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施工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混凝土收光鞋。
背景技術:
混凝土在初凝后終凝前,操作工人要站在混凝土上進行壓光,為的是讓表面混凝土更加密實以防止開裂,而此時的混凝土可塑性依然很強,操作更人很容易留下較硬,從而影響混凝土觀感質量造成質量缺陷。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提出了一種混凝土收光鞋,該收光鞋結構簡單,踩踏的時候不易脫落,同時也不易在混凝土表面留下腳印。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一種混凝土收光鞋,包括底板以及設置在底板中間部位的鞋擋,所述底板為鏤空設置,其上還設置有若干加強筋,其特征在于,所述鞋擋前部固定設置有鞋頭,所述鞋擋后部固定設置有鞋跟,所述鞋跟的兩側面分別連接有左鞋繩和右鞋繩,所述鞋頭和鞋跟均采用橡膠制成。
進一步的,所述鞋跟兩側面分別固定設置有凸起布條,所述凸起布條上設置有鞋繩孔,所述鞋跟兩側面在凸起布條下方設置有防脫孔。
進一步的,所述鞋跟向左上方傾斜設置。
進一步的,所述鞋頭的長度為鞋擋長度的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一之間。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該收光鞋結構簡單,踩踏的時候不易脫落,同時也不易在混凝土表面留下腳印。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性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側視圖。
圖中:1、底板;2、鞋擋;3、鞋頭;4、鞋跟;5、左鞋繩;6、右鞋繩;7、凸起布條;8、鞋繩孔;9、防脫孔。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參見圖1到圖2所示的一種混凝土收光鞋,包括底板1以及設置在底板1中間部位的鞋擋1,所述底板1為鏤空設置,其上還設置有若干加強筋,所述鞋擋1前部固定設置有鞋頭3,所述鞋擋1后部固定設置有鞋跟4,所述鞋跟4的兩側面分別連接有左鞋繩5和右鞋繩6,所述鞋頭3和鞋跟4均采用橡膠制成。
本實用新型在使用的時候過程如下,當操作者要對混凝土地面進行收光操作的時候,將穿有鞋腳部踩踏進入到鞋擋1之中,腳部的前部處于鞋頭3之中,由于鞋擋1具有鞋頭3,所以腳部的前部不會從該收光鞋中滑出,然后通過鞋跟4兩側面的左鞋繩5和右鞋繩6互相交叉捆綁,使其綁緊在腳部的腳踝處,其松緊可以根據操作者的舒適度自行調節。當混凝土收光完成以后,將鞋繩松開,收光鞋脫下即可
進一步的,所述鞋跟4兩側面分別固定設置有凸起布條7,所述凸起布條7上設置有鞋繩孔8,所述鞋跟4兩側面在凸起布條7下方設置有防脫孔9。由于在鞋跟4兩側面設置有凸起布條7,所以在綁緊鞋繩的時候,凸起布條7是柔性的,所以也能夠產生形變,使得鞋繩緊緊的捆綁在腳踝部,為了避免鞋繩脫落,在鞋繩松開以后,可以穿過防脫孔,防止其脫落。
進一步的,所述鞋跟4向左上方傾斜設置,所述鞋頭3的長度為鞋擋1長度的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一之間。由于人體的腳后跟形狀也是向左上方傾斜的,所以將鞋跟4也設置為左上方傾斜,進一步保證操作者穿上收光鞋以后能夠保持穩固。同時,鞋頭3的長度為鞋擋1長度的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一之間,在實踐使用中,能夠保證穿戴方便,也能使得操作者穿上以后不容易脫落。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