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服裝領域,特別是指一種穿著涼爽、款式可變且防感冒的短袖。
背景技術:
短袖是夏天的必備,由于其穿著舒適、方便,并且可以隨意增加一些個性化的圖案,因此適合各個年齡段的人穿著,并且深受歡迎。現有的短袖一般是整體由一種材質的布料成型的,布料一般采用棉質布料以提高柔軟性。短袖作為休閑服出現在世界各個角落,由于其穿著舒適、款式簡單大方而且容易搭配,因此深受大眾歡迎,但是現有短袖的款式較為單一而且穿起來不透風,較為悶熱。
此外,炎熱的天氣往往會催生人們在中午的睡意,大多數人會選擇穿著短袖并開著空調午睡,當溫度較低時,由于短袖面料較薄,肚臍處就很容易受涼,而我們知道很多著涼情況的發生都是由肚臍處先受涼引起的。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決現有技術中的問題,提出一種穿著涼爽舒適、款式可變且具有防止午睡時受涼的短袖。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長度可調的短袖,包括短袖本體,所述短袖本體的下圍形成翻折部,該翻折部可向短袖本體內側翻折并固定于短袖本體內側形成雙層面料,該雙層面料可覆蓋住人體的肚臍處。
進一步的,所述翻折部通過搭扣固定于短袖本體內側,翻折部的自由端上均勻分布有公扣/母扣;短袖本體內側設有與之對應的母扣/公扣。
進一步的,所述翻折部通過魔術貼固定于短袖本體內側,翻折部的自由端上均勻分布有毛面體/勾面體;短袖本體內側設有與之對應的勾面體/毛面體。
進一步的,所述翻折部往內翻折并形成折痕,該折痕處均勻分布有鏤空的豎直長條。在翻折部未翻折時,不僅使得短袖款式更加耐看,而且有助于透風,從而在穿著時更加涼爽;在翻折部翻折時,可使短袖更具個性化,符合當下年輕人的個性化追求。
更進一步的,所述豎直長條的寬度為3mm-5mm;長度為5cm-8cm,相鄰豎直長條之間的間距為5mm-10mm。
進一步的,所述短袖本體包括短袖部,該短袖部上均勻分布有網孔,該網孔的孔徑為1mm-2mm。短袖部上密布有網孔,使得短袖更加涼爽。
由上述對本實用新型的描述可知,和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優點:翻折部可向內翻折,改變了短袖的長度,不僅使得短袖具有兩種款式,而且翻折后形成的雙層面料在午睡時能覆蓋住人體肚臍,使得肚臍能獲得足夠的保暖,從而避免著涼的情況發生。
附圖說明
圖1為實施例一未翻折時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實施例一翻折后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實施例二未翻折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實施例二翻折后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參照附圖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一
同時參照圖1和圖2,一種長度可調的短袖,包括短袖本體1,所述短袖本體1的下圍形成翻折部11,該翻折部11可向短袖本體1內側翻折并固定于短袖本體1內側形成雙層面料,該雙層面料可覆蓋住人體的肚臍處。翻折后形成的雙層面料在午睡時能覆蓋住人體肚臍,使得肚臍能獲得足夠的保暖,從而避免著涼的情況發生。
進一步的,所述翻折部11通過搭扣固定于短袖本體1內側,翻折部11的自由端上均勻分布有公扣2;短袖本體1內側設有與之對應的母扣3。此外,翻折部11也可通過魔術貼的方式固定于短袖本體1內側。
實施例二
同時參照圖3和圖4,本實施例二與上述實施例一的結構基本相同,其主要區別在于:本實施例的翻折部11往內翻折并形成折痕111,該折痕111上均勻分布有鏤空的豎直長條4。所述豎直長條4的寬度為3mm-5mm;長度為5cm-8cm,相鄰豎直長條4之間的間距為5mm-10mm。在翻折部11未翻折時,不僅使得短袖款式更加耐看,而且有助于透風,從而在穿著時更加涼爽;在翻折部11翻折時,可使短袖更具個性化,符合當下年輕人的個性化追求。
繼續參照圖3和圖4,為了獲得良好的舒適感,所述短袖本體1包括短袖部12,該短袖部12上均勻分布有網孔121,該網孔121的孔徑為1mm-2mm。短袖部12上密布有網孔121,使得短袖本體1更加涼爽。
上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實用新型的設計構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構思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非實質性的改動,均屬于侵犯本實用新型保護范圍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