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開自動收的傘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手開自動收的傘,包括若干傘骨、設有限位孔的中棒、固定于中棒頂端的上巢、套設于中棒的下巢,以及固定在中棒下端的傘頭,還包括設在所述中棒內的用于自動收傘的收傘控制機構,所述收傘控制機構包括拉桿、與所述拉桿的下端連接且與中棒樞接的第一弓片、與所述拉桿的上端連接且與中棒樞接的第二弓片、設在第二弓片上方的內塞、以及若干設于傘骨上的收傘彈簧,所述下巢設有開傘狀態時伸進限位孔內的限位件,所述第二弓片對應于限位孔設置。因此,本實用新型具有收傘更加快速的、使用起來更加簡單、方便的優點。
【專利說明】
手開自動收的傘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傘具領域,尤其是一種手開自動收的傘。
【背景技術】
[0002]現有的傘大部分都是通過按壓下巢中的按鈕,使得按鈕中的限位件從中棒的限位孔里退出從而實現收傘的,然而,此種收傘的方式在按壓按鈕、限位件從中棒的限位孔里退出后,傘骨并未完全回縮,也就是傘仍處于半收攏狀態,要完成完整的收傘動作,消費者還需要將傘骨折疊,并將傘的上巢往下推,以此將傘全部收攏,因此,整個收傘的操作過程就顯得非常繁瑣,使用起來也比較麻煩,收傘耗費的時間較多。
【實用新型內容】
[0003]為了克服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向社會提供一種收傘更加快速的、使用起來更加簡單、方便的手開自動收的傘。
[0004]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手開自動收的傘,包括若干傘骨、設有限位孔的中棒、固定于中棒頂端的上巢、套設于中棒的下巢,以及固定在中棒下端的傘頭,還包括設在所述中棒內的用于自動收傘的收傘控制機構,所述收傘控制機構包括拉桿、與所述拉桿的下端連接且與中棒樞接的第一弓片、與所述拉桿的上端連接且與中棒樞接的第二弓片、設在第二弓片上方的內塞、以及若干設于傘骨上的收傘彈簧,所述下巢設有開傘狀態時伸進限位孔內的限位件,所述第二弓片對應于限位孔設置。
[0005]作為對本實用新型的改進,所述傘頭上的對應于所述第二弓片的位置處設有第一按鈕。
[0006]作為對本實用新型的改進,所述第一弓片通過第一樞接軸與所述中棒樞接,所述第二弓片通過第二樞接軸與所述中棒樞接。
[0007]作為對本實用新型的改進,所述限位件包括第二按鈕和設置在所述第二按鈕內的按壓彈簧。
[0008]本實用新型由于還包括設在所述中棒內的用于自動收傘的收傘控制機構,所述收傘控制機構包括拉桿、與所述拉桿的下端連接且與中棒樞接的第一弓片、與所述拉桿的上端連接且與中棒樞接的第二弓片、設在第二弓片上方的內塞、以及若干設于傘骨上的收傘彈簧,所述下巢設有開傘狀態時伸進限位孔內的限位件,所述第二弓片對應于限位孔設置;本實用新型在需要收傘時,只需要按壓所述第一弓片使所述第一弓片拉動拉桿帶動第二弓片轉動,所述第二弓片將所述限位件從限位孔內推出,這樣下巢便沿中棒向下移動,收傘彈簧回縮,傘就收攏了,整個操作過程非常簡單,而且收傘速度非???;因此,本實用新型具有收傘更加快速的、使用起來更加簡單、方便的優點。
【附圖說明】
[0009]圖1是本實用新型中開傘狀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0010]圖2是圖1中的A處的放大結構示意圖。
[0011]圖3是圖1中的B處的放大結構示意圖。
[0012]圖4是本實用新型中的限位件的另一種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3]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術語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實用新型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此外,術語“第一”、“第二”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
[0014]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術語“安裝”、“連接”、“相連”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拆卸連接,或一體地連接;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是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含義。此外,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說明,“多個”、“若干”的含義是兩個或兩個以上。
[0015]請參見圖1至圖3,圖1至圖3揭示的是手開自動收的傘的一種實施例,一種手開自動收的傘,包括若干傘骨1、固定于傘骨上的傘布(圖中未畫出)、設有限位孔30的中棒3、固定于中棒頂端31的上巢4、套設于中棒3的下巢5、固定在中棒下端32的傘頭6,以及設在所述中棒3內的用于自動收傘的收傘控制機構,所述收傘控制機構包括拉桿70、與所述拉桿70的下端連接且與中棒3樞接的第一弓片71、與所述拉桿70的上端連接且與中棒3樞接的第二弓片72、設在第二弓片72上方的內塞73、以及若干設于傘骨I上的收傘彈簧74,所述下巢5設有開傘狀態時伸進限位孔30內的限位件50,本實用新型中,所述限位件50包括第二按鈕501和設置在所述第二按鈕501內的按壓彈簧502,所述第二弓片72對應于限位孔30設置;本實用新型中,所述第一弓片71通過第一樞接軸91與所述中棒3樞接,所述第二弓片72通過第二樞接軸92與所述中棒3樞接,為了使用方便,所述傘頭6上的對應于所述第二弓片72的位置處設有第一按鈕2。圖1所示的是本實用新型中開傘狀態的結構示意圖,本實用新型在使用時,當消費者需要收傘時,按壓所述第一按鈕2,所述第一弓片71在所述第一按鈕2的作用下沿所述第一樞接軸91旋轉,由于所述第一弓片71同時又與所述拉桿70連接,因此所述第一弓片71旋轉的同時又拉動所述拉桿70,所述拉桿70的上端連接第二弓片72,所述第二弓片72與中棒3樞接,因此所述第二弓片72在所述拉桿70的帶動下沿所述第二樞接軸92旋轉并將位于限位孔30內的限位件50推出,這樣傘的下巢5便沿著所述中棒3向下移動,同時所述收傘彈簧74回縮,如此一來便將整個傘便收攏起來,本實用新型收傘時消費者只需要手動按壓所述第一按鈕2即可實現自動收傘,因此使用起來非常方便,收傘的速度也非???相對于現有技術而言,本實用新型具有操作簡單,使用方便的優點;另外,本實用新型中的收傘控制機構設計巧妙,結構簡單,制作也非常方便,非常適合于推廣應用。
[0016]本實用新型中,所述限位件50除了是本實施例中的第二按鈕501和設置在所述第二按鈕501內的按壓彈簧502這種組合之外,還可以是彈性件,如彈片,也可以是按壓彈簧502與插銷503的組合(如圖4所示)。
【主權項】
1.一種手開自動收的傘,包括若干傘骨(I)、設有限位孔(30)的中棒(3)、固定于中棒頂端(31)的上巢(4)、套設于中棒(3)的下巢(5),以及固定在中棒下端(32)的傘頭(6),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設在所述中棒(3)內的用于自動收傘的收傘控制機構,所述收傘控制機構包括拉桿(70)、與所述拉桿(70)的下端連接且與中棒(3)樞接的第一弓片(71)、與所述拉桿(70)的上端連接且與中棒(3)樞接的第二弓片(72)、設在第二弓片(72)上方的內塞(73)、以及若干設于傘骨(I)上的收傘彈簧(74),所述下巢(5)設有開傘狀態時伸進限位孔(30)內的限位件(50),所述第二弓片(72)對應于限位孔(30)設置。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手開自動收的傘,其特征在于:所述傘頭(6)上的對應于所述第二弓片(72)的位置處設有第一按鈕(2)。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手開自動收的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弓片(71)通過第一樞接軸(91)與所述中棒(3)樞接,所述第二弓片(72)通過第二樞接軸(92)與所述中棒(3)樞接。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手開自動收的傘,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50)包括第二按鈕(501)和設置在所述第二按鈕(501)內的按壓彈簧(502)。
【文檔編號】A45B25/14GK205728492SQ201620482158
【公開日】2016年11月30日
【申請日】2016年5月25日
【發明人】謝溢河, 柯金松
【申請人】謝溢河, 柯金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