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箱包制造技術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旅游拉桿箱。
背景技術: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全國城鄉的人口流動空前高漲,大量的農村人口涌入城節,使城市中外來人員加速擴張;反之眾多的城市人口是旅游的主力軍,一年四季東西南北旅游景點人流涌動,加之逢年過節這兩股勢力疊加,火車站飛機場更是人滿為患;經濟發展帶來城市勞務人口的變化,經濟發展更是帶來旅游人口的膨脹,流動的人口勢必有大量行李在流動,流動的人口帶著一個或者兩個拉桿箱都已經成了人們出行的必備的行李。人們出行喜歡帶上拉桿箱,原因是拉桿箱的使用是既方便又省力,拉桿箱的容積比較大可以使外出人員放入更多的物件,出行人員對拉桿箱可以隨意控制,非常省力地隨著人們的走動而輕便地移動。
普通拉桿箱在平地移動毫無問題,但是在沒有電梯或者電梯沒有開啟的樓梯通道中,要使沉重的拉桿箱上上下下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當一人多個行李時候,或者對一般女士要讓沉重的拉桿箱上上下下更是十分難為,這樣的場景經常在火車站天橋和地下通道內可以看到,無奈的人們在感到上下兩難之時只能是鉚足全身的力氣,非常吃力地進行搬運,但不乏也有一些好心人給予幫助。另外,在我們人口眾多的國家里,當在火車票汽車票一票難求的那段時間內,許多乘客乘坐火車基本上是沒有座位的;不管你是男女老少,不管你的身體狀況如何你要么站著,要么就席地而坐,為了能夠坐上一個座位可是難上難。
但是現有的拉桿箱存在如下缺點:一、拉桿箱的輪子不能收回或拆卸,長時間擺放,承重的箱體壓迫損壞輪子;二、拉桿箱的輪子不能收回或拆卸,坐在箱子上,壓迫損壞輪子;三、只能通過操作拉桿拖動箱體移動,身體容易疲乏。
如何設計出一種在旅游過程既能代替步行,也能運輸物品的拉桿箱,不僅能夠省力氣,保存體力,并且能夠通過調節輪子高度自由收納輪子,避免箱體壓迫損壞輪子,是急需解決的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陷,公開了一種旅游拉桿箱。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旅游拉桿箱,其在旅游過程既能代替步行,也能運輸物品的拉桿箱,不僅能夠省力氣,保存體力,并且能夠通過調節輪子高度自由收納輪子,避免箱體壓迫損壞輪子。
為了實現根據本發明的這些目的和其它優點,提供了一種旅游拉桿箱,包括:
拉桿箱,其具有箱體、拉桿和把手,所述拉桿豎直安裝在箱體一側,拉桿一端設有把手;
調節箱,其上下開口,下開口邊沿向內延伸出防脫框,所述調節箱內活動放置滑動板,調節箱側面設置定位夾,調節定位夾將滑動板固定在合適的位置,所述調節箱的上開口適配固定在拉桿箱的箱體底面上;
定位樁,其上設有彈性件,所述滑動板通過開孔套接在定位樁上,所述彈性件位于滑動板上方,所述定位樁固定在拉桿箱的箱體底面上;
移動機構,其具有上下夾板,上下夾板之間的兩端安裝兩個軸承,每個軸承的外圈上均連接踏桿一端,踏桿另一端活動連接輪架,輪架上安裝滾輪,所述上下夾板之間的中部安裝第三個軸承,第三個軸承對應處的上下夾板上開設孔,孔內插入螺桿,螺桿穿過夾板上的孔和第三個軸承旋入第三輪架,第三輪架上安裝滾輪,所述移動機構放置在調節箱內,并固定在滑動板下面。
優選的是,所述調節箱側面上設置若干組定位夾,每組三個定位夾,組內的定位夾分別位于三個不同的高度,從上往下第一位置的定位夾用于將移動機構全部隱藏在調節箱內,第二位置的定位夾用于將移動機構的滾輪露出調節箱下邊沿一部分,第三位置的定位夾用于將移動機構全部露在調節箱外。
優選的是,所述定位夾由夾柄兩端分別固定“u”型叉頭和拔頭組成,所述定位夾穿插在調節箱側壁上,所述“u”型叉頭和拔頭位于調節箱側壁兩側,所述“u”型叉頭與調節箱側壁之間的夾柄上設有彈性件。
優選的是,所述穿過第三個軸承內圈的螺桿頂端設有螺帽,螺桿分為三部分,螺桿的上段直徑大于中段,螺桿的中段直徑大于下段,所述螺桿的上段旋接螺母,螺桿的中段與第三軸承內圈適配,螺桿的下段攻螺紋與第三輪架旋接固定。
優選的是,所述滑動板上開設固定孔,所述螺桿穿過滑動板上的固定孔,并通過旋緊螺母,將滑動板固定在螺帽和螺母之間。
優選的是,所述滑動板上的固定孔兩邊設有定位凸起,所述上夾板上面與定位凸起對應位置處開設兩個定位孔,所述定位凸起適配插入定位孔內。
優選的是,所述箱體底面上垂直旋接四根定位樁。
優選的是,所述箱體上活動插接兩根拉桿,兩根拉桿端部均連接在把手上。
優選的是,所述踏桿上面固定踏板。
本發明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由于調節箱內的定位樁上活動設置滑動板,滑動板上安裝移動機構,調節箱上設置定位夾將滑動板固定在不同的位置,因此通過調節滑動板的位置,改變移動機構上輪子露出調節箱多少,達到自由收納輪子的效果,避免輪子長時間受壓損壞;由于移動機構具有兩根踏桿,踏桿一端鉸接在上下夾板上,踏桿另一端鉸接輪架,輪架下安裝滾輪,同時拉桿上端設有把手,因此將滑動片移至調節箱最下面,移動機構全部露出,向外旋轉兩根踏桿180度,腳踩在踏桿上左右擺動,雙手握住把手控制方向,既能代替步行,也能運輸物品,在外出旅行中省時省力,設計新穎,操作方便:由于調節箱側面上設置若干組定位夾,每組三個定位夾,組內的定位夾分別位于三個不同的高度,定位夾將移動機構固定在三個不同的位置,因此便有調節移動機構在調節箱內的高度,使得在不同的狀態下使用拉桿箱,拉桿箱的功能性增強;由于定位夾由夾柄兩端分別固定“u”型叉頭和拔頭組成,“u”型叉頭與調節箱側壁之間的夾柄上設有彈性件,因此叉頭卡在滑動板邊沿,便于固定滑動板的位置,彈性件抵住叉頭后端,使得叉頭穩穩的壓住滑動板邊沿,避免兩者分離;由于穿過第三個軸承內圈的螺桿頂端設有螺帽,螺桿分為三部分,螺桿的上段直徑大于中段,螺桿的中段直徑大于下段,所述螺桿的上段旋接螺母,螺桿的中段與第三軸承內圈適配,螺桿的下段攻螺紋與第三輪架旋接固定,因此便于第三軸承安裝在螺桿上,使得兩者相對固定,螺桿能夠相對上下夾板360度轉動;由于板上的固定孔兩邊設有定位凸起,所述上夾板上面與定位凸起對應位置處開設兩個定位孔,所述定位凸起適配插入定位孔內,因此避免固定在滑動板上的上夾板與滑動板之間產生相對轉動。
本發明的其它優點、目標和特征將部分通過下面的說明體現,部分還將通過對本發明的研究和實踐而為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所理解。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實施例中旅游拉桿箱移動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的實施例中旅游拉桿箱滑動板與定位樁的安裝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的實施例中旅游拉桿箱滑動板與移動機構的安裝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的實施例中旅游拉桿箱調節箱的內部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發明的實施例中旅游拉桿箱滑動板與調節箱的安裝示意圖;
圖6為本發明的實施例中旅游拉桿箱定位夾的結構示意圖;
圖7為本發明的實施例中旅游拉桿箱螺桿的結構示意圖;
圖8為本發明的實施例中旅游拉桿箱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做進一步的詳細說明,以令本領域技術人員參照說明書文字能夠據以實施。
應當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術語并不配出一個或多個其它元件或其組合的存在或添加。
圖1至8示出了根據本發明的一種實現形式,示出了信號的傳遞過程。其中包括:拉桿箱1,所述拉桿箱1具有箱體11、拉桿12和把手13,拉桿12豎直安裝在箱體11一側,拉桿12一端設有把手13,所述箱體11下面安裝長方體調節箱2,調節箱2上下開口,下開口邊沿向內延伸出防脫框21,所述調節箱2內活動放置滑動板22,調節箱2側面設置三個定位夾23,調節定位夾23將滑動板22固定在合適的位置,所述調節箱2的上開口適配固定在拉桿箱1的箱體11底面上,所述拉桿箱的箱體下端面上固定四根定位樁3,每根定位樁3上套有彈簧31,所述滑動板22通過在相應位置開設四個孔套接在定位樁3上,所述彈簧31位于滑動板22上方,所述定位樁3通過在上端攻螺紋旋接在拉桿箱的箱體下端面上,所述滑動板22的下表面上安裝移動機構4,移動機構4可放置于調節箱2內,所述移動機構具有上下夾板41和42,上下夾板41和42之間的兩端安裝兩個軸承43,每個軸承43的外圈上均焊接踏桿44一端,踏桿44另一端鉸接輪架45,輪架45上安裝滾輪46,所述上下夾板41和42之間的中部安裝第三個軸承43,第三個軸承43對應處的上下夾板41和42上開設孔,孔內插入螺桿47,螺桿47穿過夾板上的孔和第三個軸承43旋入第三輪架48,第三輪架48上安裝滾輪46,所述第三輪架48上開設螺紋孔,所述螺桿47末端適配旋入第三輪架48的螺紋孔內,所述上下夾板41和42通過壓住其中部的軸承43外圈進行固定,所述調節箱2側面從上往下數分別為第一個定位夾、第二個定位夾和第三個定位夾,第一個定位夾將滑動板22卡扣在調節箱2的最上端,此時整個移動機構4收納至調節箱2內,第二個定位夾將滑動板22卡扣在調節箱2的中部,此時移動機構4的三個滾輪露出調節箱2的下開口,第三個定位夾將滑動板22卡扣在調節箱2的最下端,此時整個移動機構4全部露出調節箱2的下開口。本發明通過調節滑動板的位置,改變移動機構上輪子露出調節箱多少,達到自由收納輪子的效果,避免輪子長時間受壓損壞;將滑動片移至調節箱最下面,移動機構全部露出,向外旋轉兩根踏桿180度,腳踩在踏桿上左右擺動,雙手握住把手控制方向,既能代替步行,也能運輸物品,在外出旅行中省時省力,設計新穎,操作方便。
拉桿箱1用于運輸行李和物品;箱體11用于存放行李和物品;拉桿12和把手13用于拖拽箱體;調節箱2用于調節其內滑動板的位置;防脫框21用于防止滑動板從調節箱下開口滑出;滑動板22用于為移動機構安裝提供位置;定位夾23用于固定調節箱內的滑動板;定位樁3用于固定滑動板的移動方向;彈簧31使得滑動板具有向下的回復力;移動機構4用于移動拉桿箱;上下夾板41和42用于固定軸承;軸承43使得踏桿在水平面內任意轉動;軸承43、踏桿44、輪架45和滾輪46使得用腳左右晃動踏桿,實現移動機構在地面上自由移動;螺桿47和第三輪架48使得螺桿在上下夾板上自由轉動。
在這種技術方案中,在旅行過程中,準備將拉桿箱靜止放置,用一只手向上推動移動機構至調節箱最上端,另一只手操作第一定位夾卡扣住滑動板;準備將拉桿箱拖行,用一只手向上推動移動機構至調節箱中部,另一只手操作第二定位夾卡扣住滑動板;準備將踏在移動機構上帶著拉桿箱前進,用一只手向上推動移動機構至調節箱最下端,另一只手操作第三定位夾卡扣住滑動板。通過調節滑動板的位置,改變移動機構上輪子露出調節箱多少,達到自由收納輪子的效果,避免輪子長時間受壓損壞;將滑動片移至調節箱最下面,移動機構全部露出,向外旋轉兩根踏桿180度,腳踩在踏桿上左右擺動,雙手握住把手控制方向,既能代替步行,也能運輸物品,在外出旅行中省時省力,設計新穎,操作方便。
在另一種技術方案中,所述定位夾23由夾柄231兩端分別固定“u”型叉頭232和拔頭233組成,所述定位夾23穿插在調節箱2側壁上,所述“u”型叉頭232和拔頭233位于調節箱2側壁兩側,所述“u”型叉頭232與調節箱2側壁之間的夾柄231上設有彈簧31。采用這種方案的叉頭卡在滑動板邊沿,便于固定滑動板的位置,彈性件抵住叉頭后端,使得叉頭穩穩的壓住滑動板邊沿,避免兩者分離。并且,這種方式只是一種較佳實例的說明,但并不局限于此。
在另一種技術方案中,所述穿過第三個軸承43內圈的螺桿47頂端設有螺帽,螺桿47分為三部分,螺桿47的上段直徑大于中段,螺桿47的中段直徑大于下段,所述螺桿47的上段旋接螺母5,螺桿47的中段與第三軸承43內圈適配,螺桿47的下段攻螺紋與第三輪架48旋接固定。采用這種方案具有便于第三軸承安裝在螺桿上,使得兩者相對固定,螺桿能夠相對上下夾板360度轉動。并且,這種方式只是一種較佳實例的說明,但并不局限于此。
在另一種技術方案中,所述滑動板22上開設固定孔6,所述螺桿47穿過滑動板22上的固定孔6,并通過旋緊螺母5,將滑動板22固定在螺帽和螺母5之間,所述滑動板22上的固定孔6兩邊設有定位凸起7,所述上夾板41上面與定位凸起7對應位置處開設兩個定位孔8,所述定位凸起7適配插入定位孔8內。采用這種方案具有避免固定在滑動板上的上夾板與滑動板之間產生相對轉動。并且,這種方式只是一種較佳實例的說明,但并不局限于此。
如上所述,根據本發明,由于調節箱內的定位樁上活動設置滑動板,滑動板上安裝移動機構,調節箱上設置定位夾將滑動板固定在不同的位置,因此通過調節滑動板的位置,改變移動機構上輪子露出調節箱多少,達到自由收納輪子的效果,避免輪子長時間受壓損壞;由于移動機構具有兩根踏桿,踏桿一端鉸接在上下夾板上,踏桿另一端鉸接輪架,輪架下安裝滾輪,同時拉桿上端設有把手,因此將滑動片移至調節箱最下面,移動機構全部露出,向外旋轉兩根踏桿180度,腳踩在踏桿上左右擺動,雙手握住把手控制方向,既能代替步行,也能運輸物品,在外出旅行中省時省力,設計新穎,操作方便;由于調節箱側面上設置若干組定位夾,每組三個定位夾,組內的定位夾分別位于三個不同的高度,定位夾將移動機構固定在三個不同的位置,因此便有調節移動機構在調節箱內的高度,使得在不同的狀態下使用拉桿箱,拉桿箱的功能性增強;由于定位夾由夾柄兩端分別固定“u”型叉頭和拔頭組成,“u”型叉頭與調節箱側壁之間的夾柄上設有彈性件,因此叉頭卡在滑動板邊沿,便于固定滑動板的位置,彈性件抵住叉頭后端,使得叉頭穩穩的壓住滑動板邊沿,避免兩者分離;由于穿過第三個軸承內圈的螺桿頂端設有螺帽,螺桿分為三部分,螺桿的上段直徑大于中段,螺桿的中段直徑大于下段,所述螺桿的上段旋接螺母,螺桿的中段與第三軸承內圈適配,螺桿的下段攻螺紋與第三輪架旋接固定,因此便于第三軸承安裝在螺桿上,使得兩者相對固定,螺桿能夠相對上下夾板360度轉動;由于板上的固定孔兩邊設有定位凸起,所述上夾板上面與定位凸起對應位置處開設兩個定位孔,所述定位凸起適配插入定位孔內,因此避免固定在滑動板上的上夾板與滑動板之間產生相對轉動。
盡管本發明的實施方案已公開如上,但其并不僅僅限于說明書和實施方式中所列運用。它完全可以被適用于各種適合本發明的領域。對于熟悉本領域的人員而言,可容易地實現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離權利要求及等同范圍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發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細節和這里示出與描述的圖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