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鞋帶扣,屬于服裝鞋帽領域。
背景技術:
日常生活中,許多鞋子都是帶有鞋帶的,比如運動鞋。一般的帶有鞋帶的鞋子在鞋帶穿過最上方的鞋帶眼后直接系緊,如此在走動,運動過程中腳部對鞋子的撐開力會部分作用到鞋帶上,最終該力主要由鞋帶的系緊結承擔,從而使鞋帶的系緊結容易松動。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鞋帶扣。該鞋帶扣能分擔鞋帶的系緊結的受力,有效防止系緊結松動,結構簡單,操作方便。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鞋帶扣,包括相互間距平行設置的下片和上片;所述下片固定在鞋子上;所述下片與上片一端設置有凹部;所述下片與上片另一端通過一按扣扣合;所述上片中部設置有V形通口;所述V形通口從中間向兩端逐漸縮窄;所述上片在凹部與V形通口之間的位置還設置有一連接件;所述連接件連接下片與上片。
其中,所述下片與鞋子通過鉚釘鉚接。
其中,所述V形通口側壁上粘接有第一摩擦層。
其中,所述凹部側壁上粘接有第二摩擦層。
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實用新型一種鞋帶扣能分擔鞋帶的系緊結的受力,有效防止系緊結松動,結構簡單,操作方便。
2、本實用新型一種鞋帶扣設置有下片和上片,下片和上片通過連接件和按扣實現可拆卸的卡合,可以有效夾緊鞋帶,分擔鞋帶系緊結的受力。
3、本實用新型一種鞋帶扣設置有V形通口,鞋帶從V形通口中部穿過并滑入V形通口兩端夾緊,進一步分擔鞋帶系緊結的受力。
4、本實用新型一種鞋帶扣設置有凹部,可以引導鞋帶進行系緊,并提高摩擦力。
5、本實用新型一種鞋帶扣設置有第一摩擦層和第二摩擦層,有效提高了鞋帶在鞋帶扣內的摩擦力。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鞋帶扣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一種鞋帶扣的主視剖視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一種鞋帶扣在鞋子上布置的示意圖。
圖中附圖標記表示為:
1-下片、2-上片、21-V形通口、22-第一摩擦層、3-連接件、31-凹部、32-第二摩擦層、4-按扣、5-鉚釘。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來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的說明。
如圖1、2所示, 一種鞋帶扣,包括相互間距平行設置的下片1和上片2;所述下片1固定在鞋子上;所述下片1與上片2一端設置有凹部31;所述下片1與上片2另一端通過一按扣4扣合;所述上片2中部設置有V形通口21;所述V形通口21從中間向兩端逐漸縮窄;所述上片2在凹部31與V形通口21之間的位置還設置有一連接件3;所述連接件3連接下片1與上片2。
其中,所述下片1與鞋子通過鉚釘5鉚接。
其中,所述V形通口21側壁上粘接有第一摩擦層22。
其中,所述凹部31側壁上粘接有第二摩擦層32。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如圖3所示,在鞋子鞋舌上方的鞋身兩側各設置一個鞋帶扣,鞋帶在鞋帶眼里交叉穿插后在系緊之前一端從其中一個鞋帶扣的上片2與下片1之間穿入,并從V形通口21穿出;鞋帶另一端也從另一個鞋帶扣的上片2與下片1之間穿入,并從V形通口21穿出;鞋帶兩端分別穿過兩個鞋帶扣的凹部31后進行系緊;分別按下按扣4使上片2與下片1夾住位于兩者之間的鞋帶。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專利范圍,凡是利用本實用新型說明書及附圖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或等效流程變換,或直接或間接運用在其他相關的技術領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實用新型的專利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