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服裝領域,特別涉及一種褶皺型阻燃服裝。
背景技術:
隨著人們愛好的廣泛,越來越多的人進行戶外作業和戶外活動。服裝相當于人體防護的保護膜,在戶外作業時,經常要進行大幅度運動,高抬手臂攀爬,及肩部的伸展、彎腰和膝部的彎曲等動作都會現象,其中,彎折處(腋下等)大幅度拉扯服裝的下部,在拉扯過程會出現緊繃的情況。目前,市面上對服裝彎折處大幅度拉扯的處理辦法是采用面料為針織布,利用針織布彈力的特性設計服裝。譬如,衣服肘關節的活動范圍經過測量可知,人體手臂垂直的夾角為0°;衣服手臂彎曲后,小臂與大臂形成最大角度為155°。經測量,手臂垂直狀態到彎曲狀態,肘部皮膚伸展尺寸增加3cm-4cm之間。膝關節的活動范圍經過測量可知,人體由直立狀態蹲下小腿肚緊貼大腿,如果大腿與小腿直立角度為0°,彎曲后大腿與小腿形成最大角度為140°。經測量,人體直立到彎曲狀態,膝關節部位皮膚伸展尺寸為增加3cm-6cm之間。另外,腰部在人體直立狀態下,角度為0°,彎曲后,前胸與大腿之間形成90°,經測量腰部皮膚伸展尺寸增加4cm-6.5cm之間。由于傳統的阻燃類服裝所采用的面層面料大部分為梭織面料,而針織類面料本身纖維無彈力,且彈力針織布有間隙形成,因此不能采用這種服裝外層進行防護。又由于阻燃面料為梭織面料,其面料性能符合GB8965.1標準,梭織面料在使用過程中,在關節部位不能滿足伸展的要求,影響作業人員的工作。現在,工作類服裝都普遍偏大,以便達到活動方便的目的,這樣造成了面料的浪費,成本增加,還有服裝的形體臃腫,不美觀。
技術實現要素:
鑒于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使用靈活和方便,及節省成本的褶皺型阻燃服裝。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的褶皺型阻燃服裝,其中,包括衣服本體和褲子本體,所述衣服本體的肘部上設置有第一彈力褶皺結構;所述褲子本體的膝部上設置有第二彈力褶皺結構;所述衣服本體和褲子本體之間的腰部上設置有第三彈力褶皺結構。第一彈力褶皺結構、第二彈力褶皺結構和第三彈力褶皺結構均由在衣服本體的肘部或者褲子本體的膝部或者褲子本體的腰部上縫合且具有彈力的折疊面料層和在折疊面料內側縫合為一體的針織布組成。由此,在肘部、膝部、腰部采用彈力褶皺設計,阻燃防護的同時,面料具有一定的彈力性。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折疊面料層每間隔0.5cm與針織布縫合在一起。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折疊面料是梭織面料。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衣服本體的肘部上第一彈力褶皺結構彎曲拉伸的距離是6.5cm-9cm;所述褲子本體的膝部上第一彈力褶皺結構彎曲拉伸的距離是9cm-14cm;所述褲子本體的腰部上第一彈力褶皺結構彎曲拉伸的距離是10cm-15.5cm。由此,肘部增加3.5cm半月形裁片尺寸,梭織面料和針織面料相結合,可在手部彎曲時增加3.5cm~5cm的量,便于活動。手臂彎曲,褶皺打開,為肘部活動提供空間;膝部增加6cm半月形裁片尺寸,梭織面料和針織面料相結合,可在蹲下時增加6cm~8cm的量,便于活動。腿部彎曲時,膝蓋位置褶皺自然打開,提供活動量。腿部直立時,膝部褶皺自然收縮,平伏;腰部腰貼部位采用梭織面料和針織面料相結合,利用彈力布的伸展能力增加其活動量。軀體彎腰時,腰部褶皺自然打開,為彎曲提供活動量,不會造成拉扯服裝的現象,活動更為方便。
本實用新型有益效果是具有使用靈活和方便,及節省成本的效果。由于關節部位的伸展,不影響穿著者進行作業活動,在肘部、膝蓋、肩部、腰部部位增加活動量,便于活動。另外,為彎曲提供活動量,不會造成拉扯服裝的現象。又由于在結構設計上可減少服裝上不必要的尺寸,不影響活動,服裝符合現代人們的審美需求。而且對于生產企業來說節約成本,減少浪費。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折疊面料層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第一彈力褶皺結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衣服本體的肘部垂直狀態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衣服本體的肘部彎曲狀態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褲子本體的膝部彎曲狀態的結構示意圖;
圖6為褲子本體的腰部彎曲狀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如圖1所示,褶皺型阻燃服裝,包括衣服本體1和褲子本體2,衣服本體1的肘部上設置有第一彈力褶皺結構3;褲子本體2的膝部上設置有第二彈力褶皺結構4;衣服本體1和褲子本體2之間的腰部上設置有第三彈力褶皺結構5。第一彈力褶皺結構3、第二彈力褶皺結構4和第三彈力褶皺結構5均由在衣服本體1的肘部或者褲子本體2的膝部或者褲子本體2的腰部上縫合且具有彈力的折疊面料層6和在折疊面料內側縫合為一體的針織布7組成。在肘部、膝部、腰部采用彈力褶皺設計,阻燃防護的同時,面料具有一定的彈力性。折疊面料層6每間隔0.5cm與針織布7縫合在一起。折疊面料是梭織面料。衣服本體1的肘部上第一彈力褶皺結構3彎曲拉伸的距離是6.5cm-9cm;褲子本體2的膝部上第一彈力褶皺結構3彎曲拉伸的距離是9cm-14cm;褲子本體2的腰部上第一彈力褶皺結構3彎曲拉伸的距離是10cm-15.5cm。肘部增加3.5cm半月形裁片尺寸,梭織面料和針織面料相結合,可在手部彎曲時增加3.5cm~5cm的量,便于活動。手臂彎曲,褶皺打開,為肘部活動提供空間;膝部增加6cm半月形裁片尺寸,梭織面料和針織面料相結合,可在蹲下時增加6cm~8cm的量,便于活動。腿部彎曲時,膝蓋位置褶皺自然打開,提供活動量。腿部直立時,膝部褶皺自然收縮,平伏;腰部腰貼部位采用梭織面料和針織面料相結合,利用彈力布的伸展能力增加其活動量。軀體彎腰時,腰部褶皺自然打開,為彎曲提供活動量,不會造成拉扯服裝的現象,活動更為方便。
以上所述的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方式。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創造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都屬于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