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絕緣防護用品技術領域,具體的涉及一種握桿專用絕緣手套。
背景技術:
在進行電力實驗的實驗室中,操作人員的大多數操作都是通過佩帶絕緣手套,手持絕緣桿進行。現有的絕緣手套和普通手套的形狀相同,絕緣手套為保證絕緣效果采用單層或多層絕緣材料制作,整體較厚實,硬度較大。操作人員佩戴絕緣手套后,手型握緊時絕緣手套內側會發生褶皺造成握持費力,操作人員長時間握持絕緣桿時易疲勞,易造成絕緣桿滑落。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結構簡單、適用于握持絕緣桿的握桿專用絕緣手套。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所采取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握桿專用絕緣手套,包括手掌部、四指部、拇指部和握桿套。握桿專用絕緣手套整體成手部握持桿狀物體的握持狀,四指部向手掌部的手心側彎曲,拇指部指向四指部的指尖方向,手掌部、四指部和拇指部圍成握持桿狀物體的握持空間。握桿套外側貼合于手掌部、四指部和拇指部的手心側;握桿套包圍握持空間。
進一步的,握桿套成管狀,由彈性材料制成。
進一步的,握桿套包括握持片,握持片環繞握持空間。
進一步的,握持片包括貼合于手掌部的掌心握持片、貼合于四指部的四指握持片和貼合于拇指部的拇指握持片。
進一步的,握桿套內側設置有防滑凸起。
進一步的,四指部為分指設計。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操作者佩戴握桿專用絕緣手套后,手部自然成握持狀,將絕緣桿插入握持空間處后,稍加用力就會將絕緣桿握緊。由于握桿專用絕緣手套本身成握持狀,握緊絕緣桿后變形不大,不會產生褶皺影響握持。握桿套4與絕緣桿更加貼合,增加摩擦力。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握桿專用絕緣手套的第一種實施例的主視圖;
圖2為圖1的俯視圖;
圖3為本發明握桿專用絕緣手套的第二種實施例的主視圖;
圖4為圖3的俯視圖;
圖5為本發明握桿專用絕緣手套的第三種實施例的主視圖。
圖中:1-手掌部、2-四指部、3-拇指部、4-握桿套、41-握持片、411-掌心握持片、412-四指握持片、413-拇指握持片。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技術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發明,并不用于限定本發明。
如圖1-2所示,一種握桿專用絕緣手套,包括手掌部1、四指部2、拇指部3和握桿套4。握桿專用絕緣手套整體成手部握持桿狀物體的握持狀;四指部2向手掌部1的手心側彎曲,拇指部3指向四指部2的指尖方向,手掌部1、四指部2和拇指部3圍成握持桿狀物體的握持空間。握桿套4外側貼合于手掌部1、四指部2和拇指部3的手心側;握桿套4包圍握持空間。操作者佩戴握桿專用絕緣手套后,手部自然成握持狀,將絕緣桿插入握持空間處后,稍加用力就會將絕緣桿握緊。由于握桿專用絕緣手套本身成握持狀,握緊絕緣桿后變形不大,不會產生褶皺影響握持。握桿套4與絕緣桿更加貼合,增加摩擦力。
實施中,握桿專用絕緣手套可以采用多層設計,最外層采用絕緣橡膠或高分子絕緣材料等絕緣材料,握桿專用絕緣手套的內層為支撐層,支撐層可以為手部握持桿狀物體的握持狀的網狀結構,支撐起握桿專用絕緣手套的形狀,支撐層可以為金屬絲編織成的網狀結構。握桿專用絕緣手套整體成手部握持桿狀物體的握持狀;四指部2彎向手掌部1的手心側,拇指部3指向四指部2的指尖方向,將手掌部1和四指部2的缺口封擋,手掌部1、四指部2和拇指部3圍成握持桿狀物體的握持空間。四指部2可以采用分指設計也可以采用連指設計。握桿套4大體成管狀,可以為一體的管狀也可以為一片握持片41彎曲成帶開口的管狀或多片握持片41成管狀排列。握桿套4外側一體成型或粘結于手掌部1、四指部2和拇指部3。握桿套4將握持空間包圍在內部。握桿套4可以采用絕緣橡膠等軟質、絕緣、與絕緣桿摩擦系數大的材料制作,既增加了與絕緣桿的摩擦力,又增強了絕緣性能。
進一步的,如圖1-2所示,握桿套4成管狀,由彈性材料制成。彈性的管狀握桿套4在握緊后緊貼絕緣桿,使握持更牢固。
實施中,握桿套4可以為絕緣橡膠制成的管狀,握桿套4的管狀直徑可以略小于絕緣桿的直徑,使用時絕緣桿插入握桿套4內部的握持空間,握桿套4收縮貼合于絕緣桿表面,使握持更牢固。
進一步的,如圖3-5所示,握桿套4包括握持片41,握持片41環繞握持空間。握持片41為一片或多片,通過握持片41之間的間隙擴張或收縮可以適用握持多種不同直徑的絕緣桿,減小握持片41的形變,使握持更省力。
實施中,如圖3-4所示,握桿套4為一片彎折成管狀的握持片41,固定于手掌部1、四指部2和拇指部3中的一個或多個上;握持片41對接的兩端之間留有間隙。通過握持片41的變形,握持片41對接兩端之間的間隙擴張或收縮,可以適用握持多種不同直徑的絕緣桿。握持片41還可以為多片握持片41,握持片41相互之間留有間隙,分別固定于手掌部1、四指部2和拇指部3上組成管狀。握持時,握持片41之間的間隙減小或擴大,以適應不同粗細的絕緣桿,減小握持片41的形變;具體的,管狀握桿套4的側壁沿軸向斷開,分成多個截面為弧形的握持片41,握持片41固定于手掌部1、四指部2和拇指部3上圍成管狀的握桿套4。
進一步的,如圖5所示,握持片41包括貼合于手掌部1的掌心握持片411、貼合于四指部2的四指握持片412和貼合于拇指部3的拇指握持片413。
實施中,管狀握桿套4的側壁沿軸向斷開,分成三個截面為弧形的握持片41,分別為掌心握持片411、四指握持片412和拇指握持片413。掌心握持片411固定于手掌部1的掌心側,四指握持片412固定于四指部2的掌心側,拇指握持片413固定于拇指部3的掌心側。
進一步的,握桿套4內側設置有防滑凸起。設置防滑凸起增加握持時的摩擦力。實施中,防滑凸起可以是半圓形的凸點、防滑條紋或是其他形式的防滑結構。握桿套4為一體的管狀,則防滑凸起可以是沿握桿套4內側圓周均勻分布的凸點,也可以是沿握桿套4內側圓周設置的防滑條紋。若握桿套4由握持片41組成,握持片41成管狀,則防滑凸起的設置形式類似于握桿套4為一體的管狀的情況。
進一步的,如圖1-5所示,四指部2為分指設計。四指部2可以分體設置成四個手指部。握桿套4可以連接在四指部2的一根或多根手指部上。手指部的內部可以設置有螺旋狀的支撐架,支撐架的螺旋方向沿手指部設置,支撐架可以采用鋼絲等彈性材料,以保持手指部的彎曲形狀,同時使手指部有一定的彈性。
以上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發明,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