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登山鞋,尤其涉及一種登山鞋。
背景技術:
登山鞋是現在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經常使用到的一部分,人們登山游玩的時候經常要穿登山鞋,由于現代生活的節奏往往比較快,在這種節奏的學習和工作當中,人們往往會感到比較大的壓力,而且長時間的工作學習對人們的健康也會造成一定的影響,為了能夠在緩解眼里的同時達到健康的目的,很多人都會在節假日外出登山游玩。但是登山的路都比較陡,經常會出現登山鞋容易打滑,抓地效果差,走起路來很吃力;且登山鞋的鞋帶是通過手動打結上去的,很容易松落,造成人踩到后摔倒等事故的發生;登山鞋的鞋底的減震下過也相對比較差,這樣對于登山者的足部來說長時間的登山,足部容易受傷。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登山鞋。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登山鞋,包括鞋底、設于鞋底之上的鞋面和鞋舌,所述鞋面左右兩側的中上部、中下部各開設有一Z形開口、矩形開口,所述Z形開口和矩形開口上分別縫制有一網格狀布料層,所述網格狀布料層上設置有等間距排列的圓凸點,所述圓凸點上涂覆有熒光粉,所述鞋面上設置有一便于自動松緊鞋帶的鞋帶松緊裝置,所述鞋帶松緊裝置包括彈力鞋帶、調節組件及鞋帶固定件,所述鞋帶固定件包括鞋帶環、鞋帶過孔和鞋帶卡槽,所述鞋帶卡槽呈半圓環狀空心結構,且鞋帶卡槽的上表面開設有切口,所述彈力鞋帶穿設過鞋帶環、鞋帶過孔和鞋帶卡槽,并纏設在調節組件上,所述鞋底上還設置有PU減震塊、EVA減震條和防滑片。
進一步的,所述調節組件包括卡座、與卡座配合形成轉動結構的卡柱、線圈環。
進一步的,所述防滑片通過螺釘可拆卸式的連接在鞋底的下表面上。
進一步的,所述PU減震塊的厚度高于EVA減震條的厚度。
進一步的,所述PU減震塊、EVA減震條的上端面上均設置有防滑紋路。
進一步的,所述鞋帶環的數量為4個,且兩兩鞋帶環設置于鞋面位于鞋舌最前端的左右兩端部上。
進一步的,所述鞋帶過孔的數量為3個,其依次至上而下的設置在鞋舌的中部。
進一步的,所述鞋帶卡槽的數量為3個,所述鞋帶卡槽分別置于鞋面位于鞋舌中部的左右兩側、鞋面位于鞋舌頂部的一側面上。
由上述對本實用新型結構的描述可知,和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優點:
1、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登山鞋,通過在鞋面的網格狀布料層上設置有等間距排列的圓凸點,所述圓凸點上涂覆有熒光粉,在夜晚光線不好時,熒光粉會發出顯眼的光,不僅能夠輔助人們看清腳周圍的道路狀況,還能夠使得周圍的人注意到使用者,有效地提供安全保障,若是人們在山路上發生了意外暈倒在地,也便于其他人及時發現并救治,提高了夜間行路的安全性。
2、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登山鞋,通過在鞋面上連接有一由彈力鞋帶、卡座和卡柱、線圈環、鞋帶固定件等相結合構成的鞋帶松緊裝置,可以克服現有技術中的登山鞋的鞋帶是通過手動打結上去的,很容易松落,造成人踩到后摔倒等事故的發生。
3、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登山鞋,在鞋底上設置有PU減震塊、EVA減震條和防滑片,使得該登山鞋具有良好的防滑性和減震性,且防滑片可以進行更替,節約了成本。
附圖說明
構成本申請的一部分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理解,本實用新型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不當限定。在附圖中: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登山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一種登山鞋的鞋底的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一種登山鞋的卡座的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一種登山鞋的卡柱的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一種登山鞋的線圈環的示意圖。
圖中:1.鞋底 11.PU減震塊 12.EVA減震條 13.防滑片 2.鞋面 21.Z形開口 22.矩形開口 3.鞋舌 4.網格狀布料層 41.圓凸點 51.彈力鞋帶 52.卡柱 53.卡座 54a.鞋帶環 54b.鞋帶過孔 54c.鞋帶卡槽 55.線圈環 6.切口。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
實施例
參考圖1、圖2、圖3、圖4和圖5,一種登山鞋,包括鞋底1、設于鞋底之上的鞋面2和鞋舌3,鞋面2左右兩側的中上部、中下部各開設有一Z形開口21、矩形開口22,Z形開口21和矩形開口22上分別縫制有一網格狀布料層4,網格狀布料層4上設置有等間距排列的圓凸點41,圓凸點41上涂覆有熒光粉,鞋面2上設置有一便于自動松緊鞋帶的鞋帶松緊裝置,鞋帶松緊裝置包括彈力鞋帶51、調節組件及鞋帶固定件,鞋帶固定件包括鞋帶環54a、鞋帶過孔54b和鞋帶卡槽54c,鞋帶卡槽54c呈半圓環狀空心結構,且鞋帶卡槽54c的上表面開設有切口6,彈力鞋帶51穿設過鞋帶環54a、鞋帶過孔54b和鞋帶卡槽54c,并纏設在調節組件上,鞋底上1還設置有PU減震塊11、EVA減震條12和防滑片13,防滑片13通過螺釘可拆卸式的連接在鞋底1的下表面上,PU減震塊11的厚度高于EVA減震條12的厚度,PU減震塊11、EVA減震條12的上端面上均設置有防滑紋路,鞋帶環54a的數量為4個,且兩兩鞋帶環54a設置于鞋面位于鞋舌最前端的左右兩端部上,鞋帶過孔54b的數量為3個,其依次至上而下的設置在鞋舌3的中部,鞋帶卡槽54c的數量為3個,鞋帶卡槽54c分別置于鞋面位于鞋舌中部的左右兩側、鞋面位于鞋舌頂部的一側面上。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登山鞋,通過在鞋面2的網格狀布料層上設置有等間距排列的圓凸點41,所述圓凸點41上涂覆有熒光粉,在夜晚光線不好時,熒光粉會發出顯眼的光,不僅能夠輔助人們看清腳周圍的道路狀況,還能夠使得周圍的人注意到使用者,有效地提供安全保障,若是人們在山路上發生了意外暈倒在地,也便于其他人及時發現并救治,提高了夜間行路的安全性,進一步的,通過在鞋面2上連接由彈力鞋帶51、卡座53和卡柱52、線圈環55、鞋帶固定件等相結合構成的鞋帶松緊裝置,可以克服現有技術中的登山鞋的鞋帶是通過手動打結上去的,很容易松落,造成人踩到后摔倒等事故的發生,當扭轉卡柱52就會帶動線圈環55的轉動,從而帶動了纏繞在線圈環55上的彈力鞋帶51的轉動,進一步的,鞋帶卡槽54c的上表面開設有切口6,切口6的設置有利于彈力鞋帶更好的安裝在鞋帶卡槽上,進一步的,鞋底上1還設置有PU減震塊11、EVA減震條12和防滑片13,防滑片13通過螺釘可拆卸式的連接在鞋底1的下表面上,使得該登山鞋具有良好的防滑性和減震性,且防滑片可以進行更替,節約了成本,進一步的,PU減震塊11的厚度高于EVA減震條12的厚度,走路時,PU減震塊11與地面首先接觸,PU減震塊11由減震材料制成,比如天然橡膠,因此PU減震塊11具有較好的減震效果,增加穿鞋這的舒適度,通過在將PU減震塊11的厚度設置成高于EVA減震條12,即走路時,PU減震塊與地面首先接觸,PU減震塊不僅具有減震效果,也具有耐磨功能,當PU減震塊磨損后,此時鞋底的減震主要由EVA減震條12,可以延后EVA減震條12與地面的接觸時間,進而延長鞋底的使用壽命,進一步的,PU減震塊11、EVA減震條12的上端面上均設置有防滑紋路,使得PU減震塊11、EVA減震條12不僅可以起到減震的效果,而且還可以起到一定的防滑效果,進一步的,鞋帶環54a的數量為4個,且兩兩鞋帶環54a設置于鞋面位于鞋舌最前端的左右兩端部上,鞋帶過孔54b的數量為3個,其依次至上而下的設置在鞋舌3的中部,鞋帶卡槽54c的數量為3個,鞋帶卡槽54c分別置于鞋面位于鞋舌中部的左右兩側、鞋面位于鞋舌頂部的一側面上,通過合理的設置鞋帶環54a、鞋帶過孔54b和鞋帶卡槽54c的位置,使得彈力鞋帶51的受力點更加的均勻,有利于彈力鞋帶可以更牢度的連接在鞋面上,且可以增加鞋子的美觀度。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