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服裝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多形態拼接服。
背景技術:
衣食住行,服裝是人們日常生活的必需品,隨著人們生活品質的提高,對衣服的款式和功能性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本實用新型旨在設計一種緊隨拼接時尚的同時兼具多用功能的服裝。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多形態拼接服,具有拼接自由、功能多用效果。
本實用新型的上述技術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得以實現的:
一種多形態拼接服,包括衣服本體,其特征是:所述衣服本體包括衣身、衣領與衣袖,所述衣袖與所述衣身通過內扣扣接,所述衣身包括前衣身和后衣身,所述后衣身與所述衣領連接,所述前衣身與衣領通過內扣扣接,所述前衣身和所述后衣身之間所述衣袖的連接口以下的部分通過內扣扣接,所述衣袖可通過內扣拆分為平面布料。
采用上述結構,衣身、衣領、衣袖之間均采用內扣可拆卸的方式,且內扣的方式是在內部扣接,穿上之后在外部看不出扣接痕跡,體現拼接風的同時又不因扣接影響美觀;
衣袖和衣身的搭配,衣袖和衣身可拆卸扣接,也就是說本拼接服可以隨意的選擇成為外套或者夾克,且衣袖本身完全拆卸之后可成為一塊平面的布,也就是說,衣袖和衣身搭配時,可以選擇衣袖部分扣接從而產生喇叭袖的效果,或者除衣袖和衣身的扣接處外完全拆開,形成披肩的效果。
前衣身和后衣身的搭配,前衣身除了自己可拆卸成為敞開的外套外,其本身和后衣身衣袖以下的部位也是用內扣可拆卸連接,內扣解開后套在身上形成一種前后披風的套服,若將其完全攤開,例如野營時也可做臨時的被子使用。
衣領和衣身,前衣身為與衣領拆卸后可以形成掛領效果;若將穿戴時,將前衣身一同放在后背,衣領繞頸部扣接,則形成披風效果;同時在一些特別的場合,比如休息時,直接穿衣太熱,不穿又怕著涼,就可以將衣領圍城圈,披在省上,并且在為熟睡他人披衣時可以以更小的動靜和觸感為其披上,防止其被驚醒。
進一步優選為:制成所述衣服本體的布料由內層布料和外層布料組成,所述內層布料為親肌材料。
采用上述結構,采用雙層或多層的形式有利于內扣的安裝和隱藏,內層設置為親肌材料可以使得用戶在穿著時更加舒適。
進一步優選為,所述內扣包括接頭和扣耳,所述接頭包括內嵌接頭和外扣接頭,所述內嵌接頭夾在所述內層布料和所述外層布料之間,所述外扣接頭貼合在內層布料表面 ,所述扣耳設置在接頭對接的位置,所述扣耳上設置有與所述外扣接頭寬度相同的孔。
采用上述結構,內嵌接頭夾在內層布料和外層布料之間可以防止接頭脫落,也更有利于外扣接頭和內層布料之間的緊密貼合,外扣接頭與對應的扣耳扣合后,由于外扣接頭與內層布料之間緊密貼合,扣耳和外扣接頭不易脫落。
進一步優選為,所述衣領包括延長領,所述延長領可與衣領扣接。
采用上述結構,延長領可以增大衣領扣接后的圍城的圈的直徑大小,使得與頸部套接更加舒適。
進一步優選為,所述內層布料和所述外層布料之間加絨。
采用上述結構,加絨可以增加保暖效果,使本拼接服可以適用于冬季。
進一步優選為,所述外層布料設置有防水層。
采用上述結構,使本使本拼接服可以作臨時披掛雨衣用。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衣身、衣領、衣袖之間均采用內扣可拆卸的方式,衣身、衣領、衣袖各部拆合組合可以形成不同風格和功能的服裝效果;且內扣的方式是在內部扣接,穿上之后在外部看不出扣接痕跡,體現拼接風的同時又不因扣接影響美觀。
附圖說明
圖1是實施例一的全部完整扣接的拼接服示意圖;
圖2是實施例一的袖子拆除的拼接服示意圖;
圖3是實施例一的衣袖完全展開的示意圖;
圖4是實施例一的內扣扣接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衣身;2.衣領;3.衣袖;4.內扣;11.前衣身;12.后衣身;21.延長領;41.接頭;42.扣耳;411.內嵌接頭;412.外扣接頭。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本具體實施例僅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的解釋,其并不是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本領域技術人員在閱讀完本說明書后可以根據需要對本實施例做出沒有創造性貢獻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范圍內都受到專利法的保護。
實施例1:多形態拼接服,如圖1-3所示,衣服本體包括衣身1、衣領2與衣袖3,衣袖3與衣身1通過內扣4扣接,衣身1包括前衣身11和后衣身12,后衣身12與衣領2連接,前衣身11與衣領2通過內扣4扣接,前衣身11和后衣身12之間衣袖3的連接口以下的部分通過內扣4扣接,衣袖3可通過內扣4拆分為平面布料,衣領2包括延長領21,延長領21可與衣領2扣接。
衣身1、衣領2、衣袖3之間均采用內扣4可拆卸的方式,且內扣4的方式是在內部扣接,穿上之后在外部看不出扣接痕跡,體現拼接風的同時又不因扣接影響美觀;
衣袖3和衣身1的搭配,衣袖3和衣身1可拆卸扣接,也就是說本拼接服可以隨意的選擇成為外套或者夾克,且衣袖3本身完全拆卸之后可成為一塊平面的布,也就是說,衣袖3和衣身1搭配時,可以選擇衣袖3部分扣接從而產生喇叭袖的效果,或者除衣袖3和衣身1的扣接處外完全拆開,形成披肩的效果。
前衣身11和后衣身12的搭配,前衣身11除了自己可拆卸成為敞開的外套外,其本身和后衣身12衣袖3以下的部位也是用內扣4可拆卸連接,內扣4解開后套在身上形成一種前后披風的套服,若將其完全攤開,例如野營時也可做臨時的被子使用。
衣領2和衣身1,前衣身11為與衣領2拆卸后可以形成掛領效果;若將穿戴時,將前衣身11一同放在后背,衣領2繞頸部扣接,則形成披風效果;同時在一些特別的場合,比如休息時,直接穿衣太熱,不穿又怕著涼,就可以將衣領2圍城圈,披在省上,并且在為熟睡他人披衣時可以以更小的動靜和觸感為其披上,防止其被驚醒。
參照圖3和4,內扣4包括接頭41和扣耳42,接頭41包括內嵌接頭411和外扣接頭412,內嵌接頭411夾在內層布料和外層布料之間,外扣接頭412貼合在內層布料表面 ,扣耳42設置在接頭41對接的位置,扣耳42上設置有與外扣接頭412寬度相同的孔。
內嵌接頭411夾在內層布料和外層布料之間可以防止接頭41脫落,也更有利于外扣接頭412和內層布料之間的緊密貼合,外扣接頭412與對應的扣耳42扣合后,由于外扣接頭412與內層布料之間緊密貼合,扣耳42和外扣接頭412不易脫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