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戶外裝備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登山杖手柄。
背景技術:
登山杖,是指在雪線以下從事登山徒步等戶外運動時使用的輔助器械。根據研究,行走時使用登山杖可以在運動中給人們帶來很多的好處,如:降低對膝關節22%的壓力,充分保護膝部;提高步行的穩定性,保持身體平衡,避免運動傷害;提高身體的動作幅度和頻率,提升步行速度;均勻鍛煉全身肌肉,保護腰部和脊椎;降低30%的體能消耗;可以當遮雨或遮陽棚的支架;遇到野生動物可以用于自我防衛等等。
現有技術中,如專利號為201220092373.2,申請日為2012.03.13《一種登山杖》,該實用新型采用牛筋帶作為減震的主要部件,能夠避免由于水汽腐蝕而造成的多見于金屬部件上的彈性失效。但是該減震部件造價昂貴,減震效果無法自由控制開關,結構復雜,有待進一步改進。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上述現有技術的現狀,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采用簡易開關來控制登山杖避震效果,制造成本低、結構簡單的登山杖手柄。
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登山杖手柄,包括接頭、彈簧、鎖桿、固定銷、旋轉銷和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頭上端設置有第一定位圈,所述第一定位圈的中心處設置有第一通孔;所述接頭的側面還設置有“L”型槽孔;所述手柄上設置有第二定位圈和圓孔,所述定位圈的中心設置有第二通孔;所述鎖桿上設置有第一插銷孔和第二插銷孔;所述鎖桿的一端穿過彈簧,插入到 接頭上的第一通孔中,所述鎖桿的另一端插入到手柄上的第二通孔中;所述彈簧的一端套在第一定位圈外側,另一端套在手柄的第二定位圈外側。
進一步地,所述槽孔包含橫向槽和縱向槽。
進一步地,所述旋轉銷穿過接頭上的槽孔,插入到鎖桿上的第二插銷孔中。
進一步地,所述固定銷穿過手柄上的圓孔,插入到鎖桿上的第一插銷孔中。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于:當本實用新型的鎖桿未鎖定時,由于槽孔上縱向槽的存在,使得鎖桿能來回移動,并且借助彈簧的彈力作用起到了避震的作用,如果將手柄順時針轉動一定角度,此時,手柄將帶動鎖桿轉動,進而帶動旋轉銷轉動,使得旋轉銷進入到了槽孔的橫向槽,從而使得鎖桿停止移動,處于鎖止狀態。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合理,操作方便,給使用者以極大的方便,具有很高的實用價值。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組裝結構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接頭結構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手柄結構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3所示,一種登山杖手柄,包括接頭1、彈簧2、鎖桿3、固定銷4、旋轉銷5和手柄6;接頭1上端設置有第一定位圈11,第一定位圈11的中心處設置有第一通孔13;接頭1的側面還設置有“L”型槽孔12,槽孔12包含橫向槽121和縱向槽122;手柄6上設置有第二定位圈62和圓孔61,定位圈62的中心設置有第二通孔63;鎖桿3上設置有第一插銷孔31和第二插銷孔32,鎖桿3的一端穿過彈簧2,插入到接頭1上的第一通孔13中,使用旋轉銷5穿過接頭1上的槽孔12,插入到鎖桿3上的第二插銷孔32中,鎖桿3的另一端插入到手柄6上的第二通孔63 中,然后使用固定銷4穿過手柄6上的圓孔61,插入到鎖桿3上的第一插銷孔31中,從而將接頭1、彈簧2和、鎖桿3和手柄6連接起來,彈簧2的一端套在第一定位圈11外側,另一端套在手柄6的第二定位圈62外側,從而固定了彈簧2的位置,起到防止彈簧2移動的作用。
當鎖桿3未鎖定時,由于槽孔12上縱向槽122的存在,使得鎖桿3能來回移動,并且借助彈簧2的彈力作用起到了避震的作用,如果將手柄6順時針轉動一定角度,此時,手柄6將帶動鎖桿3轉動,進而帶動旋轉銷5轉動,使得旋轉銷5進入到了槽孔12的橫向槽121,從而使得鎖桿3停止移動,處于鎖止狀態。
最后應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對其限制;盡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的說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征進行同等替換;而這些修改或者替換,并不使相應技術方案的本質脫離本實用新型各實施例技術方案的精神與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