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工作包,具體為一種黨務工作包。
背景技術:
過去開展基層黨員工作或活動時,黨員需要準備黨旗、黨徽、黨章、會議資料等各種資料和用具。黨員外出開展活動時,資料和用具也是隨意攜帶,攜帶非常不方便。例如中國專利號CN201320300558.2提出一種黨務工作包,包括包體和兩條設置在包體上方的提手,所述包體包括設置在包體外表面的外包,所述包體內在厚度方向上包括第一內包和第二內包,所述第一內包在長度方向上分為第一子包和第二子包,所述第二內包的一側形成多個柔性袋,所述柔性袋包括筆袋、黨徽袋和文具袋;所述外包內裝有學習資料,所述第一子包中裝有黨務工具書,所述第二子包中裝有錄音筆和迷你音響,所述第二內包中裝有黨旗。但是該黨務工作包在攜帶和使用時不是十分方便,筆袋放置在內部,臨時需要用筆不好拿取,而且長期需要手提工作包,如果雙手需要做別的事情時,工作包又無地方放置,隨意放置還可能忘記丟失。為此,我們提出一種黨務工作包。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黨務工作包,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黨務工作包,包括包體,所述包體的頂端設有提手,所述包體的內腔頂端兩側分別設有左收納包和右收納包,所述左收納包的內腔設有第一卷帶盤,所述右收納包的內腔設有第二卷帶盤,所述第一卷帶盤和第二卷帶盤的軸心處均插接有旋轉軸,所述旋轉軸的一端插接在軸承的內腔,所述軸承分別位于左收納包和右收納包的殼體內腔,所述旋轉軸的另一端延伸位于包體的前端面,所述第一卷帶 盤上卷繞有左包帶,所述第二卷帶盤上卷繞有右包帶,所述左收納包的頂端設有和左包帶相匹配的左開槽,所述右收納包的頂端設有和右包帶相匹配的右開槽,所述左包帶的另一端設有插接件,所述右包帶的另一端設有和插接件相匹配的插套,所述包體的前端面設有多個筆袋,所述包體的內腔設有隔板,所述隔板將包體的內腔分隔形成第一收納腔體和第二收納腔體,所述第一收納腔體位于第二收納腔體的上方。
優選的,所述插接件和插套的底端均設有海綿層,且插接件和插套的寬度大于左開槽和右開槽的寬度。
優選的,所述第一卷帶盤和第二卷帶盤均為圓柱中空立體狀,且第一卷帶盤和第二卷帶盤的兩端均設有擋板。
優選的,所述筆袋依次線性排列,且筆袋的前端面呈弧形凸起。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黨務工作包,攜帶方便,不易丟失。包體可以通過提手提著使用,此時左包帶和右包帶分別位于左收納包和右收納包內腔,不會對包體造成阻礙,在手提時間過長或者需要用到雙手時,此時拉動插接件在旋轉軸和軸承的配合下,第一卷帶盤向上轉動,左包帶從左開槽處拉出,再拉動插套在旋轉軸和軸承的配合下,第二卷帶盤向上轉動,右包帶從右開槽處拉出,將插接件插入插套內固定,左包帶和右包帶組成包帶,使用人員可以將其挎背在身上不占用地方,解放雙手,同時在包體外側設置筆袋,在需要使用筆時不用打開包體,直接在外面拿取,簡單方便。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包體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第一卷帶盤結構示意圖。
圖中:1包體、2左收納包、21左開槽、3右收納包、31右開槽、4第一 卷帶盤、5第二卷帶盤、6旋轉軸、7軸承、8左包帶、81插接件、9右包帶、91插套、10筆袋、11隔板、12第一收納腔體、13第二收納腔體、14海綿層、15擋板。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請參閱圖1-3,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技術方案:一種黨務工作包,包括包體1,包體1的頂端設有提手2,包體1的內腔頂端兩側分別設有左收納包2和右收納包3,左收納包2的內腔設有第一卷帶盤4,右收納包3的內腔設有第二卷帶盤5,第一卷帶盤4和第二卷帶盤5均為圓柱中空立體狀,且第一卷帶盤4和第二卷帶盤5的兩端均設有擋板15,第一卷帶盤4和第二卷帶盤5的軸心處均插接有旋轉軸6,旋轉軸6的一端插接在軸承7的內腔,軸承7分別位于左收納包2和右收納包3的殼體內腔,旋轉軸6的另一端延伸位于包體1的前端面。
第一卷帶盤4上卷繞有左包帶8,第二卷帶盤5上卷繞有右包帶9,左收納包2的頂端設有和左包帶8相匹配的左開槽21,右收納包3的頂端設有和右包帶9相匹配的右開槽31,左包帶8的另一端設有插接件81,右包帶9的另一端設有和插接件81相匹配的插套91,插接件81和插套91的底端均設有海綿層14,且插接件81和插套91的寬度大于左開槽21和右開槽31的寬度。
包體1的前端面設有多個筆袋10,筆袋10依次線性排列,且筆袋10的前端面呈弧形凸起,包體1的內腔設有隔板11,隔板11將包體1的內腔分隔形成第一收納腔體12和第二收納腔體13,第一收納腔體12位于第二收納腔 體13的上方。
包體1可以通過提手2提著使用,此時左包帶8和右包帶9分別位于左收納包2和右收納包3內腔,不會對包體1造成阻礙,在手提時間過長或者需要用到雙手時,此時拉動插接件81在旋轉軸6和軸承7的配合下,第一卷帶盤4向上轉動,左包帶8從左開槽21處拉出,再拉動插套91在旋轉軸6和軸承7的配合下,第二卷帶盤5向上轉動,右包帶9從右開槽31處拉出,將插接件81插入插套91內固定,且插接件81和插套91的底端設有的海綿層14使背包者更加舒適。
左包帶8和右包帶9組成包帶,使用人員可以將其挎背在身上不占用地方,解放雙手,同時在包體1外側設置筆袋10,在需要使用筆時不用打開包體1,直接在外面拿取,簡單方便。
盡管已經示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況下可以對這些實施例進行多種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本實用新型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