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隔熱手套。
背景技術:
:
在煮食食物時都要使用容器進行盛裝,由于煮食后容器也變的格外的燙,人們會借助夾具等工具進行夾持,然后該些夾具使用和操作不方便。
技術實現要素:
: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隔熱手套,該隔熱手套結構簡單、設計合理,有利于方便操作和使用。
本實用新型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
本實用新型隔熱手套,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底層和上層,所述底層包括相互疊置的杜邦紙層和毛氈層,所述上層為杜邦紙層,其由兩分體構成,兩分體邊緣與底層邊緣相吻合,兩分體之間具有間距。
進一步的,上述分體之間的間距為2-8厘米。
進一步的,上述底層的杜邦紙層和毛氈層之間貼設有棉層。
進一步的,上述杜邦紙層厚1-4mm,毛氈層厚1-3 mm。
本實用新型隔熱手套在使用時,通過在兩分體之間具有的間距中插入手指,使用者拇指插入一分體與底層之間的空間,另外四個手指插入另一分體與底層之間的空間,使用者只要張合拇指與四個手指,即可起到夾放容器的作用,由底層包括的相互疊置的杜邦紙層和毛氈層,從而起到手指被燙的作用,由杜邦紙層制成的上層也有利于防止手背被燙。
本實用新型隔熱手套結構簡單、設計合理,使用時夾持方便、穩定可靠。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隔熱手套的立體構造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底層的剖面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底層的主視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底層的后視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上層的主視圖;
圖6是本實用新型隔熱手套的立體構造示意圖;
圖7是本實用新型隔熱手套使用狀態的立體構造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隔熱手套,包括有底層1和上層2,所述底層1包括相互疊置的杜邦紙層101和毛氈層102,杜邦紙層101位于最下層,所述上層2為杜邦紙層,其由兩分體201構成,兩分體邊緣與底層邊緣相吻合,兩分體之間具有間距3。兩分體邊緣由兩條線構成,一根為拋物線形,另一根為直線,兩分體的直線即形成了兩分體的間距。
進一步的,為了設計合理,上述分體之間的間距為2-8厘米,兩者的間距為平行間距。
進一步的,為了更好的防燙,上述底層的杜邦紙層101和毛氈層102之間貼設有棉層103。
進一步的,為了設計合理,上述杜邦紙層厚1-4mm,毛氈層厚1-3 mm。
為了良好的防燙,在底層1中毛氈層102的上表面設有多個橫向設置的拱起4,該拱起是由多根橫向的縫紉線及由兩兩縫紉線之間的布料構成。在底層1中杜邦紙層101的下表面設有多個圓形的縫紉線5,該圓形的縫紉線5有利于增加該手套與被夾持物的摩擦力,該圓形的縫紉線5的直徑為2厘米。
在底層體內位于間距位置設有圓形吸磁,以用于吸附在冰箱、鍋具表面,以方便掛置使用。
本實用新型隔熱手套在使用時,通過在兩分體之間具有的間距中插入手指,使用者拇指插入一分體與底層之間的空間,另外四個手指插入另一分體與底層之間的空間,使用者只要張合拇指與四個手指,即可起到夾放容器的作用,由底層包括的相互疊置的杜邦紙層和毛氈層,從而起到手指被燙的作用,由杜邦紙層制成的上層也有利于防止手背被燙。
本實用新型隔熱手套結構簡單、設計合理,使用時夾持方便、穩定可靠。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凡依本實用新型申請專利范圍所做的均等變化與修飾,皆應屬本實用新型的涵蓋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