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生活用品,尤其是一種打開后可平展成為餐布墊的便攜包袋。
背景技術:
現有的便當便攜包袋,基本都只是一個純粹的包袋,無法延展作為餐布墊使用。由于該包袋需裝便當之用,因此對于清潔要求較高,但普通的便攜包袋,由于內部清洗時有死角,不便于清洗。此外,當將便當從包袋中取出后,該包袋就閑置一邊,無法再利用。
中國專利CN 204722476U,名稱是一種可展開式的野餐包,平時可作為普通的包使用,當外出野餐時可以作為野餐墊使用。但該可展開式的野餐包由于結構限制,不便于作為攜帶便當的便攜包袋之用。
因此,需要進一步研發一種適用于攜帶便當的新型便攜包袋。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出一種打開后可平展成為餐布墊的便攜包袋,尤其是適用于攜帶便當使用的便攜包袋。
本實用新型的具體技術方案是:
一種便攜包袋,包括一正方形的布,在該布的兩組對角線位置分別對應設有可牢固搭接的固定扣,在該布的任意一組對角線位置設有提手,在該布的相鄰兩邊分別設有繩子,所述繩子的一端固定設于該布的邊中間位置。
進一步的,所述的固定扣是刺毛扣或撳鈕扣。
進一步的,所述的提手是環裝提手。
進一步的,所述布的布料是表面設有防水涂層的雙層棉麻布。
通過實用新型的包袋結構設計,將一個包袋兼有了餐布墊功能,滿足了實際使用過程中的需求。又可便捷的清理干凈。
本實用新型的便攜包袋的使用方法是,將一張表面涂有防水層的雙面棉麻布,一組對角縫制刺毛扣,一組對角縫制提手和撳鈕扣。一組對角邊縫制布繩。將所需攜帶的物品放置在布中間,對角刺毛扣優先包裹產品頂部,再將對角提手撳鈕固定在產品頂部。然后將余下的布繩系在前部,打一個蝴蝶結,完成。
便攜包袋作為餐桌布使用說明:優先解開布繩,再打開提手撳鈕,順勢打開刺毛扣。展開在桌面上即可當桌布使用。雙面都是防水層,遇到食品濺落在餐布上,可直接用紙巾擦拭即可處理干凈。
本實用新型便攜包袋是兼顧了包袋和餐布作為一體的產品,解決了日常外出實際遇到的問題和清洗問題。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便攜包袋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便攜包袋放置飯煲產品步驟1的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便攜包袋放置飯煲產品步驟2的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便攜包袋放置飯煲產品步驟3的示意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便攜包袋放置飯煲產品步驟4的示意圖;
圖6是本實用新型便攜包袋作為餐桌布使用的示意圖。
圖中:1-刺毛扣位置, 2-撳鈕扣位置,3-提手,4-布繩,5-表面有防水涂層的雙層棉麻布。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一種便攜包袋,包括一正方形的布,在該布的兩組對角線位置分別對應設有可牢固搭接的固定扣,在該布的任意一組對角線位置設有提手,在該布的相鄰兩邊分別設有繩子,所述繩子的一端固定設于該布的邊中間位置。所述的固定扣是刺毛扣或撳鈕扣。所述的提手是環裝提手。所述布的布料是表面設有防水涂層的雙層棉麻布。
通過實用新型的包袋結構設計,將一個包袋兼有了餐布墊功能,滿足了實際使用過程中的需求。又可便捷的清理干凈。
本實用新型的便攜包袋的使用方法是,如圖2至如圖5所示,將一張表面涂有防水層的雙面棉麻布,一組對角縫制刺毛扣,一組對角縫制提手和撳鈕扣。一組對角邊縫制布繩。將所需攜帶的物品放置在布中間,對角刺毛扣優先包裹產品頂部,再將對角提手撳鈕固定在產品頂部。然后將余下的布繩系在前部,打一個蝴蝶結,完成。
便攜包袋作為餐桌布使用說明:優先解開布繩,再打開提手撳鈕,順勢打開刺毛扣。展開在桌面上即可當桌布使用,如圖6所示。雙面都是防水層,遇到食品濺落在餐布上,可直接用紙巾擦拭即可處理干凈。
本實用新型便攜包袋是兼顧了包袋和餐布作為一體的產品,解決了日常外出實際遇到的問題和清洗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