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服裝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帶有充氣帽的羽絨服。
背景技術:
羽絨服由于其輕便、保暖的優點而成為日常生活中人們御寒的主要服裝,常見的羽絨服都會帶有帽子,以保護人們的頭部尤其是耳朵不受嚴寒侵襲,然而現有許多羽絨服的帽子與羽絨服采用一體式的設計,用戶不能根據天氣的變化自主選擇是否需要佩戴帽子,或者根據心情的變化自主選擇佩戴不同顏色或圖案的帽子;即便市場上有些帽子和羽絨服為可拆卸連接,但所采用的拉鏈或者紐扣的通常暴露在外部,十分不美觀,影響用戶的購買意愿。
技術實現要素:
因此,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克服現有技術中羽絨服與設于羽絨服上的帽子連接方式復雜、不美觀的缺陷,從而提供一種連接方便、簡潔美觀的帶有充氣帽的羽絨服。
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帶有充氣帽的羽絨服,包括:羽絨服本體,設置有立式衣領,所述立式衣領的前部設置有兩個安裝腔,所述安裝腔設有與外界相通的開口,并且所述安裝腔內設有第一連接結構;充氣帽,包括帽體以及分別設于所述帽體兩側的連接帶,所述連接帶的端部設有第二連接結構,所述第二連接結構適于與所述第一連接結構形成可拆卸連接。
兩個所述安裝腔對稱地并排設置,其中一個所述安裝腔的開口水平向左設置,另一個所述安裝腔的開口水平向右設置,兩個所述安裝腔的相對所述開口的封閉端相鄰設置。
所述第一連接結構為固定于所述安裝腔的內壁上的公扣,所述第二連接結構為固定于所述連接帶的端部、與所述公扣對應設置的母扣,所述公扣與所述母扣形成可拆卸地按扣配合。
所述立式衣領為連接于所述羽絨服本體的領口處的帶狀結構,所述帶狀結構的兩端延伸至所述領口的前部,并且所述帶狀結構的兩端為可拆卸連接。
兩個所述安裝腔分別設于所述帶狀結構的兩端部。
所述帽體包括罩體以及設于所述罩體內的充氣體,所述充氣體內密封有氣體,且所述充氣體的形狀與所述罩體內的容納空間相適應。
所述充氣體包括重疊設置的第一密封層與第二密封層,所述第一密封層的周向邊緣與所述第二密封層的周向邊緣密封連接以形成氣體填充腔。
所述連接帶連接于所述罩體的兩側。
所述罩體設有可開合設置的安裝口,所述充氣體適于自所述安裝口裝入或取出所述罩體。
所述罩體為防水材料制成。
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具有如下優點:
1.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帶有充氣帽的羽絨服,立式衣領的前部設有兩個安裝腔,安裝腔具有與外界相通的開口,且安裝腔內設有第一連接結構,通過設于帽體兩側的連接帶端部的第二連接結構與所述第一連接結構的可拆卸連接,可將充氣帽可拆卸連接于羽絨服本體上,充氣帽與羽絨服本體的連接結構隱蔽于安裝腔內的設置,使得衣物的設計更加簡潔美觀;同時,將充氣帽與羽絨服本體的連接結構設于立式衣領的前部,使得用戶在穿著羽絨服本體時無需他人幫助,即可自己將充氣帽連接在羽絨服本體的領口處,操作簡單方便,即使是老人或者兒童也可輕松佩戴;再次,將連接結構隱藏在安裝腔內,避免了連接結構對用戶的下巴或脖頸造成刮擦等不適;另外,充氣帽與羽絨服本體的可拆卸連接方便用戶根據天氣情況或者心情,自主選擇是否佩戴充氣帽,或者佩戴不同顏色、不同圖案的充氣帽,充分滿足用戶的個性化需求。
2.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帶有充氣帽的羽絨服,兩個安裝腔對稱地并排設置,并且兩個安裝腔的安裝口背向設置,一個水平向左,另一個水平向右,使得充氣帽的兩個連接帶可分別自所述安裝腔的開口處伸入所述安裝腔內,與所述立式衣領連接,并且連接帶分別自所述立式衣領的左右兩側向后延伸,不會對用戶的脖頸活動造成影響,舒適美觀。
3.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帶有充氣帽的羽絨服,帽體包括罩體以及設于所述罩體內的充氣體,所述充氣體內密封有氣體,且所述充氣體的形狀與所述罩體內的容納空間相適應,充氣體在為用戶增加保溫性能的同時,還可增加帽體的輕盈感,避免帽體松垮的塌在背上,舒適美觀。
4.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帶有充氣帽的羽絨服,所述充氣體與所述罩體可拆卸設置,用戶可根據自身需求選擇是否加入充氣體。
5.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帶有充氣帽的羽絨服,所述罩體為防水材料制成,可有效防水,保護頭部免于被雨水淋濕。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方式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具體實施方式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方式,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中提供的帶有充氣帽的羽絨服的立體視圖;
圖2為圖1所示的A處的放大視圖;
圖3為圖1所述的充氣帽的剖視圖。
附圖標記說明:
1-羽絨服本體;2-立式衣領;3-安裝腔;4-第一連接結構;5-第二連接結構;6-帽體;7-連接帶;8-罩體;9-第一密封層;10-第二密封層;11-氣體填充腔。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術語“中心”、“上”、“下”、“左”、“右”、“豎直”、“水平”、“內”、“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實用新型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此外,術語“第一”、“第二”、“第三”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
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術語“安裝”、“相連”、“連接”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一體地連接;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實用新型中的具體含義。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實用新型不同實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術特征只要彼此之間未構成沖突就可以相互結合。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中提供的帶有充氣帽的羽絨服的立體視圖;圖2為圖1所示的A處的放大視圖;圖3為圖1所述的充氣帽的剖視圖。如圖1-3所示,本實施方式提供的一種帶有充氣帽的羽絨服,包括:羽絨服本體1,設置有立式衣領2,所述立式衣領2的前部設置有兩個安裝腔3,所述安裝腔3設有與外界相通的開口,并且所述安裝腔3內設有第一連接結構4;充氣帽,包括帽體6以及分別設于所述帽體6兩側的連接帶7,所述連接帶7的端部設有第二連接結構5,所述第二連接結構5適于與所述第一連接結構4形成可拆卸連接。
通過設于帽體6兩側的連接帶7端部的第二連接結構5與所述第一連接結構4的可拆卸連接,可將充氣帽可拆卸連接于羽絨服本體1上,充氣帽與羽絨服本體1的連接結構隱蔽于安裝腔3內的設置,使得衣物的設計更加簡潔美觀;同時,將充氣帽與羽絨服本體1的連接結構設于立式衣領2的前部,使得用戶在穿著羽絨服本體1時無需他人幫助,即可自己將充氣帽連接在羽絨服本體1的領口處,操作簡單方便,即使是老人或者兒童也可輕松佩戴;再次,將連接結構隱藏在安裝腔3內,避免了連接結構對用戶的下巴或脖頸造成刮擦等不適;另外,充氣帽與羽絨服本體1的可拆卸連接方便用戶根據天氣情況或者心情,自主選擇是否佩戴充氣帽,或者佩戴不同顏色、不同圖案的充氣帽,充分滿足用戶的個性化需求。
具體地,兩個所述安裝腔3對稱地并排設置在所述立式衣領2的前部外表面上,其中一個所述安裝腔3的開口水平向左設置,另一個所述安裝腔3的開口水平向右設置,兩個所述安裝腔3的相對所述開口的封閉端相鄰設置,兩個安裝腔3對稱地并排設置,并且兩個安裝腔3的安裝口背向設置,一個水平向左,另一個水平向右,使得充氣帽的兩個連接帶7可分別自所述安裝腔3的開口處伸入所述安裝腔3內,與所述立式衣領2連接,并且連接帶7分別自所述立式衣領2的左右兩側向后延伸,不會對用戶的脖頸活動造成影響,舒適美觀。
本實施例中,所述安裝腔3由兩端分別呈上下位置固定于所述立式衣領2前部、圍成筒狀的帶狀材料形成,兩個所述安裝腔3相鄰的一端封閉設置,另一端形成開口,所述安裝腔3采用顏色與所述立式衣領2相同的柔性布料制成,由于采用柔性布料,安裝腔3的開口可隨連接帶7的扭轉自由變形,增強衣領處的舒適感;在其他實施例中,所述安裝腔3還可采用與服裝相搭配的其他顏色或其他布料制成,例如熒光材料,或者抗污材料等,所述安裝腔3的開口也可以斜向上設置。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連接結構4為固定于所述安裝腔3的內壁上的公扣,所述第二連接結構5為固定于所述連接帶7的端部、與所述公扣對應設置的母扣,所述公扣與所述母扣形成可拆卸地按扣配合。
需要說明的是,在其他實施例中,所述第一連接結構4與所述第二連接結構5還可以分別為形成磁性貼合的磁貼與磁扣,或者為形成掛接配合的掛鉤與固定環,或者為形成粘接配合的粘接公面與粘接母面等。
再進一步地,所述立式衣領2為連接于所述羽絨服本體1的領口處的帶狀結構,所述帶狀結構的兩端延伸至所述領口的前部,并且所述帶狀結構的兩端為可拆卸連接,本實施方式中,所述羽絨服本體1包括后身和通過拉鏈結構可拆卸連接的對襟式前身,帶狀結構與羽絨服本體1為一體成型,帶狀結構的兩端通過所述拉鏈結構可拆卸連接。
更進一步地,兩個所述安裝腔3分別設于所述帶狀結構的兩端部,使兩個所述連接帶7可通過所述立式衣領2的開合靠近或遠離,以調節所述帽體6包圍脖頸的松緊程度。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所述帽體6包括罩體8以及設于所述罩體8內的充氣體,所述充氣體內密封有氣體,且所述充氣體的形狀與所述罩體8內的容納空間相適應,所述充氣體包括重疊設置的第一密封層9與第二密封層10,所述第一密封層9的周向邊緣與所述第二密封層10的周向邊緣密封連接以形成氣體填充腔11,充氣體在為用戶增加保溫性能的同時,還可增加帽體6的輕盈感,避免帽體6松垮的塌在背上,舒適美觀。
進一步地,所述連接帶7連接于所述罩體8的兩側,所述罩體8設有可開合設置的安裝口,所述充氣體適于自所述安裝口裝入或取出所述罩體8,所述充氣體與所述罩體8可拆卸設置,用戶可根據自身需求選擇是否加入充氣體。
更進一步地,所述罩體8為防水材料制成,可有效防水,保護頭部免于被雨水淋濕。
顯然,上述實施例僅僅是為清楚地說明所作的舉例,而并非對實施方式的限定。對于所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上述說明的基礎上還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變化或變動。這里無需也無法對所有的實施方式予以窮舉。而由此所引伸出的顯而易見的變化或變動仍處于本實用新型創造的保護范圍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