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日常用品技術領域,具體是一種雙肩包。
背景技術:
雙肩包是對背在雙肩的背包的統稱。根據雙肩包不同的用途又分成雙肩電腦背包,雙肩運動背包,雙肩休閑背包,雙肩書包和束口繩包,軍用背包,登山包等等。主要特點是方便攜帶,解放雙手,輕負重、耐磨佳,為外出提供了方便。雙肩包的后背結構直接決定了背包的用途和檔次。然而長時期的外出使用或登山使用時,會造成人體的疲憊感,因此研究一種結構合理,減輕使用者負擔的雙肩包成為本領域技術人員的研究熱點。針對雙肩包的結構特征科學設計,尤其對學齡兒童至關重要。
學齡兒童背書包往返學校是一項基本的日常生活行為,書包已被作為一種“職業負荷”,因對學齡兒童的身體健康產生嚴重影響而受到廣泛的關注。目前,國內外關于兒童書包重量的調查發現,絕大多數兒童的書包重量超過自身體重的10%,有的超過美國運動生理學家推薦的15%BW負荷標準。香港、歐洲及部分亞洲國家學生書包的平均重量甚至超過自身體重的20%。流行病學調查指出,青少年中常見的低背痛、頸肩部肌肉酸痛麻木等與其所背書包的重量和背書包時間的長短有密切關系。為解決書包過重給兒童造成的傷害,現有技術中出現了改進的技術方案以解決該技術問題,例如現有技術中將兒童書包設計為拉桿式書包,拉桿書包雖能避免書包過重對兒童身體造成的傷害,但拉桿書包在上下樓梯和公交車以及在不平的路面上行進時十分不便,且拉桿書包的輪子容易磨損,在人群擁擠時,特別是小學生之間相互打鬧時容易被絆倒而受傷,因而用拉桿書包代替普通書包并不可取。而現有的針對雙肩書包的改進多為功能上的改進,以減輕背包負重感的結構設計較少,目前仍不能有效解決上述技術問題。
由此可見,能否根據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提供一種結構改進的雙肩包,使其在使用時能夠有效減輕負重感,緩解過重雙肩包對身體肩部背部的損害,成為本領域技術人員亟待解決的技術難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提供一種雙肩包,使其具有結構設計科學合理,有效緩解負重的優點。
為了達到上述技術效果,本實用新型包括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雙肩包,包括包體、與所述包體連接的背帶,所述包體包括與人體接觸的背部,所述背部上設置護脊墊,所述護脊墊上設置有通風導流槽,所述通風導流槽呈S型。
在長時間背包時,對于較沉重背包會造成脊部負重感強,產生酸痛感,尤其是夏天背較為沉重的雙肩包時,由于包體背部與人體后背直接貼合,無透氣孔,造成背部汗漬增多,造成人體背部不舒適感,同時容易弄臟上衣和背包,本實用新型在包體背部設計護脊墊,減輕人體背包時脊部的負重感,避免兒童在使用時造成脊部彎曲變形,同時在護脊背上設置通風倒流槽,使人體的后背與包體背部之間產生合理空隙,避免造成悶熱感。
進一步的,所述護脊墊包括呈左右對稱設置的墊體I和墊體II,所述墊體II呈S型,由于墊體I和墊體II呈左右對稱設置,則很顯然地,所述墊體I呈倒S型,在使用時人體脊柱位于墊體I和墊體II之間,使得舒適感更加,同時左右對稱設置的墊體I和墊體II符合人體背部結構,產生科學的受力分解,減輕負重感。
進一步的,所述的墊體I和墊體II上均設置有2個以上的通風導流槽,所述通風導流槽呈偏轉的S型,且所述通風導流槽貫穿所述墊體I和墊體II。
多個通風導流槽之間能夠形成一進一出的空氣循環,使用更加健康舒適,及時是夏天使用,也不用有明顯的悶熱感。
進一步的,所述墊體I上的通風導流槽與所述墊體II上的通風導流槽呈對稱設置,墊體II上的所述通風導流槽為呈順時針旋轉10~80°的S型,墊體I和墊體II上的通風導流槽均呈豎直排列。
該出結構特征設置科學合理,對稱分布在墊體I和墊體II上的通風導流槽,分別形成空氣循環,以墊體I上的通風導流槽為例,所述墊體I上的每相鄰豎直分布的四個通風導流層,空氣從靠上的通風導流槽的外側端流入由內側端流出,在經由靠下的通風導流槽的內側段流入由外側端流出,形成一進一出的空氣循環。同樣的,由于墊體I上的通風導流槽與所述墊體II上的通風導流槽呈對稱設置,因此墊體I上的通風導流槽為呈逆時針旋轉10~80°的倒S型。
進一步的,所述墊體I和墊體II分別依次分為肩部段、腰部段和尾椎段,所述肩部段和尾椎段的水平寬度均大于所述腰部段的水平寬度。
該結構特征的設計,使得在與人體腰部接觸的兩個腰部段最窄,在背包時一部分力分解至人體的腰部,產生有效減壓效果。
進一步的,所述墊體I和墊體II的豎直截面均呈倒S型起伏,所述肩部段位于倒S型上部的第一凸起部,所述腰部段位于倒S型中部的凹陷部I;所述尾椎段位于倒S型下部的第二凸起部,所述第一凸起部、凹陷部I和第二凸起部產生的圓弧角為10~80°。
倒S型起伏設計更加貼合脊柱形狀,使背帶適合不同身形的使用人群。根據人體脊椎形狀特征,設計上述結構特征,根據不同年齡段和體型的人分別均適用,位于第一凸起部的肩頸段與人體肩部完美貼合,位于凹陷部I的腰部段與人體腰部完美貼合,位于第二凸起部的尾椎段與人體腰部下面完美貼合,讓使用者更加舒適。
進一步的,所述背帶包括呈左右對稱的帶體I和帶體II,所述帶體I和帶體II均呈S型。進一步的,所述的帶體I和帶體II分別依次分為肩頸部和腋下部,所述帶體I的肩頸部位于S型的凹陷部II,所述帶體I的腋下部位于S型的凸起部I;所述凹陷部II和凸起部I產生的圓弧角為10~80°。同樣的由于帶體I和帶體II呈左右對稱設置,則帶體II呈倒S型,帶體II的肩頸部位于倒S型的凹陷部III,帶體II的也下部位于倒S型的凸起部II。
根據人體工學原理,背帶的S型設計使得凹陷部II和凹陷部III均繞開勃頸處,使背帶按肩部結構,服帖的附著于肩部,能有效對頸部的壓力完全分散到肩部,在使用時更加舒適健康,尤其針對兒童使用,不會對肩部造成過大壓力而不利于兒童體格成長。
進一步的,所述包體還包括前部、與所述前部和背部分別連接的兩個側邊部,所述前部和/或側邊部上連接有儲物袋;所述前部朝向包內的一側連接有網袋和/或透明袋,所述透明袋的開口設置在相對的兩個邊上;所述背帶朝向人體的一側上連接有減壓墊。
儲物袋的設置能夠根據需要放置不同雜物或文具用品,存儲空間有效設計,在拿取物品時也更加方便。同時背帶上的減壓墊能夠有效緩解肩部壓力,使得肩部受力合理分解,減輕負重感。同時網袋也可將分類的學具用品進行收納,透明袋中可放入學生的課程表,以學生查看個人的課程表。
進一步的,所述背部朝向包內一側的底部活動連接有底部折疊托板;所述背部朝向包內的一側連接有分隔袋和緊固帶,所述緊固帶與分隔袋外表面相接觸,且左右兩端分別連接在分隔袋的兩個側邊部。
底部折疊托板可根據使用者的需要進行折疊和展開,當書包內放置的物品較多,重量較大時,可將底部折疊托板展開,平鋪于背包內的底部,其中底部折疊托板為硬質材料,在展開時其與背部相垂直,底部拖力和肩部的支持力相互配合,遵循力學的分解原理,最大程度的減輕背包者的負擔。當書包內放置的東西較少且較輕時,則將底部折疊板進行收納即可。在書包內背部設置的分隔袋可根據用戶的需求分隔放置其他需要分離的物品,在拿取時更加方便選擇,同時分隔袋上還連接有緊固帶,所述緊固帶優選的為松緊帶,在緊固帶和分隔袋之間也可安置其他物品,緊固帶也可以避免分隔袋內方式的物品掉出。提高了包內放置物品的穩定性和多用性,滿足使用者的個性化需求。
進一步的,所述減壓墊呈S型,匹配背帶的形狀特征,將減壓墊設計為S型,其減壓效果更加明顯。所述雙肩包還包括連接在包體上的GPS定位芯片和/或報警裝置。所述GPS定位芯片和報警裝置均包括有無線通信芯片,且通過無線通信芯片與終端連接。當雙肩包不慎丟失時,能夠直接通過手機查看雙肩包的位置信息來找回。另外當青少年兒童使用時,設置有GPS定位芯片和報警裝置,能夠進一步的保障了青少年兒童的安全。
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包括以下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結構改進的雙肩包,結合人體工學原理,科學設計各結構特征,使得人體在背包時能夠有效將受力進行科學分解,緩解負重感,同時針對長期使用過重背包的青少年兒童,有效減輕了背包沉重的負擔,避免了長期背沉重書包產生低背痛、頸肩部肌肉酸痛麻木等問題,滿足青少年兒童健康成長發育的需要。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雙肩包后視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包體背部一種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雙肩包內的背部主視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雙肩包內的前部主視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雙肩包內的側邊部主視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包體背部另一種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
1、包體;2、背帶;21、帶體I;22、帶體II;23、肩頸部;24、腋下部;3、背部;4、護脊墊;41、墊體I;42、墊體II;43、肩部段;44、腰部段;45、尾椎段;5、通風導流槽;6、儲物袋;7、網袋;8、透明袋;9、底部折疊托板;10、分隔袋;101、緊固帶。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具體的實施例并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的詳細描述。
實施例: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一種雙肩包,如圖1~2所示,包括包體1、與所述包體連接的背帶2,所述包體包括與人體接觸的背部3,所述背部上設置護脊墊4,所述護脊墊上設置有通風導流槽5,所述通風導流槽呈S型。
在長時間背包時,對于較沉重背包會造成脊部負重感強,產生酸痛感,尤其是夏天背沉重的雙肩包時,由于包體背部與人體后背直接貼合,無透氣孔,造成背部汗漬增多,造成人體背部不舒適感,同時容易弄臟上衣和背包,本實用新型在包體背部設計護脊墊,減輕人體背包時脊部的負重感,避免兒童在使用時造成脊部彎曲變形,同時在護脊背上設置通風倒流槽,使人體的后背與包體背部之間產生合理空隙,避免造成悶熱感。
在本實施例中,進一步的,所述護脊墊包括呈左右對稱設置的墊體I41和墊體II42,所述墊體II呈S型,由于墊體I和墊體II呈左右對稱設置,則很顯然地,所述墊體I呈倒S型,在使用時人體脊柱位于墊體I和墊體II之間,使得舒適感更加,同時左右對稱設置的墊體I和墊體II符合人體背部結構,產生科學的受力分解,減輕負重感。多個通風導流槽之間能夠形成一進一出的空氣循環,使用更加健康舒適,及時是夏天使用,也不用有明顯的悶熱感。
在本實施例中,進一步的,所述的墊體I和墊體II上均設置有2個以上的通風導流槽,所述通風導流槽呈偏轉的S型,且所述通風導流槽貫穿所述墊體I和墊體II。具體的所述墊體I和墊體II上分別設置有2個、3個、4個、5個、6個或7個等通風導流槽。如圖2和圖6所示,以墊底I和墊體II上分別設置有4個或2個通風導流槽為例,本領域技術人員基于本實用新型內容能夠直接得到設置有其他數量的通風導流槽的雙肩包結構。
在本實施例中,進一步的,如圖2所示,所述墊體I上的通風導流槽與所述墊體II上的通風導流槽呈對稱設置,墊體II上的所述通風導流槽為呈順時針旋轉10~80°的S型,墊體I和墊體II上的通風導流槽均呈豎直排列。同樣的,由于墊體I上的通風導流槽與所述墊體II上的通風導流槽呈對稱設置,因此墊體I上的通風導流槽為呈逆時針旋轉10~80°的倒S型。具體的,所述墊體II上的所述通風導流槽為呈順時針旋轉10°、20°、30°、40°、50°、60°、70°或80°的S型;墊體I上的通風導流槽為呈逆時針旋轉10°、20°、30°、40°、50°、60°、70°或80°的倒S型。優選地,所述墊體I上的通風導流槽為呈逆時針旋轉40~80°,所述墊體II上的所述通風導流槽為呈順時針旋轉40~80°;本領域技術人員基于書包具體的尺寸和所適用的不同消費群體可以進行相應選擇和設計。該處結構特征設計科學合理,對稱分布在墊體I和墊體II上的通風導流槽,分別形成空氣循環,如圖6所示,圖6中的虛線為空氣循環流動走向,以墊體I和墊體II上設置有2個通風導流槽為例,所述墊體I和墊體II上的每相鄰豎直分布的兩個通風導流層,空氣從靠上的通風導流槽的外側端流入由內側端流出,在經由靠下的通風導流槽的內側段流入由外側端流出,形成一進一出的空氣循環。本領域技術人員基于本實用新型內容能夠直接得到設置有其他數量的通風導流槽的雙肩包結構。
在本實施例中,進一步的,如圖2所示,所述墊體I和墊體II分別依次分為肩部段43、腰部段44和尾椎段45,所述肩部段和尾椎段的水平寬度均大于所述腰部段的水平寬度。該結構特征的設計,使得在與人體腰部接觸的腰部段II和腰部段III最窄,在背包時一部分力分解至人體的腰部,產生有效減壓效果。
在本實施例中,進一步的,所述墊體I和墊體II的豎直截面均呈倒S型起伏,所述肩部段位于倒S型上部的第一凸起部,所述腰部段位于倒S型中部的凹陷部I;所述尾椎段位于倒S型下部的第二凸起部,所述第一凸起部、凹陷部I和第二凸起部產生的圓弧角為10~80°。具體的,所述第一凸起部、凹陷部I和第二凸起部產生的圓弧角為10°、20°、30°、40°、50°、60°、70°或80°。優選地,所第一凸起部、凹陷部I和第二凸起部產生的圓弧角為20~50°。所述本領域技術人員基于書包具體的尺寸和所適用的不同消費群體可以進行相應選擇和設計。在本實施例中,進一步的,所述背帶包括呈左右對稱的帶體I和帶體II,所述帶體I和帶體II均呈S型。
在本實施例中,進一步的,所述的帶體I21和帶體I22分別依次分為肩頸部23和腋下部24,所述帶體I的肩頸部位于S型的凹陷部II,所述帶體I的腋下部位于S型的凸起部I;所述凹陷部II和凸起部I產生的圓弧角為10~80°。同樣的由于帶體I和帶體II呈左右對稱設置,則帶體II呈倒S型,帶體II的肩頸部位于倒S型的凹陷部III,帶體II的也下部位于倒S型的凸起部II。具體的,所述凹陷部II、凹陷部III、凸起部I和起部II產生的圓弧角為10°、20°、30°、40°、50°、60°、70°或80°。優選地,所述凹陷部II和凸起部I產生的圓弧角為20~50°。本領域技術人員基于書包具體的尺寸和所適用的不同消費群體可以進行相應選擇和設計。根據人體工學原理,背帶的S型設計使得凹陷部II和凹陷部III均繞開勃頸處,使背帶按肩部結構,服帖的附著于肩部,能有效將對頸部的壓力完全分散到肩部,在使用時更加舒適健康,尤其針對兒童使用,不會對肩部造成過大壓力而不利于兒童體格成長。
在本實施例中,進一步的,如圖3和圖4所示,所述包體還包括前部、與所述前部和背部分別連接的兩個側邊部,所述前部和/或側邊部上連接有儲物袋6;所述前部朝向包內的一側連接有網袋7和/或透明袋8,所述透明袋的開口設置在相對的兩個邊上;所述背帶朝向人體的一側上連接有減壓墊。
儲物袋的設置能夠根據需要放置不同雜物或文具用品,存儲空間有效設計,在拿取物品時也更加方便。同時背帶上的減壓墊能夠有效緩解肩部壓力,使得肩部受力合理分解,減輕負重感。
在本實施例中,進一步的,如圖4和圖5所示,所述儲物袋上連接有反光條。采用反光條,在背包著行駛夜路時,更加安全。在本實施例中,進一步的所述前部外表面設置有前置袋,所述前置袋的開口上設置有拉鏈。便于使用者分裝物品,取放更方便。
在本實施例中,進一步的,所述減壓墊呈S型,匹配背帶的形狀特征,將減壓墊設計為S型,其減壓效果更加明顯。所述雙肩包還包括連接在包體上的GPS定位芯片和/或報警裝置。所述GPS定位芯片和報警裝置均包括有無線通信芯片,切通過無線通信芯片與終端連接。當雙肩包不慎丟失時,能夠直接通過手機查看雙肩包的位置信息來找回。由于青少年兒童自我防御能力較低,在遇到危險情況是你可以觸發報警裝置,并且報警裝置能夠及時將報警信號發送至服務的手機終端。所述報警裝置可以為蜂鳴器、警報器等報警裝置,再觸發后能夠引起周圍人士的注意,以及時獲得救援。設置有GPS定位芯片和報警裝置,能夠進一步的保障了青少年兒童的安全。
在本實施例中,進一步的,如圖4和圖5所示,所述背部朝向包內一側的底部活動連接有底部折疊托板9;所述背部朝向包內的一側連接有分隔袋10和緊固帶101,所述緊固帶與分隔袋外表面相接觸,且左右兩端分別連接在分隔袋的兩個側邊部。
底部折疊托板可根據使用者的需要進行折疊和展開,當書包內放置的物品較多,重量較大時,可將底部折疊托板展開,平鋪于背包內的底部,其中底部折疊托板為硬質材料,在展開時其與背部相垂直,底部拖力和肩部的支持力相互配合,遵循力學的分解原理,最大程度的減輕背包者的負擔。當書包內放置的東西較少且較輕時,則將底部折疊板進行收納即可。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本實用新型可以有各種更改和變化。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