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便于包裝攜帶的外衣結構。
背景技術:
穿在人身體最外面的衣服,稱其為外衣,外衣有時候也具有一定的身份象征,比如制服等等, 在生活中,外衣也稱外罩、外套;外套是大家經常穿的衣服,無論是哪個季節,都有相應的外套,外套分類按照季節來分有三種,春款秋款、夏款、冬款,也就是平時大家所說的厚款、中厚款、薄款。大家都會根據季節和變化來選擇外套。相對來說,中厚款的外套是大家選擇比較多的,因為它的適用范圍比較廣。厚的外套一般就會有棉服、羽絨服來代替,而在炎熱的夏天,幾乎有很少的人會選擇穿外套,大多都是薄薄的半袖,只有外出的時候,才會披一件很薄的罩衣外套,用來遮擋太陽。
本實用新型所指的外衣是指中厚款的外套或棉服、羽絨服, 中厚款的外套或棉服、羽絨服體積比起夏款外衣外套大, 重量比夏款外衣外套重, 如果旅行走路或運動熱了脫下時, 攜帶不太方便。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特別研發出一種便于包裝攜帶的外衣結構。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便于包裝攜帶,實現本實用新型的目的的技術方案是: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便于包裝攜帶的外衣結構是在沿外衣背部里面兩側各設拉四條拉鏈條:第一拉鏈條、第二拉鏈條、第三拉鏈條、第四拉鏈條, 第一拉鏈條、第二拉鏈條分別從外衣的背部里面兩側上端縫紉達到外衣里面的背部里面中部左右兩側, 第一拉鏈條、第二拉鏈條附近設有兩條背帶,兩條背帶上端縫紉在外衣的背面肩部位置上, 兩條背帶下端分別縫紉在外衣的背面里面中部位置上, 第三拉鏈條、第四拉鏈條分別從外衣的背面里面中部兩側下縫紉達到外衣里面的背部里面下端左右兩側,第一拉鏈條裝設兩個拉鏈頭;笫一拉鏈頭、第二拉鏈頭, 第二拉鏈條裝設兩個拉鏈頭:笫三拉鏈頭、第四拉鏈頭, 第一拉鏈條下端與第三拉鏈條上端之間有間距, 第二拉鏈條下端與第四拉鏈條上端之間有也有間距,在拉鏈條外縫紉掩飾布條;外衣的帽子里面設有按式鈕扣釘, 對應外衣背部里面下部設有按式鈕扣托盤。
與現有中厚款的外套或棉服、羽絨服比較, 本實用新型的旅行走路或運動熱了脫下時可以方便打包后用拉鏈頭一拉就形成一小背包, 便于攜帶。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一種便于包裝攜帶的外衣結構及包裝過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的說明:
如圖所示, 是本實用新型一種便于包裝攜帶的外衣結構示意圖,( 以一種帶帽的外衣為例進行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便于包裝攜帶的外衣結構是在沿外衣背部里面兩側各設拉四條拉鏈條:第一拉鏈條1、第二拉鏈條2、第三拉鏈條3、第四拉鏈條4, 第一拉鏈條1、第二拉鏈條2分別從外衣的背部里面兩側上端縫紉達到外衣里面的背部里面中部左右兩側, 第一拉鏈條1、第二拉鏈條2附近設有兩條背帶5、6,兩條背帶5、6上端縫紉在外衣的背面肩部位置7、8上, 兩條背帶5、6下端分別縫紉在外衣的背面里面中部位置上, 第三拉鏈條3、第四拉鏈條4分別從外衣的背面里面中部兩側下縫紉達到外衣里面的背部里面下端左右兩側,第一拉鏈條1裝設兩個拉鏈頭:笫一拉鏈頭9、第二拉鏈頭10, 第二拉鏈條2裝設兩個拉鏈頭:笫三拉鏈頭11、第四拉鏈頭12, 第一拉鏈條1下端與第三拉鏈條3上端之間有間距, 第二拉鏈條2下端與第四拉鏈條4上端之間有也有間距, 為了美觀, 也可在拉鏈條外縫紉掩飾布條。為了進一步包裝好外衣,在上述帶帽的外衣的帽子15里面設有按式鈕扣釘13, 對應外衣背部里面下部設有按式鈕扣托盤14; 如圖所示,包裝外衣的過程是這樣的:
1.將外衣沿背部里面拉鏈條兩側折疊, 使外衣沿背部里面兩側拉鏈條外露;
2.然后把將外衣沿背部里面中部對折疊;
3.將第一拉鏈條1上兩個拉鏈頭9、10拉扣到第三拉鏈條3上,
一個拉鏈頭扣下第一拉鏈條及第三拉鏈條一端, 另一個拉鏈頭可以自由上下拉扣或解鏈條,
將第二拉鏈條2上兩個拉鏈頭11、12拉扣到第四拉鏈條上,
同樣, 一個拉鏈頭扣下第一拉鏈條及第三拉鏈條一端, 另一個拉鏈頭可以自由上下拉扣或解鏈條,( 試驗證明:第一拉鏈條1裝設兩個拉鏈頭:笫一拉鏈頭9、第二拉鏈頭10, 第二拉鏈條2裝設兩個拉鏈頭:笫三拉鏈頭11、第四拉鏈頭12, 這樣效果好, 一個拉鏈頭扣下兩拉鏈條一端, 則另一個拉鏈頭可以自由方便上下拉扣或解鏈條, 這也是本實用新型的創新點) 。
4.翻外衣的帽子15,按式鈕扣釘13 扣上對應外衣背部里面下部按式鈕扣托盤14; 完成包裝外衣。
5.背上背包。