彈性形變的彈性部件,所述保持機構提供反向于所述緊固件脫離所述卡孔的作用力,以保持所述緊固件卡合于所述卡孔內的卡緊狀態。

作為一種可選的實施方式,在本發明實施例的第一方面中,所述保持機構為設于所述容納腔內的弧形彈片,或者所述保持機構為擠壓于所述容納腔內壁與所述緊固件之間的彈簧。

作為一種可選的實施方式,在本發明實施例的第一方面中,所述保持機構包括第一彈性部分及第二彈性部分,所述緊固件固定連接于所述第一彈性部分及所述第二彈性部分之間。

優選地,所述緊固件一體成型于所述第一彈性部分及第二彈性部分之間;或者,所述緊固件焊接于所述第一彈性部分及第二彈性部分之間。

優選地,所述緊固件粘接于所述第一彈性部分及第二彈性部分之間。

作為一種可行的實施方式,在本發明實施例的第一方面中,所述保持機構為弧形彈片,所述保持機構朝向所述容納腔的開口凹陷設置,所述緊固件能夠穿過所述容納腔的開口并沿朝向所述卡孔的方向運動,以帶動所述保持機構沿朝向所述卡孔的方向運動,直至所述保持機構與所述第二部分的表面相抵觸并受力翻轉,此時,所述緊固件卡合于所述卡孔內,所述保持機構朝向所述卡孔凹陷設置;

或者

所述保持機構朝向所述卡孔凹陷設置,所述緊固件能夠穿過所述容納腔的開口并沿朝向所述卡孔的方向運動,以帶動所述保持機構沿朝向所述卡孔的方向運動,直至所述保持機構與所述第二部分的表面相抵觸并受力翻轉,此時,緊固件卡合于所述卡孔內,所述保持機構朝向所述容納腔的開口凹陷設置。

作為一種可選的實施方式,在本發明實施例的第一方面中,所述保持機構為彈簧,所述保持機構擠壓于所述容納腔內壁及所述緊固件之間,所述緊固件能夠穿過所述容納腔的開口并沿朝向所述卡孔的方向運動,以帶動所述保持機構沿朝向所述卡孔的方向運動,直至所述緊固件卡合于所述卡孔內,此時,所述保持機構拉伸于所述容納腔內壁及所述緊固件之間。

作為一種可選的實施方式,在本發明實施例的第一方面中,所述防取卸表帶還包括設于所述容納腔內的第一彈性件及第二彈性件,所述第一彈性件及第二彈性件分別固定連接于所述保持機構的兩端,以將所述保持機構固定于所述容納腔內。

作為一種可選的實施方式,在本發明實施例的第一方面中,所述第一彈性件及第二彈性件均為彈簧、彈力繩或是采用彈性材料制成的條形桿。

作為一種可選的實施方式,在本發明實施例的第一方面中,所述第二部分位于所述第一部分的下方,所述第二部分與所述第一部分的下端面貼合設置,或者所述第二部分與所述第一部分的下端面具有間隙。

作為一種可選的實施方式,在本發明實施例的第一方面中,所述第一部分包括表扣及固定表帶,所述表扣具有所述容納腔,所述固定表帶的一端固定連接于所述表扣,所述第二部分為活動表帶,所述第二部分穿設于所述表扣的容納腔內。

作為一種可選的實施方式,在本發明實施例的第一方面中,所述緊固件為螺釘、螺桿或者銷釘,所述緊固件上設置有螺帽。

作為一種可選的實施方式,在本發明實施例的第一方面中,所述緊固件包括相對設置的按壓端和卡緊端,所述卡緊端穿過所述容納腔的開口并卡合于所述卡孔內;

所述按壓端的對外端面位于所述容納腔的開口外;或者所述按壓端的對外端面與所述容納腔的上表面齊平。

作為一種可選的實施方式,在本發明實施例的第一方面中,所述緊固件包括相對設置的按壓端和卡緊端,所述卡緊端穿過所述容納腔的開口并卡合于所述卡孔內;

所述按壓端的對外端面露出于所述容納腔的開口外。

作為一種可選的實施方式,在本發明實施例的第一方面中,所述緊固件采用磁性材料制成。

本發明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種穿戴設備,所述穿戴設備包括設備本體及如上述的防取卸表帶,所述防取卸表帶的表帶本體連接至所述設備本體。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實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防取卸表帶,通過設置緊固件穿過容納腔的開口并卡合于卡孔內,并在容納腔內設置保持機構與緊固件固定連接,用以保持緊固件卡合于卡孔內的狀態,當需要將緊固件從卡孔內脫離時,則需要先克服保持機構對緊固件的作用力,因此能夠防止緊固件從卡孔內輕易脫離或者是掉出。采用上述設計,能夠防止兒童或者老人隨意拆卸該表帶本體,確保監護人能夠及時進行監控,結構簡單、操作便捷且安全性能高。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是本發明實施例一公開的防取卸表帶的保持機構(弧形彈片)在初始狀態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實施例一公開的防取卸表帶在保持機構(弧形彈片)在受力翻轉狀態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發明實施例二公開的防取卸表帶的保持機構(彈簧)在擠壓狀態下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發明實施例二公開的防取卸表帶的保持機構(彈簧)在受力拉伸狀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

本發明實施例公開了一種防取卸表帶及穿戴設備,能夠解決目前的智能穿戴設備能夠隨意進行取卸導致監護人無法及時進行監控的問題。以下將結合附圖進行詳細描述。

實施例一

請一并參閱圖1至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防取卸表帶100的結構示意圖。該防取卸表帶100包括表帶本體(未標示)、緊固件30及保持機構40。表帶本體包括第一部分10及第二部分20,第一部分10設有容納腔11,容納腔11具有開口(未標示)。第二部分20上開設有至少一個卡孔21,該至少一個卡孔21與容納腔11連通設置,且至少一個卡孔21與容納腔11的開口對準設置。緊固件30穿過容納腔11的開口并卡合于卡孔21內。該保持機構40設于該容納腔11內,且與緊固件30固定連接,保持機構用以在緊固件30卡合于卡孔21內時,保持該緊固件30卡合于該卡孔21內的卡緊狀態。

采用上述設計,利用該緊固件30卡合于第二部分20的卡孔21內,并利用保持機構40來保持該卡緊的狀態,從而使得緊固件30不會輕易從卡孔21內脫離,故而能夠防止兒童或者老人在佩戴時隨意進行取卸,確保監護人能夠隨時進行監護。

在本實施例中,該第二部分20可位于該第一部分10的下方,且該第二部分20與該第一部分10的下端面之間具有間隙(如圖1或圖2所示),該容納腔11的開口為沿豎直方向向上的方向,此時,該緊固件30可由上往下穿過該容納腔11的開口并與第二部分20的卡孔21卡合。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實施例中,該第二部分20還可貼合于該第一部分10的下端面設置。此外,該第二部分20還可位于該第一部分10的上方,此時,該容納腔11的開口為沿豎直方向向下的方向,此時,該緊固件30由下往上的方向穿過該容納腔11內并與該第二部分20的卡孔21卡合。

進一步地,該第一部分10包括表扣12及固定表帶13,該表扣12上設有該容納腔11,該固定表帶13的一端固定連接于該表扣13。該第二部分20為活動表帶,該第二部分20的一端穿過容納腔11,且該第二部分20位于該容納腔11內的部分與該固定表帶21平行設置。當該第二部分20的一端穿過該容納腔11時,可通過調節該第二部分20穿過該容納腔11的一端的長度,并使得其上的卡孔21相對該容納腔11的開口對準設置,即可達到調節該防取卸表帶100的長度的目的,以適應不同手臂大小的用戶。

在本實施例中,該緊固件30可為螺釘、螺桿或者銷釘,且該緊固件30上設置有螺帽,以便于用戶進行按壓操作。具體地,該緊固件30包括相對設置的按壓端31和卡緊端32,該卡緊端32穿過該容納腔11的開口并卡合于該卡孔21內。當該卡緊端32卡合于卡孔21內時,該按壓端31的對外端面位于該容納腔11的開口內,此時,用戶無法觀看到該緊固件30,從而能夠防止用戶將緊固件30從卡孔21內拔出,同時也能夠防止該緊固件30突出于該容納腔11的開口外部有可能對用戶在佩戴時造成的損傷。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實施例中,該按壓端31的對外端面還可與容納腔11的上表面齊平。

當然,該按壓端31的對外端面還可露出于容納腔11的開口外,此時,用戶可通過該按壓端31進行按壓或者拔出操作。

進一步地,該緊固件30可采用磁性材料制成,例如,該緊固件30可選用磁釘,當該緊固件30的按壓端31位于該容納腔11的開口內,且該卡緊端32卡合于該卡孔21內時,由于該緊固件30為磁釘,因此,可通過借助于磁性工具將該緊固件30從卡孔21內吸出,從而達到可分離該第一部分10和第二部分20的目的。

在本實施例中,該保持機構40為具有彈性形變的彈性部件,該保持機構40能夠提供反向于緊固件30脫離該卡孔21的作用力,以保持該緊固件30卡合于該卡孔21內的卡緊狀態。以下將結合附圖對該保持機構40的具體結構進行詳細描述。

在本實施例中,該保持機構40可為設于該容納腔11內的弧形彈片,在初始狀態時,該保持機構40朝向該容納腔11的開口凹陷設置,該緊固件30能夠穿過該容納腔11的開口并沿朝向該卡孔21的方向運動,以帶動該保持機構40沿朝向該卡孔21的方向運動,直至該保持機構40與第二部分20的表面相抵觸并受力翻轉,此時,該緊固件30到達該卡孔21內并卡合于該卡孔21內,該保持機構40朝向該卡孔21凹陷設置。具體地,該初始狀態時,該保持機構40位于該容納腔11內,該保持機構40包括第一彈性部分41及第二彈性部分42,該緊固件30連接于該第一彈性部分41及第二彈性部分42之間。該保持機構40包括相對設置的第一表面43及第二表面44,在初始狀態時,該保持機構40還朝向該卡孔21凹陷設置,即,該保持機構40的第一表面43為朝向該容納腔11的開口凸設的凸弧面,該保持機構40的第二表面44為朝向該卡孔21凹陷設置的凹弧面(如圖1所示)。

當該緊固件30穿過該容納腔11的開口并沿朝向該卡孔21的方向運動時,該保持機構40在該緊固件30的帶動下也沿朝向該卡孔21的方向運動,直至該保持機構40與第二部分的表面相抵觸并受力翻轉,此時,該緊固件30卡合于該卡孔21內時,該保持機構40朝向該容納腔11的開口凹陷設置。即,此時,該保持機構40的第一表面43朝向該容納腔11的開口凹陷設置,該第一表面43為凹弧面,該第二表面44為凸弧面(如圖2所示)。

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實施例中,在初始狀態時,該保持機構40的第一表面43還可朝向該容納腔11的開口凹陷設置,即,該第一表面43為凹弧面,該第二表面44為凸弧面。當該緊固件30在該容納腔11內沿朝向該卡孔21的方向運動時,該保持機構40在該緊固件30的帶動下也同樣沿朝向該卡孔21的方向運動,直至該保持機構40的第二表面44與第二部分20的表面相抵觸,該保持機構40該抵觸力作用發生翻轉,此時,該緊固件30剛好卡合于該卡孔21內,該保持機構40朝向該卡孔21凹陷設置。即,該第一表面43為凸弧面,該第二表面44為朝向該卡孔21凹陷設置的凹弧面。

通過設置該保持機構40采用弧形彈片的設計,能夠使得當該保持機構40受力發生翻轉后,該緊固件30卡合于該卡孔21內,當該緊固件30受到向上脫離該卡孔21的拉力時,該保持機構40能夠對該緊固件30提供反方向作用力,即,該保持機構40對該緊固件30提供朝向該卡孔21內的作用力,使得不易從該卡孔21內脫離,從而保持緊固件30卡合于該卡孔21的卡緊狀態不變。

此外,可以得知的是,由于該緊固件30與該保持機構40固定連接,且該保持機構40始終位于該容納腔11內,因此,當將緊固件30從卡孔21內脫離時,該緊固件30能夠由于該保持機構40的連接作用而無法整體從該容納腔11的開口脫離,從而能夠防止該緊固件30與容納腔11的開口完全脫離而導致容易丟失的情況。

進一步地,該緊固件30可采用焊接的方式與該保持機構40固定連接,以確保其二者的連接緊密性。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實施例中,該緊固件30還可通過粘接的方式與該保持機構40連接或者是與該保持機構40一體成型。

在本實施例中,為了便于將該保持機構40設置在該容納腔11內,該防取卸表帶100還包括固接于容納腔11內的第一彈性件50和第二彈性件60,該第一彈性件50和第二彈性件60分別固定連接于該保持機構40的兩端,以將保持機構40固定在該容納腔11內,同時,當該緊固件30在該容納腔11內沿朝向該卡孔21的方向運動,并帶動該保持機構40沿朝向該卡孔21的方向運動時,該第一彈性件50及第二彈性件60能夠提供一定的彈性力使得該保持機構40能夠在該緊固件30的帶動下運。優選地,該第一彈性件50和第二彈性件60均為可彈簧、彈力繩或者是采用彈性材料制成的條形桿。

具體地,在操作時,按壓該緊固件30的按壓端31,使得該卡緊端32穿過該容納腔11的開口并沿朝向該卡孔21的方向運動,該保持機構40在該緊固件30的帶動下沿朝向該卡孔21的方向運動直至與該第二部分20的表面相抵觸,從而受力翻轉,此時,該卡緊端32卡合于該卡孔21內,該保持機構40提供作用力使得該卡緊端32保持卡合于該卡孔21內的狀態;而當需要將卡緊端32從卡孔21內分離時,可通過借助專用工具,例如當該緊固件30采用高導磁材料制成時,即可采用磁鐵對緊固件30進行吸附,從而使得該卡緊端32從該卡孔21內分離,該保持機構40受該緊固件30的作用力回復至其初始狀態。

本發明實施例一提供的防取卸表帶100,通過設置該保持機構40為弧形彈片,從而使得該保持機構40在該緊固件30的帶動下沿朝向該卡孔21的方向運動至與第二部分20的表面抵觸后,能夠受力發生翻轉,從而對該緊固件30卡合于該卡孔21內提供一定的作用力,防止該緊固件30從該卡孔21內脫離,從而達到防止該表帶本體的第一部分10和第二部分20分離的效果,進而使得該表帶本體達到防取卸的目的。

實施例二

請一并參閱圖3及圖4,為本發明實施例二提供的防取卸表帶200的結構示意圖。本發明實施例二提供的防取卸表帶200與本發明實施例一提供的防取卸表帶100的區別之處在于:

該保持機構40可直接固定在該容納腔11的內壁上,即,該保持機構40無需通過該第一彈性件50及第二彈性件60固定在該容納腔11上,且該保持機構40為彈簧,該保持機構40擠壓于容納腔11內壁及緊固件30之間,該緊固件30能夠穿過該容納腔11的開口并沿朝向該卡孔21的方向運動,以帶動該保持機構40沿朝向該卡孔21的方向運動,直至該緊固件30卡合于該卡孔21內,此時,該保持機構40拉伸于該容納腔11內壁及緊固件30之間。

具體地,如圖3所示,在初始狀態時,該保持機構40受該緊固件30及容納腔11的內壁之間的擠壓力作用,處于受力擠壓的狀態。當該緊固件30在該容納腔11內沿朝向該卡孔21的方向運動時,該緊固件30帶動該保持機構40沿朝向該卡孔21的方向運動,此時,由于該保持機構40為彈簧,該保持機構40受該緊固件30的拉伸力作用拉伸,當該緊固件30卡合于該卡孔21內時,由于該保持機構40在初始狀態時是處于擠壓狀態的,因此,盡管該保持機構40受力拉伸,然而該保持機構40還未達到其在被擠壓之前的狀態,即,此時,該保持機構40依然為擠壓彈簧,該保持機構40能夠提供反向于該緊固件30脫離該卡孔21的方向上的作用力,使得該緊固件30不易從該卡孔21內脫離(如圖4所示)。

本發明實施例二提供的防取卸表帶200,通過設置該保持機構40為彈簧,并使得該保持機構40在初始狀態時擠壓于該容納腔11內壁及緊固件30之間,從而當該保持機構40在該緊固件30卡合于該卡孔21內時,該保持機構40能夠提供反向于該緊固件30脫離該卡孔21的方向上的作用力,從而使得該緊固件3-不易從該卡孔21內脫離,達到防止取卸的目的。此外,直接將保持機構40設置在容納腔11的內壁上,從而無需額外設置上述第一彈性件50及第二彈性件60,減少了部件,使得該防取卸表帶200的結構更為簡潔。

此外,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具有上述防取卸表帶100的穿戴設備,該穿戴設備包括設備本體,該防取卸表帶100的表帶本體20連接至該設備本體。

可以得知的是,該穿戴設備可為但不局限為智能手表或者手環等。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防取卸表帶,通過設置緊固件穿過容納腔的開口并卡合于卡孔內,并在容納腔內設置保持機構與緊固件固定連接,用以保持緊固件卡合于卡孔內的狀態,當需要將緊固件從卡孔內脫離時,則需要先克服保持機構對緊固件的作用力,因此能夠防止緊固件從卡孔內輕易脫離或者是掉出。采用上述設計,能夠防止兒童或者老人隨意拆卸該表帶本體,確保監護人能夠及時進行監控,結構簡單、操作便捷且安全性能高。

以上對本發明實施例公開的一種防取卸表帶及穿戴設備進行了詳細介紹,本文中應用了具體個例對本發明的原理及實施方式進行了闡述,以上實施例的說明只是用于幫助理解本發明的防取卸表帶及其核心思想;同時,對于本領域的一般技術人員,依據本發明的思想,在具體實施方式及應用范圍上均會有改變之處,綜上所述,本說明書內容不應理解為對本發明的限制。

當前第1頁1 2 3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商城县| 临泽县| 新民市| 永登县| 婺源县| 内丘县| 宜城市| 玛沁县| 文安县| 兴宁市| 长治市| 湖北省| 津南区| 石城县| 冕宁县| 永登县| 洛浦县| 祁门县| 亳州市| 柘荣县| 炉霍县| 文昌市| 河间市| 铁岭市| 上虞市| 东兴市| 九江市| 通城县| 乐都县| 申扎县| 团风县| 南昌市| 壶关县| 临澧县| 子洲县| 黄石市| 苗栗县| 海南省| 勐海县| 四会市| 成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