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改進背包。
背景技術:
現有的背包包括包體、連接在包體上的背帶。目前,為了減輕使用者負荷,常在包體底部上安裝有滾輪,從而可通過拉桿拉動背包。但由于現有的拉桿的升降需人工手動操作,而且,調節操作較為不便,從而遠不能滿足人們需求。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改進背包,其可方便于拉桿的升降調節。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改進背包,包括包體、設置在包體上的背帶、拉桿、用于帶動拉桿升降的驅動機構;所述包體的側面還設置有側袋,所述側袋的開口端設置有彈性松緊帶;所述驅動機構包括位于包體內的螺桿、位于包體內并用于驅動螺桿轉動的馬達、匹配地套接在螺桿上的螺母;所述拉桿與螺母固定連接;所述包體內還設置有導桿,所述拉桿上設置有套裝在導桿上的套筒。
所述包體的上端設置有容物腔,所述容物腔的腔壁由天鵝絨制成。
所述容物腔的開口通過拉鏈封閉。
所述包體的背部上還設置有透氣散熱墊。
相比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實用新型通過在側袋的開口端設置有彈性松緊帶,從而可減少物品從側袋內掉出的現象;而且,通過利用電機帶動螺桿轉動,從而可帶動拉桿升降,以方便于拉桿的升降調節;此外,通過合理設置容物腔,可避免物品被刮傷,以起到保護作用。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驅動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其中,1、包體;11、側袋;12、彈性松緊帶;13、容物腔;31、螺桿;32、馬達;33、螺母;34、拉桿。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以及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描述:
如圖1、2,一種改進背包,包括包體1、設置在包體1上的背帶、拉桿34、用于帶動拉桿34升降的驅動機構;所述包體1的側面還設置有側袋11,所述側袋11的開口端設置有彈性松緊帶12;所述驅動機構包括位于包體1內的螺桿31、位于包體1內并用于驅動螺桿31轉動的馬達32、匹配地套接在螺桿31上的螺母33;所述拉桿34與螺母33固定連接;所述包體1內還設置有導桿,所述拉桿34上設置有套裝在導桿上的套筒。
本實用新型通過在側袋11的開口端設置有彈性松緊帶12,從而可減少物品從側袋11內掉出的現象;而且,通過利用電機帶動螺桿31轉動,從而可帶動拉桿34升降,以方便于拉桿34的升降調節。
具體的,所述包體1的上端設置有容物腔13,所述容物腔13的腔壁由天鵝絨制成。通過合理設置容物腔13,可避免物品被刮傷,以起到保護作用。具體的,所述容物腔13的開口通過拉鏈封閉。
優選的,所述包體1的背部上還設置有透氣散熱墊。通過在包體1的背部上設置有透氣散熱墊,還可進一步提高其透氣散熱作用。
所述包體1上還固定有驅動電機,所述驅動電機的輸出軸上連接有照明裝置,以通過驅動電機帶動照明裝置轉動,調節出光角度。
對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可根據以上描述的技術方案以及構思,做出其它各種相應的改變以及形變,而所有的這些改變以及形變都應該屬于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