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存錢罐,具體涉及一種結構簡單、方便存取的易放易取的硬幣儲蓄罐。
背景技術:
目前的儲蓄罐都是只有投幣口,存滿后只能打碎儲蓄罐才能取出存放的硬幣,還有的儲蓄罐設計了取出口,但是結構都比較復雜,不夠簡便,而且目前的儲蓄罐都是各種硬幣存放在一起,不能分類存放,就不能明確的取出想要的面值的硬幣。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方便存取、能夠分類存放的易放易取的硬幣儲蓄罐。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
一種易存易取的硬幣儲蓄罐,包括底部開口的外殼體,外殼體呈圓柱形,所述的外殼體的頂部設置有頂蓋,頂蓋上設置有存取口,存取口的直徑大于一元硬幣的直徑,所述的外殼體的內部套裝有內殼體,內殼體包括嵌入在外殼體內的儲存部和延伸到外殼體外部的底座,所述的儲存部為直徑小于外殼體的圓柱形結構,儲存部的外側圓周壁上設置有凹槽,凹槽位于底座的上方,外殼體的圓周底部設置有與凹槽配套的凸起,凸起位于外殼體的圓周底部的內側,凸起嵌入在凹槽內并能相對轉動,所述的儲存部的內部設置有蜂窩狀的儲存腔,所述的蜂窩狀儲存腔包括位于中心的中空腔和位于中空腔圓周的六個儲存分腔,所述的中空腔和儲存分腔均為結構相同的正六邊形的柱狀腔體,儲存分腔與存取口相對應且內徑相等。
所述的存取口上設置有封口蓋。
所述的儲存分腔為外部輪廓為正六邊形,內部輪廓為圓形的柱狀結構,內部圓形的直徑與存取口的直徑相等。
本實用新型的積極效果是:結構簡單,存取口對應儲存分腔,存放和取出時,只要轉動外殼體和底座,就能將不同面值的硬幣分別存放在不同的儲存分腔內,取出時也一樣,轉動外殼體和底座,找到想要的面值的硬幣,從儲存分腔內倒出即可,方便靈活。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主體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頂蓋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儲存部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圖2和圖3所示,一種易存易取的硬幣儲蓄罐,包括底部開口的外殼體1,外殼體1呈圓柱形,外殼體1的頂部活動連接有頂蓋2,頂蓋2上留有存取口,存取口的直徑大于一元硬幣的直徑,存取口上通過轉軸連接有封口蓋3,存取硬幣時轉動封口蓋3,打開或封閉存取口即可,外殼體1的內部套裝有內殼體,內殼體包括嵌入在外殼體內的儲存部4和延伸到外殼體外部的底座5,儲存部4為直徑小于外殼體的圓柱形結構,儲存部4的外側圓周壁上設有凹槽6,凹槽6位于底座5的上方,外殼體1的圓周底部設有與凹槽配套的凸起7,凸起7位于外殼體的圓周底部的內側,凸起7嵌入在凹槽6內并能相對轉動,儲存部4的內部設有蜂窩狀的儲存腔,蜂窩狀的儲存腔包括位于中心的中空腔和位于中空腔圓周的六個儲存分腔8,中空腔和儲存分腔8均為結構相同的正六邊形的柱狀腔體,儲存分腔8為外部輪廓為正六邊形,內部輪廓為圓形的柱狀結構,儲存分腔8與頂蓋上的存取口相對應且儲存分腔8的內部圓形的直徑與存取口的直徑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