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展示臺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活動開合手鏈鏈接扣頭。
背景技術:
手鏈是指一種首飾,配戴在手腕部位的鏈條,多為金屬制,特別是銀制,也有礦石,水晶等制的。 區別于手鐲和手環,手鏈是鏈狀的,以祈求平安,鎮定心志和美觀為主要用途。現在使用的是結構單一,在手鏈鏈接扣頭多為彈性卡扣,使用不便,降低手鏈整體的美觀,卡扣開合次數多了會出現彈性下降,卡扣為不規則形狀可能導致使用時刮傷使用者或掛在其他物體上不便取下等缺點。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活動開合手鏈鏈接扣頭,以解決現有的活動開合手鏈鏈接扣頭存在的卡合效果差,實用效果差,包括上半球和下半球,所述的上半球與下半球通過旋轉軸鏈接,且上半球與下半球通過旋轉軸以合頁結構方式開合,所述的上半球與下半球組成一個密閉的球體,且球體內部為空腔,所述的上半球的外表面上鑲嵌有水鉆,且上半球的側壁上設置有定位凸塊,所述的上半球的半球面上部設置有旋轉軸固定槽,且上半球的下端部內設置有鋼琴線卡位,所述的下半球的側壁上設置有半圓槽,所述的下半球的半球面上部設置有旋轉軸卡槽,且下半球的下端部內設置有凸出卡位,所述的上半球與下半球的接觸面底部設置有開合口。
優選的,所述的旋轉軸貫穿性穿過上半球上的旋轉軸固定槽,且旋轉軸的兩端分別扣合在下半球上的旋轉軸卡槽。
優選的,所述的定位凸塊上設置有手鏈安裝孔,所述的定位凸塊的內壁與半圓槽的外壁接觸。
優選的,所述的下半球上的凸出卡位通過上半球上的鋼琴線卡位將上半球與下半球相對固定,所述的開合口設置在凸出卡位與鋼琴線卡位的接觸面下方。
優選的,所述的上半球表面雕刻有logo圖案。
優選的,所述的下半球的表面雕刻有文字。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活動開合手鏈鏈接扣頭,結構簡單,使用方便,便于手鏈的卡扣和閉合,通過卡扣整體為球體,外觀好看,使用安全,通過鋼琴線卡位和凸出卡位進行開合固定,可以提高使用壽命、合閉時密封緊、開合時方便,在球面上可以雕刻各種圖案和文字不會影響到手鏈的使用。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側視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上半球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上半球內部結構示意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的上半球側視圖;
圖6是本實用新型的下半球結構示意圖;
圖7是本實用新型下半球的仰視圖;
圖8是本實用新型的下半球內部結構示意圖;
圖9是本實用新型下半球的側視圖;
圖10是本實用新型的開合口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描述:
圖中:
1-上半球;11-水鉆;12-旋轉軸固定槽;13-定位凸塊;14-鋼琴線卡位;2-旋轉軸;3-下半球;31-凸出卡位;32-旋轉軸卡槽;33-半圓槽;4-開合口。
實施例:
如附圖1-10所示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活動開合手鏈鏈接扣頭,包括上半球1和下半球3,所述的上半球1與下半球3通過旋轉軸2鏈接,且上半球1與下半球3通過旋轉軸2以合頁結構方式開合,所述的上半球1與下半球3組成一個密閉的球體,且球體內部為空腔,所述的上半球1的外表面上鑲嵌有水鉆11,且上半球1的側壁上設置有定位凸塊13,所述的上半球1的半球面上部設置有旋轉軸固定槽12,且上半球1的下端部內設置有鋼琴線卡位14,所述的下半球3的側壁上設置有半圓槽33,所述的下半球1的半球面上部設置有旋轉軸卡槽32,且下半球3的下端部內設置有凸出卡位31,所述的上半球1與下半球3的接觸面底部設置有開合口4。
所述的旋轉軸2貫穿性穿過上半球1上的旋轉軸固定槽12,且旋轉軸2的兩端分別扣合在下半球3上的旋轉軸卡槽32。
所述的定位凸塊13上設置有手鏈安裝孔,所述的定位凸塊13的內壁與半圓槽33的外壁接觸。
所述的下半球3上的凸出卡位31通過上半球1上的鋼琴線卡位14將上半球1與下半球3相對固定,所述的開合口4設置在凸出卡位31與鋼琴線卡位14的接觸面下方。
所述的上半球1表面雕刻有logo圖案,通過雕刻logo圖案可以是手鏈整體更加美觀。
所述的下半球3的表面雕刻有文字。
本實用新型是這樣來實現的,使用該活動開合手鏈鏈接扣頭時,通過將手鏈的一端固定在下半球3上,手鏈的另一端穿過上球體1上的定位凸塊13,通過上半球1與下半球3在旋轉軸2上合頁閉合可以將手鏈卡扣鏈接,通過凸出卡位31與鋼琴線卡位14可以將上半球1與先半球3相對固定,通過按壓開合口4帶動凸出卡位31錯位與鋼琴線卡位14分開就可以將上半球1與下半球3分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