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電力通信技術領域,特指一種便攜式一體化指揮平臺箱體。
背景技術:
目前供電公司的應急指揮中心固定在大樓中,在一些突發事件中需要建立前方指揮中心便于指揮人員就近指揮,而目前社會上已有的應急指揮車由于體積過大、操作繁瑣、對路網的通過性要求比較高不大適用臨安供電公司前方應急指揮的要求。因此,本發明人對此做進一步研究,研發出一種便攜式一體化指揮平臺箱體,本案由此產生。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便攜式一體化指揮平臺箱體,組裝靈活、開通迅速、維護簡單、靈活便攜。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體化指揮平臺箱體,包括主體箱,以及以可拆卸的方式設置在主體箱上的頂蓋、前蓋、后蓋,所述主體箱中設置有若干抽拉式抽屜,主體箱兩側設置有若干固定卡扣,所述固定卡扣分別與頂蓋、前蓋、后蓋上的凹槽相匹配。
進一步,所述前蓋與后蓋內設置有可折疊的支撐腳。
進一步,所述主箱體下設置有萬向輪。
進一步,所述頂蓋扣合在主箱體頂部。
進一步,所述固定卡扣為蝴蝶鎖。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
改變了目前突發事件中建立前方指揮中心時各種通信設備需要組合聯調的現狀,簡化了組合聯調方式,提高了工作效率,大幅度縮短了建立前方指揮中心的時間;其次,保證了網絡及時暢通,使各項指令能及時下達現場一線,減少了突發事件對電網的影響,帶來了巨大的安全效益和經濟效益。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展開后的示意圖;
標號說明
主體箱1,頂蓋2,前蓋3,后蓋4,固定卡扣5,
支撐腳6,萬向輪7。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
如圖所示,一體化指揮平臺箱體,包括主體箱1,以及以可拆卸的方式設置在主體箱1上的頂蓋2、前蓋3、后蓋4,頂蓋2扣合在主箱體頂部,前蓋3與后蓋4能扣合在主箱體的前后兩側,通過航空箱專用板材制成的前蓋3、后蓋4內部設置有防震海綿,前蓋3與后蓋4內設置有可折疊的支撐腳6,主體箱1中設置有若干抽拉式抽屜,主體箱1兩側設置有若干固定卡扣5,固定卡扣5分別與頂蓋2、前蓋3、后蓋4上的凹槽相匹配;主箱體下設置有萬向輪7。
作為優選,固定卡扣5為蝴蝶鎖。
使用時,將主體箱1移到平整的地面,打開頂蓋2和前蓋3、后蓋4,拉開固定卡扣5,使得頂蓋2和前蓋3、后蓋4與主體箱1分開;把前蓋3、后蓋4橫放與地面平行然后與主體箱1側邊固定,使得臺面穩當;把前蓋3、后蓋4內部的支撐腳6打開,與地面固定,打開抽拉式抽屜(里面有操作用到的電腦);接上外部電源、應急光纜即可進行相應的應急指揮。
上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但本實用新型的設計構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構思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非實質性的改動,均應屬于侵犯本實用新型保護范圍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