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服裝配飾,特別是涉及一種耐磨竹纖維印花襪。
背景技術:
隨著時代文明的發(fā)展,現(xiàn)時代幾乎每個人都需要穿著襪子,襪子即可起到裝飾的作用,也能較好的給足部保暖,避免受涼生病;現(xiàn)有技術的襪子大多為棉質材質,牢固度、彈性較較差,外形也不太美觀,無法滿足市場的需求;棉質的表面不僅容易起球,也容易被磨損,穿著壽命短。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鑒于以上所述現(xiàn)有技術的缺陷和各種不足之處,本發(fā)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耐磨竹纖維印花襪,結構簡單,穿著舒適,成本低。
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發(fā)明提供一種耐磨竹纖維印花襪,包括襪子主體、腳腕彈力部、多片輔助耐磨面及多片印花面;所述的襪子主體包括竹纖維內層、棉質層、耐磨外層、多條縫接線及多個按摩凸點;所述的竹纖維內層、棉質層及耐磨外層分別通過所述的多條縫接線由內之外依次連接成一體結構,所述的多個按摩凸點分別間隔設置在所述的竹纖維內層的內側端面上,位于所述的襪子主體的腳底處;所述的竹纖維內層由竹纖維線編織而成,所述的棉質層由棉線編織而成,所述的耐磨外層由尼龍線編織而成;所述的腳腕彈力部設置在所述的襪子主體的腳腕處,所述的多片輔助耐磨面分別設置在所述的耐磨外層的外側端面上,位于所述的襪子主體的腳尖處、腳跟處及腳踝處;所述的多片印花面分別設置在所述的多片輔助耐磨面上,位于所述的襪子主體的腳跟處及腳踝處。
上述的耐磨竹纖維印花襪,其中,所述的竹纖維內層、棉質層及耐磨外層內分別穿插有多條彈力線。
上述的耐磨竹纖維印花襪,其中,所述的襪子主體的開口端設有裝飾花邊,所述的裝飾花邊上設有印花。
上述的耐磨竹纖維印花襪,其中,位于腳尖處的所述的輔助耐磨面上間隔設有多條保溫絨條,所述的多條保溫絨條為羊毛材質制成并包裹腳尖部位。
本發(fā)明涉及的耐磨竹纖維印花襪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發(fā)明具有較好的保暖效果和彈性,具有親膚、舒適、美觀等優(yōu)點。
上述說明僅是本發(fā)明技術方案的概述,為了能夠更清楚了解本發(fā)明的技術手段,并可依照說明書的內容予以實施,以下以本發(fā)明的較佳實施例并配合附圖對本專利進行詳細說明。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fā)明耐磨竹纖維印花襪的主視圖。
圖2是本發(fā)明耐磨竹纖維印花襪的腳底處的剖視圖。
元件標號說明
1襪子主體
11竹纖維內層
12棉質層
13耐磨外層
14縫接線
15按摩凸點
2腳腕彈力部
3輔助耐磨面
4印花面
5裝飾花邊
6保溫絨條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的優(yōu)選實施例進行詳細介紹。
請參見附圖1及附圖2所示,本發(fā)明提供一種耐磨竹纖維印花襪,包括襪子主體1、腳腕彈力部2、多片輔助耐磨面3及多片印花面4;所述的襪子主體1包括竹纖維內層11、棉質層12、耐磨外層13、多條縫接線14及多個按摩凸點15;所述的竹纖維內層11、棉質層12及耐磨外層13分別通過所述的多條縫接線14由內之外依次連接成一體結構,所述的多個按摩凸點15分別間隔設置在所述的竹纖維內層11的內側端面上,位于所述的襪子主體1的腳底處;所述的竹纖維內層11由竹纖維線編織而成,所述的棉質層12由棉線編織而成,所述的耐磨外層13由尼龍線編織而成;所述的腳腕彈力部2設置在所述的襪子主體1的腳腕處,所述的多片輔助耐磨面3分別設置在所述的耐磨外層13的外側端面上,位于所述的襪子主體1的腳尖處、腳跟處及腳踝處;所述的多片印花面4分別設置在所述的多片輔助耐磨面3上,位于所述的襪子主體1的腳跟處及腳踝處。另外,襪子主體1上可用200n織造、并形成360度無縫印花,故印花圖案細膩。
穿著時,竹纖維內層11能提高襪子的親膚度和舒適度,棉質層12具有較好的吸汗和透氣作用,耐磨外層13使襪子的牢固度更高,多條縫接線14使竹纖維內層11、棉質層12和耐磨外層13編織在一起并熱壓成型,配合腳尖、腳跟和腳踝處的多片輔助耐磨面3,使襪子更耐磨、耐穿;多個按摩凸點15可起到腳底按摩保健的作用,多片印花面4能加強輔助耐磨面3的耐磨度,且更美觀。
進一步地,所述的竹纖維內層11、棉質層12及耐磨外層13內分別穿插有多條彈力線16,使襪子主體1具有較好的彈性和包裹性,穿著更舒適,走路時不會滑脫。
優(yōu)選地,所述的襪子主體1的開口端設有裝飾花邊5,所述的裝飾花邊5上設有印花,使襪子主體1的外形更美觀。
進一步地,位于腳尖處的所述的輔助耐磨面3上間隔設有多條保溫絨條6,所述的多條保溫絨條6為羊毛材質制成并包裹腳尖部位,可起到保暖的作用,避免冬天腳尖冰冷,尤其適合女性穿著。
綜上所述,本發(fā)明有效克服了現(xiàn)有技術中的種種缺點而具高度產(chǎn)業(yè)利用價值。
以上對本發(fā)明實施例所提供的一種耐磨竹纖維印花襪進行了詳細介紹,對于本領域的一般技術人員,依據(jù)本發(fā)明實施例的思想,在具體實施方式及應用范圍上均會有改變之處,綜上所述,本說明書內容不應理解為對本發(fā)明的限制,凡依本發(fā)明設計思想所做的任何改變都在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