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功能鞋墊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多功能慢跑鞋鞋墊,其具有除臭、減震以及防扭傷的功效。
背景技術:
運動鞋墊要求運動的時候有比較好的回彈力助力,故運動鞋墊多為減震反彈鞋墊,現有的減震緩沖鞋墊大都采用吸震聚氨酯材料來達到減震反彈效果,結構單一,因此足部骨骼很容易磨損,同時容易造成腳部扭傷,所以市場上有的減震緩沖鞋墊會采用硬度較好的材料制作,但是減震反彈效果就會明顯減弱。
有鑒于此,本申請人針對現有運動鞋墊無法很好地兼顧減震性能和防扭傷性能的缺陷進行深入研究,遂有本案產生。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多功能慢跑鞋鞋墊,以豐富鞋墊之功能,降低人們運動時扭傷和挫傷的可能性。
本發明是這樣實現的:
提供一種多功能慢跑鞋鞋墊,其中,包括采用吸濕透氣性材料制成的鞋墊本體,該鞋墊本體下表面依次在腳后跟位置、前掌里踝部位、前掌外踝部位以及腳前尖部位形成有第一嵌設槽、第二嵌設槽、第三嵌設槽以及第四嵌設槽,該第一嵌設槽內嵌設有彈力硅膠片,該第二嵌設槽至第四嵌設槽內均粘結嵌設有與槽外緣形狀相對應的彈性減震片,該第二嵌設槽和第三嵌設槽均呈圓心角為鈍角的扇形;該第四嵌設槽由第一直線部、第一圓弧部、第二直線部和第二圓弧部構成,該第一圓弧部和第二圓弧部同心,該第一直線部和第二直線部均沿第二圓弧部所在圓的徑向延伸,該第一直線部、第一圓弧部、第二直線部和第二圓弧部構成部分的環形結構;
該多功能慢跑鞋鞋墊還包括承接在腳后跟位置和前掌位置之間的硬性長條,該鞋墊本體下表面形成有第五嵌設槽,該硬性長條嵌設在第五嵌設槽內;該硬性長條在前掌位置的起點位于第二嵌設槽和第三嵌設槽圓弧部分的中心位置;該鞋墊本體在腳后跟位置的橫截面呈U字形以形成腳后跟防扭傷部;
該慢跑鞋鞋墊還包括無紡布層和碳顆粒層,該無紡布層和碳顆粒層位于鞋墊本體的上表面,該無紡布層、碳顆粒層和鞋墊本體三者之間采用熱壓工藝粘合為一體,該鞋墊本體上還設置有若干個貫穿鞋墊本體上下表面的透氣孔;
該鞋墊本體在腳后跟位置還形成有減震結構,該減震結構為若干個海綿彈簧,每一海綿彈簧均包括彈簧本體以及成型在彈簧本體外圍的海綿柱體,該彈簧本體和海綿柱體均是沿上下方向延伸,該海綿柱體外側壁呈鋸齒狀。
進一步,該海綿柱體分為海綿內柱和海綿外柱,還海綿內柱與彈簧本體經首次成型而成,該海綿外柱與海綿內柱、彈簧本體經二次成型而成,該海綿內柱的彈性強于海綿外柱的彈性,該海綿內柱的抗撕裂強力高于海綿外柱的抗撕裂強力。
進一步,該硬性長條采用TPU材質注塑成型。
進一步,該慢跑鞋鞋墊在第二嵌設槽、第三嵌設槽、第四嵌設槽和第五嵌設槽內還設置有第六嵌設槽,該第六嵌設槽呈圓柱形,該第六嵌設槽內設置有由TPU材料注塑成型的硬性凸塊。
進一步,該彈力硅膠塊包括位于中部的中間部以及分嵌設在腳后跟防扭傷部兩側的第一側部和第二側部,該中間部嵌設位于U字形的下部,該第一側部和第二側部上部則分別嵌設固定在U字形的兩側;該第一側部和第二側部的底部分別設置有第一齒輪和第二齒輪,該中間部還具有驅動齒輪以及由驅動齒輪帶動的第一滑塊齒條和第二滑塊齒條,該第一滑塊齒條與第一齒輪嚙合,該第二滑塊齒條與第二齒輪相嚙合;該第一滑動齒條和第二滑動齒條并排設置并均在靠近第一齒輪和第二齒輪的端面形成有齒部,該第一滑動齒輪和第二滑動齒輪在彼此相對的端面上還亦形成有用于與驅動齒輪相嚙合的齒部,該驅動齒輪帶動第一滑動齒輪和第二滑動齒輪朝相反的方向運動。
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后,本發明涉及一種多功能慢跑鞋鞋墊,其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一.本發明通過在腳后跟位置和前掌位置有機排布形成彈力硅膠片和彈性減震片,再配合上用于承接前掌位置和腳后跟位置的硬性長條,讓整個慢跑鞋鞋墊在整體的結構強度和減震性能上表現優異,配合上鞋墊本體選擇為吸濕透氣材料制成,以及再在腳后跟位置的橫截面呈U字形,讓整個慢跑鞋鞋墊可以起到支撐腳后跟,起到增強足底穩定性以及降低腳后跟扭傷隱患的功效。
二.本發明在四個嵌設槽的外形設計上相當巧妙,配合上相應的彈力硅膠片或者彈性減震片,讓人們的腳部得到最佳得的包覆效果,大大提高整體的減震功效;硬性長條起到的承接作用且與相應彈性減震片的位置對應關系,大大提升了整體的性能表現。
三.本發明通過在無紡布層和鞋墊本體之間設置碳顆粒層,此碳顆粒層用于吸附鞋內的一些汗臭味等異味,起到潔凈的作用,更優選地,此碳顆粒層是通過和膠水混合之后鋪設在鞋墊本體上,由于碳顆粒層本身存在圓球凸起結構,其由于與膠水混合,每個碳顆粒上還形成有部分的固態膠水層,該碳顆粒除了起到按摩的作用之外,還不會因為太硬影響到人們踩踏的舒適性。
四.本發明設置新型的減震結構,其實采用彈簧本體和海綿柱體構成,且通過在海綿柱體外側壁呈鋸齒狀,這種鋸齒狀的海綿柱體可以進一步增加減震性,且由于彈簧本體和海綿柱體相比,彈簧本體彈性更強,其外側會受到海綿柱體的拉扯,彼此之間形成較好的融合,提升整個鞋墊的減震功效。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涉及一種具有減震防扭傷多功能慢跑鞋鞋墊正面的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背面的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側面的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中U字形部位開口調節的示意圖。
圖5為本發明中驅動齒輪、第一滑動齒條和第二滑動齒條的配合關系示意圖。
圖6為腳后跟位置減震結構的示意圖。
圖7為腳后跟位置減震結構的剖視圖。
圖中:
鞋墊本體-1;第一嵌設槽-11;第二嵌設槽-12;
第三嵌設槽-13;第四嵌設槽-14;第五嵌設槽-15;
第六嵌設槽-16;透氣孔-17;
彈力硅膠片-2;彈性減震片-3;硬性長條-4;
硬性凸塊-5;無紡布層-6;減震結構-7;
彈簧本體-71;海綿內柱-72;海綿外柱-73;
中間部-81;驅動齒輪-811;第一滑塊齒條-812;
第二滑塊齒條-813;定位筋條-814;第一側部-82;
第一齒輪-821;第二側部-83;第二齒輪-831。
具體實施方式
為詳細說明本發明的技術內容、構造特征、所實現目的及效果,以下結合實施方式并配合附圖詳予說明。
如圖1至圖7所示,本發明涉及的一種多功能慢跑鞋鞋墊,包括采用吸濕透氣性材料制成的鞋墊本體1,該鞋墊本體1下表面依次在腳后跟位置、前掌里踝部位、前掌外踝部位以及腳前尖部位形成有第一嵌設槽11、第二嵌設槽12、第三嵌設槽13以及第四嵌設槽14。
該第一嵌設槽11內嵌設有彈力硅膠片2,該第二嵌設槽12至第四嵌設槽14內均粘結嵌設有與槽外緣形狀相對應的彈性減震片3,該第二嵌設槽12和第三嵌設槽13均呈圓心角為鈍角的扇形;該第四嵌設槽14由第一直線部、第一圓弧部、第二直線部和第二圓弧部構成,該第一圓弧部和第二圓弧部同心,該第一直線部和第二直線部均沿第二圓弧部所在圓的徑向延伸,該第一直線部、第一圓弧部、第二直線部和第二圓弧部構成部分的環形結構。
該多功能慢跑鞋鞋墊還包括承接在腳后跟位置和前掌位置之間的硬性長條4,該鞋墊本體1下表面形成有第五嵌設槽15,該硬性長條4嵌設在第五嵌設槽15內;該硬性長條4在前掌位置的起點位于第二嵌設槽12和第三嵌設槽13圓弧部分的中心位置;該鞋墊本體1在腳后跟位置的橫截面呈U字形以形成腳后跟防扭傷部。
該慢跑鞋鞋墊還包括無紡布層6和碳顆粒層,該無紡布層6和碳顆粒層位于鞋墊本體1的上表面,該無紡布層6、碳顆粒層和鞋墊本體1三者之間采用熱壓工藝粘合為一體,該鞋墊本體1上還設置有若干個貫穿鞋墊本體1上下表面的透氣孔17。
該鞋墊本體1在腳后跟位置還形成有減震結構7,該減震結構7為若干個海綿彈簧,每一海綿彈簧均包括彈簧本體71以及成型在彈簧本體71外圍的海綿柱體,該彈簧本體71和海綿柱體均是沿上下方向延伸,該海綿柱體外側壁呈鋸齒狀。
如圖6和圖7所示,該海綿柱體分為海綿內柱72和海綿外柱73,還海綿內柱72與彈簧本體71經首次成型而成,該海綿外柱73與海綿內柱72、彈簧本體71經二次成型而成,該海綿內柱72的彈性強于海綿外柱73的彈性,該海綿內柱72的抗撕裂強力高于海綿外柱73的抗撕裂強力。
在具體成型時,先將彈簧本體71置入第一模具中,投入第一海綿材料之后,在彈簧本體71的中間部81位成型出海綿內柱72;接著將一體化的彈性本體與海綿內柱72放入第二模具中,投入第二海綿材料后,即可加工得到外包有海綿外柱73的減震結構7。此減震結構7的彈簧配合上海綿內柱72和海綿外柱73,尤其是在海綿外柱73外側形成鋸齒狀,可以很好地應用在鞋墊中,起到較佳的減震效果。
在本實施例中,該硬性長條4采用TPU材質注塑成型。該慢跑鞋鞋墊在第二嵌設槽12、第三嵌設槽13、第四嵌設槽14和第五嵌設槽15內還設置有第六嵌設槽16,該第六嵌設槽16呈圓柱形,該第六嵌設槽16內設置有由TPU材料注塑成型的硬性凸塊5。
作為提升防扭傷性能的一種較佳實施例,該彈力硅膠塊包括位于中部的中間部81以及分嵌設在腳后跟防扭傷部兩側的第一側部82和第二側部83,該中間部81嵌設位于U字形的下部,該第一側部82和第二側部83上部則分別嵌設固定在U字形的兩側;該第一側部82和第二側部83的底部分別設置有第一齒輪821和第二齒輪831,該中間部81還具有驅動齒輪811以及由驅動齒輪811帶動的第一滑塊齒條812和第二滑塊齒條813,該第一滑塊齒條812與第一齒輪821嚙合,該第二滑塊齒條813與第二齒輪831相嚙合;該第一滑動齒條和第二滑動齒條并排設置并均在靠近第一齒輪821和第二齒輪831的端面形成有齒部,該第一滑動齒輪和第二滑動齒輪在彼此相對的端面上還亦形成有用于與驅動齒輪811相嚙合的齒部,該驅動齒輪811帶動第一滑動齒輪和第二滑動齒輪朝相反的方向運動。
當定位好后,如何防止驅動齒輪811自然反轉,具體可以有多種結構,比如設置棘齒結構;在本實施例中,優選地,該驅動齒輪811上還設置有定位筋條814,該定位筋條814與鞋墊本體1上成型的第一限位孔做一次定位;為了讓彼此配合結構可以更加穩定,該鞋墊所對匹配的鞋子中還形成有第二限位孔,該定位筋條814與第二限位孔進而二次定位,這樣人們穿鞋子進行運動時,可以利用人體自身的重力來進行定位,確保護腳效果達到最佳,否則純粹靠自身定位,很容易出現脫扣等問題,讓整個結構達不到實際防扭傷效果,上述齒部均優選采用防滑齒部來實現。
這樣,本發明涉及一種多功能慢跑鞋鞋墊,其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一.本發明通過在腳后跟位置和前掌位置有機排布形成彈力硅膠片2和彈性減震片3,再配合上用于承接前掌位置和腳后跟位置的硬性長條4,讓整個慢跑鞋鞋墊在整體的結構強度和減震性能上表現優異,配合上鞋墊本體1選擇為吸濕透氣材料制成,以及再在腳后跟位置的橫截面呈U字形,讓整個慢跑鞋鞋墊可以起到支撐腳后跟,起到增強足底穩定性以及降低腳后跟扭傷隱患的功效。
二.本發明在四個嵌設槽的外形設計上相當巧妙,配合上相應的彈力硅膠片2或者彈性減震片3,讓人們的腳部得到最佳得的包覆效果,大大提高整體的減震功效;硬性長條4起到的承接作用且與相應彈性減震片3的位置對應關系,大大提升了整體的性能表現。
三.本發明通過在無紡布層6和鞋墊本體1之間設置碳顆粒層,此碳顆粒層用于吸附鞋內的一些汗臭味等異味,起到潔凈的作用,更優選地,此碳顆粒層是通過和膠水混合之后鋪設在鞋墊本體1上,由于碳顆粒層本身存在圓球凸起結構,其由于與膠水混合,每個碳顆粒上還形成有部分的固態膠水層,該碳顆粒除了起到按摩的作用之外,還不會因為太硬影響到人們踩踏的舒適性。
四.本發明設置新型的減震結構7,其實采用彈簧本體71和海綿柱體構成,且通過在海綿柱體外側壁呈鋸齒狀,這種鋸齒狀的海綿柱體可以進一步增加減震性,且由于彈簧本體71和海綿柱體相比,彈簧本體71彈性更強,其外側會受到海綿柱體的拉扯,彼此之間形成較好的融合,提升整個鞋墊的減震功效。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實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發明的專利保護范圍,凡是利用本發明說明書及附圖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或等效流程變換,或直接或間接運用在其他相關的技術領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發明的專利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