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襪子, 特別涉及一種多功能新型船襪。
背景技術:
船襪是一種很短的襪子,短的程度到穿鞋后看不見襪子(或只看到襪子的邊緣),襪口在腳踝以下。“船襪”之名是因為襪子的 形狀好像船一樣,因為長度頂多到腳踝,所以又稱為“踝襪”、“船 型襪”、“超短襪”,在臺灣則多半被叫做“隱形襪”。隨著現在技術的發展以及科技的進步,結構功能單一的船襪已經很難滿足現有人們對船襪的需求,現在市面上急需一種多功能的船襪,去競爭市面上的份額。
公告號為204483071U的中國專利公開了一種耐磨的護踝船襪,它包括襪體,襪體上設有襪口,沿襪口內側設有一圈硅膠邊,襪口后沿設有凸起,凸起內填充有柔軟物質,在襪體的底部設有防滑硅膠點,在襪口外側設有一圈高彈性絨布;在襪體上腳掌和腳趾之間的部分外壁設有條形的加固片,所述加固片的最長邊與襪體腳掌處寬度相等。
該對比專利的不足之處在于:該對比專利通過在襪口后沿設置有凸起并在凸起內填充有柔軟物質,減少腳后跟與鞋跟之間的摩擦,防止腳后跟磨破;該種方式雖然解決了腳后跟磨破的問題,但現有市面上擁有該種功能的船襪較多,且該種船襪的功能相對較為單一,很難滿足人們對現有船襪的需求。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在左襪體與右襪體的襪跟外側分別設有第一加厚片與第二加厚片,并在第一加厚片與第二加厚片上分別設有魔術貼的母面與子面,在解決腳后跟磨破問題的前提下,實現左襪體與右襪體之間的連接,方便船襪的晾曬。
本實用新型的上述技術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得以實現的:一種多功能新型船襪,包括左襪體以及右襪體,所述左襪體的外表面靠近襪跟處設有第一加厚片,所述右襪體的外表面靠近襪跟處設有第二加厚片,所述第一加厚片的側壁與左襪體連接,所述第二加厚片的側壁與右襪體連接,所述第一加厚片朝向左襪體的一面設有魔術貼的母面,所述第二加厚片朝向右襪體的一面設有魔術貼的子面。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在左襪體與右襪體襪跟的外側壁上分別設有第一加厚片與第二加厚片,增加左襪體與右襪體襪跟處的厚度,使鞋跟與腳后跟之間產生的摩擦能通過第一加厚片與第二加厚片對摩擦力起到緩沖的作用,減少傳遞到作用在腳后跟上力,防止腳后跟出現磨破的現象;通過第一加厚片側壁與第二加厚片側壁分別實現與左襪體和右襪體之間的連接,可實現對第一加厚片與第二加厚片的翻折,當需要對襪子進行晾曬時,翻折第一加厚片與第二加厚片,實現母面與子面之間的粘接,使船襪實現一體晾曬從而使晾曬更加方便;且通過該種粘接的方式,可實現船襪在清洗時之間的連接固定,方便船襪與船襪之間的區分。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第一加厚片靠近左襪體襪口處的側壁與左襪體之間通過縫紉固定連接,所述第二加厚片靠近右襪體襪口處的側壁與右襪體之間通過縫紉固定連接。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第一加厚片與左襪體、第二加厚片與右襪體之間均通過縫紉的方式,實現相互之間的固定連接,縫紉的連接方式能保證連接處的柔軟性,使腳部在穿著使用的過程中更加舒適;且縫紉的連接方式均位于第一加厚片與第二加厚片的上側壁,使第一加厚片與第二加厚片在重力的作用下向下垂掛設置,并減少腳部走動過程中,鞋跟作用在第一加厚片與第二加厚片側壁的作用力,防止第一加厚片與第二加厚片在走動的過程中發生翻折,增加穿著的舒適性。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第一加厚片與第二加厚片的周邊均設有柔性加強件。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柔性加強件本身具有很好的柔軟性以及一定強度,通過柔性加強件的設置,在保證第一加厚片與第二加厚片本身柔軟性的前提下,使第一加厚片與第二加厚片的周邊具有一定的強度,防止第一加厚片與第二加厚片在受到外部作用力時,使側邊發生卷曲的現象,影響到船襪的舒適性。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左襪體上設有與母面粘接的第一子面,所述右襪體上設有與子面粘接的第一母面。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通過母面與設置在左襪體上的魔術貼第一子面之間粘接,右襪體上的魔術貼第一母面與子面之間粘接,實現第一加厚片在左襪體以及第二加厚片在右襪體上的固定連接,使第一加厚片與第二加厚片實現更好的固定,防止船襪的襪跟處在受到鞋跟的作用力時,發生卷曲的現象,保證船襪穿著時的舒適性。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左襪體與右襪體的襪口處均包覆有柔性片。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通過柔性片的設置在襪口與腳部之間形成阻擋,使襪口的存在不會對腳部產生局部的磨損,提升船襪穿著時的舒適度。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左襪體與右襪體的底部位于兩腳趾之間的位置均設有透氣孔。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被船襪包裹的腳體內部形成一個相對密閉的空間,導致內部的空氣難以產生流動性,且腳部產生的熱量貯存在船襪內部并與船襪內部的空氣產生混淆,使空氣對熱量起到保溫效果,導致腳趾之間的部位溫度較高;通過透氣孔的設置,使腳部在走動的過程中產生的形變能將空氣通過透氣孔排出船襪,對內部的氣流起到循環的熱交換,使船襪的穿著更加舒適。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左襪體與右襪體位于腳背的兩側均設有條狀透氣部。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通過條狀透氣部的設置,使外部產生的空氣流動能通過條狀透氣部與腳部表面產生接觸,使氣流的流動更好的帶走腳部產生的熱量,使船襪的穿做更加舒適。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條狀透氣部為經線與緯線通過經緯稀疏編織的方式構成。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將經線與緯線通過稀疏編織的方式,使經線與緯線之間存有若干的孔隙,使條狀透氣部在有限面積的前提下,增加孔隙的數量,使船襪達到更好的散熱效果;且通該種編織方式,能減少腳部通過孔隙與鞋子之間發生的接觸,使人體在穿著時更加舒適。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左襪體與右襪體內部位于襪跟處均設有防滑片。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通過防滑塊的設置增大左襪體、右襪體與腳后跟處之間的摩擦力,使船襪在穿著使用的過程中不易滑動。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左襪體與右襪體內部位于腳跟處均設有按摩凸點。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腳部在穿著船襪進行走動的過程中,腳后跟處對按摩凸點施加的作用力,使按摩凸點能嵌設進腳部內,對腳部內的穴位起到按摩的作用,從而達到按摩與保健的功效。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在左襪體與右襪體的襪跟外側壁分別設置有第一加厚片與第二加厚片,并在第一加厚片上設有母面,第二加厚片上設有子面,使船襪在防止腳后跟處磨破的前提下,使船襪在洗滌或晾曬的過程中能實現左襪體與右襪體之間的連接,以便于更好的區分和晾曬。
附圖說明
圖1為左襪體與右襪體的側視圖;
圖2為左襪體與右襪體的俯視圖。
圖中:1、左襪體;2、第一加厚片;3、母面;4、第一子面;5、右襪體;6、第二加厚片;7、子面;8、第一母面;9、柔性加強件;10、柔性片;11、透氣孔;12、條狀透氣部;13、防滑片;14、按摩凸點。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參考圖2,一種多功能新型船襪,包括左襪體1與右襪體5,左襪體1與右襪體5位于腳背的兩側均設有通過經線與緯線經過經緯稀疏編織的方式構成的條狀透氣部12,條狀透氣部12沿船襪的長度方向延伸設置,增加外部氣流與腳部的接觸,達到更好的散熱;左襪體1與右襪體5底部位于腳趾之間的位置均設有透氣孔11,通過透氣孔11連通船襪內部空間與外部空間,增加氣流流通性。
參考圖2,左襪體1與右襪體5的襪口處包覆有條狀的柔性片10,柔性片10與左襪體1和右襪體5之間通過縫紉連接,柔性片10可為柔性面料,增加襪口與腳部接觸的柔軟性,減少腳部的局部磨損;左襪體1與右襪體5內底部位于腳后跟處設有若干按摩凸點14,按摩凸點14可為硅膠凸點;左襪體1與右襪體5內側壁位于襪跟處均設有防滑片13,防滑片13增大船襪與腳后跟之間的摩擦力,防滑片13可為硅膠片。
參考圖1,左襪體1的外表面位于襪跟處設有魔術貼的第一子面4,第一子面4上粘接有魔術貼的母面3,母面3遠離第一子面4的一面固定連接有第一加厚片2,通過第一加厚片2增加襪跟與鞋跟之間的厚度,防止腳跟磨破;第一加厚片2上側壁與左襪體1的襪口處通過縫紉實現固定連接,第一加厚片2的周邊周向設有柔性加強件9,增加第一加厚片2的強度,防止卷邊。
參考圖1,右襪體5的外表面位于襪跟處設有魔術貼的第一母面8,第一母面8上粘接有魔術貼的子面7,子面7遠離第一母面8的一側固定連接有第二加厚片6,通過第二加厚片6增加襪跟與鞋跟之間的厚度,防止腳跟磨破;第二加厚片6上側壁與右襪體5的襪口處通過縫紉實現固定連接,第二加厚片6的周邊周向設有柔性加強件9,增加第二加厚片6的強度,防止卷邊。
需要對襪子進型洗衣機洗滌時,將第一加厚片2與第二加厚片6分別從左襪體1與右襪體5上撕開,實現第一加厚片2上的母面3與第二加厚片6的子面7之間進行粘接固定,并同時將第一子面4與第一母面8之間實現粘接固定,防止刺毛的存在對左襪體1與右襪體5造成鉤破的現象,使多雙船襪在洗滌的過程中不會發生混淆,方便后期的穿著使用;船襪在晾曬的過程中,左襪體1與右襪體5之間的固定,使船襪在晾曬的過程中不需要對船襪進行一雙雙的整理,并減少船襪的晾曬空間,使晾曬更加方便。
襪體纖維的染色是通過間歇式散纖維染色機,實現對襪體纖維的染色加工,襪子在間歇式散纖維染色機內染色的過程中,在染料內加入納米抗菌離子,通過間歇式散纖維染色機的高壓染色循環,將納米抗菌離子強壓進纖維內部并附著在纖維內部,從而賦予襪體具有良好的抗菌效果。
本具體實施例僅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的解釋,其并不是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本領域技術人員在閱讀完本說明書后可以根據需要對本實施例做出沒有創造性貢獻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范圍內都受到專利法的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