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服裝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可穿戴裝備和穿戴模塊。
背景技術:
內八字腳是指患者走路時腳尖向內,右腳向左偏,左腳向右偏交替前進,造成不良的走路習慣。如不及時糾正,此種不良走路習慣可能會嚴重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而現有生活中一般是通過患者自行注意自己走路習慣,而無有效的智能的矯正設備。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夠輔助糾正內八字腳的可穿戴模塊和可穿戴裝備。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可穿戴裝備,包括具有二褲筒的褲子,所述可穿戴裝備還包括用于檢測所述二褲筒相互靠近的數據的監測組件,所述監測組件固定于一所述褲筒上并朝向另一所述褲筒。
其中,所述監測組件包括用于監測二褲筒相互靠近的數據的感應器、用于對所述相互靠近的數據進行處理的控制器和用于將處理后的所述相互靠近的數據發送至終端的發射器。
其中,所述感應器包括觸摸傳感器或壓力傳感器。
其中,所述感應器包括接近傳感器。
其中,所述監測組件還包括報警器,所述報警器電連接于所述控制器,以使所述控制器根據所述相互靠近的數據控制所述報警器報警。
其中,所述報警器包括顯示裝置,所述顯示裝置根據所述相互靠近的數據顯示靠近的面積或者位置。
其中,所述報警器包括刺激器,所述刺激器根據所述相互靠近的數據刺激穿著者的皮膚。
其中,所述褲筒包括內襯和表皮,所述監測組件位于所述內襯和所述表皮之間。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還提供了一種穿戴模塊,用于設置于人體的大腿內側,所述穿戴模塊包括用于測量雙腿相互靠近數據的靠近傳感器。
其中,所述靠近傳感器包括用于測量相互接觸面積和位置的觸摸傳感器。
其中,所述靠近傳感器包括用于測量相互接觸面積、位置和力度的壓力傳感器。
其中,所述靠近傳感器包括用于測量相互接近次數的接近傳感器。
其中,所述穿戴模塊還包括用于處理所述相互靠近數據的控制器和用于將處理后的所述相互靠近數據傳送給終端的發射器。
其中,所述穿戴模塊還包括與所述靠近傳感器電連接的報警器,所述報警器根據所述相互靠近數據發出警報。
其中,所述報警器包括根據所述相互靠近的數據顯示靠近的面積或者位置的顯示裝置。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可穿戴裝備通過在褲筒上設置監測組件來監測兩個褲筒之間的靠近狀態數據,使得用戶能夠通過靠近狀態數據時刻提醒自己的走路狀態,從而能夠有效糾正內八字腳。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是本實用新型一些實施方式,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本發明其他明顯的變形方式。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一種可穿戴裝備的示意圖;
圖2是圖1的可穿戴裝備的褲筒的橫截面示意圖;
圖3是圖1的監測組件的摩擦狀態數據在終端上顯示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上述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本實用新型中所稱的“摩擦”及“接近”統稱為“靠近”,“摩擦數據”及“接近數據”統稱為“靠近數據”,“觸摸傳感器”、“壓力傳感器”及“接近傳感器”統稱為“靠近傳感器”。也就是說,“靠近”包括“摩擦”和“接近”兩種情況的任意一種或兩種,“靠近數據”包括“摩擦數據”和“接近數據”中的任意一種或兩種,“靠近傳感器”包括“觸摸傳感器”、“壓力傳感器”及“接近傳感器”的任意一種、兩種或三種。
請參見圖1至圖2,為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提供的一種可穿戴裝備100,包括褲子1和監測組件2,監測組件2設置于褲子1上。監測組件2可檢測用戶的褲子1的雙腿的摩擦狀態,用戶能夠通過摩擦狀態數據時刻提醒自己的走路狀態,從而能夠有效糾正內八字腳。
在本實施例中,褲子1可以為長褲或者短褲。其中,褲子1具有表皮1a和內襯1b。褲子1具有兩個褲筒11,褲筒11具有沿著其軸向對稱設置的第一半部11a和第二半部11b,所述第一半部11a遠離另一個所述褲筒11,所述第二半部11b靠近另一個所述褲筒11,所述第二半部11b具有與所述第一半部11a連接的兩個對接邊。即兩個褲筒11相靠近的一側為第二半部11b。
監測組件2固定于褲筒11上并朝向另一褲筒11。可以理解的,如圖2所示,若褲子1為長褲,則褲筒11為長褲筒,則第二半部11b依次具有大腿區域和小腿區域,而監測組件2則可以設置于這兩個區域,其中,由于內八字腳患者走路時兩個腿之間的距離與常人不同,監測組件2可以通過監測兩個褲筒11之間的距離來獲取摩擦狀態數據,以供用戶通過摩擦狀態數據時刻提醒自己的走路狀態。若褲子1為短褲,則褲筒11為短褲筒11,則第二半部11b無小腿區域,則監測組件2設置于大腿區域。其中,監測組件2位于內襯1b和表皮1a之間,以不影響褲子1的整體外觀。當然,在其它實施例中,監測組件2還可以直接設置于表皮1a上,以供用戶直觀的了解監測組件2的位置。
可以理解的,兩個褲筒11的第二半部11b皆可以設置監測組件2,即監測組件2的數量為兩個,每一個監測組件2設置于一個褲筒11的第二半部11b上,其中兩個監測組件2之間的位置可以相互錯開,也可以相互對準,兩個監測組件2能夠進一步全面的監測患者的情況。當然,在其它實施例中,可穿戴裝備100還可以只在一個褲筒11的第二半部11b上設置監測組件2。
可以理解的,如圖2所示,所述監測組件2沿著一個所述對接邊延伸至另一個所述對接邊,即第二半部11b的橫截面圖為180度的半圓,監測組件2環繞褲筒11的第二半部11b,監測組件2亦形成為180度的半圓,使得監測組件2與第二半部11b的形狀吻合,增加了監測的面積,以獲得充足的監測區域。當然,在其它實施例中,監測組件2還可以彎折為小于180度的圓弧。
可以理解的,內八字患者走路時,其大腿之間的距離較之常人更為緊湊,嚴重的患者在走路時,兩個大腿內側會相互的摩擦,而就算癥狀較輕的患者,在走路時,兩個大腿內側的距離亦較為靠近。為了進一步提高可穿戴裝備100對內八字腳糾正的準確性,將監測組件2設置于第二半部11b之大腿區域。
在本實施例中,所述監測組件2包括感應器、控制器和發射器;所述感應器感應所述兩個褲筒11以獲得感應數據(該感應數據為二褲筒相互靠近的數據);所述控制器對感應數據進行處理計算出摩擦狀態數據(即處理后的相互靠近的數據),并將所述摩擦狀態數據發送至所述發射器;所述發射器接收所述摩擦狀態數據,并用于將所述摩擦狀態數據發送至終端。其中,感應器設置于第二半部11b上,且感應器沿著一個所述對接邊延伸至另一個所述對接邊,以使得感應器獲得充足的感應區域。可以理解的,對于癥狀較重、走路時雙腿會發生碰撞的患者,感應器可以為柔性的觸摸傳感器,該觸摸傳感器能夠用于測量兩褲筒相互接觸面積和位置。觸摸傳感器可以為電容傳感器、電阻傳感器等等,上述觸摸傳感器在接收到外界的觸摸時產生觸摸信號,即在兩個褲筒11相互碰撞時,感應器感應到碰撞或接觸,則產生觸摸信號(即感應數據),感應器將感應數據發送至控制器,控制器通過對感應數據進行處理,能夠計算出摩擦狀態數據。此摩擦狀態數據為兩腿相互碰撞摩擦時的數據,其中為了保證用戶能夠直觀了解自身的癥狀,請參照圖3,摩擦狀態數據包括接觸面積/次、接觸位置/次、接觸形狀/次和接觸次數/單位時間,控制器將計算得出的摩擦狀態數據通過發射器發送給終端,以供用戶在終端上直觀觀察到摩擦狀態數據。可以理解的,為了優化監測組件2的結構,防止監測組件2對褲子1的穿戴的舒適感造成影響,發射器為無線傳輸模塊。另一方面,感應器還可以為柔性的壓力傳感器。壓力傳感器能夠用于測量兩褲筒的相互接觸面積、位置和力度。壓力傳感器可以為一整層的結構,也可以為多個分離的壓力傳感器連接組成。控制器同樣可以從壓力傳感器的感應數據中計算出接觸面積/次、接觸位置/次、接觸形狀/次和接觸次數/單位時間,并且還可以計算出接觸的力度,在壓力傳感器的精度足夠的情況下,可以計算出接觸區域各個位置出的壓力,從而達到更為精確的摩擦狀態數據。當然,在其它實施例中,若壓力傳感器為非柔性的,多個分離的壓力傳感器可以通過柔性的導線將其串接在一起,實現壓力傳感器的可彎曲,能夠較佳的貼合于褲筒11上。由于使用了上述觸摸傳感器或壓力傳感器,不僅可以測量是否有接觸產生,還可以測量接觸面積和接觸位置,甚至是接觸力度,由此,可以給治療提供更為準確、詳細的數據,使醫生能夠制定出更加有針對性地治療方案。
進一步的,對于某些癥狀較輕的患者而言,其走路時大腿并不會出現摩擦的情況,只是兩腿之間靠得較近,為了同時識別這種情況,感應器還可以為接近傳感器。接近傳感器用于測量兩褲筒相互接近次數。接近傳感器為電容式接近傳感器、霍爾式接近傳感器、紅外式接近傳感器等等。上述接近傳感器為只要雙腿的距離小于接近傳感器的感應距離,接近傳感器就會發送信號(感應數據)給控制器,控制器再根據感應數據計算接近狀態數據,需要注意的是,此時終端上顯示的為接近狀態數據,接近狀態數據中的接近指的是雙腿的距離小于設定閾值(比如1mm-3cm)的情況,即接近次數/單位時間為雙腿的距離小于設定閾值的情況的次數/單位時間。
進一步的,所述監測組件2還包括報警器,所述報警器電連接于所述控制器,以使所述控制器根據所述摩擦/接近狀態數據(相互靠近的數據)控制所述報警器報警。其中,報警器可以為聲音報警器,聲音報警器可以為揚聲器或者蜂鳴器等等。當感應器感應到雙腿發生摩擦或者雙腿距離小于感應距離時,控制器控制報警器發出聲音報警,直接提醒用戶的行走姿態錯誤,以進行糾正。可以理解的,報警器還可以為顯示裝置,顯示裝置根據相互靠近的數據顯示靠近的面積或者位置。顯示裝置可以為LED點陣或柔性顯示器,其可貼附在褲子1的表皮1a上,當雙腿發生摩擦或者雙腿距離小于感應距離時,控制器計算出摩擦/接近狀態數據后,控制器根據計算出的數據控制LED點陣或柔性顯示器顯示摩擦/接近狀態數據,其中,摩擦/接近狀態數據可以維持到下次摩擦/接近再次發生時才替換,方便患者隨時觀看,并且不同的摩擦/接近狀態數據根據不同的顏色呈現出來,比如紅色為接觸壓力最大,橙色次之,黃色為最小,以提醒用戶的行走姿態錯誤,以進行糾正。可以理解的,報警裝置還可以包括刺激器,刺激器根據相互靠近的數據刺激穿著者的皮膚。其中,刺激器可以為振動器或電流刺激器,當感應器感應到雙腿發生摩擦或者雙腿距離小于感應距離時,振動器振動或者電流刺激器發出電流刺激患者,使其不敢再讓雙腿摩擦或者接近,來提醒患者進行正確的走路姿勢。
還可以理解的,感應器可由透明材料制成,因此可以直接貼在褲子1的表皮1a上,此時柔性顯示器或LED點陣可置于柔性傳感器與表皮1a之間。
可以理解的,所述可穿戴裝備100還包括柔性連接件,所述監測組件2集成于所述柔性連接件上,所述柔性連接件可拆卸的連接于所述兩個褲筒11相靠近的一側。其中,柔性連接件為柔性基材,即監測組件2為模塊化結構,將傳感器、控制器、發射器和報警器均集成于一張柔性連接件上。當需要使用時,將柔性連接件通過粘膠可拆卸的粘接于第二半部11b上,即可實現監測組件2的循環使用,降低治療成本。當然,在其它實施例中,柔性連接件還可以為彈性的套圈,其直接套設在褲筒的第二半部11b上。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還提供了一種穿戴模塊,穿戴模塊包括用于測量雙腿相互靠近數據的靠近傳感器。具體的,該穿戴模塊用于設置在大腿內側的位置,可以設置于褲子或直接貼設于大腿的皮膚上,供穿著者穿戴。通過相互靠近數據時刻提醒自己的走路狀態,從而能夠有效糾正內八字腳。可以理解的,該穿戴模塊包括但不限于圖1至圖3的實施例中提及的監測組件,具體的部件的結構請參照圖1至圖3的實施例中提及的對應結構。
可以理解的,靠近傳感器包括用于測量相互接觸面積和位置的觸摸傳感器。
可以理解的,靠近傳感器包括用于測量相互接觸面積、位置和力度的壓力傳感器。
可以理解的,靠近傳感器包括用于測量相互接近次數的接近傳感器。
可以理解的,穿戴模塊還包括用于處理所述相互靠近數據的控制器和用于將處理后的所述相互靠近數據傳送給終端的發射器。
可以理解的,穿戴模塊還包括與所述靠近傳感器電連接的報警器,所述報警器根據所述相互靠近數據發出警報。其中,報警器包括根據所述相互靠近的數據顯示靠近的面積或者位置的顯示裝置。
以上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