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內部呈現奇數箭的鉆石及加工方法與流程

文檔序號:11392326閱讀:612來源:國知局
內部呈現奇數箭的鉆石及加工方法與流程

本發明涉及珠寶領域,具體地說是一種內部呈現奇數箭的鉆石及加工方法。

技術背景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髙,珠寶首飾作為人們的飾品得到了越來越廣泛的使用,其中以鉆石飾品尤為突出。對于鉆石的加工,主要還是按照傳統完全對稱打磨法,主要是打磨八心八箭鉆石,現在也有人嘗試打磨十心十箭鉆石或十二心十二箭鉆石。現有完全對稱打磨法僅適合于對偶數心和偶數箭的打磨。打磨出的鉆石也是偶數心和偶數箭的圖案。

近年來,人們試圖打磨出奇數心和奇數箭的鉆石,以達到為社會提供一種新型的鉆石品種。如中國專利文獻cn105996343a公開的一種內部呈現九箭九心結構的64切割面的鉆石,以及中國專利文獻cn105996342a公開的一種內部呈現九箭九心結構的73切割面的鉆石,都是想得到一種奇數心和奇數箭的鉆石。

可是,在實際生產中,按照上述兩款專利文獻記載的鉆石結構,對鉆胚進行打磨,得出來的與上述兩款專利文獻記載的結構一樣的鉆石,在切工鏡里觀察卻呈現不出九箭九心的圖案,而僅僅只能在臺面周圍出現九條不太明亮的光線,且整個鉆石的火彩也相當不好。因此,行業內認為九箭九心鉆石是無法打磨出來的,推而廣之,五箭五心鉆石、七箭七心鉆石、十一箭十一心鉆石,也就是說奇數箭的鉆石都是不可能打磨出來的。

本申請人從事鉆石加工行業數十年,積累了大量的打磨異形鉆石的經驗,總結出了一套打磨奇數箭的鉆石的方法,使得奇數箭的鉆石的生產成為可能,并且成功地打磨出了五箭鉆石、七箭鉆石、九箭鉆石和十一箭石。理論上講,本方法可以打磨所有奇數箭鉆石。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解決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向社會提供一種可以打磨出來的從冠部往底部觀看時,內部呈現奇數箭的鉆石及加工方法。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向社會提供一種一種內部呈現奇數箭的鉆石,包括冠部、腰部和底部,所述冠部包括一個臺面、n個三角刻面、2n個上腰三角面和n個主冠面,所述底部包括n個第一棱形扒尖面、n個第二棱形扒尖面和2n個底足面,所述第一棱形扒尖面和第二棱形扒尖面以扒尖點為圓心均勻布置,其中,n等于5、7、9或11;所述冠部的刻面和底部的刻面被設置成,n個主冠面與n個所述第一棱形扒尖面上下對應或者與n個所述第二棱形扒尖面上下對應,n個三角刻面與n個所述第二棱形扒尖面上下對應或者與n個所述第一棱形扒尖面上下對應;從冠部往底部觀察時,在每個主冠面上呈現出一個箭頭形,圍繞于扒尖點呈現出2n個箭柄形。

作為對本發明的改進,打磨所述棱形扒尖面的角度在40度-42度范圍內選擇。

作為對本發明的改進,打磨主冠面的角度在30度-37度范圍內選擇。

作為對本發明的改進,打磨三角刻面的角度在15度-25度范圍內選擇。

作為對本發明的改進,打磨所述上腰三角面的角度在35度-42度范圍內選擇。

本發明還提供一種內部呈現奇數箭的鉆石的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0)、打磨臺面;

(20)、打磨腰部;

(30)、打磨底部;

(40)、打磨冠部;

所述打磨底部包括,

(311)、以腰部的下腰圓為基準,向遠離冠部的方向,以第一夾角打磨出n個扒尖面;

(312)、以相鄰兩個扒尖面相交的第一棱為基礎,以第二夾角在第一棱的第一預定長度h1上,分別在第一棱的兩側打磨出2n個底足面,所述扒尖面的剩余部分形成n個第一過渡扒尖面;

(313)、正對著每條第一棱,以第三夾角朝著第一棱與下腰圓交點的方向,在底足面上打磨出n個第二棱形扒尖面;

其中,n等于5、7、9或11。

作為對本發明的改進,所述冠部打磨包括,

(411)、以腰部的上腰圓為基準,向遠離底部的方向,以第四夾角訂磨出n個過渡面,在n個所述過渡面的中央構成臺面;

(412)、分別以相鄰兩個過渡面相交的第二棱為基礎,以第五夾角在所述第二棱向上腰圓的方向,按第二預定長度h2打磨出n個三角刻面;

(413)、以余下的所述第二棱為基礎,以第六夾角向第二棱兩側分別打磨出2n個上腰三角面,并形成n個主冠面;使n個主冠面與n個所述第一棱形扒尖面上下對應或者與n個所述第二棱形扒尖面上下對應,n個三角刻面與n個所述第二棱形扒尖面上下對應或者與n個所述第一棱形扒尖面上下對應。

作為對本發明的改進,所述第一預定長度h1是占第一棱總長度的25%-10%。

作為對本發明的改進,所述第二預定長度h2是占第二棱總長度的40%-60%。

本發明具有從冠部往底部觀看時,鉆石內部可呈現奇數箭效果的優點,為寶石行業提供一個全新的品種。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打磨臺面后鉆石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的基礎上打磨腰部后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發明打磨9個扒尖面后的底部結構示意圖。

圖4是在圖3的基礎上打磨18個底足面后的示意圖。

圖5是圖4的基礎上打磨出1個棱形扒尖面后的示意圖。

圖6是圖5基礎上的打磨出18個棱形扒尖面后的示意圖。

圖7是本發明打磨9個過渡冠面的結構示意圖。

圖8是在圖7的基礎上打磨出9個三角刻面的示意圖。

圖9是在圖8的打磨出18個上腰三角面的示意圖。

圖10是本發明冠面與底面疊加后的結構示意圖。

圖11是本發明第一實施例從冠部往底部觀看的效果示意圖。

圖12是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側面結構示意圖。

圖13是本發明打磨7個扒尖面后的底部結構示意圖。

圖14是在圖13的基礎上打磨14個底足面后的示意圖。

圖15是圖14的基礎上打磨出1個棱形扒尖面后的示意圖。

圖16是圖15基礎上的打磨出14個棱形扒尖面后的示意圖。

圖17是本發明打磨7個過渡冠面的結構示意圖。

圖18是在圖17的基礎上打磨出7個三角刻面的示意圖。

圖19是在圖18的打磨出14個上腰三角面的示意圖。

圖20是本發明的第二實施例從冠部往底部觀看的效果示意圖。

圖21是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實際效果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請參見圖6、圖9、圖10、圖11和圖12,圖6、圖9、圖10、圖11和圖12揭示的是本發明的第一種實施例,它是一種內部呈現九箭的鉆石,包括冠部1、腰部2和底部3,所述冠部1包括一個臺面101、9個三角刻面12、18個上腰三角面13和9個主冠面14,所述底部3包括9個第一棱形扒尖面393、9個第二棱形扒尖面31和18個底足面32,9個第一棱形扒尖面393和9個所述第二棱形扒尖面31以扒尖點34為圓心均勻布置,所述冠部1的刻面和底部3的刻面被設置成,9個主冠面14與9個所述第一棱形扒尖面393上下對應,9個三角刻面12與9個所述第二棱形扒尖面31上下對應;從冠部1往底部3觀察時,在每個主冠面14上呈現出一個箭頭形,圍繞于扒尖點34呈現出18個箭柄形。顯然,本發明也可以設置成9個主冠面14與9個所述第二棱形扒尖面31上下對應,9個三角刻面12與9個所述第一棱形扒尖面393上下對應的結構,其效果與前述效果一致;本發明的巧妙之處在于,將底部打磨成偶數個棱形扒尖面,如九箭就打磨成18個棱形扒尖面,七箭就打磨成14個棱形扒尖面,讓一半的棱形扒尖面(如本實施例中的9個棱形扒尖面)對應于9個主冠面14,另外一半的棱形扒尖面對應于9個三角刻面12,這樣,在切工鏡里觀看時,位于某一三角刻面12下面的棱形扒尖面所折射的光,正好在與該三角刻面12相對稱的主冠面14上顯現出箭來,而位于該主冠面14下面的棱形扒尖面所折射的光會反映到上述三角刻面12,以及與該三角刻面12相鄰的上腰三角面13上,由于該三角刻面12與上腰三角面13的打磨角度與主冠面14的打磨角度不一樣,所以,即使有棱形扒尖面所折射的光反映他們上面,這個棱形扒尖面所折射的光也不會在該三角刻面12與上腰三角面13呈現出來,只會呈現出在臺面101上的箭柄部分。為了說明的更清楚,我們特別地挑出一個三角刻面12稱為第一三角刻面121,與第一三角刻面121對稱的主冠面14稱為第一主冠面141,在切工鏡里觀看時,位于第一三角刻面121下面的棱形扒尖面所折射的光,正好在與第一三角刻面121相對稱的第一主冠面141上顯現出箭來,而位于第一主冠面141下面的棱形扒尖面所折射的光會反映到第一三角刻面121,以及與第一三角刻面121相鄰的上腰三角面13上,由于第一三角刻面121與上腰三角面13的打磨角度與主冠面的打磨角度不一樣,所以,即使有棱形扒尖面31所折射的光反映他們上面,這個棱形扒尖面所折射的光也不會在第一三角刻面121與上腰三角面13呈現出來,只會呈現出在臺面101上的箭柄部分(見圖11)。于是,就出現了火彩很好的九箭鉆石。

中國專利文獻cn105996343a公開的一種內部呈現九箭九心結構的64切割面的鉆石,以及中國專利文獻cn105996342a公開的一種內部呈現九箭九心結構的73切割面的鉆石之所以在打磨出來后,不能呈現九箭九心的效果,而是因為其主冠面所對應的主亭面(相當于本申請中的棱形扒尖面)折射光反映到對稱的冠星面(相當于本申請的三角刻面)和腰上面(相當于本申請的上腰三角面)不能被顯現出來,而相應的冠星面和腰上面的下面卻是一條棱,這條棱所折射的光,反映到與其對稱的主冠面上是所呈現出來的是一光線,而不是箭形,這就是現有的上述專利文獻所公開九箭九心鉆石做不成功的原因。本發明正是克服現在九箭九心鉆石缺陷。

優選的,打磨所述第一棱形扒尖面393的角度在40度-42度范圍內選擇,所述第一棱形扒尖面393的角度是指下腰圓21與扒尖點之間的夾角,也是本發明中下述的第一夾角。

優選的,打磨主冠面14的角度在30度-37度范圍內選擇,所述主冠面14的角度與上腰圓22之間的夾角,也是本發明中的第四夾角。

優選的,打磨三角刻面12的角度在15度-25度范圍內選擇。打磨所述上腰三角面13的角度在35度-42度范圍內選擇。

請參見圖1至圖11,本發明還提供一種內部呈現奇數箭的鉆石的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驟:(本實施例以9箭加以說明),

(10)、打磨臺面101(參見圖1);

(20)、打磨腰部2(參見圖2);

(30)、打磨底部3(參見圖3-6);

(40)、打磨冠部1(參見圖7-9);

所述打磨底部3包括,

(311)、以腰部2的下腰圓21為基準,向遠離冠部1的方向(即向底部3的方向),以第一夾角打磨出9個扒尖面39(參見圖3);

(312)、以相鄰兩個扒尖面39相交的第一棱391為基礎,以第二夾角在第一棱391的第一預定長度h1上,分別在第一棱391的兩側打磨出18個底足面32,所述扒尖面39的剩余部分形成9個第一扒尖面393(參見圖4);

(313)、正對著每條第一棱391,以第三夾角朝著第一棱391與下腰圓21交點的方向,在底足面32上打磨出9個第二棱形扒尖面31(參見圖5和圖6,圖5所示只打磨出1個第二棱形扒尖面31的情形,圖6所示是在圖5的基礎上全部打磨第二棱形扒尖面31后的情形);

其中,n等于5、7、9或11。

優選的,所述冠部打磨1包括,

(411)、以腰部2的上腰圓22為基準,向遠離底部3的方向,以第四夾角打磨出9個過渡面41,在9個所述過渡面41的中央構成臺面101(見圖7);

(412)、分別以相鄰兩個過渡面41相交的第二棱42為基礎,以第五夾角在所述第二棱42向上腰圓22的方向,按第二預定長度h2打磨出9個三角刻面12(見圖8);

(413)、以余下的所述第二棱42為基礎,以第六夾角向第二棱42兩側分別打磨出18個上腰三角面13,并形成9個主冠面14(見圖9);使主冠面14正對著底部中的相應的9個第一棱形扒尖面393,9個第二棱形扒尖面31對著相應的三角刻面12(見圖10)。

本發明打磨成功后,在切工鏡里觀看時,位于三角刻面12下面的第二棱形扒尖面31所折射的光,正好在與該三角刻面12相對稱的主冠面14上顯現出箭來,而位于該主冠面14下面的第一棱形扒尖面393所折射的光被反射到該三角刻面12,以及與該三角刻面12相鄰的上腰三角面13上,由于三角刻面12與上腰三角面13的打磨角度與主冠面14的打磨角度不一樣,所以,即使有棱形扒尖面所折射的光反映他們上面,這個棱形扒尖面所折射的光也不會在三角刻面12與上腰三角面13呈現出來,只會呈現出在臺面101上的箭柄122部分(見圖11和圖12)。于是,就出現了火彩很好的九箭鉆石。

優選的,所述第一預定長度h1是占第一棱391總長度的25%-10%。

優選的,所述第二預定長度h2是占第二棱42總長度的40%-60%。

優先的,所述第一夾角在40-42度之間選擇,所述第二夾角在41-43度之間選擇,所述第三夾角在40.5-42.5度之間選擇,所述第四夾角在30-37度之間選擇,所述第五夾角在15-25度之間選擇,所述第六夾角在35-42度之間選擇。

本發明中,鉆石切割比例為臺寬比:56-62%;冠高比:13-16%;腰厚比:2-4%;亭深比:39-47%;全深比:57-63%。

請參見圖13至圖20,圖13至圖20揭示的是本發明的第二種實施例,它是一種內部呈現七箭的鉆石,包括冠部1、腰部2和底部3,所述冠部1包括一個臺面101、7個三角刻面12、14個上腰三角面13和7個主冠面14,所述底部3包括7個第一棱形扒尖面393、第二棱形扒尖面31和14個底足面32,7個所述第一棱形扒尖面393和7個第一棱形扒尖面31以扒尖點34為圓心均勻布置,所述冠部1的刻面和底部3的刻面被設置成,7個主冠面14與7個所述第一棱形扒尖面393上下對應,7個三角刻面12與7個所述棱形扒尖面31上下對應;顯然,本明也可以設置成7個主冠面14與7個所述第二棱形扒尖面31上下對應,7個三角刻面12與7個所述第一棱形扒尖面393上下對應的結構,其效果與前述效果一致;從冠部1往底部3觀察時,在每個主冠面14上呈現出一個箭頭形,圍繞于扒尖點34呈現出14個箭柄形。本發明的巧妙之處在于,將底部打磨成偶數個棱形扒尖面,本實施例中,就是打磨成14個棱形扒尖面,讓一半的棱形扒尖面(7個棱形扒尖面)對應于7個主冠面14,另外一半的棱形扒尖面對應于7個三角刻面12,這樣,在切工鏡里觀看時,位于某一三角刻面12下面的棱形扒尖面所折射的光,正好在與該三角刻面12相對稱的主冠面14上顯現出箭來,而位于該主冠面14下面的棱形扒尖面所折射的光會反映到上述三角刻面12,以及與該三角刻面12相鄰的上腰三角面13上,由于該三角刻面12與上腰三角面13的打磨角度與主冠面的打磨角度不一樣,所以,即使有棱形扒尖面所折射的光反映他們上面,這個棱形扒尖面所折射的光也不會在該三角刻面12與上腰三角面13呈現出來,只會呈現出在臺面101上的箭柄部分。為了說明的更清楚,我們特別地挑出一個三角刻面12稱為第一三角刻面121,與第一三角刻面121對稱的主冠面14稱為第一主冠面141,在切工鏡里觀看時,位于第一三角刻面121下面的棱形扒尖面所折射的光,正好在與第一三角刻面121相對稱的第一主冠面141上顯現出箭來,而位于第一主冠面141下面的棱形扒尖面所折射的光會反映到第一三角刻面121,以及與第一三角刻面121相鄰的上腰三角面13上,由于第一三角刻面121與上腰三角面13的打磨角度與主冠面14的打磨角度不一樣,所以,即使有棱形扒尖面所折射的光反映他們上面,這個棱形扒尖面所折射的光也不會在第一三角刻面121與上腰三角面13呈現出來,只會呈現出在臺面101上的箭柄122部分(圖20)。于是,就出現了火彩很好的七箭鉆石。

中國專利文獻cn105996343a公開的一種內部呈現九箭九心結構的64切割面的鉆石,以及中國專利文獻cn105996342a公開的一種內部呈現九箭九心結構的73切割面的鉆石之所以在打磨出來后,不能呈現九箭九心的效果,而是因為其主冠面所對應的主亭面(相當于本申請中的棱形扒尖面)折射光反映到對稱的冠星面(相當于本申請的三角刻面)和腰上面(相當于本申請的上腰三角面)不能被顯現出來,而相應的冠星面和腰上面的下面卻是一條棱,這條棱所折射的光,反映到與其對稱的主冠面上是所呈現出來的是一光線,而不是箭形,這就是現有的上述專利文獻所公開九箭九心鉆石做不成功的原因。

優選的,打磨所述棱形扒尖面31的角度在40度-42度范圍內選擇,所述棱形扒尖面31的角度是指下腰圓21與扒尖點之間的夾角,也是本發明中下述的第一夾角。

優選的,打磨主冠面14的角度在30度-37度范圍內選擇,所述主冠面14的角度與上腰圓22之間的夾角,也是本發明中的第四夾角。

優選的,打磨三角刻面12的角度在15度-25度范圍內選擇。打磨所述上腰三角面13的角度在35度-42度范圍內選擇。

本發明還提供一種內部呈現奇數箭的鉆石的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驟:(本實施例以7箭加以說明),

(10)、打磨臺面101(參見圖1);

(20)、打磨腰部2(參見圖2);

(30)、打磨底部3(參見圖13-16);

(40)、打磨冠部1(參見圖17-19);

所述打磨底部3包括,

(311)、以腰部2的下腰圓21為基準,向遠離冠部1的方向(即向底部3的方向),以第一夾角打磨出7個扒尖面39(參見圖13);

(312)、以相鄰兩個扒尖面39相交的第一棱391為基礎,以第二夾角在第一棱391的第一預定長度h1上,分別在第一棱391的兩側打磨出14個底足面32,所述扒尖面39的剩余部分形成7個第一扒尖面393(參見圖14);

(313)、正對著每條第一棱391,以第三夾角朝著第一棱391與下腰圓21交點的方向,在底足面32上打磨出7個第二棱形扒尖面31(參見圖15和圖16,圖15所示只打磨出1個棱形扒尖面31的情形,圖16所示是在圖15的基礎上全部打磨棱形扒尖面31后的情形)。

優選的,所述冠部打磨1包括,

(411)、以腰部2的上腰圓22為基準,向遠離底部3的方向,以第四夾角訂磨出7個過渡面41,在7個所述過渡面41的中央構成臺面101(見圖17);

(412)、分別以相鄰兩個過渡面41相交的第二棱42為基礎,以第五夾角在所述第二棱42向上腰圓22的方向,按第二預定長度h2打磨出7個三角刻面12(見圖18);

(413)、以余下的所述第二棱42為基礎,以第六夾角向第二棱42兩側分別打磨出14個上腰三角面13,并形成7個主冠面14(見圖19);使主冠面14正對著底部中的相應的7個棱形扒尖面31,另外,7個棱形扒尖面31對著相應的三角刻面12(見圖20)。

本發明打磨成功后,在切工鏡里觀看時,位于三角刻面12下面的棱形扒尖面所折射的光,正好在與該三角刻面12相對稱的主冠面14上顯現出箭來,而位于該主冠面14下面的棱形扒尖面所折射的光被反射到該三角刻面12,以及與該三角刻面12相鄰的上腰三角面13上,由于三角刻面12與上腰三角面13的打磨角度與主冠面14的打磨角度不一樣,所以,即使有棱形扒尖面所折射的光反映他們上面,這個棱形扒尖面所折射的光也不會在三角刻面12與上腰三角面13呈現出來,只會呈現出在臺面101上的箭柄122部分(見圖20)。于是,就出現了火彩很好的七箭鉆石。

優選的,所述第一預定長度h1是占第一棱391總長度的25%-10%。

優選的,所述第二預定長度h2是占第二棱42總長度的40%-60%。

優先的,所述第一夾角在40-42度之間選擇,所述第二夾角在41-43度之間選擇,所述第三夾角在40.5-42.5度之間選擇,所述第四夾角在30-37度之間選擇,所述第五夾角在15-25度之間選擇,所述第六夾角在35-42度之間選擇。

本發明中,鉆石切割比例為臺寬比:56-62%;冠高比:13-16%;腰厚比:2-4%;亭深比:39-47%;全深比:57-63%。

對于五箭鉆石及其加工方法,以及十一箭鉆石及其加工法,讀者不難從上面的記載中得出,所以本說明書中不再重復敘述。

當前第1頁1 2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香格里拉县| 上犹县| 贵溪市| 瑞丽市| 高邑县| 神木县| 民和| 丰台区| 襄汾县| 砚山县| 航空| 绥德县| 疏勒县| 磐石市| 剑川县| 杭锦后旗| 三台县| 霍州市| 旺苍县| 东源县| 汾阳市| 临泽县| 宁化县| 澄城县| 无为县| 观塘区| 赫章县| 虎林市| 河南省| 雷山县| 宝山区| 寿光市| 芒康县| 仙桃市| 罗山县| 泾川县| 双牌县| 九寨沟县| 甘谷县| 香格里拉县| 梁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