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具有不易變形門襟的t恤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中公開了一種具有不易變形門襟的T恤,包括有前身片和后身片,所述前身片的胸口位置處開設有相互搭接扣合的里門襟和外門襟,所述里門襟包括有一包布層,所述包布層的寬度中央上縫合有一與所述里門襟等長設置的加強帶,所述加強帶上縫合有用于扣合里外門襟的紐扣,所述外門襟也包括有一包布層,里門襟和外門襟的下端設置有六條緝線,其中四條緝線縫合形成一矩形,另外兩條緝線交叉縫合與矩形的對角線上,其通過改變里外門襟的結構以及兩者的下端的固定方式,使T恤的門襟處不易變形和開線。
【專利說明】
一種具有不易變形門襟的T恤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T恤,特別涉及一種具有不易變形門襟的T恤。
【背景技術】
[0002]T恤是大眾生活中常見的服裝款式,特別是在夏季,棉質或者莫代爾面料的T恤是休閑服裝的首選。然而,在清洗或者拉扯時,由于領口和前身片上的胸口位置是最容易臟的,因此,反復清洗中T恤的門襟位置很容易發生變形,使得T恤的領口擴大變形,影響T恤的品質。
[0003]針對這個問題,授權公告號為CN202184148U的實用新型專利中公開了一種T恤,其通過在里外門襟上分別增加一層羅紋,從而防止門襟本身的變形。然而,上述結構在清洗時,雖然門襟雖然本身不會變形,但是,如其附圖3中所示,加厚的里外門襟在下端縫合固定時,第三緝線15的位置固定有四層面料,因而縫合縫隙處很容易開線,尤其是采用機器縫合時,縫合的末端是不打結固定的,因此,多次拉扯加上過厚的布料的撐開作用,門襟會在這個位置縫合失效。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具有不易變形門襟的T恤,其通過改變里外門襟的結構以及兩者的下端的固定方式,使T恤的門襟處不易變形和開線。
[0005]本實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得以實現的:一種具有不易變形門襟的T恤,包括有前身片和后身片,所述前身片的胸口位置處開設有相互搭接扣合的里門襟和外門襟,所述里門襟包括有一包布層,所述包布層的寬度中央上縫合有一與所述里門襟等長設置的加強帶,所述加強帶上縫合有用于扣合里外門襟的紐扣,所述外門襟也包括有一包布層,里門襟和外門襟的下端設置有六條緝線,其中四條緝線縫合形成一矩形,另外兩條緝線交叉縫合于矩形的對角線上。
[0006]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首先,六條緝線,四條形成一矩形,兩條交叉縫合于矩形的對角線上,可以將里外門襟可靠地縫合固定在一起,無論是上下扯動還是斜向拉動門襟的位置,均有至少一條緝線固定內外門襟的縫合關系,并且,六根緝線均相交設置,則無論哪一條或幾條緝線被破壞,其他緝線依舊可以滿足固定里外門襟的需要,因此,這樣的固定形式可以使門襟下端的縫合固定更加可靠;其次,加強帶固定在里門襟上,并與之等長,則加強帶可以對里門襟的變形起到可靠的抵抗作用,而門襟帶僅在里門襟的中央固定一條,對于縫合內外門襟的縫合厚度增加并不多,相比于增加一層羅紋布的形式,這種形式可以在保證門襟不變形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保證里外門襟下端縫合可靠,而外門襟扣合至縫合于加強帶上的紐扣上,其扯動的力也會直接作用于加強帶上,因此,在內外門襟扣合時,夕卜門襟也會受到加強帶的加強作用。
[0007]優選地,所述里門襟長于所述外門襟,形成矩形的四條緝線中最下端的緝線縫合固定里門襟與前身片,最上端的緝線縫合固定里門襟、外門襟以及前身片。
[0008]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將里門襟的長度設置的長于外門襟,則在緝線縫合固定里外門襟與前身片的順序為:首先最下端的緝線將里門襟固定至前身片上,再通過最上端的緝線將里外門襟一起固定至前身片上,此后,左右緝線將兩門襟再次固定,最后,交叉的緝線將外門襟斜向縫合至內門襟上,這樣的固定的方式下,最下端緝線僅縫合固定里門襟一層,因此縫合強度相對較高,最上端緝線的縫合厚度最厚,但是,交叉縫合的兩根緝線將外門襟固定至內門襟上,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內門襟會對外門襟與前身片的固定起到加強的作用,因此,整體的內外門襟縫合強度提升很大。
[0009]優選地,所述加強帶采用色織帶。
[0010]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色織帶不僅造價低廉,最重要的是,它是由韌性很高的不可伸縮材料編織而成,因此,用它作為加強帶,不僅造價不高,還可以最大限度的增加內門襟的抗變形能力;此外,色織帶為編織結構,線與線之間的空隙較大,這在縫合時有利于緝線穿過,可以使縫合強度也有所提高。
[0011 ]優選地,所述紐扣布置于所述加強帶的寬度中央。
[0012]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紐扣的縫合線也會對加強帶起到一定的定作用,因此,將紐扣設置在其寬度的中央,可以在加強帶的中線上對其再次固定。
[0013]優選地,所述包布層上固定至前身片的內外兩端處均設置有一折邊,所述折邊的寬度不超過交叉縫合的兩根緝線的交點。
[0014]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折邊向內,使縫合的位置處更加整齊,;將折邊的寬度設置的不超過兩根交叉緝線的交點,以防止折邊加厚被緝線固定的位置的厚度,影響交叉的兩根緝線的固定效果。
[0015]優選地,所述外門襟上與所述紐扣配合的最上端的扣縫沿前身片上的領圈方向延伸。
[0016]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領口處的紐扣會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穿著的不適感,將最上端的扣縫沿領圈方向設置,可以使領口有一個擴大的余量,防止扯動領口處的門襟時造成門襟變形。
[0017]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內外門襟通過設置在內門襟上的加強帶抵抗變形,并同時在內外門襟的下端采用六條緝線的特殊縫合形式,使得門襟在足夠抵抗扯動變形的同時,是緝線對于門襟下方的縫合固定不容易松脫。
【附圖說明】
[0018]圖1是T恤衫的整體結構視圖;
[0019]圖2是圖1中的衣領的局部放大視圖A;
[0020]圖3是衣領上透氣區域的形狀視圖;
[0021 ]圖4是門襟部分的縫合固定視圖;
[0022]圖5是吸濕帶自身結構以及其與衣領的固定關系示意圖;
[0023]圖6是包布層上的折邊與緝線縫合的位置關系視圖。
[0024]圖中,1、衣身;2、衣領;20、麥穗狀條紋;21、透氣區域;210、針織單元;211、透氣孔;3、吸濕帶;30、第一吸汗條;31、第二吸汗條;4、領圈;5、襯片;6、內門襟;60、包布層;600、折邊;61、加強帶;7、外門襟;8、紐扣;80、扣縫;9、緝線。
【具體實施方式】
[0025]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實施例
[0026]—種具有不易變形門襟的T恤,如圖1中所示,包括有衣身I,其由前身片和后身片縫合固定而成,前后身片于衣身的最上端形成有領圈4,其上固定有衣領2,并且,以前后身片縫合固定的位置為界,衣領2又可分為靠近衣身I的前端的前領和后領,衣身I與衣領2均采用棉線針織形成。
[0027]衣領2包括有底面以及在衣領2翻折后露在外的領面,其中:底面為若干均布的麥穗狀條紋20形成,且麥穗狀條紋20沿衣領2的寬度方向布置;領面針織固定于底面上,它與底面設置相同,一而是由麥穗狀條紋20形成,并且,衣領2的兩面的麥穗狀條紋20的縫隙相互錯開分布,以使衣領2具有更好的抗變形能力。
[0028]領面上對應于穿著者的后頸部位設置有一塊如圖3中所示形狀的透氣區域21,這個區域有若干針織單元210相互固定形成。其中,如圖2中的局部放大視圖所示,每個針織單元210均包括有四段沿衣領2的寬度方向布置的麥穗狀條紋20,且四條麥穗狀條紋20作為針織單元的織線,四段麥穗狀條紋20相互固定,并在其中央形成一形狀近似于菱形的透氣孔211。由于透氣區域以麥穗狀條紋20作為織線,因此,形成的透氣孔211的尺寸會大于麥穗狀條紋20上的線與線之間的間隙,從而達到透氣的效果,并且,由于這部分也是自衣領2的底面向上針織形成,因此,在它的針織方式下,會使這個區域對應的底面的麥穗狀條紋20受到拉力,從而使針織結構更加稀松,達到透氣的效果。
[0029]如圖1中所示,在領圈4的位置處還設置有一圈吸濕帶3,用于阻隔后頸部位的汗液沿頸部流向人體的背部,為實現這個目的,需要吸濕帶3向衣身I的內側突出并時刻保持與頸部的貼合,以阻隔汗液。具體來說,如圖5中所示,吸濕帶3包括有第一吸汗條30以及第二吸汗條31,兩者的下端共同縫合固定至領圈4上;第一吸汗條30的上端固定至衣領2的底面上,而第二吸汗條31的上端則固定至衣領2的領面上。由于第二吸汗條31位于衣身I的內側,因此,將它設站的厚度稍大,可以增加其與人體的貼合度進而提高阻隔汗液的效果;而第一吸汗條30位于衣領2翻折后的下邊緣,因此,它不宜過厚以防止破壞衣領2的整齊性,因而,第一吸汗帶30的厚度要略小于第二吸汗帶31。
[0030]如圖1中所示,前身片上胸口處開口形成衣襟,其包括有內門襟6以及外門襟7,其中,內門襟6上設置有若干紐扣8,對應地,外門襟7上設置有扣縫80,當紐扣8與扣縫80扣合時,內外衣襟香菇貼合固定。并且,為了增加領圈4處的尺寸,以使頸部具有更大的活動量,外門襟7的最上端的扣縫80沿領圈4的延伸方向布置,其一下的扣縫80順著衣身I的上下方向布置。
[0031 ]內門襟6包括有包布層60,如圖6中所示,它由一塊布料對折形成,并且在兩側邊設置有折邊600,以形成光順的縫合邊緣。包布層60上與外門襟7貼合的位置處設有一條加強帶61,它由一條色織帶固定而成,并且,加強帶61的兩側邊縫合于內門襟6的寬度中央上,且紐扣8固定于加強帶61的中央位置。
[0032]內門襟6的長度略長于外門襟7,兩者的下端由六條緝線9縫合固定至衣身I。具體來說,如圖4中所示,六條緝線9中的四條首先縫合形成一矩形,且矩形的最下端緝線9將內門襟6、加強帶61與衣身I固定,上端的緝線9將內外門襟以及衣身I相固定,兩側的緝線9的上半部分固定內外門襟與衣身I,下半部分則固定內門襟6與衣身I,另外兩條緝線9則交叉固定于矩形的對角線上,并斜向縫合固定衣身1、內門襟6以及外門襟7。并且,為了進一步增強門襟處的固定強度,包布層60的折邊600的寬度不超過交叉布置的兩根緝線9的交點。
[0033]本具體實施例僅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的解釋,其并不是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本領域技術人員在閱讀完本說明書后可以根據需要對本實施例做出沒有創造性貢獻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范圍內都受到專利法的保護。
【主權項】
1.一種具有不易變形門襟的T恤,包括有前身片和后身片,所述前身片的胸口位置處開設有相互搭接扣合的里門襟和外門襟(7),其特征是:所述里門襟包括有一包布層(60),所述包布層(60)的寬度中央上縫合有一與所述里門襟等長設置的加強帶(61),所述加強帶(61)上縫合有用于扣合里外門襟(7)的紐扣(8),所述外門襟(7)也包括有一包布層(60),里門襟和外門襟(7)的下端設置有六條緝線,其中四條緝線縫合形成一矩形,另外兩條緝線交叉縫合于矩形的對角線上。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不易變形門襟的T恤,其特征是:所述里門襟長于所述外門襟(7),形成矩形的四條緝線中最下端的緝線縫合固定里門襟與前身片,最上端的緝線縫合固定里門襟、外門襟(7)以及前身片。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不易變形門襟的T恤,其特征是:所述加強帶(61)采用色織帶。4.根據權利要求1或3所述的具有不易變形門襟的T恤,其特征是:所述紐扣(8)布置于所述加強帶(61)的寬度中央。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不易變形門襟的T恤,其特征是:所述包布層(60)上固定至前身片的內外兩端處均設置有一折邊(600),所述折邊(600)的寬度不超過交叉縫合的兩根緝線的交點。6.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或5或所述的具有不易變形門襟的T恤,其特征是:所述外門襟(7)上與所述紐扣(8)配合的最上端的扣縫(80)沿前身片上的領圈(4)方向延伸。
【文檔編號】A41D1/04GK205728138SQ201620633163
【公開日】2016年11月30日
【申請日】2016年6月23日
【發明人】杜春柏
【申請人】北京保羅盛世服裝服飾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