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化妝品的涂抹裝置,具體涉及一種涂抹裝置的頭部結構。
背景技術:
隨著經濟的成長,社會越來越進步,人們對自身的外表也越發的重視,對于化妝品及保養品的需求也相對的提高,現今社會不只女性連男性都會使用保養品或化妝品,基于市場需求的提升,市面上同時出現了越來越多不同類型的保養品、化妝品等琳瑯滿目。
現有的一些化妝筆內裝有各種顏色的液體,并在化妝筆的一端設有毛刷,化妝筆內的液體流到毛刷內并對毛刷上的刷毛染色。人們使用化妝筆時,將毛刷的刷毛刷在人體對應的部位上,從而給皮膚、毛發上色,或者整理毛發的形狀,達到護膚、化妝的效果。然而,這種傳統化妝筆的結構較為復雜,結構的穩定性和使用效果均不是十分理想。特別是出料芯條部件,其安裝結構和工作效果并不合理,仍有待進一步改進。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發明提供一種涂抹裝置的頭部結構,該結構可以解決現有涂抹器中存在的結構復雜的技術問題。
本發明為了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涂抹裝置的頭部結構,包括:
一套筒,所述套筒呈中空狀,所述套筒包括第一連接部和第二連接部;
一涂抹頭,所述涂抹頭內設有通孔,所述涂抹頭包括頭部和環形尾部;
一夾具,所述夾具包括底部和連接于底部至少一對對稱且具有彈性的齒扣,所述涂抹頭的環形尾部置于齒扣之間,所述齒扣能夠夾緊所述涂抹頭,所述夾具置于所述套筒內,所述夾具的底部固定連接于所述套筒的第一連接部,所述涂抹頭的頭部突出于所述套筒;
一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包括底座和連接于底座的中空固定桿,所述固定座的底座與套筒的第二連接部固定連接,所述固定桿的一端插入所述涂抹頭的通孔內并與通孔相連通,其另一端與外部連通。
優選地,所述夾具設有兩對對稱且向外側張開的齒扣,每個齒扣上都設有一卡勾。
優選地,所述夾具的底部固定連接于所述套筒的第一連接部的結構為,所述第一連接部內側至少設有一凸起,所述夾具底部至少設有供所述凸起卡入的凹槽。
優選地,所述固定座的底座卡接于所述套筒的第二連接部。
優選地,所述涂抹頭的頭部植有一層絨毛。
優選地,所述涂抹頭靠近頭部末端部分的通孔直徑小于容置固定桿部分的通孔直徑。
優選地,所述涂抹頭為軟性橡塑體涂抹頭,且呈半橢圓狀。
優選地,所述套筒的第二連接部外側還卡接一軟管容器。
優選地,所述套筒的第二連接部外側還卡接一旋轉式容器。
優選地,所述涂抹頭的環形尾部設有一圈環形卡槽,所述卡勾通過該環形卡槽嵌入涂抹頭內。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涂抹裝置的頭部結構具有一內設開孔的涂抹頭,且涂抹頭可采用軟性橡塑體材料,該材料不易吸收化妝物料,因此在化妝過程中,化妝物料皆通過涂抹頭的通孔流出,故涂抹頭內部不會殘留物料而造成不必要的浪費以及產生的污染問題,涂抹頭可以直接用來接觸化妝部位,能夠有效推勻化妝物料且使得涂抹的線條更粗獷,具有良好的視覺效果;當涂抹頭的表面被植絨后,使得涂抹頭的觸感更加柔軟,因為絨毛具有吸附力,所述涂抹的效果更加地細膩,可以滿足不同的使用需求;利用固定座和夾具的內外擠壓,涂抹頭被牢牢地固定在套筒內,不會發生脫落現象;當化妝物料被用完后,該頭部結構可以很方便地拆卸下來而被多次重復使用。因此本發明結構簡單、實用性強、便于攜帶且能夠重復使用。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中實施例1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中實施例2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圖2中A處局部放大圖;
圖4為本發明中涂抹頭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發明中具有環形卡槽的涂抹頭的結構示意圖;
圖6為本發明中夾具的結構示意圖;
圖7為本發明中套筒的結構示意圖;
圖8為本發明中固定座的結構示意圖;
圖9為本發明中軟管容器的結構示意圖;
圖10為本發明中旋轉式容器的結構示意圖;
圖11為本發明安裝過程示意圖;
圖12為本發明使用過程示意圖;
圖中:10-涂抹頭,11-通孔,12-頭部,13-環形尾部,14-環形卡槽,20-夾具,21-底部,22-齒扣,23-卡勾,24-凹槽,30-套筒,31-第一連接部,32-第二連接部,33-凸起,40-固定座,41-底座,42-固定桿,50-絨毛,60-軟管容器,70-旋轉式容器,80-化妝物料。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
實施例1:如圖1、圖4-10所示,一種涂抹裝置的頭部結構,包括:一套筒30,所述套筒30呈中空狀,所述套筒30包括第一連接部31和第二連接部32;一涂抹頭10,所述涂抹頭內設有通孔11,所述涂抹頭10包括頭部12和環形尾部13;一夾具20,所述夾具20包括底部21和連接于底部21至少一對對稱且具有彈性的齒扣22,所述涂抹頭的環形尾部13置于齒扣22之間,所述齒扣22能夠夾緊所述涂抹頭10,所述夾具20置于所述套筒內,所述夾具的底部21固定連接于所述套筒的第一連接部31,所述涂抹頭的頭部12突出于所述套筒30;一固定座4,所述固定座包括底座41和連接于底座的中空固定桿42,所述固定座的底座41與套筒的第二連接部32固定連接,所述固定桿42的一端插入所述涂抹頭的通孔11內并與通孔相連通,其另一端與外部連通。本發明的頭部結構各部件的連接方式如下:套筒30的第一連接部31裝有夾具20,夾具內夾有涂抹頭10,套筒30的第二連接部32內固定連接固定座40,固定座的固定桿42插入并夾緊于所述涂抹頭的通孔11內,涂抹頭利用固定桿42和夾具20的雙重擠壓而被牢牢地固定于套筒內,不會發生脫落現象;在套筒30上連接一化妝物料容器,擠壓容器,化妝物料80通過中空固定桿42流入涂抹頭的通孔11內,再通過通孔流出涂抹頭的頭部12供化妝使用,涂抹頭可采用軟性橡塑體,用此材料的涂抹頭直接涂抹化妝部位,可以有效推勻化妝物料且使得涂抹的線條更粗獷,具有良好的視覺效果。本發明結構簡單、實用性強、便于攜帶且能夠重復使用。
如圖4所示,所述涂抹頭10靠近頭部末端部分的通孔直徑小于容置固定桿42部分的通孔直徑。亦即涂抹頭內的通孔分為兩部分,下端大直徑通孔用于容置固定桿,上端小直徑通孔用于流通化妝物料(下端的化妝物料是通過固定桿內的孔流出的),為了容置固定桿部分的通孔直徑較大,一方面是方便固定桿的插入,另一方面防止通孔下部的直徑過小而造成必須使用很大的擠壓力才能將物料擠出,使用不方便;而上部通孔即靠近物料排出的那一段的直徑較小,能夠防止擠出涂抹頭頭部的物料過多而不便于化妝且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費。所述涂抹頭10為軟性橡塑體涂抹頭,且呈半橢圓狀。涂抹頭的材質為軟性橡塑體,因其不易吸收化妝物料,因此所有的化妝物料都通過涂抹頭的通孔流出,故涂抹頭內部不會殘留物料而造成不必要的浪費以及產生的污染問題;采用該材質的涂抹頭因研磨產生粗糙的外觀面,涂抹的線條更加的粗獷;另外該橡塑體涂抹頭還可以兼有粉撲的功能,可以有效地推勻化妝物料。
如圖5所示,所述涂抹頭的環形尾部13設有一圈環形卡槽14,所述卡勾23通過該環形卡槽14嵌入涂抹頭內。當涂抹頭的材質為較軟的軟性橡塑體時,卡勾直接嵌入涂抹頭的環形尾部;當涂抹頭的材質為較硬的軟性橡塑體時,為了便于卡勾卡入,在環形尾部的對應處開設一圈環形的卡槽。
如圖6-8所示,所述夾具20設有兩對對稱且向外側張開的齒扣22,每個齒扣上都設有一卡勾23。所述夾具的齒扣22在自然狀態下是向外側張開的,當將其置于套筒內時,由于套筒的直徑較小,因此套筒約束其向內壓縮,所述卡勾23嵌入涂抹頭內而將涂抹頭夾緊,而且涂抹頭的通孔內的固定桿42的直徑稍大于通孔的直徑,因此其插入通孔內也對涂抹頭產生了一定的擠壓力,利用固定桿和卡勾的雙重擠壓,而將涂抹頭牢牢地固定住,防止其脫落。所述夾具的底部21固定連接于所述套筒的第一連接部31的結構為,所述第一連接部31內側至少設有一凸起33,所述夾具底部21至少設有供所述凸起卡入的凹槽24。當所述夾具插入到所述套筒內時,所述凸起33卡入凹槽即完成安裝,也可以對安裝者產生觸覺的提醒。所述固定座的底座41卡接于所述套筒的第二連接部32。
如圖9所示,所述套筒的第二連接部32外側還卡接一軟管容器60。所述軟管容器內儲存化妝物料,通過擠壓軟管即可將化妝物料擠出涂抹頭。如圖10所示,所述套筒的第二連接部32外側還可卡接一旋轉式容器70。通過旋轉活塞將化妝物料擠出涂抹頭,當然該頭部結構還可以接其他類型(例如按壓式容器)可以將化妝物料擠出的容器,此處為舉例便于更好地理解而不是作為限定。
實施例2:如圖2-3所示,本實施例與實施例1的區別僅在于:所述涂抹頭的頭部12還植有一層絨毛50。根據需要,可以在涂抹頭上進行植絨后使用,使得涂抹頭的觸感更加柔軟,因為絨毛具有吸附力,所述涂抹的效果更加地細膩。
本發明的操作過程是:
安裝過程:如附圖11所示,圖中的箭頭為安裝過程之指示標示,首先將涂抹頭10置于夾具20內,然后將夾具20插入到套筒30的第一連接部31內,直至第一連接部內的凸起33卡入夾具底部21的凹槽24內,再將固定座40插入套筒的第二連接部32,固定座的底座41與第二連接部卡接固定,此時固定座的固定桿42插入涂抹頭內設的通孔11內,涂抹頭利用固定桿42和夾具上設有的卡勾23內外擠壓而被牢牢地固定在套筒內,至此安裝結束,當然還可在套筒的第一連接部外側套上上蓋,防止涂抹頭被污染。
使用過程:如附圖12所示,圖中的箭頭為使用過程之指示標示,將儲存有化妝物料80的軟管連接在套筒30的第二連接部32的外部,然后對軟管進行擠壓,則軟管內的化妝物料分別經過中空的固定桿42以及涂抹頭的上部通孔11而到達涂抹頭10的表面,使用者直接用涂抹頭對化妝部位進行涂抹即可完成化妝過程。
應當指出,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都屬于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因此,本發明專利的保護范圍應以所附權利要求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