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紡織品,更具體地說,它涉及一種布料。
背景技術:
布料是用于縫制服裝的原材料,布料縫制成衣服后,穿在身上人不斷的行走運動,衣服便會被不斷的拉伸彎折。市場上現有的布料,彈性不好,縫制成衣服后,容易破裂,造成服裝的破損,無法再使用,極大的降低了布料的使用壽命,而且布料的質量低下,影響產品形象。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彈性性能更好,編織結構更加緊湊,且縫制成衣服后,使得衣服質量更高,不易破裂的一種布料。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布料,包括由纖維編織而成的布體,所述布體沿其橫向包括有若干個呈間隙設置的第一布體,所述第一布體呈波浪形彎曲設置,致使相鄰第一布體之間的間隙形成由若干個大間隙和若干個小間隙交錯連接的形狀,相鄰第一布體之間的間隙內編織有第二布體,所述第一布體的編織密度小于第二布體的編織密度,所述第二布體嵌設于相鄰第一布體的大間隙內時,采用直徑為0.05mm的線條編織,所述第二布體嵌設于相鄰第一布體的小間隙內時,采用直徑為0.01mm的線條編織,所述第一布體與第二布體相連接的兩側均編織有彈性線。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第二布體嵌設于相鄰第一布體的大間隙內時,采用橫向編織的結構編織,所述第二布體嵌設于相鄰第一布體的小間隙內時,采用縱向編織的結構編織。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第一布體由棉線編織而成,所述第二布體由滌綸線編織而成。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 將布體由第一布體和第二布體編織而成,使得布料內部的編織結構更加緊湊,在第一布體內編織有彈性線,再通過第一布體與第二布體編織的結構配合,全方面提升布料的彈性性能,在縫制成衣服后,不易破裂,使用壽命長。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局部結構示意圖。
1、布體; 10、第一布體;11、間隙;110、大間隙;111、小間隙;12、彈性線;13、第二布體。
具體實施方式
參照圖1對本實用新型一種布料實施例做進一步說明。
一種布料,包括由纖維編織而成的布體1,所述布體1沿其橫向包括有若干個呈間隙11設置的第一布體10,所述第一布體10呈波浪形彎曲設置,致使相鄰第一布體10之間的間隙11形成由若干個大間隙110和若干個小間隙111交錯連接的形狀,相鄰第一布體10之間的間隙11內編織有第二布體13,所述第一布體10的編織密度小于第二布體13的編織密度,所述第二布體13嵌設于相鄰第一布體10的大間隙110內時,采用直徑為0.05mm的線條編織,所述第二布體13嵌設于相鄰第一布體10的小間隙111內時,采用直徑為0.01mm的線條編織,所述第一布體10與第二布體13相連接的兩側均編織有彈性線12。
將第一布體10呈波浪形彎曲設置,相鄰的第一布體10之間的間隙11,受到第一布體10的波浪彎曲的結構影響便會形成若由大間隙110和小間隙111交錯組成的形狀,第二布體13便編織在這些大間隙110和小間隙111內,在第一布體10上編織有彈性線12,當拉伸布料時,呈波浪彎曲結構的第一布體10便會受到拉力而變形趨向直線結構,相鄰第一布體10之間的大間隙110便會被拉伸,形成與小間隙111的大小相似,大間隙110起到將拉力緩沖的作用。嵌設于大間隙110內的第二布體13采用0.05mm的線條編織,使其易被拉伸,可以隨著第一布體10的運動而變形,嵌設于小間隙111內的第一布體10由0.01mm線條編織,使得結構更加牢固,被拉伸的過程中不易斷裂。在第一布體10內編織有彈性線12,布料受到拉伸后,彈性線12也受到拉力而被拉伸,待拉力消失后,彈性線12回復到原來的狀態,使得整個布料恢復到原來的狀態,這樣的結構設置,不僅提升布料的彈性性能,不易損壞,還能保證布料的工整,不易受到外界因素干擾而變形,使得產品質量有保證。
所述第二布體13嵌設于相鄰第一布體10的大間隙110內時,采用橫向編織的結構編織,所述第二布體13嵌設于相鄰第一布體10的小間隙111內時,采用縱向編織的結構編織。
所述第一布體10由棉線編織而成,所述第二布體13由滌綸線編織而成。
將嵌設于大間隙110內第二布體13采用橫向的編織結構,小間隙111內的第二布體13采用縱向編織的結構,這樣兩個方向的編織結構,使得布料在被拉伸的過程中,受到的拉力能與布料的編織方向錯開,提升布料的牢固性,不易損壞。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僅局限于上述實施例,凡屬于本實用新型思路下的技術方案均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