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雨傘式智能拐杖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多功能雨傘式智能拐杖,拐杖本體內設有空腔,空腔內設有控制器,控制器分別連接GPS模塊和內置手機通信模塊,內置手機通信模塊連接撥號開關,撥號開關連接延時電路,延時電路連接觸片一,觸片一的下方設有觸片二,觸片二與重塊固定連接,重塊連接豎直固定在拐杖本體內的彈簧的底端,彈簧的頂端連接腔體。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效果是:通過內置在拐杖本體內的GPS模塊、內置手機通信模塊,即可以定位老年人,防止老年人走丟,又可以在老年人摔倒后自動撥號打電話給親人,防止長時間無人攙扶報警導致意外發(fā)生。
【專利說明】
多功能雨傘式智能拐杖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拐杖,尤其涉及一種多功能雨傘式智能拐杖。
【背景技術】
[0002]我國已經是一個老年化社會,老年人口眾多,并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有更多的老年人喜歡在外散步來鍛煉身體,而拐杖是外出散步必備裝置,而目前的拐杖大都功能單一,沒有保護老年人的功能,如不小心摔倒,無人攙扶,不慎走失,突降大雨等情況,給老年人外出帶來諸多不便,雖然目前已有公開文獻具有防走丟功能的拐杖,公開號為CN203028307U,具有防走丟功能的求救智能拐杖,但其功能還是較為單一,不能滿足現實生活的要求。
【發(fā)明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多功能雨傘式智能拐杖,解決了目前老年人拐杖功能單一,老年人摔倒昏迷不能及時被通知等問題。
[0004]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實現的,它包括拐杖本體、控制器、GPS模塊、內置手機通信模塊、撥號開關、延時電路、觸片一、觸片二、重塊、彈簧,其特征在于:拐杖本體內設有空腔,空腔內設有控制器,控制器分別連接GPS模塊和內置手機通信模塊,內置手機通信模塊連接撥號開關,撥號開關連接延時電路,延時電路連接觸片一,觸片一的下方設有觸片二,觸片二與重塊固定連接,重塊連接豎直固定在拐杖本體內的彈簧的底端,彈簧的頂端連接腔體。
[0005]所述拐杖本體由雨傘本體代替。
[0006]所述拐杖本體把手前端設有照明燈。
[0007]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效果是:通過內置在拐杖本體內的GPS模塊、內置手機通信模塊,即可以定位老年人,防止老年人走丟,又可以在老年人摔倒后自動撥號打電話給親人,防止長時間無人攙扶報警導致意外發(fā)生。
【附圖說明】
[0008]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09]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原理方框圖。
[0010]在圖中,1、拐杖本體2、控制器3、GPS模塊4、內置手機通信模塊5、撥號開關6、延時電路7、觸片一 8、觸片二 9、重塊10、彈簧。
【具體實施方式】
[0011]如圖1、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實現的,拐杖本體I內設有空腔,空腔內設有控制器2,控制器2分別連接GPS模塊3和內置手機通信模塊4,內置手機通信模塊4連接撥號開關5,撥號開關5連接延時電路6,延時電路6連接觸片一 7,觸片一 7的下方設有觸片二 8,觸片二8與重塊9固定連接,重塊9連接豎直固定在拐杖本體I內的彈簧10的底端,彈簧10的頂端連接腔體,所述拐杖本體由雨傘本體代替。使用時,GPS模塊定時發(fā)送位置信息給親人,而后當發(fā)生意外老年人摔倒昏迷后,拐杖必定也倒地,此時,重塊被彈簧拉回,使得觸片一和觸片二接通得電,通過延時電路延時一段時間后,其觸片一和觸片二還是通電狀態(tài),比如30-60秒時間候,撥號開關自動撥號至預先設置好的親人手機,親人手機接收到電話后即知道老年人出事,第一時間趕往事故地點,防止意外發(fā)生。
【主權項】
1.一種多功能雨傘式智能拐杖,它包括拐杖本體、控制器、GPS模塊、內置手機通信模塊、撥號開關、延時電路、觸片一、觸片二、重塊、彈簧,其特征在于:拐杖本體內設有空腔,空腔內設有控制器,控制器分別連接GPS模塊和內置手機通信模塊,內置手機通信模塊連接撥號開關,撥號開關連接延時電路,延時電路連接觸片一,觸片一的下方設有觸片二,觸片二與重塊固定連接,重塊連接豎直固定在拐杖本體內的彈簧的底端,彈簧的頂端連接腔體。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雨傘式智能拐杖,其特征在于:所述拐杖本體由雨傘本體代替。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雨傘式智能拐杖,其特征在于:所述拐杖本體把手前端設有照明燈。
【文檔編號】A45B3/00GK205696151SQ201620576455
【公開日】2016年11月23日
【申請日】2016年6月14日
【發(fā)明人】劉清華, 曹遠龍, 尹紅, 柯芬芬, 王淵, 鄧小方, 黃明和
【申請人】江西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