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救生裝置,尤其涉及一種應用于搶險救災的單兵衛生應急便攜背囊。
背景技術:
據統計,作為搶險救災任務的主力之一,武警部隊每年擔負災害救援任務百余起。目前市場上針對衛生應急事件而推出的用于單兵攜帶的背囊品種繁多。但是,由于衛生單兵急需的物品數量越來越多,品種越來越復雜,加上我國幅員遼闊,地跨熱帶,溫帶,寒帶,有平原,山地,高原,沿海島礁等多種地形,天氣氣候復雜多變,在不同的環境條件下對于搶險物品的需求是不一樣的,相應的,對應急便攜背囊的裝備要求是不一樣的。而現有的單兵攜行背囊單一,沒有裝配可拆卸的外掛單元,而且只能由衛生單兵背負攜帶,存在缺少應急功能、機動性、實用性及靈活性等問題,遠遠不能滿足衛生單兵應急行動的實際需要。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克服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方便攜帶以及可靈活裝配外掛單元的單兵衛生應急便攜背囊。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單兵衛生應急便攜背囊,包括背包主體,背包主體設有雙肩背帶以及拉桿和滾輪,還包括至少一個外掛單元,外掛單元與背包主體通過插扣或拉鏈或掛扣連接。
進一步地,背包主體的內部設有若干個用于分類被放置物品的囊體,囊體通過魔術貼固定于背包主體。
進一步地,每個囊體均設有被放置物品的名稱標簽。
進一步地,外掛單元設于背包主體的頂部、底部、兩側或背部的其中一處或一處以上。
進一步地,背包主體的背部設有的外掛單元包括用于裝置營養食品的外掛營養食品單元和用于裝置工具類物品的外掛應急物品單元,外掛營養食品單元和外掛應急物品單元分別通過拉鏈與背包主體連接。
進一步地,外掛營養食品單元和外掛應急物品單元,與背包主體之間通過綁帶加固。
進一步地,所述綁帶上設有用于鉤掛物件的鐵環。
進一步地,所述雙肩背帶為隱藏式雙肩背帶,所述拉桿為隱藏式拉桿。
進一步地,還包括一獨立的腰包。
進一步地,背包主體和外掛單元均是采用防水防潮防腐材料制成的背包主體和外掛單元,背包主體還設有使用反光晶格材料制成的反光部。
由于采用以上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與傳統產品相比,本實用新型采用至少一個可拆卸的外掛單元與背包主體連接,使得單兵可以根據不同的救災環境的需要配置背包,靈活性和機動性大大增強,同時拆卸下不需要的外掛單元后,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單兵的負重負擔;由于采用雙肩背帶、拉桿和滾輪,背包可實現背拉提三種攜帶方式,能夠適應不同的救援環境的地形,增強了背包的實用性。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中的背包主體的剖面結構示意圖;
圖3為圖1中的外掛營養食品單元的剖面結構示意圖;
圖4為圖1中的外掛應急物品單元的剖面結構示意圖;
圖5為圖1中的側部外掛單元的剖面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細的描述。
請參見圖1,圖1揭示了一種單兵衛生應急便攜背囊,包括背包主體1,背包主體1設有雙肩背帶以及拉桿和滾輪(未示出),還包括至少一個外掛單元,外掛單元與背包主體1通過插扣或拉鏈或掛扣連接。外掛單元設于背包主體1的頂部、底部、兩側或背部的其中一處或一處以上。在本實施例中,外掛單元包括側部外掛營養食品單元2、外掛應急物品單元3和外掛保健單元4和外掛補充單元5。外掛保健單元4和外掛補充單元5分別外掛于背包主體1兩側,外掛營養食品單元2和外掛應急物品單元3均設于背包主體1背部。本實用新型還可以包括一獨立的腰包(未示出),用于放置重要的隨身物品,方便取出或放回。
背包主體1、外掛單元和囊體4均是采用防水防潮防腐材料制成的,以適應不同的環境,延長了產品的使用壽命。優選地,背包主體1設有使用反光晶格材料制成的反光部,可部分設置,也可覆蓋整個背包主體1。反光部可以制作成條狀或塊狀等。反光部具有反光夜視功能,在凌晨、黃昏、夜晚或霧霾天等低能見度天氣之下,當有光源照射時,反光部可反射強光,對他人起到警示作用,提高低能見度行走的安全性。
背包主體1的雙肩背帶可以是開放式的,也可以是隱藏式的。隱藏式的實現方式為:把雙肩背帶兩側的收納部(未示出)相向拉合,并可通過收納部(未示出)設有的收納拉鏈拉合從而形成收納空間,或者將雙肩背帶拆卸下來裝入收納空間內。拉桿可以是固定的拉桿,也可以是隱藏式拉桿。隱藏式拉桿的實現方式可以通過伸縮桿的方式將拉桿收入背包主體1內或拉出背包主體1,并可調節拉桿的長度。
請參見圖2,背包主體1的內部設有若干個用于分類被放置物品的囊體,囊體有不同的大小型號,根據實際需求配置,可分別為個人護理單元11、住行單元12及衣裝單元13。個人護理單元11包括男、女護理包及個人衣物,其中男性護理包可包括洗漱包、內衣襪包、濕紙巾、棉棒、男性用品(剃須刀、須后水等),女性護理包則包括洗漱包、內衣襪包、濕紙巾、棉棒、及女性用品等,能夠滿足個人衛生護理要求。住行單元12包括睡袋、防潮墊、蚊帳等;衣裝單元13根據出隊現場不同環境,攜帶不同衣物,高熱地區放置防曬衣、雨衣等,高寒地區放置棉衣、救援大衣等。囊體通過魔術貼固定于背包主體1,便于拆卸和裝備。每個囊體均可設有被放置物品的名稱標簽14。將物品放入相應的囊體中,方便救援人員檢查物品是否準備齊全。名稱標簽14包括標簽框和透明窗,可將寫好的帶有物品名稱的紙條塞進標簽框中,透過透明窗能看到紙條上的物品名稱。
請參見圖3和圖4,背包主體1的背部設有可以用于裝置營養食品的外掛營養食品單元2和可用于裝置工具類物品的外掛應急物品單元3。在本實施例中,外掛營養食品單元2和外掛應急物品單元3分別通過拉鏈與背包主體1連接,在其他實施例中,外掛營養食品單元2和外掛應急物品單元3還可以分別通過掛扣或插扣的方式與背包主體1連接,不需要使用時可拆卸。在外掛營養食品單元2的內部設有若干個外掛營養食品單元囊體(21,22,23),若干個外掛營養食品單元囊體(21,22,23)通過魔術貼分別與外掛營養食品單元2連接。每個外掛營養食品單元囊體(21,22,23)的表面都設有名稱標簽24。外掛營養食品單元2可以用于放置食品和營養品,包括單兵食品包、餐具、自帶水壺等。其中單兵食品包可以包括濃縮牛奶、什錦堅果、自熱米飯及配菜,和谷物能量棒等。
外掛應急物品單元3的內部設有若干個外掛應急物品單元囊體(31,32,33,34),若干個外掛應急物品單元囊體(31,32,33,34)通過魔術貼分別與外掛應急物品單元3連接。每個外掛應急物品單元囊體(31,32,33,34)的表面都設有名稱標簽35。外掛應急物品單元3可通過拉鏈完全展開,方便查找物品,在本實施例中,內部設有四個外掛應急物品單元囊體(31,32,33,34),可分別放置四類物品:1、頭燈、安多福小手電等;2、地圖、指南針等;3、手套、繩索等;4、手機、充電寶或個人電子設備等。
為了更加牢固與背包主體1連接,外掛營養食品單元2和外掛應急物品單元3,與背包主體1之間通過綁帶加固。綁帶上設有用于鉤掛物件的鐵環(未示出)。鐵環(未示出)用于鉤掛行軍鞋或其他小物件。鐵環(未示出)可以是固定設置在綁帶上的,也可以活動設置在綁帶上。鐵環(未示出)的設置可擴大攜帶物品的數量,將不能裝入背包主體1或外掛單元的小件物品掛在鐵環(未示出)上,也方便拿取。
請參見圖5,位于背包主體1的兩側分別設有外掛保健單元4和外掛補充單元5,外掛保健單元4和外掛補充單元5都在其中軸線處設有拉鏈,可沿著拉鏈展開或對折拉合。外掛保健單元4可放置腸胃藥、感冒藥、創可貼、傷口創面消毒液、防水隔離膏、皮膚消毒液、強力防蚊液、維生素、抗蛇毒血清等應急藥品;外掛補充單元5可放置常用物品,如礦泉水、消毒濕巾等,區域通過隔板分開,便于快速取用。在外掛保健單元4和外掛補充單元5內設有若干個網兜41,并在中軸線處設有可拆卸隔板(未示出),將內部空間分為兩部分。
在實際應用中,根據不同情況對裝包有不同要求。一般的步行條件下,可將重物以及易碎物品置于背包主體1靠近單兵背部的中上位置,如食物、雨具或水瓶等等,其中水瓶可以使用截面為方形的水瓶,能減少占用體積和減少間隙,次重物品置于背包主體1中部,衣服可置于背包主體1的中下部,原因在于可利用上層物品的重量擠壓而達到壓縮的目的,較輕的物品可置于背包主體1的底部,如睡袋、防潮墊等。這樣能提高整體重心,在行進過程中能保護單兵的腰部。當爬山時,可調整重心,使單兵背部能彎曲穿行于林木間。
男兵由于軀干上半身較長,重心位置接近胸腔,可將重物置于高處,女兵重心較低,位于腹部附近,因此可將重物置于背包主體1的中上部。
在裝包前可放松背包上的綁帶和插扣,讓背包內的空間充分施展開。裝滿物品后一定要收緊收綁帶和插扣,以加固包中物品;如果外掛用品較多的話,盡量使用背包罩來保護背包。
對于質地較軟的物品可填充在如水瓶等大而硬的物品的間隙,對于質地硬的小物品可裝于容器中,以節約空間。
除了應用于搶險救災外,本實用新型還可以用于日常生活中,例如旅游度假等。外掛單元均可根據用途來選擇所放置的物品,可根據不同災害和環境進行調整,也可根據不同戶外活動進行功能選取。
顯然,本領域內技術人員可以對本實用新型進行各種改動和變型而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圍。這樣,倘若本實用新型的這些修改和變型屬于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及其等同技術的范圍之內,則本實用新型也意圖包括這些改動和變型在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