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雨傘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全自動折疊傘,全自動折疊雨傘可以通過按鍵開啟或收回傘骨,但是收回后的傘面由于沒有支撐部件支撐,收回后的成型效果較差。
背景技術:
目前全自動折疊雨傘可通過單手操作實現雨傘的開啟和收回,不過由于雨傘傘面為柔性布料,收回后的雨傘傘面不規則,因此這樣的全自自動折疊雨傘只能完成傘骨的收回,并不能使整把雨傘整齊的收回。
已知國內注冊CN201020115580易疊雨傘傘面,傘面由多瓣傘面縫合而成,每一瓣傘面上的折縫由不限于同一種材質的材料再折縫兩側縫制或粘貼連接而成,該折縫不會因雨傘使用時間的長短二消失,能長期保留下去,易于折疊,該傘面結構簡單,傘面收回后折疊依舊需要如果您操作才能完成。
技術實現要素:
未解決現有技術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全自動折疊傘傘面,傘面背面設粘貼連接的面層,面層為復合材料,面層上包括軟磁層,雨傘收回后軟磁層可使傘面整齊收回。
一種全自動折疊傘,包括可自動收回的傘骨和控制傘骨的傘柄,傘骨上設防水傘面,傘面包括上下兩層,傘面背面設粘貼或縫制連接而成的面層,面層置于傘面折縫兩側,其特征在于,所述面層為復合材料,包括紫外線過濾層、隔熱層和基層,厚度分別為0.25mm、0.25mm和0.5mm;
所述置于傘面最外側面層上設軟磁,軟磁呈圓形或其他規則形狀,軟磁置于面層內,軟磁直徑為0.5CM,厚度為0.5MM,設軟磁位置的面層結構為軟磁和基層;
所述軟磁包括正面軟磁和背面軟磁,正面軟磁靠近傘骨一側三分一直位置排列,軟磁排列形狀呈線性規則排列,所述背面軟磁為三面三分之一中間位置排列,排列形狀為線性規則排列;
所述傘面最外側的面層靠近傘骨一側的上下兩個夾角呈圓弧狀,夾角上設正面軟磁,正面軟磁形狀圓弧形,正面軟磁弧度與夾角弧度相同。
進一步的,所述面層結構連接方式包括膠接和機械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面層具備一定的柔韌性。
進一步的,所述基層材料包括PVC。
本實用新型對比現有技術所具有的增益效果是:
本實用新型傘面面層采用復合材料制成,具有隔離紫外線、隔熱等特點,面層內設軟磁軟磁之間可相互吸引,在一定的作用力下旋轉傘把,可使傘面自動收回,真正實現雨傘自動開啟和收回。
附圖說明
如圖1所示,雨傘示意圖。
如圖2所示,傘面結構示意圖。
如圖3所示,面層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一種全自動折疊傘,包括可自動收回的傘骨5和控制傘骨的傘柄2,傘柄2上設控制鍵3,本傘自動收回部件與現有技術中自動折疊傘結構相同,所示傘骨上設傘面1,傘面1表面設折縫4。
如圖2所示,傘面21上設面層22,面層22粘膠與傘面21上,所示置于最外側傘面上的面層25上設軟磁,軟磁包括正面軟磁24和背面軟磁27,所示正面軟磁24靠近傘骨26一側,軟磁24層圓形,軟磁覆蓋位置約為面層靠近傘骨三分之一位置,背面軟磁26置于面層中間位置,軟磁排列成線性規則排列,所示面層靠近傘骨處的兩個夾角呈圓弧狀,兩個夾角上設軟磁23、26,夾角上所設軟磁呈圓弧狀,傘面折疊時夾角處的軟磁貼合后可使傘面保持整齊,并且貼合度更佳。
如圖3所示,面層包括紫外線過濾層33、隔熱層32和基層31,優選厚度分別為0.25mm、0.25mm和0.5mm,所示隔熱層32上設軟磁34,所示軟磁34為正面軟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