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帶有拉鏈的襪子,具體來說是一種帶拉鏈保護結構的開放式拉鏈襪子。
背景技術:
襪子種類繁多,結構和功能不斷改進。如中國專利文獻公開一篇名為襪子的發明專利,公開號是CN101317697,其從襪口部經過腳部將足部連續地編織成筒狀,在足部的前方,配置編織線圈橫列數減少區域和線圈橫列數增加區域,形成腳尖部,其中在相當襪子的大拇指側面部位,使得圓編織機在一定角度往復,形成編織的織物增加區域。由此,形成大拇指膨脹部,得到適合足形狀的襪子。不僅是大拇指側膨脹部,在相當襪子的小拇指位置部分形成另外的織物增加區域,形成比大拇指側膨脹部小的小拇指膨脹部,由此,可以實現更適合足形的襪子。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適合足形穿著良好對足沒有無理的力作用的襪子。
另一篇中國專利文獻公開一篇名為一種可以保護腳后跟的襪子的發明專利,公開號是CN101720986A,其公開了一種結構簡潔、成本低廉的可以保護腳后跟的襪子,包括由襪頸及襪身,所述襪頸后側上部設有一防護舌,所述防護舌由襪頸后側上部向后延伸編織而成,所述防護舌為中空的雙層結構,防護舌內端開口并與襪頸一體編織后形成內開口結構,防護舌外端封閉。本發明可以很大程度上避免或減緩鞋子后跟部對人的腳后跟的摩擦傷害,從而保護腳后跟。
現有技術公開了多種功能的襪子,但是尚未發現方便特殊人群(比如老年人)穿戴的襪子。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帶拉鏈保護結構的開放式拉鏈襪子,解決了方便穿戴的技術問題,便于老年人穿戴,降低襪子穿戴難度。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帶拉鏈保護結構的開放式拉鏈襪子,包括套裝腳踝的頸部和盛放腳部的本體,頸部和本體連接成一體結構,本體包括與腳背接觸的背部和與腳底接觸的底部,背部位于本體的頂面上,底部位于本體的底面上,背部沿本體的首尾方向設有U型口,U型口上安裝使其開合的拉鏈組件,所述頸部上沿頸部的首尾設有開口,頸部的開口和U型口的開口連接。
基于上述方案,本實用新型還做如下改進:
所述頸部的開口包括一牽拉部和連接部,牽拉部和連接部具有一對重合面,重合面上設有粘貼扣。
所述U型口的兩側邊部分別鋪設粘貼帶,所述拉鏈組件和U型口是分體結構,拉鏈組件包括拉鏈本體和拉鏈基部,拉鏈本體安裝在拉鏈基部上,拉鏈基部的底面上為粘貼面,粘貼面固定在粘貼帶上。
所述U型口的下方設置一防摩擦的唇帶,該唇帶沿U型口鋪設,唇帶的一邊連接在U型口的一側,唇帶的另一邊為自由懸置。
所述唇帶由防水材料做成。
和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產生的有益效果是:
1.本實用新型在襪子的背部設置U型口,U型口上安裝拉鏈組件,頸部上設有開口,頸部上的開口和U型口的開口連接,這樣,拉鏈組件可以控制U型口開合,如當U型口打開時,從頸部和背部將襪子打開,將腳放入襪子內,然后將拉鏈組件拉合,完整的將襪子套裝在腳上,降低穿襪子的難度,特別適合伺候他人時,替他人穿襪子,也適合老年人等行動不便的特殊人群穿襪子。
2.在襪子頸部的開口位置,設置一牽拉部和連接部,牽拉部和連接部的重合面上設有一對粘貼扣,可以將牽拉部粘貼在連接部上,本結構起到保護拉鏈組件的作用,具體是穿襪子的時候,將牽拉部和連接部撕開,穿上襪子后,拉合拉鏈組件,牽拉部和連接部粘合,避免頸部擴張撕拉損傷拉鏈組件,提高了拉鏈組件的使用壽命。
3.拉鏈組件和U型口是分體結構,在清洗襪子的時候,拆卸拉鏈組件,使襪子更易于清洗,也避免拉鏈組件被水浸泡,另外,拉鏈組件和U型口通過粘貼帶和拉鏈基部上的粘貼面粘合,結構巧妙,操作極為便利,更易于老人使用。
4.在U型口下方設置唇帶,唇帶隔離拉鏈組件和皮膚直接接觸,對皮膚起到保護作用,進一步,唇帶由防水材料做成,可以避免腳汗透過唇帶浸濕拉鏈組件,由此可見,唇帶不僅提高了皮膚的體感,而且保護了拉鏈組件。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外部輪廓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背部結構的平面結構示意圖。
圖3是圖2中A-A向截面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背部結構的另一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5是拉鏈組件的平面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
1頸部;2背部;3底部;4粘貼扣;5連接部;6牽拉部;7拉鏈扣;8拉鏈;9唇帶;10U型口;11粘貼帶;12拉鏈基部;13腳。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做詳細說明。
如圖1、圖2和圖3,本實用新型包括頸部1和本體,本體包括背部2和底部3,本實用新型的設計要點在于,背部2上設有U型口10(參見圖4),U型口上安裝拉鏈組件,本實施例中,拉鏈組件的兩側縫合在U型口的兩側,拉鏈組件的拉鏈扣7控制拉鏈8開合,U型口的布局是沿襪子的首尾方向,也就是從頸部到腳尖的走向,當U型口打開時,整個襪子被打開,當然,頸部1上也設有一個開口,該開口和U型口的開口連接,這樣,可以完全打開頸部1和背部2。
為了防止頸部對拉鏈組件的撕拉,本實用新型還對頸部開口做進一步改進。如圖2,頸部1的開口包括一牽拉部6和連接部5,牽拉部和連接部形成一對重合面,重合面上設置一對粘貼扣4,這樣,簡單的按壓和撕拉牽拉部,就可以將牽拉部和連接部連接和分開,當牽拉部和連接部連接后,可以避免頸部對拉鏈組件的過分牽拉,對拉鏈組件起到保護作用。
本實用新型就拉鏈組件和U型口的連接方式,還提供另外一種實施方式,如圖4和圖5所示,本實施例中,拉鏈組件和U型口的連接方式是分體結構,在U型口的兩側鋪設粘貼帶11,拉鏈組件上設置一個拉鏈基部12,拉鏈8和拉鏈扣7整體連接在拉鏈基部12上,拉鏈基部12的底面上是一粘貼面,該粘貼面和粘貼帶11的粘連結構和上述的粘貼扣4的結構類似,可以通過按壓、撕拉完成粘貼和分離。穿戴襪子時,將拉鏈組件整體粘貼在U型口上,拆洗襪子時,可以將拉鏈組件整體拆下。
U型口存在一個空隙,導致拉鏈組件能接觸皮膚,并對皮膚造成損傷,為此,本實用新型還在U型口的下方設置一唇帶9,如圖3所示,唇帶9和U型口吻合,可以遮擋U型口,腳13深入襪子內,唇帶9將腳13和拉鏈組件隔開,避免拉鏈組件接觸皮膚,唇帶9一側連接在U型口的一邊下面,另一側自由懸置,結構巧妙,作用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